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天祥家書

家書·名人·美文 作者:《伴隨》編輯部 編著


文天祥家書

獄中家書

父少保、樞密使、都督、信國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齋先生以詩禮起門戶,吾與汝生父及汝叔同產(chǎn)三人。前輩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吾與汝生父俱以科第通顯,汝叔亦致簪纓,使家門無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遺體,以終于牖下,人生之常道也。不幸宋遭陽九,廟社淪亡。吾以備位將相,義不得不殉國;汝生父與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長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亂離,尋聞已矣;道生,汝兄也,以病沒于惠之郡治,汝所見也。嗚呼,痛哉!吾在潮陽聞道生之禍,哭于庭,復(fù)哭于廟,即作家書報汝生父,以汝為吾嗣。兄弟之子曰猶子,吾子必汝,義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及吾陷敗,居北營中,汝生父書自惠陽來曰:“陞子宜為嗣,謹(jǐn)奉潮陽之命。”及來廣州為死別,復(fù)申斯言?!秱鳌吩疲骸安恍ⅲ瑹o后為大?!蔽犭m孤孑于世,然吾革齋之子,汝革齋之孫,吾得汝為嗣,不為無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復(fù)逭不孝之責(zé),賴有此耳。

汝性質(zhì)闿爽,志氣不暴,必能以學(xué)問世吾家。吾為汝父,不得面日訓(xùn)汝誨汝,汝于六經(jīng),其專治《春秋》,觀圣人筆削褒貶,輕重內(nèi)外,而得其說,以為立身行己之本。識圣人之志,則能繼吾志矣。吾網(wǎng)中之人,引決無路,今不知死何日耳。《禮》:“狐死正邱首?!蔽犭m死萬里之外,豈頃刻而忘南向哉!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親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歲辛巳元日書于燕獄中。

【譯文】

父少保、樞密使、都督、信國公書付嗣子陞兒:

你祖父革齋先生以讀書起家,我和你的生父及你叔父三人都是他所生。前輩們說:兄弟當(dāng)初本是一個人的身子。我和你生父都是由科舉考試而官位顯貴的,你叔父也做了官。如果家中不出意外之事,兄弟之間會互相保護(hù),都愛惜好先人留給我們的身體終老于家中,這是人之常情。不幸的是宋王朝遭受災(zāi)禍,宗廟社稷淪喪滅亡了。我因為位居宋朝將相的顯位,道義上不能不為國獻(xiàn)身;你的生父和叔父姑且保住身體以保全宗族的延續(xù)。是忠是孝,各行其志吧。

我的兩個兒子,大的叫道生,小的叫佛生。佛生在戰(zhàn)亂中走失,不久聽說已死了。道生是你的哥哥,因病死于惠州州府,你是親眼見到的。唉!多么令人悲痛啊!我在潮陽聽到道生的噩耗,在庭院中哭,在家廟里又哭,馬上給你的生父寫信告訴他,把你作為我的嗣子。兄弟的兒子叫作猶子。我的嗣子一定是你,道義因此而出,我心因此而安,祖宗因此得以祭祀,鬼神因此才有憑依。當(dāng)我兵敗被俘,拘留北兵營中,你生父從惠陽寄信來說:“陞兒適合作您的嗣子,我恭謹(jǐn)?shù)刈裾漳阍诔标柕囊馑嫁k。”后來他來廣州和我作死別,又重申這話。經(jīng)典上說:不孝的最大罪責(zé)就是無后嗣。我雖然在世上孤單,無依無靠,但我是革齋先生的兒子,你是革齋先生的孫子,我有你作嗣子,就不算無后嗣了。我獻(xiàn)身于國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名,全靠這件事了。

你本性樂觀直爽,意志心氣都平和,將來一定能夠憑你的知識才能繼承我家的家業(yè)。我身為你父,不能每天親自訓(xùn)導(dǎo)、教誨你。你在學(xué)習(xí)“六經(jīng)”的時候,要特別專心研究《春秋》??季科渲兴涊d和所刪除的內(nèi)容,所褒揚和貶損的人事,所輕視或重視的東西以及內(nèi)外的分置,求得其中的學(xué)說,把它作為立身處世的根本。認(rèn)識到圣人的志向,就能夠繼承我的意志了。我是被囚之人,想自殺都辦不到,現(xiàn)在還不知道死在哪天呢?《禮記》說:狐貍死的時候一定要把頭向著巢穴所在的山丘。我即使死在距離家鄉(xiāng)萬里之外,怎會有片刻時光忘記向著南方呢?我的一切意念都已傾注在你身上,如果死后有神明存在,一定只享受你的祭品。仁德之人侍奉父母,對待死者就像對待生者,對待亡者就像對待生者,你要記住啊。辛巳歲正月初一日書于燕山獄中。

