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常人春口述
時 間:2006年11月26、27日
地 點:北京呼家樓西里某居民樓
訪談者:定宜莊、佟鴻舉
【定宜莊記】2006年初冬,我在吉祥滿族網(wǎng)站組織的一個活動中初次與常人春先生見面,我的朋友佟鴻舉先生遂提出建議,說不妨采訪采訪他,并主動提出幫我聯(lián)系且陪同前去。而我早就知道常先生是北京史的著名專家,號稱民俗大師,也粗略讀過他寫的《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老北京的民俗行業(yè)》[1]等書,對找他并不太熱心,原因是對這些名人一直心存警惕,覺得該說的他們早在自己的著作中說了,又還有多少東西可談?但見小佟熱心,不好推辭,心想無非去一趟搭上半天時間,有東西更好,沒東西也無所謂,便決定走上一遭。
那天又陰又冷,早晨風很大。常先生與另一家合住在一個單元中。他當時73歲,沒結(jié)過婚,當然也無子女,房間中雖然擺滿各種獎狀,仍給人很落寞的感覺。不大的房間內(nèi)竟然被一個糊好了的燒活兒占滿了,那燒活兒色彩奪目,做工精細,他說是想做個樣子給人們看的,實際比例要縮小了很多。我第一次看到這東西,感覺一是新鮮,一是覺得,他還真不嫌忌諱。
那天的談話,收獲比預期大得多。他很健談,太健談了,從上午講到中午,中間我請他出去吃了一頓飯,回來后沒做任何休息,接著談,一直到下午3點半,我怕他太累,幾次阻止,才答應明天再談。據(jù)小佟說,1996年他研究生畢業(yè)后到東岳廟實習過一段時間,那時就與常人春先生有過接觸,也多次聽過他的報告與講課,但常先生這次講的那些,過去他還真沒聽過,原因是:從來也沒有人這么問過。他說有些人急功近利,只問常先生那些他們馬上就要用到的東西,問完恨不能抬腳就走,沒閑心聽他那些陳谷子爛芝麻,他卻講起來就沒完,招人煩,而且一講就走板兒。我說我不是不想聽民俗,但我更關心的,是他為什么會對這些民俗感興趣?又是怎樣知道了這么多民俗?這當然不是人人都關心的事。
我對他講的他祖父一生的傳奇不僅倍感興趣,而且感嘆唏噓,故事本身已經(jīng)一波三折,他又講得特別活靈活現(xiàn)。下午則講他與道教、佛教的關系。第一天只講了一半,就是關于他家解放前的榮華富貴以及敗落的經(jīng)過。我還想聽他講他解放后的坎坷經(jīng)歷,雖然他不太愿意,但還是同意我第二天再來,再談。我覺得如果沒有他后來的經(jīng)歷,這個口述就不完整,也不動人。小佟當然同意,他說他已經(jīng)跟我做了那么多人的口述,當然了解,那天他開車送我回家,一路感慨。他說,聽了這些人的經(jīng)歷,再體味曹雪芹為什么寫《紅樓夢》就覺得也只能寫到80回,再往下沒法寫啦!他怎么寫呢?這些大家族出來的人,到了“舉家食粥酒常賒”的時候,是什么心境呢?
第二天我們趁熱打鐵,繼續(xù)采訪常人春。對于他自己的故事,第一天他有些避而不談的樣子,第二天卻講得相當詳細。解放以后他曾被判刑勞改,在黑龍江勞改農(nóng)場度過了24年,那是他從20多歲到50歲人生最好的20多年。我沒有想到他的一生竟然這樣辛酸,辛酸得令我和小佟到后來都有些不忍,覺得我倆把這些東西挖出來,對他未免殘酷。他說這些經(jīng)歷他從來未與人講過,我回家之后在網(wǎng)上查閱了有關他的幾千條材料,發(fā)現(xiàn)的確是這樣。人們只是向他討教那些民俗是什么樣子,卻無人關心他為什么懂得這么多民俗,這些民俗在他的人生中占據(jù)了什么樣的位置,是職業(yè)使然?還是純粹興趣?或者是為追求名利?知道了他的經(jīng)歷以后,我終于明白,在黑龍江勞改的漫長寒冷的20多年中,回首當年恐怕是他唯一的精神慰藉了。他應該是靠對這些東西的回憶度過那段歲月的,所以在黑龍江的時候,他就開始著手寫第一本講老北京的書。
常先生說,像他這種人可以叫作“人文物”或者“文物人”,現(xiàn)在人們重視的都是死文物,比如園林和古董,對“人文物”太不重視了。我對這個說法很贊同,所以就將“文物人”的經(jīng)歷,作為本書的主題。
——記于2006年
【定宜莊再記】我為常先生所做的口述,一直未能公開發(fā)表,時間卻轉(zhuǎn)眼就過去9年,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這個消息:2015年3月27日,常人春先生因心力衰竭,在北京市朝陽區(qū)第二醫(yī)院去世,終年81 歲。
翌日的《法制晚報》報道了這一消息,稱他為“北京民俗研究領域泰斗級人物”:
常老的傳奇人生雖然結(jié)束,但留下大量關于北京民俗的著作。后輩準備遵照常老遺愿,將這些著作、手稿捐獻出來,留給后人研究。
因生活經(jīng)歷坎坷,常人春一生未曾婚育。2001年,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將常老接到家中照顧,兩人朝夕相處,合著有《北京民俗史話》《舊都百行》。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朝陽區(qū)呼家樓附近的常老先生生前住所時,開門的是他的朋友高巍。
幾本著作、兩支蠟燭、兩盤點心、一張遺照……常先生的臥室布置成了一個簡易的靈堂,不時有關注老北京的民俗學者前來祭拜。
記得當年我去常先生家的時候,說過他是與另一家合住在一個單元里的,那是不是高巍先生呢?于是我將這篇擱置了近9年的口述整理出來,以作為我對常人春這位傳奇的“文物人”的祭奠。
——補記于2015年
【網(wǎng)上對常人春的介紹】常人春,1933年10月生,北京人,滿族,民俗作家,民間自由撰稿人。出版有《老北京的風俗》(榮獲第二屆中國北方文學獎一等獎)、《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榮獲1993年度北京文教類優(yōu)秀圖書獎三等獎)、《老北京的穿戴》,另有大型文獻著作《近世名人大出殯》,短篇文集《老北京風情記趣》等。現(xiàn)為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世界華人交流協(xié)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北京民俗學會會長,北京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民俗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文物保護協(xié)會會員,北京民俗博物館特約顧問。他的傳略已被收入《世界名人錄·第五卷》《國魂——跨世紀中華興國精英大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等多種典籍。

在常人春家中(左:常人春,右:定宜莊,佟鴻舉攝于訪談時)
定宜莊(以下簡稱“定”):您知道王鍾翰先生嗎?我是他的學生。說起來已經(jīng)是30年前的事了,我跟他讀書,后來我一直做滿族史。
常人春(以下簡稱“?!保?/span>一直做什么?
