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黃氏兄弟與錢謙益合作抗清

黃宗羲長傳 作者:方祖猷 編


第17章 黃氏兄弟與錢謙益合作抗清

除與抗清遺民交往,從事營救抗清志士及其家屬外,順治七年他營救其弟黃宗炎后,宗炎即追隨其兄,與當時蘇州常熟錢謙益合作,參加了西南永歷政權與東南沿海鄭成功、張名振、張蒼水等抗清武裝力量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地下活動,也就是錢謙益提出的,取得西南、東南雙方認可的“楸秤三局”戰(zhàn)略的地下工作。

錢謙益是前東林元老,崇禎時被閹黨余孽溫體仁所誣陷,郁郁不得志。順治元年,南明弘光政權建立,官居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加太子太保。次年,清軍橫渡長江進入南京,錢謙益與其他幾位大臣,在大雨中跪于道旁迎降,并被清軍送至京師候用。順治三年,被委以禮部侍郎,充修明史副總裁,而他的上司,正是昔年閹黨頭子之一的馮銓。于是他以病乞回故里。順治四年(1647)初,他資助奉唐王隆武名義、總督江南軍務的他的弟子黃毓祺抗清起義,錢謙益“命其妻艷妓柳如是至海上(舟山)犒師”柳如是原是南京秦淮河名妓,頗知民族大義。清軍入南京時,曾勸錢謙益投池自殺而未果。錢謙益參加抗清活動,與柳如是的勸喻是分不開的。黃毓祺起義失敗,錢謙益一度被捕,幸柳如是以巨資行賄當?shù)?,得以在順治五年出獄。

順治六年以前,南明政權由于分散活動,被清軍各個擊破。六年初,清軍攻克江西,進攻湖南。南明永歷帝僅有廣西、云南、貴州三省及湖南一部分,東南則有奉已故唐王名義在海上活動的鄭成功部以及魯王監(jiān)國在舟山的張名振、阮進等水師。是年七月,剛好錢謙益的同里,他的弟子時任永歷東閣大學士瞿式耜在常熟的家僮,密赴在桂林的永歷行在,于是錢謙益通過他以蠟書寄給他的這位弟子,提出了“楸秤三局”的抗清戰(zhàn)略思想。楸秤即棋局的古稱。他提出抗清的全著、要著、急著的三局,而這三局是互相聯(lián)系的。全著,他指出中原的根本在江南,建議以湖北南部的重兵,全力以窺長江中游,順流而下,平定江南。以江南的財賦為基礎,揮師北上,掃清河朔,克復北京,復興明室。其次為要著,以兩粵為根據(jù)地,以重兵由遵義入川,平定四川,然后控制關中,以取荊州和襄陽。急著則是清兵已三路進攻兩粵,可招降楚南已懷有“反正”之心的清軍馬蛟麟等部以為我用,然后下洞庭湖,入長江,則江南處處響應,恢復湖北、江西,最后克復京闕。這就是錢謙益提出的“楸秤三局”錢謙益“楸秤三局”的內(nèi)容,留守封事·奏為天意扶明,人心思漢方殷,謹據(jù)各路蠟書,具述情形,仰慰圣懷,更祈迅示方略,早成中興偉業(yè)事。

