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醉中夢話(一)

天真與經(jīng)驗——梁遇春散文 作者:梁遇春 著


醉中夢話(一)

生平不常喝酒,從來沒有醉過。并非自夸量大,實是因為膽小,哪敢多灌黃湯。夢卻夜夜都做。夢里未必說話,醉中夢話云者,裝糊涂,假癡聾,免得“文責(zé)自負(fù)”云爾。

一、笑

吳老頭說文學(xué)家都是瘋子,我想哲學(xué)家多半是傻子,不懂得人生的味道。舉個例吧:鼎鼎大名的霍布士(Hobbes)說過笑全是由我們的驕傲來的。這種傻話實在只有哲學(xué)家才會講的?;蛘呤且驗橛鴩裥躁廁v不會笑,所以有這樣哲學(xué)家。有人說英國人勉強笑的樣子同哭一樣。實在我們現(xiàn)在中國人何嘗不是這樣呢?前星期日同兩個同學(xué)在中央公園喝茶,坐了四五個鐘頭,聽不到一點痛快的笑聲,只看見好多皮笑肉不笑,肉笑心不笑的呆臉。戲場尚如是,別的地方更不用說了。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是不進不退,既不高興地笑,也不號啕地哭,總是這么呆著,是謂之曰“中庸”。

有很多人以為捧腹大笑有損于上流人的威嚴(yán),而是件粗鄙的事,所以有“咽歡裝淚”擺出孤哀子神氣??墒钦嬲姘讶松囊饬x細(xì)細(xì)咀嚼過的人是曉得笑的價值的。Carlyle是個有名宣揚勞工福音的人,一個勇敢的戰(zhàn)士,他卻說一個人若使有真真地笑過一回,這人絕不是壞人。的確只有對生活覺得有豐溢的趣味,心地坦白,精神健康的人才會真真地笑,而真真地曲背彎腰把眼淚都擠出笑后,精神會覺得提高,心情忽然恢復(fù)小孩似的天真爛漫。常常發(fā)笑的人對于生活是同情的,他看出人類共同的弱點,事實與理想的不同,他哈哈地笑了。他并不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所謂驕傲)才笑,他只看得有趣,因此禁不住笑著。會笑的人思想是雪一般白的,不容易有什么狂性,夸大狂同書狂。James M.Barrie在他有名的Peter Pan里述有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問那晚上由窗戶飛進來的仙童,神仙是怎樣生來的,他答道當(dāng)世界上頭一個小孩第一次大笑時候,他的笑聲化作一千片,每片在空中跳舞著,后來片片全變做神仙了,這是神仙的起源。這種仙人實是比我們由丹房熏焦了白日飛升的漂亮得多了。

什么是人呢?希臘一個哲學(xué)家說人是兩個足沒有毛的動物。后來一位同他開玩笑的朋友把一個雞拔去毛,放在他面前,問他這是不是人。有人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但什么是理性呢?這太玄了,我們不懂。又有一個哲學(xué)家說人是能夠煮東西的動物。我自己煮飯會焦,炒菜不爛,所以覺得這話也不大對。法國一個學(xué)者說人是會笑的動物。這話就入木三分了。Hazlitt也說人是惟一會笑會哭的動物。所以笑者,其為人之本歟?

自從我國“文藝復(fù)興”(這四字真典雅堂皇)以后,許多人都來提倡血淚文學(xué),寫實文學(xué),唯美派……總之沒有人提倡無害的笑?,F(xiàn)在文壇上,常見一大叢帶著桂冠的詩人,把他“灰色的靈魂”,不是獻(xiàn)給愛人,就送與Satan。近來又有人主張幽默,播揚嘴角微笑。微笑自然是好的?!澳榛ㄎ⑿Α?,這是何等境界。Emerson并且說微笑比大笑還好。不過平淡無奇的鄉(xiāng)老般的大笑都辦不到,忽談起藝術(shù)的微笑,這未免是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了。我要借Maxim Gorky的話評中國的現(xiàn)狀了。他說:“你能夠?qū)θ艘鲆环N充滿生活快樂,同時提高精神的笑么?看,人已經(jīng)忘卻好的有益的笑了!”

