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
作家伊索創(chuàng)作了這些素材,
而我則把它們變成了詩行。
這本小書伴隨有雙份的厚禮:
它能給讀者帶來歡笑,
亦能為生活示以明智的指引。
可是,假如有誰想要說它壞話,
正所謂除了野獸連樹木也開口出聲了,
那么請他別忘了,
鄙人是在拿這些編造出來的故事取悅眾人呢。
1 狼和羔羊
因為口渴,狼和羔羊來到同一條河邊。
狼在上游,
羔羊遠(yuǎn)遠(yuǎn)地站在下游。接著,
想要找東西吃的狼無事生非地制造出事端;
“你為什么,”它說道,“在我喝水的時候
把水弄渾?”羔羊面對它感到害怕,
“我說狼啊,我怎么能做出讓你抱怨的事呢?
我喝的水是從你那里流下來的?!?/p>
面對事實無言以對的狼另外找了借口:
“就在六個月前,你曾詛咒過我。”
羔羊回答道:“那時候我都還沒出生呢。”
“那就是你的老爸,”狼說,“它曾詛咒過我。”
于是它就用爪子平白無故地殺死了羔羊。
這則寓言寫了出來是出于那些人,
他們想方設(shè)法,打壓無辜之人。
2 青蛙尋王
在雅典,即使人們曾以平等的律法讓城邦昌盛,
可不受束縛的自由仍攪亂了城邦,
放任不羈掙脫了早先的約束。
就在這時,一些人策動了政治陰謀,
僭主庇西特拉圖占領(lǐng)了城市。
那時,令人傷心的阿提卡人為自己淪為奴隸而哭號,
這并非出于僭主的殘暴,而是因為對那些不習(xí)慣負(fù)重的人來說,
壓在身上的一切負(fù)擔(dān)都是沉重的,于是它們開始抱怨,
接著,伊索講述了這樣的故事:
“暢行于無邊草叢間的青蛙們,
大聲呼號著要求朱庇特賜予它們一位國王,
以求他能用權(quán)力維護(hù)已遭破壞的傳統(tǒng)。
眾神之父笑著,隨后給了它們
一小塊木頭,木頭被迅速扔進(jìn)了淺灘,
激起的波動和響聲驚嚇到了青蛙們。
它們沒入泥漿很長時間,
直到一只青蛙鼓起勇氣悄悄從水潭探出腦袋,
它將國王打量一番后將青蛙全都喚了出來。
它們不再恐懼,而是爭先恐后地游了過來,
隨后那只青蛙跳了上去,在木塊上興奮地玩耍。青蛙們竭盡所能侮辱這片木塊,
就在這種情況下,它們來到朱庇特面前,要求換一位國王,
因為它們現(xiàn)在得到的這位毫無用處。
于是,朱庇特把一條水蛇派給了它們,這條蛇開始用鋒利的牙齒逐一獵捕青蛙。面對死亡,
它們奔逃無路,恐懼讓它們欲言又止。
于是,它們偷偷通過墨丘利向朱庇特傳達(dá)消息,
渴望眾神之父能拯救它們于險境。那時,朱庇特以雷鳴作答,
‘由于汝等不以善物為愿,’他說,
‘那就不如與惡物為伴吧。’這如同你們一樣,哦,
公民們,”伊索講道,
“為了防止來個更壞的,就忍耐一下這個壞蛋吧。”
3 高傲的寒鴉與孔雀
要用自己的特征而非他人的漂亮之物來博得贊譽,
以此度日方能使人快樂,
伊索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例證。
驕傲的寒鴉目空一切,
它偷走了孔雀脫下的羽毛,
接著裝扮起自己來。于是,當(dāng)那只寒鴉一邊厭棄同族一邊混入一群外表靚麗的孔雀當(dāng)中的時候,