定:滿族史。
常:哦。
定:滿族史研究當然不是局限在北京,但是我現(xiàn)在比較關注北京的東西。因為現(xiàn)在一提到滿族,大家的注意力就都在東北,可是在清朝的時候,滿族最多是集中在北京。我現(xiàn)在承擔著一個我們中國社科院的重點項目,就是研究老北京人,特別是旗人這百年來的社會與生活。現(xiàn)在一說老北京,大家就知道“宣南文化”[2],但我覺得實際旗人在內(nèi)城的生活才是當時最重要的。
常:對。
定:可是我找不著人支持我這種想法[笑],大家都認為“宣南文化”是北京的精華。我選這個題目來做,和別人的想法不一樣。我不是只想聽北京的風俗,而是更關心北京的人,一個一個一個的人。這個人的祖上是什么樣的?他自己是怎么生活過來的?好比說您,您家里當年是什么情況,您后來有過什么樣的經(jīng)歷,您怎么成為這樣一位民俗學的大師,我想聽聽這個過程。當然我也愿意聽您講民俗,可是我今天來的重點不是這個,我想聽您講講您個人的生活和經(jīng)歷。我為很多人做了口述,全是聽這些人講自己的經(jīng)歷,全是這么做的。我聽他們講這百年來的家庭變遷,講他們怎么看待自己家族這百年來的生活,您聽明白了嗎?
常:我聽明白了,是。
定:當然在這里面,旗人,就是滿族人的內(nèi)容非常重要,我不知道您同意不同意我的想法。
一、我的家庭
1.家庭出身
定:今天咱們從頭兒聊起好嗎?
常:從頭兒聊?
定:嗯,就是從您家里講起。我最感興趣的是您怎么知道這么多事啊?怎么別人就都不知道???所以您從您家里講起好嗎?
常:我先說一說我家里原來的出身。
定:對,對。你們家原來姓什么呀?老姓?
常:老姓???原來我們姓常來說,就是愛新覺羅。
定:是嗎?
常:對。你看那個常瀛生,叫愛新覺羅·瀛生。你看那個首都圖書館的館長叫常林,那是愛新覺羅·常林,沒有這個“?!保蟾啪褪悄莻€“林”,他現(xiàn)在不知道為什么加上那個“?!保鞘遣粚Φ?,愛新覺羅一個點。[3]
定:那你們家也是愛新覺羅的?愛新覺羅下來是哪支兒的呀?不是宗室嗎?
常:哦,這個……我還沒有太注意研究這個東西。
定:您沒查過?
常:我沒有聽我祖父講過這個東西。

乾隆十五年(1750)北京八旗方位圖
……
常:我就知道自己是哪一旗的。
定:哪個旗的?
常:哎,鑲黃旗!我奶奶的娘家,是很有錢的戶,鑲黃蒙。后來民國以后改姓馬,名字叫馬秀琴,典型的旗人老太太。我祖父是鑲黃滿。
定:那時候你們家住在什么地方?
常:我一生下來的時候,我所知道的就是舊鼓樓大街。舊鼓樓大街那時候大概屬于鑲黃旗,因為安定門和德勝門這一帶……這是鑲黃的地方。
定:兩個黃旗在北邊,兩個紅旗在西邊,兩個藍旗在南邊,兩個白旗在東邊。
常:在沒生我之前,我祖父住在安定門韃子府花園[4]。后來由韃子府花園搬到舊鼓樓大街,本來買了清宮內(nèi)務府黃致臣的一所大宅子。
定:黃致臣是人名嗎?