瞿式耜獲得錢謙益蠟書后,上奏永歷,獲得認可。錢謙益當時尚未提到魯王與鄭成功部,僅作偏師看待。不過永歷朝廷正在是年七月,封鄭成功為延平王。

錢謙益獲知他的復明戰(zhàn)略得到永歷朝廷認可后,即在江南開展其地下活動。然他人在江蘇,在浙江特別在浙東及其沿海沒有人緣可與魯王聯(lián)系,他自然想起了黃宗羲。崇禎九年,黃宗羲因遷葬父墓,曾到常熟訪錢謙益,求為父作墓志銘,黃尊素是錢謙益的座主,他自然答應了。這是兩人第一次會晤。順治七年(1650)初春,黃宗羲才從日本乞師回來不久,在年初救黃宗炎于寧波死獄后,三月突然至常熟拂水山莊會晤錢謙益。這次會晤,黃宗羲在《思舊錄》中講得很簡單,說他在山莊過了一夜,翻遍了錢氏著名的藏書樓——絳云樓之書。他說:一夜,余將睡,公提燈至榻前,袖七金贈余曰:“此內(nèi)人(自注:即柳夫人。)意也?!鄙w恐余之不來耳《全集》第一冊《思舊錄·錢謙益》。這次兩人會晤,是黃宗羲應錢謙益之招,還是主動前往,無文獻可證。當時在舟山的魯王,受清軍的極大壓力。清軍已擊破四明山寨的抗清義軍,然后集中兵力,擬以定海(今鎮(zhèn)海)、崇明、臺州三路水師圍攻舟山,形勢危急。但當時黃宗羲并不知道錢謙益與永歷方面的關系,因此,他去常熟,當受錢謙益之請。于是發(fā)生了全祖望所說“又有上變于大帥者,以公(黃宗羲)為首,而公猶挾帛書,欲招婺中鎮(zhèn)將以南援”這件事。關于這件事,金鶴沖在《錢牧齋先生年譜》中系于“庚寅”,即順治七年,他說:黃太沖欲招婺中鎮(zhèn)將南援。前年十月,太沖副馮京第乞師日本未得。是年三月來見先生,欲因先生以招婺中鎮(zhèn)將,有事則遣使入海告警,令為之備。金鶴沖《錢牧齋先生年譜》庚寅(順治七年)條。這應是錢黃二人這次會晤的主要內(nèi)容。錢謙益當然告以其與永歷聯(lián)系事。這樣看來,柳如是所贈七金,是用來作黃宗羲活動的經(jīng)費。

“婺中鎮(zhèn)將”是誰?是當時鎮(zhèn)守金華(古稱婺州)下轄金華、衢州、嚴州、處州四府的清總兵馬進寶。三月,黃宗羲才離開常熟,五月,錢謙益親至金華訪馬進寶。他說:歲庚寅之五月,訪伏波將軍于婺州,以初一日渡羅剎江,自睦之婺,憩于杭州,往返將匝月。伏波將軍”原指東漢開國大將,被封為伏波將軍的馬援。這里暗指馬進寶。錢謙益自稱:“今伏波猶古伏波也?!卞X謙益在“楸秤三局”中建議招降的除馬蛟麟外,還有馬進寶。是為錢謙益第一次策反馬進寶。但看來錢謙益空手而歸。黃宗羲說:牧齋意欲有所為,故往訪伏波將軍。及觀其所為,而廢然返櫂范鍇《華笑庼雜筆》卷一《黃梨洲先生批錢詩殘本》。足見黃宗羲知道錢謙益此行目的。陳寅恪說:“太沖三月至常熟,牧齋五月往金華,然則受之(錢謙益字)此次游說馬進寶,實梨洲所促成無疑?!笔欠駷辄S宗羲所促成,抑或是錢謙益主動前去策反是可以討論的,但順治七年倆人開始合作抗清是無疑的了。

錢謙益此行馬進寶雖然沒有當面表態(tài),但他似乎有點動心。是年九月,他向清廷奏請,將自己家人接到金華軍中,“七年九月奏言:臣家口九十余人,從征時即領家丁三十名星赴浙東,此外俱在旗下,距金華四千余里,關山迢遞,不無內(nèi)顧之憂,懇請搬取”。按馬進寶順治十三年后,改名馬逢知。這是否有免其家人為清廷作人質的意味呢?

順治八年,清大軍已云集東南海濱,形勢極為緊張。是年春,錢謙益得悉瞿式耜在桂林犧牲消息,十分悲慟。夏,有《哭稼軒留守相公詩一百十韻一千一百字》。接著他開始有嘉禾(嘉興)之行。他至嘉興的目的是會晤黃宗炎,為黃宗炎作書介紹見馬進寶。錢謙益說:余姚黃晦木奉訪,裁數(shù)行附候,計已達鈴閣矣。友人陳昆良赴溫、處萬道尊之約,取道金華,慨募龍門,愿一投分,介恃道誼之雅,輒為紹介。晦木知必荷眄睞,先為遙謝。從錢謙益這封信來看,他先后介紹二位抗清志士至金華見馬進寶,說明他心情的焦急。