它們扒下了這只無恥之鳥的羽毛,
還用鳥喙將它驅(qū)逐了出去。遭到痛打的寒鴉十分傷心,
便打算返回自己的族類那里,
可卻遭到同族的拒絕還要忍受無情的罵名。
那時,此前曾受其鄙視的一只寒鴉說道:
“假如你當(dāng)初對我們的居處能感到滿足,
并樂意接受自然賜予我們的東西,
就既不會遭受那般的羞辱,
也不會有這般被同族拒絕的悲慘下場?!?/p>
4 叼肉涉水的狗
若有誰謀求他人的財產(chǎn),他就會失去自己的,這是罪有應(yīng)得。
一條狗叼著一片肉,游水過河。
就在那時,它看到水面上映出自己的影像,
想到另一條狗嘴里正叼著另一片肉,
它就想把那食物也奪過來。不過它的貪念未能實現(xiàn),
它既失去了嘴里叼著的那份食物,
甚至也無法觸碰到想要得到的那份。
5 母牛與山羊,綿羊與獅子
與強(qiáng)者的同盟永遠(yuǎn)都是不牢靠的。
以下這則小故事為我的觀點提供了佐證。
忍辱負(fù)重的母牛、山羊、綿羊
在林間與獅子結(jié)成了不平等的同盟。
就在它們捉住一只體形碩大的雄鹿后,
分割完獵物,獅子就這么說道:
“我取第一份,因為我有王者之名;
第二份你們也要獻(xiàn)給我,因為我是伙伴;
現(xiàn)在第三份也得給我,因為我比你們強(qiáng)壯多了;
如果誰碰了第四份,我就會對那個壞蛋不客氣?!?/p>
就這樣,全部的獵物都被這位無恥之徒奪走了。
6 青蛙訴日
伊索目睹到附近的小偷舉辦豪華的婚禮,
他隨即開始講述道:
曾經(jīng),當(dāng)太陽神想要娶妻的時候,
青蛙們的哀號傳到了天上。
被吵嚷聲驚擾到的朱庇特
詢問它們?yōu)楹伟l(fā)出抱怨。那時,一只待在水潭里的青蛙說道:
“現(xiàn)在,即使一個太陽神就會把所有湖泊曬干,
迫使悲慘的青蛙們因家園干涸而死去。
假如他的孩子出世,就更別提未來如何了?!?/p>
7 來到面具旁的狐貍
狐貍偶然看到一副悲劇演員的面具,
(在幾次翻弄那副面具之后,)
它說道:“哦,多么與眾不同的頭啊,它沒有腦子!”
這則故事被道出來是出于那些人,
命運女神賜予他們尊貴與榮耀,卻奪走了常識。
8 狼與鶴
誰要是為所做之事向無恥之徒索取報酬,
那么他就犯了兩次錯:第一次是因為他幫了那些臭名昭著之徒,
第二次則是因為他最終不能逃脫懲罰。
一塊吞咽而下的骨頭卡在了狼的喉嚨里,
它一邊忍著極大的苦痛,一邊開始
用給予報酬來誘惑每一個人,為的是有人能去除它的苦患。
最終,在它的起誓下,一只鶴被說服了,
于是借助自己的長脖子,
冒著危險替狼進(jìn)行了醫(yī)治。
當(dāng)鶴依據(jù)協(xié)議索要報酬時,
狼說道:“你不謝謝本大爺口下留情,
讓你腦袋完好地離開,反而還討要報酬?”
9 對兔子指手畫腳的麻雀
不顧自身安危就對他人指出建議,
這么做是愚蠢的,讓鄙人用幾行詩文來說明這一點。
兔子被獵鷹抓住了,就在它哀號時,
麻雀斥責(zé)了它:“你那為人所知的敏捷,”
麻雀說道,“到哪里去了?是什么讓你的腳步停滯不前?”
就在它說話間,獵鷹猛然間就抓住了麻雀,
任憑它徒勞地哭訴著,獵鷹還是殺死了它。
已半死不活的兔子說道:“看哪,我死得安心啦!