常:就是“此致敬禮”的“致”,君臣的“臣”,黃顏色的“黃”。他是清宮內(nèi)務府的一個管事的,不是總管事,是下面的小管事。買他的房子,就由韃子府花園搬到舊鼓樓大街117號,這個117號給我的印象還是挺深的,因為我就生活在那里頭。我的祖上在前清的時候,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起碼是一個中高級干部。那時候不有六部嘛,我的祖上是刑部侍郎。
定:那很高了。
常:哎!刑部侍郎相當于司法部的副部長。
定:是??!副部級的[笑]。
常:到我祖父這輩上已經(jīng)是前清末年了,所以我祖父在朝陽政法學院畢業(yè)以后,第一個職務就是京兆全區(qū)偵緝處的處長。[5]
常:我是1933年戌時癸酉(生的),所以我是屬雞的。因為癸酉嘛,“酉”是屬雞的。今年我實際年齡是73歲,虛歲是74歲。我生下之后,我祖父那時候就不在京兆全區(qū)偵緝處了,而是一個律師。替人家打官司告狀,搞這玩意兒。他按他那行……用那時候的話來說不太“悟賬”[6],就干什么呢?——做買賣。但是不搞一般的小買賣,就搞大的古玩,專門買賣古玩,在北海里頭開的古玩鋪叫“閱古齋”[7]。
定:閱古齋?
常:就是一進倚晴樓,長廊子往左一拐,那兒有一個三間門臉,寫著“閱古齋”,門口搭著天棚,在天棚里掛著字畫,擺著東西招外國人買。再一方面,包北海的船。北海的大船,還有那小劃子,我們承包。我小時候說我們長住在北海里頭,所以我把北海當作自己的家,我大了以后也說:“這是我的別墅?!?span >[8][笑]
佟鴻舉(以下簡稱“佟”):您祖父的名諱是什么?
常:嗯?
定:您還記得您祖父叫什么名字嗎?
常:我祖父叫常旭升,號曉茹。天剛一亮,拂曉那“曉”,一個“日”字,這邊一個堯舜的“堯”——曉茹。因為號和名字,兩個得結(jié)合。
定:那他還有滿族的名字嗎?
常:這個他沒有和我們講過,有時候我問這個,他不大愿意說。同時,我祖父有很多的忌諱,我沒有聽他談過他的父母是什么樣。
定:為什么還忌諱這個?
常:他沒有談過他父輩跟祖輩的一些遺聞逸事,都沒有談過。但他自個兒的遺聞逸事,他瞞不了我們,對不對?[笑]所以我們家有很多傳奇的事。
2.祖父傳奇
常:我祖父在做京兆全區(qū)偵緝處處長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事。他在家,晚上剛要睡覺的時候,人家外面叫門,說:“常處長在家嗎?”告訴說有一個緊急事,就把我爺爺找出去了。那人原來是他們單位里的一個偵查員,他說:“有一件事要跟您核對一下,我們現(xiàn)在逮著一個吳佩孚的逃兵?!?/p>
定:吳佩孚的逃兵?
常:嗯。“他說他叫常博航,是您的兒子,您有沒有這么一個兒子?您承認不承認這件事?假如確實是您的兒子的話,那您自己帶回去管教,我們也不處理這件事。如果他是冒充的話,那應該就地正法,因為他‘拐械潛逃’。[9]第二個,他又冒充您的兒子,這兩罪并罰?!蔽覡敔斦f:“明天我把他提出來,看看是不是?!保侨耍┱f:“您看一看,您審一審到底怎么回事?!蔽覡敔敾厝ジ夷棠桃徽f,我奶奶說:“這個事咱們得承認下來,要不的話,這個小孩非拉出去槍斃不可?!?/p>
定:哦,那么好心眼兒?。?/p>
常:嗯,說咱們做一件功德事。我爺爺考慮了半天:“這玩意兒怎么辦?這東西……”[大笑]最后決定要救這小孩,承認這件事。第二天,我爺爺把這個小孩提出來審訊,這個小孩見著我爺爺之后,大概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可以說是福至心靈[笑],哎!一看見(我爺爺)他就跪下了,說:“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所以我說您是我的父親。”我祖父說:“你這個小孩夠聰明的,你跟我要說實話,你究竟姓什么、叫什么,怎么回事?”又說:“我告訴你一句話。不管任何審訊員問,都要一口咬定,不要變供,不要翻供。要翻供的話,連你帶我要一起抓起來。你就是槍斃,因為你是吳佩孚的逃兵,‘拐械潛逃’你知道是什么罪嗎?就地正法!”所以(我爺爺)就把這個事認下來了,跟偵查員說:“這個事賴我管教不嚴,都是我家丑不可外揚。這個事寒磣,你說我做司法工作,自個兒家還出這個逆事,出這逆子,這叫什么事這叫!這個小孩你們替我管教管教,該怎么處理怎么處理,不能饒他。”人家晚上拿車給送家去了,說:“這個事您自個兒管教,我們不好處理。”
定:真生動啊,太有意思了!
