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津閑人

天津閑人高買圈兒酒 作者:林希


第一章

若是有個人冷不丁地出來問你:天津衛(wèi)出嘛?要答不上話茬兒,你還真被人家問“悶兒”了。天津衛(wèi)這地方,大馬路上不種五谷雜糧,小胡同里不長瓜果梨桃,滿城幾十萬人口,幾十萬張嘴巴睜開眼睛就要吃要喝,就算天津衛(wèi)有九條河流橫穿而過,即使這九條大河里游滿了魚蝦螃蟹,連河岸邊的青蛙一起捉來下鍋,恐怕也喂不飽這幾十萬張肚皮。所以,君不見日日夜夜火車輪船不停地往天津運大米白面,城鄉(xiāng)公路車拉肩擔(dān)又不停地往天津送蔬菜瓜果。就這么著,天津爺們兒還吵鬧著嘛也買不到,大把的鈔票攥在手心里愣花不出去。

你問這天津衛(wèi)到底出嘛?我心里有數(shù),只是不能往外亂說,張揚出去,我就沒法兒在天津待了。天津爺們兒怪罪下來,大不了我一個人拉著一家老小逃之夭夭,可天津衛(wèi)還有我的老宅院,還有我的姑姨叔舅,讓人家受我連累,我對不起人。

說順聽的吧,天津衛(wèi)出秀才,出圣人。有人說瞎掰,你天津衛(wèi)幾百年沒出過一個狀元,到清朝政府廢除科舉,天津衛(wèi)就沒一個人上過金榜,所以直到如今天津的文廟不能開正門,你說寒磣不寒磣。其實如今天津不出狀元是因為天津離京城太近,想考狀元的早早搬遷進京城住去了,中了狀元甩京腔他也不承認自家是天津人,白喝了天津衛(wèi)的海河水,白吃了這許多年的煎餅馃子,這叫不厚道。再說天津爺們兒從來沒把狀元看得有什么了不起,好漢子講的是獨霸一方,狀元郎不就是給皇帝老子做駙馬嗎?沒勁兒,認皇后作丈母娘,這姑爺準(zhǔn)不好當(dāng)。

說不中聽的話,天津衛(wèi)出混混,出青皮。有這么回事沒有?有。這用不著捂著瞞著,天津混混有幫有派,打起架來不要命,最能耐的叫“疊”了,一雙胳膊抱住腦袋,屈膝弓背側(cè)躺在地上,任你亂棍齊下,血肉橫飛,打爛了這邊,再翻過身來讓你打那邊,不許喊叫,不許出聲,不許咬牙,不許皺眉頭。為什么要這樣打人?為什么要這樣挨打?說不清緣由,這叫天津氣派,后來時興新潮詞匯,叫作“天津情結(jié)”。

天津衛(wèi)還總得有些獨一無二的人物吧?有。這類人物只在天津能夠找到,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東洋西洋,世界各地,只在天津衛(wèi)才能見到,告訴你長長見識,這類人物叫天津閑人。

閑人者,清閑少事之人也?!肚鍟洹ぐ似於冀y(tǒng)》載:“自十有六歲以上皆登于冊,而書其氏族官爵,無職者曰閑散某”,這是指的旗人,不在朝廷當(dāng)差,不吃皇糧,稱之為閑散。這和天津閑人不一樣,天津閑人于戶籍上沒有記載,自古以來,天津人大多沒有固定職業(yè),俗稱沒有個準(zhǔn)事由。與天津人交有三不問:第一不問家庭地址。天津人愛搬家,一個地方住上一年半載,發(fā)旺了,到租界地去租房;人緣混臭了,又得趕忙遷居,總住一個地方的,全是窩囊廢。第二不許問操何職業(yè)。除了軍警憲政穿官服,鐵路局、郵政局穿制服之外,其余的天津人什么職業(yè)都干,上午還在金城銀號當(dāng)大寫,下午就到謙祥益管賬去了,還有的上午賣魚,下午拉洋車,晚上倒泔水,夜里趕晚兒去給死人念經(jīng)。第三不許問收入幾何。上個月收入一萬,這個月保不齊就挨餓,這叫抽瘋擲骰子,賺的是沒準(zhǔn)兒的錢。

那么,天津閑人到底是些什么人物呢?古之孟嘗君養(yǎng)食客,門下中下等人,不著業(yè)次,稱為幫閑。荀子曰:閑居可以養(yǎng)志,是以辟耳目之欲,而遠蚊虹之聲,閑居靜思則通。這等閑人或寄人籬下,或靜思修身,與天津閑人風(fēng)馬牛不相及,天津閑人者,就是閑人一個,一個閑人,地地道道、鑿鑿實實的大閑人。

天津有閑人,是因為天津有閑事,閑事多則閑人多,閑人越多閑事也越多。

前面交代過了,天津人愛打架,打架先要有人去挑,不挑打不起來,打起來了還要有人去勸,不勸打不出個結(jié)局。誰去挑?自然是天津閑人,“李爺,昨個兒南市口上新開張一家南味房,掛出招牌賣香糟牛肉?!必M有此理,李爺帶上一干人等打上南味房門去。李爺姓李名順,大號祥藻,犯了咱爺們兒的名諱,明擺著瞧咱爺們兒好欺,打!兩句話不對付,真打起來了。打起來就得有人勸呀,這么著吧,香糟牛肉改名南味牛肉,李祥藻二爺每日來南味房取四斤牛肉,這才握手言和。