至于黃宗羲,于是年夏秋之交,“遣間使入海告警”向舟山送遞清軍有關情報。但錢謙益與黃宗羲的活動,難以挽回失敗命運,是年八月,“松江提督張?zhí)斓摮龀缑鳎_州副將馬進寶出海門,閩浙總督陳錦、將軍金礪、提督田雄、總兵張杰等,以全師出定海,會師攻舟山”。九月,舟山破,魯王大學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宗羲友人吳鐘巒、水師大將蕩湖伯阮進等或在戰(zhàn)爭中或清軍屠城時被殺或自盡,損失慘重。不過,由于黃宗羲的情報,張名振認為蛟關天險,海上諸將熟于風潮,清軍不會猝渡,自己與張蒼水奉魯王率部分水師攻吳淞,以牽制清軍兵力。舟山破后,魯王得以南逃福建,才有以后張名振、張蒼水與鄭成功聯(lián)軍,發(fā)動三入長江之役,使錢謙益得能繼續(xù)其“楸秤三局”的戰(zhàn)略思想。

順治七年閏十一月,桂林城破,留守瞿式耜被害。這時永歷朝廷倉皇逃離南寧,可謂“除扈從外,無一卒一民為朝廷有矣”。錢謙益的“楸秤三局”行將破局。然而順治九年(1652)五月,經(jīng)長期休整后的原張獻忠大西軍余部,迫使永歷朝廷接受“合師北拒”計劃,從云南、貴州出發(fā),向清軍發(fā)動猛烈進攻。由李定國率領的大西軍從貴州出湖廣,由劉文秀率領的則從云南出四川,而這正是錢謙益“楸秤三局”中全著的“全力恢復荊、襄,上扼漢、沔,下撼武昌”的計劃和要著的“三川即定,上可以控扼關隴,下可以掇拾荊襄”的計劃。是年八月,李定國攻克桂林,清統(tǒng)帥孔有德自殺。十二月,又在湖南大敗清軍,陣斬清統(tǒng)帥尼堪,“兩蹶名王”聲勢大振。李定國克復桂林后,即“承制以蠟書命先生(錢謙益)及前兵部主事嚴栻,聯(lián)絡東南”這是李定國認可錢謙益“楸秤三局”戰(zhàn)略的表現(xiàn)。所以此后錢謙益不僅是一位自發(fā)從事抗清活動的明遺民,而且還是受西南永歷朝廷之命從事聯(lián)絡東南抗清勢力的欽差大臣。

錢謙益受命后,“乃日夜結客,運籌部勒”。順治九年冬,他迎一位抗清人物姚志卓于家,夫人柳如是盡以其所藏首飾、耳環(huán)等資助,成立一支五百人的隊伍。錢謙益說:“姚神武有先裝五百羅漢之議,內(nèi)子盡槖以資之,始成一軍?!卞X謙益《投筆集·小舟惜別》。姚神武即姚志卓,永歷封為仁武伯,“神武”為“仁武”的諧音。次年春,錢謙益又往金華,往晤馬進寶,勸他反正復漢金鶴沖《錢牧齋先生年譜》癸巳(順治十年)條。同年,姚志卓入貴州孫可望行營,十一月,孫可望以札付、檄文和大學士雷躍龍五封信以及勅諭一道,錢謙益的“楸秤三局”仍在繼續(xù),但要著和急著卻發(fā)生了變化。這是因為大西軍內(nèi)部發(fā)生分裂,導致力量削弱。順治十二年(1655),李定國自廣東敗走廣西南寧,孫可望敗于湖南常德。順治十三年李定國奉永歷退走昆明。順治十四年孫可望降清軍攻云南。順治十六年,李定國再敗于云南,永歷走緬甸。因此,倒過來試圖以東南沿海之師發(fā)動佯攻,以減少清軍對西南的壓力,成了要著和急著。