方才還在快樂地奚落本人的慘境,
現(xiàn)在你就用同樣的責(zé)備來哀悼自己的厄運吧?!?/p>
10 狼與狐貍打官司,猿充當(dāng)裁決者
無論誰一旦以欺騙出名,
即使后來說了實話,也無人會相信他。
這則短小的伊索寓言就能說明問題。
狼起訴狐貍犯了偷竊罪,
狐貍否認(rèn)自己有罪。
那時,猿以裁決者的身份坐在它們中間。
雙方陳述了各自的狀詞及辯詞,
在這種情況下,據(jù)說猿宣讀了如下裁決:
“對于你狼,你申訴被盜的那樣?xùn)|西看起來應(yīng)該沒丟過;至于你狐貍,盡管你否認(rèn)得干干凈凈,不過我相信你偷過那件東西。”
11 狩獵中的驢和獅子
沒勇氣的人以言辭夸贊其榮耀,
無知者上當(dāng)受騙,知道的人則以其為笑柄。
獅子打算與驢為伴一起捕獵,
那個時候獅子讓驢隱蔽在矮樹后面,并告誡它說,
用它不同尋常的叫聲讓野獸受到驚嚇,
而獅子自己則趁動物奔逃之際咬死它們。于是,突然間這頭長耳驢
使盡全力嚎叫了起來,
這聞所未聞的叫聲讓野獸們感到驚慌。
就在它們紛紛各自尋著熟悉的方向逃命之際,
獅子發(fā)起了進(jìn)攻,捕獲了它們。
在獅子因獵殺而覺得疲憊之后,便喚來了驢,
要它別再叫了。當(dāng)時,那頭驢狂妄地問道:
“你覺得我用嗓子干活兒干得怎樣?”
“很出色,”獅子說,“要不是我知道你驢子的
氣概和物種,我還真會和它們一樣害怕得逃走了?!?/p>
12 來到泉水旁的雄鹿
你所鄙視的東西
往往比受到夸贊的更有用處。
雄鹿來到泉水旁駐足汲水,
它在水里見到了自己的影像。
于是,它便吃驚地贊美起枝枝節(jié)節(jié)的鹿角,
隨后又責(zé)備起那過于纖細(xì)的腿來。
突然,傳來陣陣捕獵的聲響,
雄鹿受到驚嚇,開始奔馳著穿過平原,
飛快地甩掉了獵狗的追捕。后來,它逃進(jìn)了森林里,
可在那個地方它的角被什么東西給卡住了而無法前行,
就這樣它開始葬身于兇殘的獵狗之口。
據(jù)說,臨死前,雄鹿道出了這樣的話:
“哦,我多么不幸啊?,F(xiàn)在終于明白了,
我之前鄙視的那些對我是多么有用啊,
而之前我所贊美的卻給我?guī)砹硕啻蟮耐纯喟?!?/p>
13 狐貍和烏鴉
誰只要以花言巧語博得贊譽,并以此自我滿足,
結(jié)果就會受到懲罰而感到追悔莫及。
烏鴉從窗戶叼出了一塊奶酪,
它落在一棵大樹上正打算要美餐一頓。
就在這時,狐貍心生歹念,于是它就這么說道:
“哦,烏鴉??!你的羽毛多么漂亮啊!
你的臉蛋和身體又多么美麗??!
假如你發(fā)出聲音,不會有別的鳥兒能比你更動聽了?!?/p>
于是,愚蠢的烏鴉想要展示自己的嗓音,它張開了嘴奶酪因此掉了出去,而狡猾的狐貍
則敏捷地用貪婪之口奪取了奶酪。
最終,愚蠢的烏鴉受到了欺騙,傷心不已。
(通過這則故事,向世人證明,計謀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能讓人達(dá)成目的,智慧總會勝過勇武。)
14 鞋匠行醫(yī)
笨拙的鞋匠迫于窮困,
便在他鄉(xiāng)開始了行醫(yī)。
他販?zhǔn)圩约哼B名都叫錯的藥材,
并很快就以夸夸其談而出名。
那時,(王的大臣)病重臥床,奄奄一息,(王喚來了這位“醫(yī)生”)
城里的國王為了測試這位鞋匠,
便要來了杯子:他在里面盛上水,
卻假裝把毒和“藥”混在了一起,
在給予獎賞的誘惑下,他命令鞋匠喝光這杯水。
出于對死亡的畏懼,這位鞋匠終于承認(rèn)了,
他能成為名醫(yī)并非出于自己的精湛醫(yī)術(shù),
而是出于百姓的無知。
國王于是將眾人召集了起來,對大家講道:
“你們想想看啊,你們是多么瘋狂:
你們怎么不假思索就把性命托付給了這么一位
即便穿鞋子的人都不會把腳交過去的鞋匠呢?”
