正文

6

蘇軾:敘述一種 作者:劉小川


6

嘉四年(1059)十一月,蘇軾服喪期滿,父子三人再次赴京,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了,兩兄弟是去做官,而不是去趕考。他們帶了家眷,包括蘇軾的乳娘任采蓮,這位不識(shí)字的善良女人想必很快活,因?yàn)樗闹魅藦牟话阉?dāng)外人看待?,F(xiàn)在她伺候著兩個(gè)小主人——蘇軾和蘇轍的兒子。這回他們走水路,在眉山東門之江家渡上船,沿岷江而下,過嘉州,入長江,出三峽,船停江陵再棄舟北上。水路七百里,陸路五百里,他們整整走了三個(gè)月。蘇軾在《初發(fā)嘉州》中寫道:故鄉(xiāng)飄已遠(yuǎn),往意浩無邊。錦水細(xì)不見,蠻江清可憐。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沿途寫詩就像寫日記,記錄景物也記錄心情。有些詩廣為傳誦,有些詩只有學(xué)者光顧。這并不重要,蘇軾寫詩并不是寫給后人看的。描寫風(fēng)景或憑吊古跡,全憑一時(shí)心情,“得于笑談之間”。蘇洵也寫詩,更多的時(shí)候則是發(fā)議論。此去開封,他也有望做官的,朝廷已默許他,不一定非要經(jīng)過考試。即使不做官,長住京城也挺好,結(jié)交名流,高談闊論。他對婚姻生活已失去興趣,無意再娶。兩個(gè)兒子前程無量,他知足了。蘇轍是個(gè)比較奇怪的年輕人。他可以幾個(gè)鐘頭一言不發(fā)。他坐在船頭上,看山,看水,看父兄的臉,傾聽他們的吟哦或高論。他心里有數(shù),只是不善言辭。他比蘇軾小三歲,性格不同,臉型也不同。他有一張圓臉,而蘇軾有一張長臉——有詩為證:去年一滴相思淚,今春不曾到腮邊。蘇轍才氣不如蘇軾,生育功夫卻在乃兄之上?;楹笕舾赡?,在他和妻子史氏的共同努力下,一大堆子女相繼出世。在古代,生育同樣是一種能力的表現(xiàn),是成功男人的標(biāo)志之一。蘇轍后來官位比蘇軾高,壽命比蘇軾長,與他沖淡的性情有關(guān)。他是凡事悠著來的那種男人,不容易闖禍,生命的張力卻有限。船上的兩個(gè)少婦看上去很嫻靜,她們的目光不時(shí)停留在丈夫和兒子身上,偶爾抬頭看天,看遠(yuǎn)處的村落。王弗清秀,史氏健壯,兩個(gè)女人的差異也正如蘇軾兄弟的差異,但她們的心情是一致的,幸福的感覺是一致的。她們嫁的男人都出類拔萃。王弗生得纖弱。她嫁給蘇軾好幾年了,眼下卻不過二十出頭。她是情意綿綿的,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她當(dāng)然不知道,她的生命只剩下幾個(gè)年頭。

一行七八人,走走停停,次年二月抵京師。不久,蘇軾被任命為河南某縣主簿。蘇轍亦為河南另一縣的主簿。主簿是輔佐知縣的小官。兩兄弟文章動(dòng)朝野,卻雙雙落主簿,未免有些失望。他們找到歐陽修,經(jīng)這位恩師舉薦,參加了朝廷的一種特別考試——制科考試。這種考試由皇帝本人任主考,是臨時(shí)性的,通常不重文采,而重在政治眼光。蘇軾準(zhǔn)備了五十篇文章,看來他在眉山居喪的兩年半,并未閑著。蘇軾要做個(gè)政治家,這是顯而易見的。他和屈原、杜甫原屬同一種類型,首先為天下蒼生計(jì),其次才是展示文學(xué)才華?!爸戮龍蛩础保@是前提,然后才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中國古代的文人,屬這種類型的不少,不像近現(xiàn)代,文人漸漸變成了一種職業(yè)。另一面,文人投身政治又是一種悖論,古人未必意識(shí)到這一點(diǎn),所以才一再碰壁。今天的文人卻是有了太多的體驗(yàn),他們定位于邊緣,既是不得已,又是一種自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