常:我爺爺問他:“你到底姓什么?”他說:“我姓閻,我叫閻博航,我家住在瓦窯?!本褪乾F(xiàn)在的豐臺,有一個大灰廠。
定:豐臺的瓦窯?哦,哦。
常:那時候?qū)儆诜可娇h,現(xiàn)在大概屬于良鄉(xiāng)[10]。
定:他姓哪個閻?。?/p>
常:就是閻王爺那“閻”,五道閻君那“閻”。他父親是個教書的先生,是鄉(xiāng)下教師。(我爺爺)說:“你啊,給你父親趕快寫一封信,讓你父親把你領回去,這就算完了。你不能不通知你家里頭啊!對不對?”他就給他父親寫了一封信,他父親一接這封信,嚇了一跳:“我兒子出這事了!但是還不錯,遇救了。可就是一樣,假如人家跟我要錢的話,這錢不能是小數(shù),怎么辦?”那時候說:“你把你兒子贖回去吧!5000塊!”這事常有。救人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錢。
可是我爺爺沒有這種想法,他就是為了救人,一分錢都不要。我奶奶跟我爺爺說:“咱們一分錢都不能要,咱們就是做一件善事。”那小孩的父親背著個捎馬子[11],假裝到北京來趕集,在門口轉(zhuǎn)了大半天。傳達室的門房兒看見了,就通知我爺爺,說:“老爺,門口有一個老頭兒,轉(zhuǎn)了半天,來回來去在這兒轉(zhuǎn),不知道什么事,也不說,也不言語?!蔽覡敔斦f:“我正找他呢!把他給我讓進來?!比思议T房兒就跟他說:“老先生,您是不是有事?。课页蚰谶@兒轉(zhuǎn)了一上午,您找誰呀?”他說:“嗨!我是鄉(xiāng)下瓦窯的,我們這街坊丟了一個小孩,聽說好像遇救了,是讓咱們本家老家兒給收容起來了,您看是有這么個事沒有?到時您給回個話?!边@門房兒這么一聽,說:“正等你了,本家老爺正等你了,您請進吧?!弊屗趥鬟_室坐了坐,然后告訴老爺說:“這個老頭兒正是找這小孩的?!蔽覡敔斦f:“那行了?!本桶阉o讓到客廳里去了。一敘談,他說:“我有一個街坊姓閻,他托我到北京來打聽打聽他兒子的下落?!蔽覡敔斦f:“那您跟他什么關系?”他說:“我跟他沒有關系。”這個老頭兒是想留一個退身步,“你要是要錢的話,我一分沒有,我也不是當事人,你跟我要不著,對不對?”[笑]
?。?/span>嗯。
常:后來我爺爺說:“您在這兒住下吧?!彼谶@兒住了七天,從各方面觀察。我爺爺通知他去各地方游覽,通知他去洗澡、到飯莊子去吃飯,他一看不像是這個……
定:要錢的?
常:對,不是訛人的主兒。所以到末了(liǎo)兒,跟我爺爺說:“得!我跟您說實話,我是他的父親?!蔽覡敔斦f:“我早就看出來了。您這是干嗎呀?我今天跟您交老底,我就是為了救人,就是為了做善事、做好事,我不能跟您要任何報酬。如果我接受您一分錢的話,那這就不算善事了,整個就把這意義降低了,就完了。”這老頭兒跪地下磕仨頭,告訴:“您可真是功德無量。”又住了幾天,把這小孩領回去了。他一看這個家,這個情況,回家之后就跟他的老伴兒研究,說:“把咱們這個小姑娘許配給他那少爺吧!”
?。?/span>嗯?
常:“咱們要做這門親的話,就什么全有了,對不對?要做了這門親的話,房子、地、吃、喝、穿、戴……這所有的,她這一生都不用發(fā)愁了。”
定:這家人也夠能訛的。
常:他一看這家比府門頭兒的勢派還大。哎!那真正一個王府也沒有那么好、那么大的勢派。他說:“要和這家結(jié)上親的話,那就行了,咱們就抖起來了?!保?span >笑]哎!他就把這小孩的妹妹,也姓閻,叫閻寶貞,就帶到這兒來了。表面說是到這兒來看望您,來串門兒,實際在背后跟我爺爺說:“我們有這么一個想法,不知道您意下如何……”就是提親的事。我爺爺說:“這樣,今天咱們不能一言為定,對吧?我得跟我的老伴兒研究研究,也跟我的少爺研究研究。最后咱們還得拿到命館去,去合它一下,如果能合上上等婚的話,那我就承領盛情。如果不能合上的話,那也沒有辦法?!边^去都搞這一套,拿到命館合去了,人家說:“上等婚,子與丑合。乾兆、坤兆是命相相對?!保?span >笑]
定:還挺神。[笑]
常:我爺爺說這無可無不可的,雖然說門不當戶不太對,但也可以說是“千里姻緣一線牽”。這老頭兒是教書的,也不是一般的農(nóng)民。同時這老頭兒做過什么呢?——做過房山縣縣長的秘書。
?。?/span>師爺。
常:哎!那時候叫師爺,不叫秘書,就是秘書兼參謀。
定:怪不得那么奸呢!心眼兒多。
常:我爺爺一看這個小女孩也不錯,是鄉(xiāng)師范畢業(yè)的。我爺爺給她調(diào)到北京來,到了通州師范。后來她就跟我父親結(jié)婚了。
定:就是您母親了?
常:哎!我母親是漢人,我爺爺救的那小孩也是漢人,都是民國以后的事,民國以前一般來說不能通婚。
定:對。
常:不是法令有沒有的問題,是在風俗習慣上來說,不扯這套,對吧?(我母親)跟我父親結(jié)婚,這里面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我爺爺救的這小孩既然認我爺爺是他的義父,所以我們管他叫大爺,不叫舅父,就叫大爺。
?。?/span>成一家兒了。
常:這位大爺娶了兩個太太,你知道嘛。這人能……這個東西他能造!吃喝嫖賭是沒有一樣不好的!在北京市里頭,因為他有我爺爺這么個靠山,到哪兒去隨便瞎說,打著我爺爺?shù)拿枬M處去交往。所有這個,所謂前清的“遺老遺少”,幾乎他全都交遍了。當然,通過他也認識不少人。
?。?/span>太有意思了!