我可以說,這則故事的確講出了這么一類人,
他們的愚昧給無恥者帶來財富。
15 同老牧羊人對話的驢
國家元首的交替對窮人來說
只不過是換了個主子而已,除此之外一切如舊。
這則小故事能說明上述講法屬實。
一位膽小的老人在草地上喂養(yǎng)著驢子。
當(dāng)他聽到敵人的叫喊聲而受到驚嚇時,
為了不讓敵人抓住他們,便立即催起驢子趕快逃跑。
可那頭慢吞吞的驢說道:“我想知道,
你覺得獲勝者會不會給我套上兩副馱鞍?!?/p>
這個老人回答說不。驢接著說道:“那么,
對本來就用一副鞍子馱東西的我來說,當(dāng)誰的奴隸有這么重要嗎?”
16 綿羊、雄鹿和狼
當(dāng)一個騙子請來一群心術(shù)不正之人做擔(dān)保的時候,
那他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自掘墳?zāi)埂?/p>
雄鹿問綿羊借了一摩第的小麥,
由狼出面做擔(dān)保。綿羊害怕落入圈套,于是它講道:
“狼總是奪人東西后就溜之大吉,
而你又總是在轉(zhuǎn)瞬間就跑得無影無蹤。
當(dāng)期限到了之后,我該上哪里找你們呢?”
17 綿羊、狗和狼
撒謊的人總會為他們的過錯付出代價。
狗作為原告起訴誣告綿羊,
要求歸還一塊交由它保管的面包。
狼被傳喚做證,它說綿羊欠下的面包不止一塊,
而是十塊,它可以確定這點。
于是,綿羊被誤判定罪,
清還了它本沒欠下的東西。沒過幾天,
成為祭品的綿羊看見狼橫死在土坑里。
“這就是,”它說道,“天上神明給予詭計多端者的報應(yīng)啊?!?/p>
18 臨產(chǎn)的婦女
沒有人愿意重回讓他受到傷害的地方。
一位經(jīng)過了數(shù)月懷胎就要臨產(chǎn)的婦女躺在地上痛苦地哀號著。
丈夫要她躺回床榻上去,
因為躺在那里能更好地分擔(dān)掉自然給予的負(fù)擔(dān)。
“我決不相信,”她說,“生產(chǎn)帶來的苦難能夠在讓這一切開始的地方終結(jié)。”
19 臨產(chǎn)的狗
惡人的花言巧語就是等待人鉆進(jìn)去的陷阱,
下面的詩行告誡我們不要落入上述圈套。
母狗臨產(chǎn),它向另一條母狗提出,
要在對方的窩里產(chǎn)下狗崽,
這個要求很快就被答應(yīng)了。后來,對方要討回自己的窩,
而它則乞求能在那里再待一會兒,
直到她能把狗崽養(yǎng)得再壯實一些。
當(dāng)這個期限也過去后,對方開始越發(fā)強(qiáng)烈地
要求它離開床榻?!凹偃缒阏婺芘c我和我的家人做對手,”它說道,“那我就讓開?!?/p>
20 饑餓的狗
愚蠢的意見非但缺乏可行性,
而且會引導(dǎo)眾生步入萬劫。
一群狗看到一塊獸皮沉在河里。
為了能更方便地把這份食物拖出水并享用它,
它們打算喝光河里的水??墒?,
還沒來得及拿到那塊獸皮,
它們就喝壞了身體而一命嗚呼了。
21 老獅子、野豬、公牛和驢
無論誰只要失去了早先的尊嚴(yán),
那么一旦陷入困境,即使懦弱的人也會戲弄于他。
獅子垂垂老矣,
使不出勁道的它躺下身,艱難地喘息著;
在這時,野豬露著獠牙,流著口水趕了過來,
它要為之前受到的傷害復(fù)仇而向獅子發(fā)起了攻擊。
緊接著,公牛用憤怒的牛角將這個敵人的身體
刺出了血。驢見到這頭野獸受了傷
且未做出反擊,于是就用蹄子狠狠地踢了它的腦袋。
奄奄一息的獅子說道:“我對膽大勇猛的人做出的無理舉動
只能隱忍在心,而現(xiàn)在我竟不得不忍受遭自然遺棄的你,
我就像死去兩次一樣痛苦?!?/p>
22 黃鼠狼和人
黃鼠狼被人抓了,為了擺脫
即將到來的死亡?!拔覒┱埬?,”它說,
“放過我吧。我能為你清除屋里那討人厭的老鼠?!?/p>
人回答道:“假如你為了我這么做,