東南沿海之師主力為鄭成功,而鄭成功正是錢謙益在崇禎十一年時的弟子,當時年僅十五歲,名鄭森,錢謙益改字其為大木。(日)宮崎來城《鄭成功年譜》,轉引自金鶴沖《錢牧齋先生年譜》戊寅(崇禎十一年)條。又見《全集》第二冊《行朝錄》卷十一《賜姓始末》。而與鄭氏聯(lián)軍的張名振、張蒼水,又是黃宗羲順治六年魯王監(jiān)國海上時期的同僚,所以聯(lián)絡十分成功。于是發(fā)生了鄭張聯(lián)軍三入長江之役。第一次在順治十年十一月,張名振、張蒼水合鄭成功水師入長江、趨丹陽,掠丹徒、登金山,遙祭明孝陵而回是年,張名振曾派使者與黃宗羲聯(lián)系,結果使者在天臺被捕,黃宗羲再次被名捕《全集》第十二冊黃炳垕《黃梨洲先生年譜》順治十一年條。不得不逃入化安山。他《偶書》詩的“只將苦字啼宛轉,落盡荒村寒食花”《全集》第十一冊《南雷詩歷》卷一《偶書》。句,道出他在深山荒村時的苦悶心情。錢謙益則在第三次張鄭聯(lián)軍入長江,直抵南京郊外燕子磯戰(zhàn)役中,以姚志卓軍配合張鄭聯(lián)軍行動,血戰(zhàn)崇明,攻城不克,姚志卓憤而自刎。

順治十二年八月,張鄭聯(lián)軍,再克舟山,十三年,張鄭聯(lián)軍與清軍展開舟山的爭奪戰(zhàn)。黃宗羲、宗炎兄弟策劃先恢復四明山寨,造成與舟山的犄角之勢,以牽制清軍,由原馮京第部將沈爾緒攻四明大嵐山,沈爾緒戰(zhàn)敗被殺?!肮S宗羲)遭名捕,脫死毫厘間。仲弟晦木公被捕,公頓足曰:‘死矣!’賴故人朱湛侯雅淳、諸雅六救之,得免?!敝凵浇K于被清軍再次攻占。

順治十五年(1658)春,錢謙益與黃宗羲、宗炎兄弟在杭州會晤,他們曾共同營救張蒼水妻董氏和子張祺。這時,錢謙益已于前二年遷居常熟東門外長江濱的白茆紅豆莊,與同邑鄧大臨(字起西)、歸莊(字玄恭)及松江、嘉定等諸遺民往還,刺探海上消息。錢謙益還因馬進寶遷升蘇松提督,曾有松江之行因此錢謙益與黃宗羲兄弟在杭州會晤,極可能與是年七月鄭成功與張蒼水(時張名振已病卒)聯(lián)軍試圖再入長江有關。這次鄭張聯(lián)軍在克舟山后,北上,將至崇明,然在江、浙海面分界處,嵊泗縣西南的羊山島,突遭颶風,損失慘重,不得已回師福建。

順治十六年五月,鄭成功、張蒼水聯(lián)軍二十三萬,戰(zhàn)船八千,全師北上,直抵長江口崇明。鄭成功遣將攜密書“通松江提督馬進寶,進寶約降,要封王爵”。但“密使往來,迄無定議”不過,馬進寶至少保持中立,這看來是錢謙益和黃宗炎多次向他做的工作有關。鄭張聯(lián)軍取瓜洲,破鎮(zhèn)江、圍南京,而張蒼水率部下蕪湖,趨安慶,東南震動。由于鄭成功輕敵,南京之役失敗。于八月退兵,至長江口,曾遣部將蔡政往見馬進寶,據(jù)說錢謙益與蔡政同行。

這次南京戰(zhàn)役失敗,錢謙益受重大打擊,他的“楸秤三局”終于全局皆輸。是年九月,他作《后秋興詩》,說:“腐儒未諳楸秤譜,三局深慚廑帝恩?!秉S宗羲同樣心情十分苦悶,他作《怪說》一篇,說他每天坐在雪交亭中,不知早晚。疲倦了,則出門步行田塍間,回來再坐,一切慶吊吉兇之禮盡廢。為什么呢?他歷數(shù)自己參加抗清活動以來瀕于十死的情況:自北兵南下,懸書購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圍城者一,以謀反告訐者二三,絕氣沙墠者一晝夜,其他連染羅哨之所及,無歲無之,可謂瀕于十死者矣他說,過去李斯將被腰斬,想起過去牽犬逐兔之日;陸機被殺,回憶過去聽華亭鶴唳之時,都嘆已不可得?,F(xiàn)在我十瀕于死而不死,李斯、陸機所不能得而得,是不幸中之大幸,我怎樣愛惜以后的下半生呢?我現(xiàn)在默默而坐,施施而行,在腦海中盤旋著這個問題。