常:嗯,過去北京有“八大宅門”[12],你知道嗎?麻花胡同繼家。
定:“八大宅門”指的是哪八大呀?您給說說哪“八大宅門”。
常:我這腦子不太好,不過我能多少記著一些東西。比如說麻花胡同繼家,繼續(xù)的“繼”。麻花胡同繼家是什么呢?就是清宮內(nèi)務府繼祿大人的宅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發(fā)射臺知道吧?那就是過去的麻花胡同繼家。[13]
定:我知道這家人。
常:那時候繼祿大人已經(jīng)不在了,他那個四侄子叫王榮魁,不叫繼榮魁,但大伙兒都稱他繼四爺。但實際上他戶口本上寫著姓王,民國以后變了姓了。這個繼四爺跟他的一些家屬都和我這大爺拜把子。
定:還有呢?您不是說八家呢嗎?
常:八家跟我沒有關系呀!所以那個我就記不清。你比如轆轤把岐家、轆轤把曾家[14]、秦老胡同增家[15]。
定:轆轤把岐家是誰?是干嗎的?
常:我這腦子不好,我爺爺跟我講過這個東西,轆轤把岐家是怎么回事,秦老胡同增家……后來……后來說有沒有這個舊鼓樓大街常家(指常人春自己家)?我也說沒有,沒有,沒有。[大笑]
定:比那“八大宅門”,您家還沒到那么大。
常:對,還沒有到那個程度。
定:有沒有金魚胡同那家呀?有嗎?
常:……這個,后來不就是什么嘛。
定:那么個大舅,您家可真有意思。
常:他在外面吃喝嫖賭,沒少捅婁子。比如說在大旅社那兒賭博,把我爺爺?shù)姆科跬党鰜硌涸谌四莾毫?,(結(jié)果)輸給人家了,這所宅子輸給人家了。后來我爺爺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拿錢又把這房契贖回來了。我爺爺說:“沒錢你說話,你可以滿處那什么,往外倒騰東西可不行?!?span >定:哎喲!怎么找了這么一家,這真是??!
常:嗯,抽大煙。這是我這一生最忌諱的東西,也是我爺爺最忌諱的東西。[16]你要知道,只要你染上這個,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干不了,就成了廢人,一天就是吃喝嫖賭,吃喝玩樂。就這玩意兒,唉……抽!過去,“吃喝嫖賭你別抽,坑蒙拐騙你別偷”,你知道嗎?他是專門的抽。
定:那得糟蹋多少錢?。?/p>
常:他不管是賭博也好,嫖窯子也好,抽大煙也好,那都是我爺爺?shù)腻X。我爺爺是供倆人搞這個,我父親也是這個呀。
定:是嗎?
常:也是呀!吃、喝、嫖、賭、抽,不務正業(yè)。我爺爺說:“我真是,我這做好事就是為了積點德修點好,沒想到我養(yǎng)活這么個兒子,跟我所遇見的這個人,都拆我的臺,掣我的肘?!保ㄎ覀兗遥┍緛硎呛芎玫囊粋€家庭,在我小時候確實是錦衣玉食的。你瞅那院子里擺的花草樹木什么的,不是一般家庭所擺的東西。街上所有的富戶都到這兒來,像逛花園一樣,人家都羨慕。正院里擺的那紫砂大缸,那20盆金魚、20盆蓮花……
定:嚯!那氣派!
常:那無花果、梅花棍、霸王鞭、鱔魚泉、萬年青、果子石榴……擺得滿都是,都是一些名花。那屋里頭擺的多寶盆,擺著各種陶瓷、漢瓦、玉器,都是相當講究的。繼四爺?shù)轿覀兡莾阂哺嬖V說:“我們這王府過去都沒有你們那么講究,干什么你講究到這種程度?”哎,所以我姥爺,也就是我說救的那小孩他父親,常到這兒來“住閑”。
定:哦。
常:我爺爺說:“您別在這兒‘住閑’了,我給您找個職業(yè)?!本徒o他介紹到湖北督軍張廣建[17]家里。張廣建做過湖北督軍,后來主要是甘肅督軍。我爺爺告訴說:“不怕您過意,到那兒去可要注意。您那脾氣可不成,您太認真。他小孩不聽話也好,不念書也好,您婉言相勸;不聽的話,任其自流,咱們沒有任何責任。您千萬可別什么打手板又是打小鞭子,那可不行。您到那兒教書,就注意我說的這一個問題,別的事問題不大?!编耍∵@老頭兒不聽話!到那兒去教書,人家張廣建還是挺歡迎的,常曉茹給介紹的嘛,這還能有錯嗎!但他到那兒去了,倆孩子念書調(diào)皮,他拿教鞭就抽。
定:嚯!
