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洛道中作(選一首)1
[晉]
陸 機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2。
振策陟崇丘3,安轡遵平莽4。
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5。
頓轡倚高巖6,側(cè)聽悲風(fēng)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7。
——注釋——
1 本題原作二首,這里所選為第二首。顧名思義,這首詩是陸機作于赴洛陽的途中。陸機字士衡,吳郡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出生于東吳世族的大家庭。祖父陸遜為東吳丞相,父親陸抗為東吳大司馬,從父陸凱為東吳左丞相,都是為孫吳立下殊勛的重臣,陸機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度過青少年時期。二十歲時東吳為西晉所亡,陸機與弟陸云回華亭鄉(xiāng)居十年,以讀書作詩為事。晉太康十年(289)“二陸”兄弟奉詔入洛,詩即作于這次赴洛道中。詩中描寫途中景物和旅況,暗露悲思和憂慮的情緒。為什么奉詔進京,不以為喜反以為憂呢?一則國亡家破之痛猶隱然凝結(jié)于胸間,二則臨深履薄之險似乎充塞于仕途。事實也正是如此,他這次赴洛真是走向政治陷阱,故鄉(xiāng)的所謂“千里莼羹”、“華亭鶴唳”,便成了不可企求的東西了,死在“八王之亂”當(dāng)中。
2 修且廣:又長又寬。
3 “振策”句:猶言驅(qū)馬上高山?!罢癫摺保瑩]鞭。“陟”,登高。
4 “安轡”句:意思說,騎馬從容地沿著平原前進。與“振策”句對舉,一寫高山,一寫平川,同首句“越山川”遙相呼應(yīng)。
5 徂:往,出發(fā)。
6 “頓轡”句:意思說,下馬倚靠高大的巖石。“頓轡”,停轡,駐馬。
7 “撫枕”二句:寫途中夜宿,撫枕不寐,振衣獨想,表露了詩人對于入洛的疑慮和隱憂。“振衣”,抖去衣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