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把把脈

何建明報告文學論 作者:何建明


給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把把脈

一、報章報告文學不斷引起社會和中央領導越來越多的重視,其直接的新聞性與文學性的有機結合,成為報告文學的一道特別風景線。

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報告文學作家的創(chuàng)作是把重點精力放在長篇和中篇上,這當然并不是什么壞事,因為長中篇有其特殊作用,它信息量大,容易將整個事件和人物寫透、寫深刻、寫完整。一些報告文學作家和評論家認為給報紙寫報告文學難,因為它短,而又要求新聞性強;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潛在問題——報章上的報告文學因文字少而稿費收入也少,還有人認為報章上的報告文學影響小。其實這是一個需要糾正的看法。首先我認為,雖然今天的傳播方式發(fā)生了巨變,但報章尤其是那些大報的傳播面依然很廣,時效性也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所以,在報紙上發(fā)表報告文學的影響力絕不可低估。比如《人民日報》發(fā)一篇報告文學,可能僅僅是一個版面(一萬字左右)或半個版面,但它擁有的固定讀者群都在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加上電子版的同步傳播,閱讀人數(shù)會成倍向上翻。主流媒體攜帶著固定讀者群,這一點不像純文學雜志和文學圖書的讀者,只局限在文學愛好者層面上。報紙上刊發(fā)報告文學的政治及社會影響力,遠遠超過刊物和圖書刊發(fā)報告文學的影響力。這里面有一些問題需要特別指出:報章報告文學通常寫的是當代社會發(fā)生的大事件、重大典型人物等,因此容易引起社會和高層的關注,也容易引起廣大讀者的重視。這方面勝友、蔣巍、春雷等同志都有體會,他們這幾年在報紙上發(fā)表了不少這樣的報告文學。我自己也有不少這方面的創(chuàng)作實踐。比如當年北京發(fā)生“非典”的時候,上?!段膮R報》每星期拿出一個版面發(fā)我寫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連續(xù)八個版,影響之大我們難以想象。這些年我和一些作家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有關部門甚至是中央領導經(jīng)常會向我們提出或布置這樣的任務,某某人去寫一寫某某事,在報紙上發(fā)表一下。這些事可能是政府的事、黨的事,我想也是我們報告文學界的事。為什么不去完成呢?單純從擴大報告文學的影響上我們都應該去做。

再者,我認為,報章報告文學其實還很有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所理解的報告文學母體的特性——鮮明的新聞性和文學性。如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上發(fā)表的報告文學,如果沒有文學性,就不會引起大的反響,只能被人家認為是“表揚稿”,只有那些真正具有了濃烈的文學性的作品才可能真正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樣,報章上發(fā)表的報告文學基本上要有很強的新聞性,而這也是報告文學基本的屬性之一?,F(xiàn)在我們的報告文學恰恰少了太多的新聞性,寫幾年前、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事都可稱為“報告文學”,這讓讀者和外行人弄不清到底什么是報告文學、什么是紀實文學、什么是紀實作品了。

報章上的報告文學,其實在寫作上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這不僅因為文字少和主題突出等特點需要作者有能力把控結構和內容之間的矛盾,同時也要在文學性和新聞性的結合上下苦功。而報章報告文學的文體要求其實與大部頭的中長篇報告文學有一定的差異性,這也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

二、歌頌性報告文學如何寫得好看、寫得深刻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從一般的大眾心理角度看,與社會主流形態(tài)相反的事件和人物總會引起更多的關注和好奇,加上中國知識分子骨子里的那種反社會的批判意識,人們更期待看到一些批判性很強的報告文學。平時,我們在接觸讀者時,他們也經(jīng)常會對報告文學提出意見,詢問為什么現(xiàn)在很少看到“批判性”的作品,也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現(xiàn)在的報告文學遠不如過去了??陀^上講,今天的報告文學,能影響人們的好作品確實比以前少了許多,但一個基本情況是:其他文學形態(tài)的作品也遠沒有過去影響那么大了,小說難道不是這樣嗎?詩歌難道不也是這樣嗎?我看,相比之下,報告文學——特別是近幾年出現(xiàn)的紀實類作品——的讀者面和影響力,如果剝離掉影視作品給小說帶來的特殊推力外,還真很少有哪種文體可以超過報告文學的。這是比較公平和客觀的事實。否定這一點是不客觀的,因為它不是事實。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由于當下大多數(shù)報告文學作家,尤其像何建明這樣的報告文學作家都去寫歌頌性的主題了,就認為現(xiàn)在的報告文學不行了。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問題:今天許多歌頌性的報告文學確實寫得不那么好,確實除了簡單的直接的新聞式的“表揚”以外,很少有文學性,讓人看了不那么藝術,或者根本沒有藝術和文學的含量,這是報告文學的要害問題。

