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傳入中國
《莊子·逍遙游》說宋國漂洗纊絮的專業(yè)戶,為防治手皸裂,發(fā)明了護膚霜,世代自用。其秘方被人賣到吳國去,用于冬季水戰(zhàn)。吳國水兵搽用了護膚霜,增強了搏殺力,打敗越國。讀到這里,我曾想過:“可以戴皮手套作戰(zhàn)嘛?!币援?dāng)時的鞣皮技術(shù),縫制皮手套不會成問題,或許那時早就用手套了。《說文解字》稱襪子為“足衣”之先例,手套若有,該叫“手衣”。遺憾的是查了類書《太平御覽·服用》,還是沒有??辞亓瓯R俑,未見戴手套的。如果手套妨礙搏殺,當(dāng)兵的不能戴,那端拱而坐,動口不動手的帝王總可以戴吧?為啥也不戴?
歷代制禮作樂,服用奢侈。戴在頭上成累贅的冠冕,他們發(fā)明了多少花樣啊,都是徒具觀瞻而無實用,成為虛飾。直到清朝皇帝,仍未戴過手套。那時富人過冬,戴毛皮縫制的筒形套,其名曰手籠子。20世紀(jì)40年代上海摩登穿?;⒔q大衣,雙手就抄在手籠子內(nèi)。平民冬著棉襖,雙手也抄在袖筒內(nèi)。這種姿態(tài)使人聳肩佝背,顯得沒有精神。乾隆皇帝接見戴手套的馬戛爾尼,應(yīng)知曉其功用,然而“用夷變夏”是萬萬不可的,就讓手冷著吧。
明末清初屈大均著《廣東新語》,說他登荷蘭船,見船員“人各以柔韋韜手,食則脫之”。柔韋者,軟皮也;韜,套也。這是皮手套,尚無以名之。“韜手”動賓結(jié)構(gòu),倒之即成名詞手韜,也就是手套了。如此說來,此物傳入中國,仿而制之,至多三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