【題解】

本篇是文天祥在獄中寫給繼子文升的家書。在這封家書中,作者向文升簡要介紹了家世概況以及文升過繼為己子的經(jīng)過。并告誡文升好好做人,繼承自己的遺志。信的最后,文天祥還談到,“我即使死在距離家鄉(xiāng)萬里之外,哪有一時一刻忘記向著南方呢!”表達(dá)了作者忠貞不貳的志節(jié)。據(jù)史書記載,文天祥臨刑前,問圍觀的百姓,孰為南北,然后面南再拜而從容就義。

文天祥小傳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孫,字天祥;后以字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寶祐四年(1256)進(jìn)士。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任湖南提點刑獄,次年調(diào)任知贛州,得元軍渡江的消息,立刻組織萬人起兵勤王。德佑二年(1276)正月,謝太后向元軍投遞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營談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設(shè)法逃脫,再組織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收復(fù)興國等縣,包圍贛州,軍勢頗盛。不過,文天祥組織起來的民兵,戰(zhàn)斗力不強,很快就被元軍擊潰,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軍俘擄。他只好收拾殘兵奔循州,駐南嶺。后在廣東的潮州、惠州繼續(xù)抗元。祥興元年(1278),宋廷封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十二月,元軍從海陸大舉進(jìn)攻,文天祥撤出潮陽,轉(zhuǎn)移海豐。因叛徒的出賣,他在五坡嶺再次被元軍俘擄。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經(jīng)珠江口零丁洋時,寫下《過零丁洋》一詩。詩中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寧死不屈之志。

南宋滅亡后,文天祥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初一抵達(dá)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夢炎、受元朝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先后向他勸降,都被拒絕。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今北京東四北大街府學(xué)胡同,一說在宣武門外菜市口)就義,年四十七。文天祥的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他與張世杰、陸秀夫被稱為“宋亡三杰”。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元朝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tǒng)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攻到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農(nóng)田荒廢,百業(yè)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zhàn)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yán)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xiàn)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1275年,元軍將賈似道13萬大軍消滅,朝廷便再無可用之兵。此時宋恭帝在位,年僅四歲,太皇太后謝氏臨朝聽政,不得不發(fā)出“哀痛詔”,號召天下四方迅速舉兵“勤王”。文天祥當(dāng)時正擔(dān)任贛州知府,他“捧詔涕泣”,并立即行動,在兩三個月內(nèi)便組織了第一支“勤王”隊伍近萬人,幾經(jīng)周折,趕到了臨安。而在成千上萬大小地方官中,帶兵勤王的只不過他和張世杰兩人而已,這個政權(quán)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見一斑。

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顏兵臨皋亭山,左相留夢炎早已投降叛變。謝太后唯一可派人只剩下一個文天祥。他毅然臨危受命,但是他沒有想到,正當(dāng)他指斥伯顏扣押不能返回宋營,他的義兵則在同時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敵人的兇殘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無恥的投降派卻使他遭到了第一次嚴(yán)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鎮(zhèn)江),在義士的幫助下,逃脫了虎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帥旗,號召四方英雄豪杰,各路起兵,收復(fù)失地。

1277年三月,文天祥統(tǒng)兵進(jìn)軍江西,收復(fù)南部數(shù)十州縣,同時圍困贛州,湖南、湖北皆起而響應(yīng),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統(tǒng)治者大為驚慌。元忙調(diào)40萬大軍來解贛州之圍,另派兵5萬追擊文天祥。文部不過五千余人。這年八月,空坑一戰(zhàn),遂致大敗,部將數(shù)人犧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趙時嘗在緊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軍,文才得乘間逃脫。趙隨即被殺。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時間內(nèi)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沒有灰心喪氣,他下定決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殘軍,加以擴(kuò)充,移兵廣東潮陽,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敗五坡嶺,文天祥自度難以逃出重圍,當(dāng)即吞服隨帶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嚴(yán)重的挫折。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義死而不求茍生。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元朝多次妄圖使文天祥投降,都遭文天祥嚴(yán)厲拒絕。忽必烈只好問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說:“愿以一死足矣!”就連先已投敵的宋恭帝前來勸降時,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確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他并不對帝王愚忠,而只無條件地忠于國家和民族。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義。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詩文,其中如《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獄中所作的《正氣歌》以及死后從其衣帶中發(fā)現(xiàn)的“衣帶詔”(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都已成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成為民族精神財富的寶貴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作品精選

