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行
清·曹雪芹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nèi)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nèi)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15]。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16],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17],春酣欲醒移珊枕[18]。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19]!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20],寂寞簾櫳空月痕!
注釋
[15]茜裙:茜紗裙,紅色的裙子。
[16]霧裹煙封:形容桃花盛開時,像被一層朦朧的煙霧籠罩。
[17]天機:天上織女的織機,傳說仙女以天機織云錦。
[18]珊枕:珊瑚制作或裝飾的枕頭。
[19]香泉影蘸胭脂冷:涂著胭脂的臉上感到冷意。影蘸,指洗臉;胭脂,指代涂著胭脂的臉。
[20]杜宇:杜鵑鳥。取意“杜鵑啼血”典故,常用以形容哀痛至極。
賞析
曹雪芹的《桃花行》秉承明清歌行體詩句法順暢、語意婉轉反復的特點,長詩句意如一泓貫下,通暢自然,而又以“桃”“花”二字畫出詩意的九曲婉轉,讀來好似看美人三步一搖、五步一顧,韻味悠長。
讀這首《桃花行》不能脫離《紅樓夢》小說實境,小說中的詩詞是服務于小說人物,這是第一位的。書中《桃花行》作者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時的新作。詩中黛玉以桃花自比,自喻薄命,悲己傷春,也暗示著黛玉夭亡。通篇“哀音”處處,讓人不勝痛惜。
詩的前十句描寫美人在屋內(nèi)繾綣不起,人與桃花兩相映襯。美人的形象本應如同桃花般嬌嫩,一句“人比桃花瘦”卻寫出美人的愁容與病容,也為下文的傷春之詞做鋪墊。
之后的十二句詩寫院中春色和美人在屋中憑欄傷春。字里行間凄凄戚戚,傷懷之情更濃一層,惹人神傷。詩人把傷情通過空掩的院門、空寂的院景和一地的落紅等意象來傳達給讀者,落在地上的花瓣越是紅得熱烈,傷春之情越是痛切。
再之后的十句詩是寫美人睡意已醒,侍女捧水為其梳洗,美人顧影自傷的種種情思。詩行至此,情感越發(fā)濃烈,好似一句一訴,字字成淚。此時,美人粉黛之色就如同凋零的桃花和一滴滴香淚,人與桃花已移情一處,美人便是桃花,落花便是落淚,桃花紛飛落,伊人獨憔悴。這種物我合一的渲染手法,美極哀極!而詩句又以一種自訴的形式展現(xiàn),怎能不令讀者傷懷揪心?
詩的最后一句既是結語,也是情緒的總爆發(fā)。杜鵑啼血春歸盡,惆悵至絕望,最后空留月痕,是冷冷清清收尾。整首詩如同一篇完整的樂章,步步起色,情緒緊湊,于高潮處做一絕響,然后戛然而收。只留下一個“哀”字痛徹心扉。所以后人多評價此詩,比《葬花吟》還要痛徹。
同樣是寫桃花,大才子唐伯虎最著名的那首《桃花詩》在句法上與這首有頗多共通之處。不過一首寫得悲惋,一首寫得灑脫,讀者可比照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