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貳 金貴!『老外』口中言說的『我們的時代』

那山,那水 作者:何建明 著


貳 金貴!『老外』口中言說的『我們的時代』

胡加仁是2017年5月才剛剛退任的余村村支書。他身體硬朗,說話辦事十分干練,是余村發(fā)展變化的見證者之一。我第一次到余村采訪時,他還在任上。跟他談話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手機不停地在響?!皩Σ黄?,又有一批客人來了……”我們的采訪時不時被打斷,胡加仁不時地抱歉。

“現(xiàn)在我們每天都要接待幾千人。尤其這兩年,習總書記的‘兩山’重要思想廣為傳播,影響越來越大后,四面八方來參觀學習的人特別多,連外國人都爭先恐后地來了……嘿嘿,反正我是沒有想到,至少十幾年前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事,現(xiàn)在都實現(xiàn)了。”胡加仁說。

“你說的不敢想的事指什么?”我問。

“你看——”胡加仁把我拉出村委會辦公樓,走到村民居住區(qū)。他指指小巷,說:“過去每家每戶門前屋后都有一兩個垃圾堆,那時垃圾堆得小山一樣高,臭氣熏天,實在過不去了,就一把火燒了了事。現(xiàn)在你看余村,哪個地方有露天亂扔亂堆的垃圾?沒有了,全部進清潔桶了,而且還是分類投放!你千萬別小看這垃圾處理的改變,它可是我們農(nóng)民千百年留存的陋習被改正了?。 ?/p>

2003年年初,習近平當省委書記不久就在浙江全省提出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行動,余村就是從那時起,才逐步改變了全村臟亂差的環(huán)境陋習。

“我再跟你說一件小事。”胡加仁帶我回到余村大道上,指著干凈整潔的路面,說:“你知道我們這條道上為什么總那么干凈嗎?”

我抬頭凝視了片刻,發(fā)現(xiàn)遠處的道路上有穿紅衣服的人,便說:“每天有專門的保潔員維護吧!”

“對??!有他們每時每刻在看護著呢!”胡加仁笑道:“你想,這樣的露天大道上,每天有車在上面跑,風吹雨打,沒人管肯定不行。過去我們農(nóng)村哪有什么道路保潔員嘛!現(xiàn)在,我們光道路保潔員就有七個!我還要告訴你,我們至少還有十幾個義務道路保潔員!他們不拿一分錢,卻每天主動不定時地到村頭村尾和居住區(qū)的大弄小巷里幫助撿垃圾、拾廢屑……”

“噢——”我明白了,“這是余村這些年養(yǎng)成的好民風?!?/p>

“是??!大家的生活好了,尤其是老年人,多數(shù)也不用再下地干活了,家里的許多事也由電器代替做了。閑著沒事,就出來動動手,幫助村里做點好事。時間一長,大家都有了這個習慣,便形成了一種風氣?!焙尤释蝗惶岣吡松らT,認真地對我說:“你別小看這樣的事,它對我們鄉(xiāng)下的人來說,絕對不亞于你們城里人從小房子換成大別墅住的變化!

胡加仁說的自然在理,人的精神境界上的變化,是一切變化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變化。

“我發(fā)現(xiàn),余村現(xiàn)在上年紀的老人很多嘛!”在村莊上略轉(zhuǎn)一轉(zhuǎn),我看到了一個突出現(xiàn)象。

“你看出來啦?哈哈……”胡加仁笑得特別開心和舒暢。他說:“外人說我們余村千好萬好,但在我看來,最好的一個……你猜猜是什么?”他突然轉(zhuǎn)過頭,反問我。

“是什么?”我想了想,還是搖頭,表示猜不透。

“是村里的老壽星多了!”胡加仁又是一陣笑,“十多年前村里極少有七八十歲的老人,現(xiàn)在可不得了,八九十歲的好幾位!都在說生活幸福,家園美麗,小康富裕……說白了,人開開心心、活得長壽,就是最能體現(xiàn)和衡量一個地方百姓的幸福指數(shù)。你說是不是?”

