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先出左腳
舊時小學生要下操,操練排隊,向右看齊,向前看,立正,稍息,齊步走,正步走,跑步走。每逢三個步走,老師必喊口令:“一,一。一,二,一?!蹦_須踏著這個節(jié)拍,步伐方能整齊。班上有個同學老是踏錯,被叫出列單操。這才發(fā)現(xiàn)他錯在起步時總是先出右腳。我們都是先出左腳,左腳踏在“一”上,右腳踏在“二”上。他正相反,所以非錯不可。
多年以后,識得篆文步字,分解開來,上面是止(像左腳之形),下面是反止(像右腳之形)。哈,正是先出左腳,后出右腳!造字如此,可知遠古人類就是這樣步行的。試求其所以然,竊以為和右手有關系。吾人偏用右手,右臂較強。欲與之相平衡,所以先出左腳。左腳尺碼大于右腳。舊時買鞋先試左腳。左腳不夾,右腳就沒問題。據(jù)說,歐美左撇子頗不少,彼等左腳是否先出,未觀察過,不好妄說。
篆文步
古書上說,一步六尺,你信不信?請容我解釋吧。古人說的一步,乃是先出左腳一跨,接著出右腳又一跨,等于今人說的兩步。今人說的一步,古人謂之一跬(就是一跨),只算半步。你看,六尺打個對折,就只剩三尺了。跨一步就三尺,也太長。原來還要打個對折,周尺合今五寸,三尺只有一尺五寸。平常步行,中人一跨,也就是這樣長。我剛剛放下筆用米尺在地上量過了。我身高一米七〇,用日常步行法,左腳一跨,右腳一跨,正好一米,今之三尺,合周尺之六尺。這就是古書上說的一步六尺了。古人比今人矮,一步六尺,還須努力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