何謂“雪交亭”?原是魯王在舟山時東閣大學士張肯堂在舟山住處所建之亭,在旁植梅樹梨樹各一,開花時梅梨相接,故名“雪交”。順治八年,舟山破,張肯堂服明大學士官服,自縊亭上。明遺民為紀念張肯堂殉難而取“雪交”為名以勉晚節(jié)的,除黃宗羲外,還有一位是他的友人,即甬上從事復壁柳東、田島音塵的重要人物高宇泰,他著有《雪交亭正氣錄》一書。黃宗羲當時很窮,不可能在自己住所旁建亭,只是將自己書室改名而已。由此可知,《怪說》一篇既反映了他抗清事業(yè)潮息煙沉之后的苦悶和無奈的心情,也表示他在思考他今后如何面對復明已不可能的形勢。

經(jīng)過痛定思痛后,他決定隱居化安山,做一個遺民以終世。順治十六年(1659),他有《山居雜詠詩》六首,表示其心跡。今節(jié)取其四首于下:

其一

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

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

其二

五十年中逐覆車,適來漸喜似山家。

風天去拾松柎火,霜后來尋野菊花。

一兩皮鞋穿石路,三間矮屋蓋蘆花。

誰云勉強差排得,隨分風光吾欲夸。

其三

重來剡曲結茅茨,去舍原無一頓時。

兩崦農(nóng)人俱餉菜,八旬老子亦投詩。

始知天地騫崩甚,還仗山村樸魯持。

而我不容今世路,此情慚愧又何辭!

其四

數(shù)間茅屋侭從容,一半書齋一半農(nóng)。

左手犁鋤三四件,右方翰墨百千通。

牛宮豕圈親僮仆,藥灶茶鐺坐老翁。

十口蕭然皆自得,年來經(jīng)濟不無功。

前首“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句,表示他雖然抗清失敗,仍不肯“輸心”于清廷。第二首“五十年中逐覆車,適來漸喜似山家”句,對山居貧困生活“吾欲夸”,以及第三句“始知天地騫崩甚,還仗山村樸魯持”,都表示“鋒鏑囚牢取次過”后,他將在剡曲與農(nóng)人、山民為伍,過隱士的生活。第四首“一半書齋一半農(nóng)”,表示他將以農(nóng)讀過其余生。這是他五十歲“老翁”時的打算。

上述四首,表達了他以后將以明遺民自居。

但此時抗清活動尚未全謝幕,張蒼水仍在浙東沿海,鄭成功仍在福建廈門,錢謙益、黃宗羲豈能袖手不顧!順治十八年(1661),錢謙益年已八十,黃宗羲年五十二,黃宗羲令其子黃正誼至常熟往見錢謙益,所談何事,不得而知,似乎很秘密。錢謙益將其答復書于紙扇內(nèi),由黃正誼帶回金鶴沖《錢牧齋先生年譜》辛丑(順治)十八年條記載:“六月,黃太沖之子正義(后名正誼)奉父叔之命,有咨于先生,先生為文書于其扇,已而托鄧大臨往報。這種紙扇密信,是江南通用的方法。如馬進寶在南京之役后,被清廷逮捕,派大員到江南調(diào)查其通鄭成功的證據(jù),大員調(diào)查后上奏,馬進寶曾“遣扇成功,并示以投誠之本”《清史列傳》卷八十《馬逢知傳》。按馬進寶順治十三年后,改名馬逢知。結果被處決,這是一例。錢謙益似乎意猶未盡,親遣他的門人鄧大臨(起西)到化安山找黃宗羲。黃宗羲看到鄧大臨很詫異,問他:“雙瀑在深山之中,人跡殆絕,你是如何知道的?”鄧回答先到寧波,輾轉找到這里。錢黃二人互派使者來往,如此神秘而又急促,估計與張蒼水、鄭成功部有關,但他們已無能為力了。所以到順治十六年,黃宗羲的抗清游俠時期已結束,是年他五十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