“過去余村不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時,工傷砸死、病死的人每年都有,村里的人不敢去做體檢,一檢全都有病!看看現(xiàn)在,連外國人都跑到我們這兒來休養(yǎng)、旅游,這就叫翻天覆地的新時代吧!

農(nóng)民最愛說實話,他們的切身感受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最好的證明。

胡加仁的話使我深思。

那一天,在余村采訪結(jié)束回到村口等車時,我看見一輛輛旅游車排成長龍??吭诼愤叄巳褐芯谷挥性S多“老外”。

我上前隨便走向一個黃頭發(fā)的歐洲姑娘,問她怎么知道中國的余村和安吉這些小地方呢!

那姑娘睜大眼睛盯著我:“先生,你這個問題好奇怪!余村和安吉是中國的美麗鄉(xiāng)村,我們有許多人在這里工作,他們告訴我們,說現(xiàn)在的世界是中國的了。我們在余村這樣的地方,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好地方!”

這位歐洲姑娘的話,令我內(nèi)心強烈震撼:今日之中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在全世界人的眼里,已經(jīng)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當然它是明確地標著“美麗中國”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不僅我們自己深有感觸,連那些在中國生活的“老外”們也深有體會。瑞爾和托尼便是其中的兩位,他們都是在安吉做了多年生意的“老外”,一位是“英國先生”,一位是“山姆大叔”。

瑞爾的家族在他祖父的曾祖時代曾經(jīng)很輝煌,“在我們英國稱其為維多利亞的時代,就是你們所說的鴉片戰(zhàn)爭那個年代,我們英國在世界上是最強大的國家,因此那個時代也叫大英帝國時代。那個時代持續(xù)了幾百年,引領世界從農(nóng)業(yè)時代走向了工業(yè)時代。”

所以,大英帝國時代也稱日不落帝國時代,曾幾何時光耀全球。1879年,在維多利亞女王即位六十周年的慶典上,當龐大的儀仗隊凱旋在倫敦的街頭那一刻,英國的自信與強大令世界所有的國家羨慕,唯獨閉關自守的中國朝廷不知,也不聞。那時的英國,僅僅是一個位于北海與大西洋間的小小島國,竟然征服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疆域及其土地上的數(shù)十億民眾,其財富和力量讓諸多列強垂涎三尺和嫉妒得要命。英國的貿(mào)易及工業(yè)實力主導了全球的經(jīng)濟,而英國人也普遍自信地認為,大英帝國代表著那一時代人類的最高文明。但今天,如果不是尚能從倫敦街頭和女王所住的維多利亞王宮的建筑上折射出一些昔日帝國的輝煌影子,世人可能已經(jīng)無法從現(xiàn)時的英國社會風貌上看到一個曾經(jīng)稱王稱霸的強盛帝國的形象了。

“唉!”瑞爾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對我說,現(xiàn)在他很為自己慶幸,“我比許多歐洲人更早地來到了世界新時代的前沿和中心地,在這里,我不僅做生意賺錢,還找到了世界上少有的一種美好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狀態(tài)。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美的又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生活,同時又極其自由的和能夠讓生命的軀體獲得全方位放松的地方,當然還有每天都能賺錢的機會?!?/p>

“現(xiàn)在的世界,是你們中國的時代,也是我和我們所有愛好和平的人通過依靠自己奮斗創(chuàng)造出財富的時代!”瑞爾把一面微型的中國國旗放在自己胸口,臉上溢滿了幸福感。瑞爾說,他所認識和看到的中國與他祖先的日不落帝國時代不同,中國正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財富和幸福。

托尼的家在美國,但近五六年中,他幾乎都在中國的安吉度過?!拔液芟矚g這里,準備將家安在安吉,安在余村。中國的古人曰,安且吉兮,余村有余,我也會吉祥有余的。”托尼說完此語,哈哈仰天大笑——那笑聲是從心窩里溢出來的。