常:嗯,抽得腦袋上一個血印子一個血印子的,都腫起來了,青一塊紫一塊。正好張廣建回家過年,那孩子跟他爺爺說:“爺爺,老師打我。”[模仿小孩哭著學舌]——“他為什么打你了?”——“不念書,凈貪玩,背不下書來?!必澩娌荒苷f是調(diào)皮的事,對不對?張廣建不愿意了。過年的時候擺了一桌席,就把我姥爺請了去,告訴說:“老先生,我跟您說點兒事。我這孩子太不聽話,不好管。我不在家的話,這孩子任性得厲害,他媽也沒法管,常跟我說這孩子沒有辦法。這事也讓您多費心了,您盡心了。我們也沒的說,沒辦法,我們也不能給您添亂,不能給您添心亂……”
定:把他給辭了。
常:哎!“您還是另選高就吧!我們沒法把您留在這兒,這個差事不好干,我們是非常清楚的。我們現(xiàn)在決定讓他上市立小學,不叫他念私塾,不叫他念家館,就不用您費心了?!焙髞砦依褷敯堰@個事和我爺爺說,我爺爺說:“那咱們趕快主動卷鋪蓋回來。”回來又給他介紹一家——湯玉麟[18],您知道吧?
定:知道。
常:就是熱河省主席。哎,讓他上湯玉麟家教書去。
定:那您爺爺可真有勢力啊。
常:他認識的人多?。。ńY(jié)果)還是以同樣的錯誤讓人休回來了。哎,打人小孩!雖然說沒打壞,但是他經(jīng)常給那孩子氣受,虐待人家那個孩子。那不行,對不對?湯玉麟不干,說:“您這位老先生我們供養(yǎng)不起,用不起?!边@就回來了,之后還到那個良鄉(xiāng)縣政府當秘書?去。
定:當師爺去。
常:哎!我爺爺說:“您到縣政府,不管大小是個官,對吧?比當教師強,比當家館塾師強。同時呢,在外面說著名譽也好聽,掙得也多?!比毡救艘粊?,壞了!你知道嗎?他讓八路軍俘虜過一回。
定:哦?
常:他回來說:“人家八路軍太好了,人家怎么怎么……這個兵壯馬肥呀!留我在那兒待了三天,讓我參加革命。(但)我本來沒有這個思想基礎?!保ò寺奋姡┣菜貋碇螅毡救硕⑸纤?,說:“這個是八路?!?/p>
定:然后呢?
常:就把我姥爺逮捕起來了,問他:“你什么時候參加的八路?”他說:“我沒有參加八路,我是被俘,被俘之后在那兒待了三天,他們讓我參加他們的工作,但我能參加他們的工作嗎?我是普通老百姓,所以我就跑回來了?!比毡救瞬幌嘈?,三鼓秋兩鼓秋,我這姥爺就上吊了。唉,就這么一檔子事,這個傳奇故事就到這兒。[19]
定:夠傳奇的,簡直太生動了。
3.家庭敗落
常:唉,我那個家后來為什么破落了呢?——吃我們的人太多,“住閑”的得有七八個人。舅爺爺、舅奶奶、姑奶奶、姑爺爺,還有什么四大媽、三大媽、二大媽……全都上這兒來“住閑”。我姥爺跟我姥姥也經(jīng)常在那兒住著,還有一個繼家的八太太常年在這兒住著。
定:為什么呀?
常:她沒有生活出路啊!你知道嗎?
定:繼家不是有錢嗎?
常:繼家不要她,把她轟出來了,她沒有地方去。我爺爺給她代理幾個案子,就是為她爭產(chǎn)權(quán)。麻花胡同繼家讓廣播電臺占了之后,算是買了她那房,我爺爺和繼四爺說:“得給繼八太太一份兒?!币凑宅F(xiàn)在的錢,一份都是幾百萬,你想想,是不是?
定:什么地方?
常:后門大街集賢樓。那時候有200間樓房讓日本人占了。我爺爺請的日本律師井上三枝雄,打官司贏了,(賠款)給繼八太太一份,是75條黃金。一條黃金10兩,一共750兩。
定:她那么有錢還在你們家住著?
常:有錢??!她是闊太太。不用說以前稱(chèn)[20]的,就是我爺爺給她打(官司)這錢,她也有點子了,對不對?她是花不了、吃不了的。但她也是抽大煙、招野漢子,胡來,滿胡來。
定:您父親哥兒幾個?就他一個嗎?
常:就一個,所以我父親跟我那個大爺不和。為什么不和呢?——“我就是哥兒一個,將來我這繼承權(quán)不用費事,如果你要上面再安一個哥哥的話,明兒我們這官司怎么打?”但是也好,這個官司不用打,等到我祖父死的時候,房產(chǎn)是一點也沒有了,零點一都沒有了。1948年就開始賣,賣家具,賣硬木架幾案、硬木八仙桌、硬木太師椅、大廣鐘、金錢柜、金錢桌、螺鈿的琴桌和條桌,賣這些硬木家具,賣古玩。賣來賣去,我一瞅,把祠堂的供器跟那錢糧盆——就是焚錢糧用的鐵盆——賣了,我就知道玩兒完了。這個就是不好的征兆,什么呢?——斷了香火了。
定:哎喲!怎么就會到這個地步呢?誰賣的?
常:那還不是他這兩個少爺鬧的。我父親一個,他救的那小孩,我管他叫大爺?shù)哪且粋€。
定:那時候您祖父還在嗎?
常:在呀!這個人就是優(yōu)柔寡斷,心慈面軟。我母親常常說:“我要是你爺爺?shù)脑?,把這倆人叫到一塊,‘你們倆人怎么辦吧?你們說說。有病上醫(yī)院,沒病給我戒煙。嫖窯子不成,瞎胡鬧、外面亂搞不行,如果我發(fā)現(xiàn)這個,馬上叫警察。我是搞司法的,馬上送你們到感化院去!’”對不對?我爺爺沒這套。
定:怎么著都行?
