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
辛亥革命成功,雖然不能盡如人意,而許多地方確于白話運動以許多的方便。一九一一年民國成立,教育部便召集讀音統(tǒng)一會,議定注音字母三十九個,一九一六年,教育部設立注音字母傳習所,同年八月,北京成立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一九一八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同時設立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明年,重新頒定注音字母次序,《國音字典》出版,這數(shù)年內(nèi)乃使白話文由粗俗的俚語變成了堂堂皇皇的國語,這對于白話文學運動自然是一番絕好的工作與基礎。雖然國語目的原不一定便要取消文言,而不過是全國普及教育的一個初步工作,當一九一五年九月《青年雜志》由陳獨秀在上海主編,由群益書社出版,那時仍是一個用文言寫《法蘭西人與近代文明》《婦人觀》《民約與邦本》《自治與自由》一類提倡自由主義思想的刊物,其性質(zhì)與梁啟超之《新民叢報》正復相似,亦注重介紹歐洲人物思想,如“興登堡將軍”“叔本華自我意志說”“法國青年團”等,但同時亦有如“現(xiàn)代歐洲文藝史談”,及屠格涅夫、王爾德、太戈爾諸人著作的介紹,較之林琴南不辨好壞只譯第二之流作品已漸漸與新文學運動接近。
然其時正如以前的黃遵憲、夏曾佑、譚嗣同的“詩界革命”,亦正如后來學術派主張的“質(zhì)量改變”的辦法,都不曾打算到把文言整個廢棄而專用白話,或者說不曾想到乃是更妥當?shù)?,當時所謂“死文字”還沒有成其為問題?!肚嗄觌s志》第二卷起改為《新青年》,一直到一九一七(民六)胡適的《文學改良芻義》,仍然是用文言寫的,在《新青年》上討論這問題時亦都是用的文言,直到民國七年《新青年》上所做的文章才都改用了白話,國語才真正的代替了文言,而成為一切中國人的文字,這啟蒙運動開始在新文字與新文化上,終于影響到了新文學。
無論談到“五四運動”或談到文學運動,總不能使人忘了當時的北京大學,而談到北京大學更不能使人忘掉的乃是蔡元培先生。北京大學的前身原是前清的京師大學堂,所以其時北京大學的學風,多半仍承襲著京師大學堂的官僚氣,民國六年蔡元培改長北大,力加整頓,并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主義,于是許多新人如沈尹默、錢玄同、陳獨秀、劉半農(nóng)才都到了這最高學府來。當時陳獨秀便一面仍編《新青年》,一面做北京大學的文科長(即今日之文學院院長),學術與維新的空氣才彌漫了整個北京大學,而散入了這古城的每個角落里去,蔡元培在這時不但使新文化的生力軍得集中在一個策源地,且同時做了這支新軍的保護人,這革命的運動才迅速的增長起來,而成為民國以來最光榮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