托尼出生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那是個石油之都,現(xiàn)代工業(yè)石油的最早開發(fā)地。我們熟悉的老布什、小布什總統(tǒng)的家就在那里。布什家族的發(fā)跡靠的也是石油,美國最老牌和最有影響力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也在得克薩斯州的石油上沾足了光,整個美國都在托尼的故鄉(xiāng)沾足了光。

得克薩斯是美國本土的第二大州。1845年得克薩斯州從墨西哥國獨立出來之前,美國的版圖一直搖搖晃晃。尤其在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一線,戰(zhàn)爭與暴動時不時地影響著美國的其他27個州的穩(wěn)定。直到得克薩斯成為美國第28個州后,格蘭德河一線的邊界才得以安寧。得克薩斯州對美國的意義還遠不止于此,它最大的貢獻在于這里是石油富藏地。

提起得克薩斯的石油,人們不可能不想起埃德加·B·戴維斯。這位“石油先驅(qū)”有著得克薩斯人典型的冒險精神,他曾說服盧靈市的一位石油元老與他一起投資石油。戴維斯鉆探的第一口井是干井,第二口依然是干井……

直到第六口時還是干井,朋友們都認為戴維斯就要破產(chǎn)成窮光蛋了。但1922年8月的一個下午改變了戴維斯的命運。那天天氣格外悶熱潮濕,當狼狽不堪的戴維斯抽出鉆桿時,一股烏黑的油“龍”呼嘯著直噴盧靈市上空,震驚了整個美國甚至全世界。石油讓盧靈市一夜成名,所在地的得克薩斯州也因石油而使美利堅合眾國進入了一個“石油時代”,并由此替代了日不落帝國的英國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所以有人干脆說,20世紀是美國所控制的“石油時代”。這話也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的一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現(xiàn)在居住在中國安吉的托尼先生說,他就是戴維斯家族的后代,不過他的祖先并沒有像石油世家洛克菲勒家族那樣留下了一代又一代花不完的財富。本來,托尼的直系親屬老戴維斯可以比老洛克菲勒還要厲害些,但老戴維斯完全走錯了路,而且走了一條讓得州人嘲笑了近一個世紀的荒誕之路:

老戴維斯將油田賣掉后,沒有繼續(xù)去做石油生意,而是當起了“慈善家”,到處撒錢。最叫人不解的是他將大把的錢投到了一出名叫《梯子》的戲上,這出戲是他請人寫的,內(nèi)容是說14世紀有群英國人經(jīng)過三次轉(zhuǎn)世后到了美國得州,后來在當?shù)匕l(fā)現(xiàn)了油田并成為富翁的故事——植入了戴維斯的“自傳”情節(jié)。他希望給自己家族的光榮史樹碑立傳,但沒有成功。1935年,老戴維斯徹底破產(chǎn),并于1951年去世。

發(fā)現(xiàn)石油的戴維斯沒有享受到石油時代帶給他的福氣,但他卻讓得克薩斯州改變了“窮小子”的命運,甚至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命運。

托尼說:“很多美國朋友經(jīng)常問我,你為什么那么留戀中國的一個鄉(xiāng)村?我告訴他們,因為我在安吉這樣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件令我常常激動的事,那就是我在這里感覺仿佛是我祖父年輕時的美國石油時代那樣,到處充滿了希望和生機,而且又都是美麗的內(nèi)容:美麗的環(huán)境、美麗的生活、美麗的人們,還有以美麗為內(nèi)容的生意,這樣的時代比我們美國的石油時代要好得多,這就是我到安吉安身的原因……”

“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是屬于我的時代的地方?!蓖心徇@樣說。

美麗中國時代——我的時代——我們的時代!

一群遠道而來的“老外”們用自己真切的感受所說出的話蘊含著什么呢?

作為一個中國人,這些話讓我激動,讓我深思,我必須去弄清、去詮釋這個“謎”。

于是,解開余村和安吉開啟“美麗中國”時代之路的謎,像一道噴薄而出的光芒深深地吸引著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