常:唉!國民黨禁煙的時候也是非常嚴重的,你知道吧?
定:對。
常:比如說,種的、運的、賣的,逮著的話,一律槍決。吸的,判十年以上。
佟:嗯。
常:所以我爺爺就從法院帶回來那布告——“按特種刑事法判處煙毒販”。把這布告貼哪兒?——貼在我們家的門上[大笑]。這是給誰看?——給我那大爺跟我父親看。而且就在我父親住的小院兒門口,還貼了一副對子,上聯(lián)寫“一盞孤燈照進曾祖事業(yè)”,下聯(lián)寫“尺半竹竿打倒好漢英雄”,橫批寫“留神槍斃”。正中間的門上貼著那張布告,那布告上寫著“唯布告示,查京畿禁處……”[21]。
定:什么查什么處?
佟:查京畿禁處。
常:“居然有不法之徒,公然販賣鴉片毒品,鈞在明令如下:第一,種的、運的、賣的,一經(jīng)查明,就地正法。吸毒者限十日內(nèi)交出煙具,悔過自新。如若悔過自新,自首以后假如再吸,十年以上徒刑。本布告令到之日,令遵勿違,至干那變,切切此令。”這倆人看了之后,不敢和我爺爺說,就跟我奶奶說:“媽,您看這個,是公家給咱們貼的,還是咱們自個兒貼的?”我奶奶說:“要是公家貼的話,早把你們倆逮起來了?!保?span >大笑]
到了1948年夏天,(我們家)就把我住的這房賣了。賣的時候,我和我爺爺說:“這個房咱們不應該賣,假如生活有困難的話,可以租出去。”我爺爺不表態(tài),后來急了,就說:“我這一生凈掙大錢,等我再掙了大錢,咱們買比這更好的房!”1948年,買什么更好的房?對不對?但是這房椽有的地方都爛了,咱們修也修不起。房就賣給一個東北的大軍官,姓李。但是他沒有寫他自己的名字,他寫他女人的名字,叫吳雅娟,賣給這個吳雅娟了。在一家飯店[22]里寫的字,我們都參加了。
賣了這房以后,我們就在鼓樓東大街買了五間鋪面房。我聽我奶奶說:“咱們賣房子,什么原因?就是打算做個買賣,開個商店。”我說:“開什么商店?”她說:“你爺爺過去開古玩鋪,咱們現(xiàn)在貨底子還多著呢,不用進貨就可以開張了?!迸叮蛩汩_古玩鋪。當時我雖然年歲不大,但有一個想法——“不合時宜”。正是三年內(nèi)戰(zhàn)時期,兵荒馬亂的,誰沒事買古玩呀!吃喝還顧不上呢,還能搞收藏?還能搞欣賞嗎?
定:對。
常:這個道理很簡單。這個行業(yè)不像油鹽店也不像米糧店,你必須得吃,必須得買,對不對?這是被淘汰的行業(yè)。當然了,從被淘汰的行業(yè)來說,還有比起古玩鋪再以下的,就是這行(指“糊燒活兒”),但這不是太絕對的。中國人在那種戰(zhàn)亂的情況之下,還有搞這個的,還是有糊一套陰宅,糊一套四瓦房兒的?!耙粯嵌臁边@個東西比較普遍。最起碼來說,窮人家死了人,糊一紙片車,糊一驢,再糊一紙箱子,這常有。再窮的話,起碼來說,得糊一個幡兒;死一老太太,糊一牛就完了,好喝臟水去。[23]但是古玩鋪可不行,古玩鋪一個小碗你都賣不出去,因為那都是高級品。一個小碗,現(xiàn)在的錢就值3000、5000,誰買?。∧遣恍?。

常人春糊制的“一樓二庫”(佟鴻舉提供)
我們搬到鼓樓東大街,買了五個門牌的鋪面房——80號、81號、82號、83號、84號。81號、82號、83號原來是廣發(fā)祥木器商行。80號是一個窮和尚在那兒住,那個窮和尚買不起房子,也租不起房子,搬不了家,那怎么辦呢?我爺爺說:“您也不用搬,我只當做一個好事,我這屋送給您了。”
定:好!又送人。
常:“我這房白送給你了?!边@還不提,我們搬到那兒去之后,這個窮和尚過不下去,見天沒飯吃,柴米斷炊,那怎么辦?我爺爺說:“不要緊,給他拿過去點米、面,拿過去點副食。”就跟他說:“你以后斷炊的話,言語一聲,我給你想辦法。”所以他多前兒[24]見著我爺爺都跪地磕頭,說:“您是大施主,大功德主?!?/p>
定:那后來呢?