在我們這個空氣沉悶的國度里,觸目都是貧乏同困痛,更要保持這笑聲,來維持我們的精神,使不至于麻木沉到失望深淵里。當(dāng)Charlotte Bronte失了兩個親愛的姊妹,憂愁不堪時候,她寫她那含最多日光同笑聲的Shirley。Cowper煩悶得快瘋了時候,他整晚吃吃地笑在床上做他的杰作《癡漢騎馬歌》(John Gilpin)。Gorky身嘗憂患,屢次同游民為伍的,所以他也特別懂得笑的價值。

近來有好幾個民眾故事集出版,這是再好沒有的事。希望大家不要擺出什么民俗學(xué)者的臉孔,一定拿放在解剖桌去分剖,何妨就跟著民眾笑一下,然禮失而求之于野,亦可以浩嘆矣。

二、做文章同用力氣

從前自認(rèn)“舍大道而不由”的胡適之先生近來也有些上了康莊大道,言語穩(wěn)重了好多。在《現(xiàn)代評論》一百十九期寫給“浩徐”的信里,胡先生說:“我總想對國內(nèi)有志作好文章的少年們說兩句忠告的話,第一,做文章是要用力氣的……”這句話大概總是天經(jīng)地義吧,可是我覺得這種話未免太正而不邪些。仿佛有一個英國人(名字卻記不清了)說When the author has a happy time in writing a book,then the reader enjoys a happy time in reading it(句子也記不清了,大概是這樣吧)。真的,一個作家抓著頭發(fā),皺著眉頭,費九牛二虎之力作出來東西,有時倒賣力氣不討好,反不如隨隨便便懶惰漢的文章之淡妝粗衣那么動人。所以有好多信札日記,寫時不大用心,而后世看來倒另有一種風(fēng)韻。Pepys用他自己的暗號寫日記,自然不想印出給人看的,他每晚背著他那法國太太寫幾句,更談不上什么用力氣了,然而我們看他日記中間所記的同女仆調(diào)情,怎么買個新表時時刻刻拿出玩弄,早上躺在床上同他夫人談天是如何有趣味,我們卻以為這本起居注比那日記體的小說都高明。Charles Lamb的信何等膾炙人口,Cowper的信多么自然輕妙,Dobson叫他做A humorist in a nightcap(著睡帽的滑稽家),這類“信手拈來,都成妙諦”的文字都是不用力氣的,所以能夠清麗可人,好似不吃人間煙火。有名的Samuel Johnson的文章字句都極堂皇,卻不是第一流的散文,而他說的話,給Boswell記下的,句句都是漂亮的,顯明地表現(xiàn)出他的人格,可見有時沖口出來的比苦心構(gòu)造的還高一籌。Coleridge是一個有名會說話的人,但是我每回念他那生硬的文章,老想哭起來,大概也是因為他說話不比做文章費力氣罷。Walter Pater一篇文章改了幾十遍,力氣是花到家了,音調(diào)也鏗鏘可聽,卻帶了矯揉造作的痕跡,反不如因為沒錢逼著非寫文章不可的Goldsmith的自然的美了。Goldsmith作文是不大費力氣的。Harrison卻說他的《威克斐牧師傳》是The high-water mark of English。實在說起來,文章中一個要緊的成分是自然(ease),我們中國近來白話文最缺乏的東西是風(fēng)韻(charm)。胡先生以為近來青年大多是隨筆亂寫,我卻想近來好多文章是太費力氣,故意說俏皮話,拚命堆砌。Sir A.Helps說做文章的最大毛病是可省的地方,不知道省。他說把一篇不好文章拿來,將所有的noun,verb,adjective,都刪去一大部分,一切adverb全不要,結(jié)果是一篇不十分壞的文章。若使我是胡先生,我一定勸年輕作家少費些力氣,自然點吧,因為越是費力氣,常反得不到ease同charm了。

若使因為年輕人力氣太足,非用不可,那么用來去求ease同charm也行,同近來很時髦essayist(隨筆家),Lucas等學(xué)Lamb一樣??墒琴u力氣的理想目的是使人家看不出賣力氣的痕跡。我們理想中的用氣力做出的文章是天衣無縫,看不出是雕琢的,所以一瞧就知道是篇用力氣做的文章,是壞的文章,沒有去學(xué)的必要,真真值得讀的文章卻反是那些好像不用氣力做的。對于胡先生的第二句忠告(第二,在現(xiàn)時的作品里,應(yīng)該揀選那些用氣力做的文章做樣子,不可挑那些一時游戲的作品),我們因此也不得不取個懷疑態(tài)度了。

胡先生說“不可挑那些一時游戲的作品”,使我憶起一段文場佳話。專會瞎扯的Leigh Hunt有一回由Macaulay介紹,投稿到The Edinburgh Review,碰個大釘子,原稿退還,主筆先生請他另寫點紳士樣子的文章(something gentleman-like),不要那么隨便談天。胡適之先生到底也免不了有些高眉(high-browed)長臉孔(long-faced)了,還好胡子早刮去了,所以文章里還留有些笑臉。