成熟的報告文學作家都明白,歌頌性的作品真正要寫好、寫得讓人讀后能夠感到震撼心靈、記憶長久,其實遠比寫批判類題材要難得多。它的文學性、藝術性和語言的駕馭能力要求更高。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不管你承認與否,中國主體的強勢發(fā)展是世界公認的,值得頌揚的正面遠大于批判性的負面,那么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者所寫的歌頌類的作品,顯然會比寫批判性的作品多,這是一個基本事實。面對報告文學在創(chuàng)作上的這個基本事實,我們只有把歌頌類的作品寫好、寫得讓人讀后真正能夠享受文學和藝術的那份特殊的精神美感,我們的創(chuàng)作才算是成功和進步了,報告文學的聲譽才可能向著更高的層次提升。大家應當對此有一個認真的、清醒的認識,并要引起絕對的重視。

三、對報告文學的發(fā)展,要有戰(zhàn)略思考和戰(zhàn)略安排。

一種文學形式的發(fā)展,不僅需要作家個體的埋頭苦干、專注創(chuàng)作,更需要一個領域或一個群體的整體合力,并努力營造良性循環(huán)和優(yōu)質培育的大氛圍。報告文學和報告文學作家要有所作為,在社會上和文學圈里形成自己的地位和優(yōu)勢,必須要有自己的發(fā)展戰(zhàn)略意識和發(fā)展戰(zhàn)略安排,這關系到我們整個隊伍和行業(yè)的前景,因此也必須引起大家高度重視。

我認為當前存在于報告文學領域中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人才問題,面臨青黃不接;二是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和擴大途徑工作做得不夠。如何讓好作品獲得更具影響力的效果,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三是批評與理論隊伍要加強,眼下沒有形成像小說等其他文學形式那么多的批評家與理論家參與、合力同謀的氛圍;四是如何借助社會及有關部門力量,包括中央領導對報告文學的重視,來順勢擴大報告文學的社會地位;五是如何發(fā)揮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和地方報告文學學會的作用,使學會真正為團結作家、帶動隊伍、為報告文學這一文體健康發(fā)展提供組織保證;六是如何利用和抓好相關陣地,包括報告文學雜志、報告文學圖書出版和像《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重要媒體的關注與配合運作問題;七是如何積極利用好中國作協(xié)及各地作協(xié)的資源,為報告文學發(fā)展提供方便和條件等。

上述這些問題,有的是需要作協(xié)配合,但多數(shù)是需要我們與會的骨干們一起動手去做。比如人才培養(yǎng)問題,可以通過組織作家進入作協(xié)、魯院培訓,或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與魯院聯(lián)辦,與各團體作協(xié)和各地區(qū)各行業(yè)合作來解決;比如傳播問題,除了網(wǎng)絡、出版和改編影視作品外,還可以同中央九套紀實節(jié)目等探討合作機制;推出報告文學年度優(yōu)秀作品,現(xiàn)在年選有點亂,不具備權威性。報告文學年度工作會等相應機制要建立,同時還要注意到報告文學學會如何發(fā)揮整個隊伍的建設作用等問題。

要做的事還比較多,而且只要認真去思考就有可能做出些成效來。只要我們從戰(zhàn)略的角度思考問題,報告文學一定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我們也一定會迎來新的黃金期。

(發(fā)表于中國作家網(wǎng)2012年3月29日,
原標題為:當前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