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晨雨集:霜韌詩詞 作者:張軍 著


徐濤

《毛詩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蔽嵘鷱堒姡賾烟煜轮?,然英語毀敗,高考失利,愛情受挫,志不得張。其情積之于心,發(fā)之于外,形諸言語,集之曰《晨雨》。

《晨雨》之詩,體屬古典。張生少時,有大志,好書籍。三國、水滸等名著,皆通讀之。漸長,研易學、品老莊、習孔孟、學詩書,五經(jīng)六藝皆有所及。其博采乎眾長、視界之開闊、學識之廣博、見解之獨特、根基之深厚,同輩鮮有所及。于眾學中,工于詩詞,通格律,曉紋理,諳技巧。故其詩語言典雅,形式整飭,結構精巧,意境幽遠。眾作中,其悲物之詩,尤具特色。

《晨雨》之體例,獨具創(chuàng)新性,融題解、自釋、自評于一體。此體式之作,當代并非或缺,但皆系后學者為之。從作者角度,為己之作品作題解、自釋、自評者,前無古人也。此體例之產(chǎn)生,有其時代性。一是緣于作者自覺之創(chuàng)新意識,以作者之名作之,而后以讀者之名讀之,從不同之角度品味詩歌,利于發(fā)現(xiàn)詩詞之優(yōu)劣;二是現(xiàn)代讀者對古典詩詞知之甚少,為增強詩詞的可讀性,更好地傳承傳統(tǒng)文化,此種體例更易于讀者閱讀和傳播。

《晨雨》乃80后生存現(xiàn)狀之反映。80后,生活于改革開放年代,物欲橫流,缺乏信仰,居于新舊文化體系、新舊道德觀念之夾縫中。升學、就業(yè)壓力增大,生活負擔沉重,愛情、婚姻與家庭之不穩(wěn)定等因素,構成了整個80后之生存困擾、困惑與困境?!冻坑辍分畠?nèi)容雖系作者心路歷程之反映。但因作者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具有80后之生存特點,故《晨雨》亦反映了80后之生存現(xiàn)狀。

《晨雨》乃作者詩詞創(chuàng)作從實踐到理論之整體提升。作者于中學(尤其高三)始大量創(chuàng)作詩詞。而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時間緊迫,無暇閱讀詩詞理論著作,只能在作品閱讀與寫作之過程中逐漸探索。大學以前之作品,皆如此。進入大學后,閱讀時間自由充裕,方向明確,在閱讀大量詩詞作品與詩詞理論基礎之上,進一步加深對詩詞之理解。尤其在六言詩方面有著獨特而深刻之體認。作者在創(chuàng)作六言詩的基礎之上,對六言詩的發(fā)展脈絡進行疏理,并提出自己獨到之見解,具有承前啟后之作用,充分體現(xiàn)作者繼承與創(chuàng)新之精神(《后敘》可視為此時期作者詩詞理論之識見總結)。

《晨雨》乃作者歷經(jīng)苦痛后崛起之見證。高考失利、愛情挫折、人生無助,并未擊垮作者追求理想之靈魂,而在挫折苦痛之中,用堅韌之筆寫下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獨特而深刻之思考,以啟迪讀者、激勵讀者。

于止善齋

2010年10月1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