三、抄兩句爵士說的話

近來平安映演笠頓爵士(Lord Lytton)的《邦沛之末日》(Last Days of Pompeii),我很想去看,但是怕夜深寒重,又感冒起來。一個人在北京是沒有病的資格的。因為不敢病,連這名片也犧牲不看了。可是爵士這名字總盤旋在腦中。今天忽然記起他說的兩句話,雖然說不清是在哪一本書會過,但這是他說的,我卻記得千真萬確,可以人格擔(dān)保。他說:“你要想得新意思吧?請去讀舊書;你要找舊的見解吧?請你看新出版的?!保―o you want to get at new ideas?read old books;do you want to find old ideas?read new ones.)我想這對于現(xiàn)在一般犯“時代狂”的人是一服清涼散。我特地引這兩句話的意思也不過如是,并非對國故黨欲有所建功的,恐怕神經(jīng)過敏者隨便株連,所以鄭重地聲明一下。

十六年清明前兩日,于北京

(原載1927年4月23日《語絲》第128期。原第一節(jié)為“做文章同用力氣”,第二節(jié)為“笑”,收入《春醪集》時由作者改動了次序)

  1. 指吳稚暉。
  2. 今譯霍布斯(1588—1679),英國著名哲學(xué)家。
  3. 卡萊爾,蘇格蘭散文作家。
  4. 巴里(1860—1937),蘇格蘭作家、小說家。
  5. 《彼得·潘》,巴里所寫的著名幻想劇。主人公彼得·潘,是一個幻想自己永不長大的孩子,表達(dá)了人們對美好童年的溫情。
  6. 哈茲里特(1778—1830),英國評論家、散文家。
  7. 撒旦。與上帝為敵的魔鬼,見圣經(jīng)故事。
  8. 愛默生,美國哲學(xué)家、散文家、詩人。
  9. 馬克西姆·高爾基(MakcnmГорький1868—1936),俄蘇著名作家。曾在俄羅斯大地流浪。
  10.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國女小說家,與其妹妹艾米莉、安妮合稱英國文學(xué)史上勃朗特三姐妹。兩位妹妹先后于1848年與1849年早逝。
  11. 《雪莉》,夏洛蒂·勃朗特1849年完成出版。
  12. 柯珀(1731—1800),英國詩人。他所作《癡漢騎馬歌》,應(yīng)譯為《約翰·吉爾平》,寫吉爾平一家出門的滑稽遭遇。
  13. “從前”,原刊為“幾年前斬將先登,沖鋒陷陣”。在此前,原刊還有下列文字,由作者收入《春醪集》時刪掉——“我常對朋友說或者自己說(因為我朋友太少了,所以有時只好自言自語),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好像我佛如來的手掌,好多新人物卻像孫猴子大翻觔斗云,飛騰到底,出不了五根肉柱。做《美的人生觀》的張競生先生還是出口罵‘女賤人’,叫警察抓老婆,口口聲聲說他夫人不該有情人。從前高揭唯美主義,或談頹廢派的文人,峰回路轉(zhuǎn),居然以為文學(xué)是要散布N階級的福音的,青年作家每次提起筆來都應(yīng)當(dāng)來完成新時代新人物的使命了;換一句中國的老話就是‘文以載道’?!睆埜偵兰o(jì)二十年代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教授,提倡性教育,寫過有關(guān)性學(xué)的書籍,一時很有影響。
  14. 可譯為:當(dāng)一個作者在寫作時很快樂,那么讀者在讀它時也會極快樂。
  15. 佩皮斯(1633—1703),英國散文家、政治家。他的日記記錄了十七世紀(jì)英國社會生活與歷史事件。
  16. 查爾斯·蘭姆(1775—1834),英國隨筆作家。
  17. 多布森(1840—1921),英國詩人、批評家和傳記作者。
  18. 約翰遜(1709—1784),英國文學(xué)評論家、詩人。為英國十八世紀(jì)中葉以后的文壇領(lǐng)袖。
  19. 鮑斯韋爾(1740—1795),英國傳記作家。代表作即《約翰遜傳》。
  20. 柯勒律治(1772—1834),英國詩人、評論家。英國早期浪漫主義運動領(lǐng)袖。
  21. 佩特(1839—1894),英國作家、批評家。
  22. 哥爾德斯密斯(1730—1774),英國散文家、詩人、戲劇家。其小說《威克斐牧師傳》今譯《威克菲爾德的牧師》。
  23. 哈里森(1831—1923),英國實證主義哲學(xué)家。
  24. 譯為:英文高水平的標(biāo)志。
  25. 未詳。
  26. 譯為:名詞、動詞、形容詞。
  27. 譯為:副詞。
  28. 盧卡斯(1868—?),卒年不詳,英國散文家。
  29. 亨特(1784—1859),英國散文家、評論家、新聞記者、詩人。
  30. 麥考利(1800—1859),英國政論家、歷史學(xué)家。作《英國史》。
  31. 《愛丁堡評論》,又名《評論雜志》。發(fā)行于1802—1929年間的著名蘇格蘭雜志。
  32. 當(dāng)年北京的一家電影院。在今東長安街上。
  33. 今譯利頓(1803—1873),英國政治家、作家,以多產(chǎn)小說聞名。其著名的歷史小說今譯《龐貝的末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