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遇·其一

作家榜經(jīng)典:唐詩三百首(馬未都親筆推薦版) 作者:[清] 蘅塘退士 著,作家榜經(jīng)典 編,謝有順 譯


感遇注02·其一

張九齡

 

 

蘭葉春wēiruí注03,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注04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注05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06

 

評析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張九齡遭讒貶荊州長史,作了十二首《感遇》詩,此處選入二首。詩人以蘭、桂自喻,表示自己性情高潔、氣節(jié)超逸、不求人知的本心。

屈原開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贏得了后世文人的廣泛認同,并形成了一個源遠流長的香草美人文學傳統(tǒng)。這首詩也不出這一意象。然而本詩最精彩之處在于,張九齡大膽地超越了這一“香草”配“美人”的傳統(tǒng)和思維定式:第五、六句中,蘭桂的姿態(tài)很高,以至于把尋香而來采擷的“美人”之造訪都視為一種打攪?!罢l知”兩字把詩人的孤芳自賞充分點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更將這種不求被采折的幽獨姿態(tài)坐實。這種對香草的本心與自主性的高調呈現(xiàn),比起屈原筆下的香草美人之關系是進了一步的。蘅塘退士選擇這首詩作為《唐詩三百首》開篇,似有深意存焉。

 

注釋

注02 葳蕤:枝葉茂盛而下垂的樣子。

注03 感遇:對“感遇”的注釋,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的闡說最明了,“感遇者,感于所遇也”。“遇”的含義很廣泛,凡所見、所聞、所想等等,都可稱之為“所遇”,因所遇而生感。唐代最早大量寫感遇詩的是陳子昂。這類詩實源自阮籍的《詠懷》詩。

注04 欣欣、生意:形容草木繁茂而又有生氣的狀態(tài)。蘭桂芬芳,勃勃生長,它們以各自的生意盎然,使春秋兩季成為美好的時節(jié)。

注05 林棲者:棲身于林間的人,同指下一聯(lián)中的“美人”。坐:因而。林棲者聞到蘭桂之香而心悅采折。

注06 本心:天性,本質?;ɑ芰飨阍瓰樘煨?,何求美人采擷而揚名呢?

8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