我就真得感謝你而本應(yīng)免去對你的懲罰。
可現(xiàn)在,因為你做的一切得益于那些將被老鼠啃食的余糧,而你又可以享用這些老鼠;
因此別想讓我為你那虛假的好意買賬。”
就這樣,他隨后就殺死了惡貫滿盈的黃鼠狼。
應(yīng)該承認(rèn),這則故事被道出來針對的是那些人:
他們利用專長為自己服務(wù),
卻把虛假的好處留給無知之人。
23 忠誠的狗
如果有誰突然變得熱忱起來,那么他會讓無知者感到高興,
而至于智者他的這些把戲就不靈了。
曾有一回,夜賊把一塊面包給了看門狗,
在把食物扔出后他等著看這條狗會不會接受。
“喂,”它說道,“你是不是想封住我的嘴,
不讓我為守護(hù)主人的財產(chǎn)而吠叫出聲?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
你這突如其來的熱忱讓我產(chǎn)生了
警覺,以免你因我一時犯錯而得到好處。”
24 自取滅亡的青蛙與公牛
一旦弱者想要模仿強(qiáng)者那樣,那么就會給他帶來毀滅。
一次在草地里,青蛙見到了公牛,
嫉妒起它龐大的身軀。
于是,青蛙吸著氣將皮膚鼓了起來,問自己的孩子們它是不是比公牛還要龐大。
它們回答說不。它再次使出了更大的勁兒,
鼓起了皮膚,并問了類似的問題,
它和公牛誰更大一些。它們回答道:“公牛。”
還不死心的青蛙做了最后的嘗試,可當(dāng)它想要把自己鼓得更大的時候,卻把身體脹破而斃命了。
25 狗和鱷魚
那些給謹(jǐn)小慎微者出壞主意的人,
既白費工夫還會被視為笑柄。
為了不被鱷魚抓住,據(jù)說,
有一群狗在尼羅河畔邊奔跑邊飲水。
于是,等其中一條狗一邊奔跑一邊開始喝水的時候,
鱷魚這么說道:“別著急跑啊!
用不著怕的。”可那條狗回答道:
“假如我不知道你多想吃到我的肉的話,我倒是會聽你的?!?/p>
26 狐貍與鸛
不應(yīng)該傷害到任何人??扇绻姓l受了傷害,
那么這則小故事告誡大家,害人者終會以同樣方式讓自己受到懲罰。
據(jù)說,狐貍起先邀請鸛吃飯,
它在寬敞的大理石石塊里
擺上了饑腸轆轆的鸛
絕無可能嘗到味道的稀湯薄羹。
到了鸛回請狐貍的時候,
鸛在一只細(xì)頸壺里盛滿了實實在在的食物,可它自己卻把鳥喙插進(jìn)了食物里飽餐了一頓,而讓客人忍饑挨餓。正當(dāng)狐貍無助地舔著壺頸的時候,
鄙人聽說這只異域來的飛禽講道:
“每個人自己怎么做的,都會承受同等的回報?!?/p>
27 狗,財寶和禿鷹
這則故事該被用來描繪那些貪婪之人,
還有那些人:他們出生微賤卻渴望被喚作富有者。
狗在翻弄人的遺骸時發(fā)現(xiàn)了
一件財寶,因為它冒犯了死者的亡靈,
于是對財富的貪戀便附著到了它的身上,
結(jié)果狗就為這神圣的靈物付出了懲罰。
在守住財寶的同時這條狗忘了進(jìn)食,
就這樣它饑餓而死。據(jù)說,這時禿鷹立在它的頭上講道:“哦,狗啊,你活該受死。
你渴望馬上就變得如君王一樣富有,
卻不想想自己既生在街旁,又長在糞土之中?!?/p>
28 狐貍和鷹
那些人即便高高在上,仍應(yīng)對身份低微者心存敬畏,
那是因為借助智慧報復(fù)很容易就能達(dá)成。
老鷹曾抓住幾只小狐貍,
它把它們放進(jìn)巢里給幼崽們當(dāng)食物取用。
母狐貍趕到了那里,它開始哀求老鷹,
莫要給它帶來如此的悲傷。
老鷹想到自己的鳥巢是絕對安全的,就對它視而不見。眼見自己的親生血肉就要被殺了,為了讓仇敵也嘗到這種悲痛,
狐貍于是從祭壇奪過燃燒的火把,
在整株樹上到處點起火焰。
為救自己的幼崽免遭死亡危險,
老鷹低聲下氣地將小狐貍還給了它們的母親。
29 嘲笑野豬的驢
通常而言,愚蠢之人一旦為了博得輕浮一笑而用惡言毒語抨擊他人,
