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歌子①

唐宋詞選讀百首 作者:楊敏如 著


南歌子①

手里金鸚鵡②,胸前繡鳳凰③。偷眼暗形相④。不如從嫁與⑤,作鴛鴦。

【注釋】

①南歌子:詞牌名,見《教坊記》。又名《南柯子》。溫詞7首系單調(diào),23字。又有雙調(diào)52字者。溫詞詞體與敦煌曲子詞體亦不同。

②手里金鸚鵡:手里拿著的小針線,繡件上有鸚鵡花樣。金,指鸚鵡以金線繡成,也兼指下句鳳凰以金線繡成。

③胸前繡鳳凰:繡床上的大針線,繡件上有鳳凰花樣。繡床,是刺繡用的繃架。架高約與胸齊,人坐床前刺繡。繡,動(dòng)詞,指繡鳳凰,兼指繡鸚鵡。

④形相:打量,相看。

⑤從嫁與:就這樣嫁給他。

這是一首出類拔萃的小詞,將一個(gè)未婚少女的內(nèi)心活動(dòng)描摹得真切而又生動(dòng)。封建時(shí)代的婦女未婚前自己忙著做嫁妝。手里拿著小針線,用金線繡鸚鵡花樣。繡床繃子上有大針線,人坐在齊胸的繡床前,用金線繡鳳凰花樣。她心里想著什么呢?她一心盼望著那不可知的婚姻,那幸福的未來。這時(shí),她看到一個(gè)少年。她不敢正面瞧他,只偷眼暗暗打量,覺得很中意,心里就起了這樣的念頭:“就這么嫁給這個(gè)人吧!誰耐煩考慮和等待。若跟這個(gè)人做成一對并頭鴛鴦,該有多好!”那急迫待嫁的心情,率真決斷的口吻,躍然紙上,活現(xiàn)一個(gè)極可愛的待字少女形象?!安蝗鐝募夼c,作鴛鴦?!比绱酥笨炜陲L(fēng),毫不拿腔作調(diào),自然來自《詩經(jīng)》傳統(tǒng)、《樂府》遺風(fēng)。在口中,這叫“盡頭語”;在筆下,這叫“重筆”。另一個(gè)花間派詞人韋莊,他也有一首類似的單調(diào)《思帝鄉(xiāng)》,詞中說:“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同樣也是極難得的。所以譚獻(xiàn)在《詞辨》里嘆道:“盡頭語,單調(diào)中重筆,五代后絕響。”這是因?yàn)樵~體轉(zhuǎn)移在文人手中,離民間歌謠越來越遠(yuǎn)之故。

這首小詞中運(yùn)用了一種藝術(shù)手法,即把繡件上的兩種鳥襯托夢想中的一種鳥。死的鸚鵡、鳳凰盡管金碧輝煌,但卻不如活鮮鮮的水中嬉游的并頭鴛鴦,令人艷羨和神往。溫庭筠另一首《更漏子》也一氣寫了三種鳥:“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币r托游子的塞雁、城烏和襯托居人的畫屏上的鷓鴣形成尖銳的對比,借雙方環(huán)境的懸殊,表示相逢無望。后來南宋的辛棄疾作《賀新郎》:“綠樹聽鵜。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也是三種鳥并在一起,助作者一泄傷時(shí)意緒,怕也是從這里得到啟發(fā)的吧?

溫庭筠的《南歌子》共7闋。陸游《放翁題跋》云:“飛卿《南歌子》諸闋,語意工妙,可追配劉夢得(劉禹錫)《竹枝》,信一時(shí)杰作也?!苯死畋?栩莊)《花間集評注》云:“飛卿《南歌子》有《菩薩蠻》之綺艷,而無其堆砌。天機(jī)云錦,同其工麗,而人之盛推《菩薩蠻》為集中之冠者何耶?”栩莊還舉《南歌子》詞句,謂有“樂府遺風(fēng)”。他二人認(rèn)為《南歌子》詞組足以與《菩薩蠻》詞組媲美,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品味出《南歌子》接近民間風(fēng)格,正是它們不應(yīng)被忽略的道理。溫庭筠為詞,一方面,和張志和、白居易、劉禹錫等一樣,受民歌影響,吸取民歌所特有的清新語言和靈異手法;同時(shí),也難免迎合貴族、文士口味,使用堆砌的辭藻、美艷的詞境來彌補(bǔ)內(nèi)容或感情上的空虛。這一首《南歌子》雖然不是溫詞的典型作品,但也代表了他的詞作的一個(gè)重要方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