《正氣歌》并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dāng)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fēng)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shù)氣,當(dāng)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yǎng)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yǎng)何哉?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dāng)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為嚴(yán)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驗槎山?,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dāng)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yuǎn),典刑在夙昔。風(fēng)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譯文】

我被囚禁在大都,關(guān)在一間土牢里,這間土牢寬有八尺,深約三丈二尺,單扇的門又低又小,窗子又短又窄,地勢低洼而黑暗。在這炎炎夏日,各種氣味聚集在一起:雨水從四面流入?yún)R集到這里,床鋪和桌子都浮了起來,這就是水氣;大雨后滿室泥濘,經(jīng)過半天蒸發(fā)浸泡后,更加糜爛,這就是土氣;天氣忽然放晴而燥熱起來,然而牢房閉塞,四面不通風(fēng),這就是日氣;在屋檐下生火燒飯,使室內(nèi)更加炎熱,這就是火氣;囤積在倉庫的米糧腐爛了,陣陣臭氣四溢逼人,這就是米氣;囚犯肩并著肩擠在一起,身上污垢發(fā)出腥臊般的惡臭,這就是人氣;有時從廁所、死尸、爛鼠等處散來各種混雜的惡臭,這就是穢氣。這幾種氣味加起來,遇到它的人很少不會病倒的。而身體衰弱的我,生活在這里,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年了,幸好沒有生病,這大概是有所修養(yǎng)才能如此吧!但又怎么知道我所修養(yǎng)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孟子所說的:“我擅于培養(yǎng)自身所具有的浩然正氣。”這土牢中有七種惡氣,我的浩然正氣只有一種,用一股正氣抵抗那七種惡氣,我還怕什么呢!何況這浩然之氣是天地間的正氣??!于是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之間正氣存,賦予形體雜紛紛。地上江河與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氣叫浩然,充塞環(huán)宇滿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效朝廷。

國難當(dāng)頭見氣節(jié),永垂青史留類名。齊國太史不懼死,崔杼弒君載史籍;

晉國董狐真良史,手握“書法不隱”筆;韓國張良雪國恥,椎殺秦皇遭通緝;

蘇武留胡十九年,終日手持漢朝節(jié);巴郡太守老嚴(yán)顏,甘愿斷頭不妥協(xié);

晉代侍中名嵇紹,為救國君灑熱血;張巡當(dāng)年謫守睢陽,咬牙切齒討逆賊;

常山太守顏杲卿,罵敵罵斷三寸舌;遼東管寧“著皂帽”,清操自勵若冰雪;

諸葛《出師》復(fù)漢室,鞠躬盡瘁何壯烈!祖逖渡江誓擊楫,奮威慷慨吞胡羯;

秀實奪笏擊狂賊,賊頭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氣多磅礴,志士英名萬古存。

每當(dāng)正氣貫日月,誰把生死放在心。地靠正氣得以立,天靠正氣成至尊。

三綱靠此得維持,道義以此為本根??蓢@我生逢亂世,競無才力救危亡。

被俘仍戴南國帽,囚車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殘何所懼,酷刑只當(dāng)飲糖漿。

牢房死寂見鬼火,春來緊閉黑茫茫。老牛駿馬共槽食,雞窩里面棲鳳凰。

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棄野多凄涼。如此惡境囚兩載,各種毒害不能傷。

牢房陰森令人哀,是我安樂之天堂。豈有智謀與巧計,能防邪毒來傷身。

光明磊落忠義心,我視生死如浮云。我心悲傷悠綿綿,好似蒼天哪有邊?

賢哲雖然已遠(yuǎn)去,榜樣令我心更堅。檐心展讀圣賢書,光華照徹我容顏。

【題解】

《正氣歌》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兵敗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獄中三年,受盡各種威逼利誘,但始終堅貞不屈。1281年夏,在濕熱、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寫下了名垂千古的《正氣歌》。詩歌熱烈歌頌支持他頑強斗爭的“正氣”,認(rèn)為“正氣”是人類最崇高的德性,有了它,承平時期能夠在政治上發(fā)揮卓越的才能,危難時期能夠?qū)橙藞猿侄窢?,表現(xiàn)寧死不屈的氣節(jié)。雖然這種“正氣”是和封建的倫理道德觀念分不開的,但它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戰(zhàn)斗精神。全詩感情熾烈,充分反映了這位民族英雄的精神面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