到頭來只會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驢遇到野豬的時候說道:
“你好,兄弟?!庇X得自己受到侮辱的野豬
沒有接受它的招呼,還問道,為什么它要撒這樣的謊。
驢伸出了陽具:“如果你否認(rèn)
自己和我一樣,那這根東西必定和你的嘴是一樣的。”
當(dāng)野豬想堂堂正正地發(fā)起攻擊的時候,
它抑制住了怒火,說道:“我要復(fù)仇那是輕而易舉的事,
可我不想被蠢貨的血玷污到。”
30 畏懼公牛戰(zhàn)斗的青蛙
強(qiáng)者起爭執(zhí)時卑者就得遭殃。
一只青蛙從沼澤地抬頭看到公牛在戰(zhàn)斗,
它說:“哇,我們在何等的危險中啊?!?/p>
另一只青蛙問它為何這么說,
那群公牛在為爭奪首領(lǐng)之位而進(jìn)行決斗,
它們生活度日與青蛙無關(guān)。
它回答道:“它們居處僻遠(yuǎn),種類也與我們不同,
可它們一旦有誰從森林之國被驅(qū)逐,就會奔逃而出,
來到這片沼澤地里的隱蔽之處,
隨后用它殘暴的蹄子將這里踐踏個遍。
就這樣,它們的怒火轉(zhuǎn)移到了我們的頭上?!?/p>
31 鳶與鴿子
如有誰讓自己接受邪惡之徒的保護(hù),
一旦他如此去尋求幫助,就會走向滅亡。
鴿子們常常逃脫鳶的捕食,
它們用翅膀飛快地?fù)渖戎鴱乃览锾由?/p>
掠食者于是想到了一個鬼主意,
它使了這樣一個把戲,對這群弱小的鳥類說道:
“你們?yōu)槭裁磳幙蛇^膽戰(zhàn)心驚的日子
也不訂下和約,選我做你們的王?
我會保護(hù)你們免受一切傷害的。”
鴿子們信以為真,就把自己托付給了它。
鳶一獲取權(quán)力就開始一只接一只地捕食鴿子,
還用爪子殘暴地操持起統(tǒng)治。
這時,一只幸存下來的鴿子講道:“我們活該受到這樣的懲罰,
因為我們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給了這個匪徒。”
- 菲德魯斯口口聲聲說書中有樹木開口說話的情節(jié),但現(xiàn)在可見到的寓言故事里并沒有這類情節(jié),后世研究者往往以此作為本書流傳不全的最有力證據(jù)?!g者注,下同。
- 擬人化的動物形象乃是伊索寓言最為經(jīng)典的特征,不同的動物指代不同類型的人。在本書故事里,狼通常是以惡人或剛毅者的面目出現(xiàn)的,而羊往往都是弱者或善良之人,狗則是膽小愚忠之人,驢永遠(yuǎn)是傻乎乎的形象,獅子表現(xiàn)的是王者,狐貍和烏鴉是精明狡猾者的形象,猿則充當(dāng)過法官和君王。其他動物的形象也往往有較為固定的隱喻對象。
- Pisistratus(卒年公元前528/7年),古希臘時代雅典城邦的僭主,公元前561年開始統(tǒng)治雅典城邦,直至去世。
- Attici,雅典人。
- 僭主是指以非法手段奪取政權(quán)者。在雅典歷史上曾有兩個時期是由僭主執(zhí)掌統(tǒng)治權(quán)的:第一個是公元前561年(一說前560年)至公元前510年的庇西特拉圖父子的僭主統(tǒng)治;第二個是公元前404年,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雅典在斯巴達(dá)的干預(yù)下由三十位大貴族共同執(zhí)掌統(tǒng)治權(quán),史稱“三十僭主統(tǒng)治”,但因有違古典的民主政治,三十僭主的統(tǒng)治激起了廣泛的不滿,只持續(xù)了約八個月。但僭主庇西特拉圖的統(tǒng)治卻屬溫和的開明政治:他仍保留了公民大會和議事會,并設(shè)立了巡回法庭以方便普通民眾告狀,另外還給無地的貧民分發(fā)土地,這類施政措施讓他得到了底層民眾的支持,因而庇西特拉圖亦能在后世史家筆下得到些許肯定的評價,正因如此伊索才在這則故事里教導(dǎo)大家容忍這位僭主的統(tǒng)治。