天津衛(wèi)百業(yè)興旺,商號一家毗鄰著一家。不知哪家商號一時失于檢點,夜半三更來了幫無賴將門臉粉刷一新。你當(dāng)他是用油漆為你粉刷門面?那多破費呀!他用大糞,從公廁里掏來一桶大糞,連屎帶尿,橫一掃帚豎一掃帚刷得滿墻污穢。第二天太陽出來曬得臭氣熏天,倒霉去吧,鬧得你三天不開張。怎么辦?立即找閑人來了事。先問清是誰干的?不必費事尋訪,一準(zhǔn)是團頭,花子頭。這幾日去他門前幾個叫花子沒打點痛快,小伙計無禮,將一張臟鈔票隔著門檻拋了出來。佛門弟子將門后,慢待了咱乞丐幫,給他點顏色看!成全吧,東說和西說和,講出條件,明日全天凡是乞丐來“訪”,一律每人一角;外加兩只饅頭一碗粉條燉肉,這樣才算消釋前嫌,從此相安無事。你說,天津衛(wèi)沒有閑人行嗎?

如今要說到的這位天津閑人,姓侯,名伯泰,是筆者祖上的一位老先賢,因為他在同族弟兄中排行第四十六,眾人尊稱他為四十六爺。天津人說話習(xí)慣省略音節(jié),譬如將“百貨公司”的“百貨”二字合而為一,叫作“百——公司”,那么楊家大院,便稱為楊——大院,四十六爺,說著繞嘴,日久天長,大家便只稱他為四六爺。好在四六爺脾氣和善,隨你稱呼我是什么爺全不在意,只要說話時別拍肩膀,別稱老哥老弟,四六爺概不怪罪。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民國二十四年,仲夏五月,侯四六爺剛剛慶了六十大壽,身子骨硬朗,精氣神足壯,日月過得好不愜意,從來不懂得什么叫心膩犯愁。論門第,侯姓人家是詩書傳家,書香門第,祖輩上有人刻過稿、著過書,上過前朝史傳。侯四十六爺,少敏,可惜只敏到十四歲,便再也不敏了,好在家里也不難為他,愿意讀書就讀書,愛好丹青就畫畫,致使四六爺背得半部《論語》,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竹,而且撫琴對弈,吟詩作賦。這么說吧,凡是文人墨客高雅的游戲,四六爺沒有玩不來的。再說到財勢,侯姓人家有多大財勢?侯姓人家自己都不知道。若是買房產(chǎn),侯姓人家雖然未必能買半個天津衛(wèi),但買條租界地沒問題。四六爺二十歲過生日,正巧府上買了一條胡同,二十套大宅院,給胡同起名字,用的就是侯四六爺?shù)拇竺?,叫伯泰里。至今四六爺侯伯泰還住在伯泰里一號,再造一座金鑾殿也不搬家,喜好的是個吉利。只是四六爺沒有給侯家財勢添加一根柴火棍,天津衛(wèi)稱這類人為“吃兒”,坐吃祖上的財產(chǎn),從呱呱墜地到嗚呼哀哉,一輩一輩吃白食,吃得一輩一輩弟兄肩不能挑擔(dān),手不能提籃,只以為餡餅全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侯伯泰大半生坐享清福,相士先生說這和他排行四十六有關(guān)系:四平八穩(wěn)、六六大順,終生終世不吃苦,不勞累,遇不上坎坷事。其實這倒不能全靠侯伯泰命中注定的造化好,最要緊的是侯伯泰心胸豁達,把世事看得透徹。什么是你對?又什么是我錯?天熱了一起流汗,天冷時一齊打哆嗦,對的也是一日三餐,錯的一個個也沒挨餓,只要不干昧良心的缺德事,馬馬虎虎相安無事最是聰明。至于金錢、名聲、官爵、地位,哪一樣也帶不到棺材里去,全都是身外之物。有得便有失,有升便有沉,亂哄哄你登場來我下場,誰玩命折騰誰是大傻蛋。人生在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求吃得好,只求吃得飽,不求綾羅綢緞,只求夏有短衫冬有棉襖,不存害人之心,只求做個和事佬,天下太平,八方和好。

所以,侯伯泰大人一輩子光做好事,除了北洋軍閥一場混戰(zhàn),侯伯泰沒有勸說調(diào)停之外,其余天津衛(wèi)無論什么大糾紛,沒有不求到侯伯泰大人門下來的。侯伯泰不負眾望,果然一出面便能使對峙雙方心平氣和,有的不打不成交,還做了好朋友。

如此說來,天津衛(wèi)有了侯伯泰,豈不就成了親善和睦的君子國了嗎?倒也未必。侯伯泰大人對于市井糾葛從來不過問,一根蔥半頭蒜的芝麻谷子官司,隨蕓蕓眾生去鬧,就算請到侯伯泰大人的頭上,四六爺也壓根兒不管,轎子馬車停在門外,侯伯泰大人就是穩(wěn)坐在太師椅上不動身。明擺著嘛,這類事,只該請那班晚輩末流閑人去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