- Mercurius,羅馬神話中的天界眾神之一,為朱庇特與邁亞(Maia)女神所生,負(fù)責(zé)擔(dān)任眾神的使者和傳譯之職,又司掌畜牧、商業(yè)、交通。
- 因寓言版本演變更替,插圖個別細(xì)節(jié)與本則寓言略有不同。——編者注
- 因寓言版本演變更替,插圖個別細(xì)節(jié)與本則寓言略有不同。——編者注
- 古希臘時代的喜劇和悲劇演出因主演人數(shù)有限,往往一個演員需要扮演多個角色,因此演員們通常都要佩戴不同角色的面具上臺演出。古羅馬時代正式的喜劇和悲劇演出往往也是如此,只在需要通過演員的服飾、動作和表情來吸引觀眾的仿劇演出時才不戴面具。當(dāng)時的面具形象除了有傳統(tǒng)的戲劇角色之外,有時還會仿造出公眾人物的形象以便讓演員戴在臉上并將之帶入戲里,由此可讓觀眾在觀劇時對他加以取笑一番。在這則寓言里,狐貍說面具沒有腦子乃是一語雙關(guān):它既表示面具只有臉沒有后面的腦,也表示面具因戴在演員的頭上而任人擺布。
- 此行詩句未見于洛布版。
- 羅馬文明以其嚴(yán)密的法律制度聞名于世。古羅馬時代在開庭審理案件時,當(dāng)事雙方必須在開庭當(dāng)日(通常情況,除去節(jié)假日之外都可作為開庭日)的正午前到庭,日落時審理需停止,若有一方未能到庭,法官即刻判決到庭者勝訴。那么,盜竊者一旦定罪在古羅馬需受到多重的懲罰呢?根據(jù)羅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若盜竊者被抓現(xiàn)行,需處笞刑后交被竊者處理;若非現(xiàn)行,需處盜竊者兩倍于贓物的罰金。
- 此兩行詩句未見于拉丁網(wǎng)絡(luò)圖書館版本。
- 洛布版英譯者認(rèn)為這兩處地方原文交代不全,便進(jìn)行了補充。
- 此處王這個詞原文是rex,在拉丁語里這個詞一般只表示羅馬上古歷史上“王政時代”(公元前753年—前509年)的七位統(tǒng)治者,或一些非羅馬人的外邦統(tǒng)治者。
- 一摩第約合八公升。
- 古羅馬人的床榻往往帶有S形的床頭以供人斜躺或倚靠,在當(dāng)時即是供人躺下睡覺的床,也可當(dāng)倚坐的椅子和沙發(fā)。
- 原文defectus annis,直譯過來是“缺少年歲者”。古羅馬人認(rèn)為,一般情況下人的壽命是六十五歲,所以一旦有人活到六十歲了,剩下只能活五年了,他就會被稱為defectusannis。
- 古羅馬時代平民食用的是用小麥粉經(jīng)發(fā)酵后制成的面包,也有未經(jīng)發(fā)酵的面包,比如老加圖在《農(nóng)業(yè)志》里提到圓面包的做法時就未曾提到過使用酵母。面包在羅馬城里是非常普通的主食,遇到舉行賽會的日子時,賽會出資人還會自掏腰包給觀眾免費發(fā)放面包和橄欖油。
- 鸛的分布范圍非常廣泛,地處歐洲的羅馬應(yīng)該也能看到,這里之所以稱它是外來的,我猜主要在于鸛是長途遷徙的候鳥,每年都會在歐洲至非洲南部間往返遷徙。
- 古羅馬人在向神明獻(xiàn)祭時通常需要將祭品內(nèi)臟投入燃燒著的祭壇中進(jìn)行焚燒,而祭司則通過觀察祭品內(nèi)臟做出預(yù)言。如果燒得正旺的祭壇之火無故熄滅,這通常都被理解成大兇之兆。在這則寓言故事里,狐貍能從祭壇取到火把,便是如此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