常:通過這個事也可以知道,我爺爺不會理財。人家那個算卦的先生也說他:“您這是有財無庫?!彼莻€院里頭正房掛的大匾,就是他施舍,人家酬謝他,給他掛的。九門提督江朝宗[25]給他掛的匾——“見義勇為”,那匾比這門還大,哎!湯玉麟給他掛的匾——“樂善好施”,顏玉泰[26]給他掛的匾——“慈善為懷”。
定:真逗樂。

江朝宗像
常:那時候他自個兒破產(chǎn)了,把大宅子賣了,買了這么五間還給了窮和尚一間。唉,到哪兒去他也開不了業(yè)呀!古玩鋪干不了,不是包不下來,能包得下來,但是不掙錢,所以也開不了業(yè)。坐吃山空,在那兒賣過去的,吃過去的老底。他買這五所房的時候,還登報寫置產(chǎn)聲明。親戚朋友還給他溫居賀喜,說:“常曉茹發(fā)大財了,人家都破產(chǎn),他買五所房。”其實不知道啊,他買的這五所房,都是些個破磚頭、碎瓦塊兒拼的,有名無實的玩意兒。一年以后,還是不行,他又把這五間房賣了四間,窮和尚那房沒賣,他就白給人家了。我們搬家時,那窮和尚跪在門口哭:“您這一走,我這生活沒有依靠怎么辦?”現(xiàn)在連我們自個兒都顧不過來了,還能顧得過他嗎?沒法考慮這么多,我們就搬到阜成門南順城街去了。
為什么搬到阜成門南順城街?這時候我爺爺給一個老寡婦代理訴訟,那老寡婦買的這房,拿的契紙是假的。有一個韓國人叫成柏潤,他是南順城街那個房的主人,臨回國之前,他耍了個花招,弄了一份假契紙,賣了這家賣那家,賣了好幾家。他用同樣的手法騙了好幾家。
定:跟現(xiàn)在開發(fā)商似的。
常:這個寡婦呢,叫劉貴庭。她拿著一份偽造的北京地方法院拍賣書。法院賣出去的房,你能不承認嗎?我爺爺說:“這個好辦,你把這拍賣書給我,這個官司我給你打。”我爺爺就當了她的代理人。人家法院說了:“這是敵偽時期賣的,這個東西的真假沒法鑒定。”讓交1000塊錢保證金。
定:你爺爺就交了?
常:你要沒保證金的話,官司當時就輸了,舊社會官司就是這樣??墒牵ㄟ@個寡婦)保證金拿不出來,我爺爺說:“我給你墊出來,沒關系,咱不怕那個。這樣,你寫一個借據(jù),跟我借1000塊錢,再讓法院給蓋一個公章證明一下?!边@法院還真給辦這手續(xù)了,這就有意思了,對吧?當事人拿不出錢,律師給拿出來了。這官司后來打來打去,輸了。輸了之后,我爺爺說:“不要緊,我不怕,向市政府請愿?!币驗槲覡敔斢忻?,所以何思源親自把這個房批回來了。
官司打勝了,但是這1000塊錢的保證金,那寡婦還不起,律師費也還不起,哈哈!律師得有律師費呀,法院還要訴訟費呀,對吧?對方是國民黨的一個大軍官,叫曾蔭槐[27],解放后跑到臺灣去了,他把產(chǎn)權(quán)放棄了,所以法院也不再追究,我們也不再追究,那個老寡婦劉貴庭也不再追究。那老寡婦說:“得了,常先生,您去住這個房吧。”我們也不拿房租,等于我們自個兒的房一樣,就搬到阜成門南順城街?去了。
?。?/span>花了1000塊。
常:我們搬到那兒去之后,就是派出所懷疑的重點。為什么?搬去的那天,派出所一看,我們拉了七大車古玩。
定:那時候是不是都已經(jīng)解放了?
常:對??!1949年、1950年搬到那兒去,拉去七大車古玩,還有各種殘余的硬木家具。
定:好,還有剩的。[笑]
常:實際上那時候已經(jīng)是瘦死的駱駝,雖然比馬大,但也是瘦死了。殘余的那些個什么紫砂大缸啊,20盆蓮花、荷葉,硬木的佛龕、佛像……城門子底下的人[28]哪兒看見過這個呀!所以大家相互看看,說:“這家兒在過去是個做官事的,要沒有勢力的話,他不可能有這么厚的家底兒。”那淘糞的工人[29],每次淘完糞了之后,往那屋里頭這么一看[講山東話]:“他奶奶的,稱老咧?!保?span >笑]我就樂他這句話,我心里話:“稱什么老了,比起你那屋是稱老了,要比起我原來那屋,這將近窮死了?!蔽覡敔斠豢床恍校蹅儎e在這兒招搖,就把這些個賣不出去的古玩底子,雇了幾輛車,給它拉到后海北河沿13號湯玉麟的佛堂,知?道嗎?
定:存那兒了?
常:哎!那時候湯玉麟已經(jīng)死在天津了,正月初六死的,正好天津那年解放。湯玉麟死的問題咱們不談,就談佛堂這個問題。那是他妹妹的一個佛堂,好幾間大院子,滿是果木林,各種果子、各種花草,那真漂亮。她還收了兩個徒弟,一個姓閻,一個姓黃,所以大家叫這二人“炎黃二帝”。這“炎黃二帝”聽我爺爺說要把東西存在那兒,知道實際上就是不要了,反正賣也賣不出去。弄了好幾車,各種的瓦馬、瓦駱駝、歌伎人、樟木俑,各種的八仙人、二十四孝人,各種陶瓷,官窯、鈞窯、哥窯……全拉那兒去了。哎!再往后說,“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炎黃二帝”把它們都埋到地下了,到現(xiàn)在我們也沒往?外?起。
定:還會在地里頭嗎?

埋藏常家古玩的湯玉麟佛堂?側(cè)門[30](蘇柏玉攝于2015年)
常:嗯,還在那兒擱著。解放的時候我參加工作了,人民法院的問我:“常旭升是你祖父嗎?”我說:“是我祖父?!彼麄冋f:“常旭升存的那些古物你不能動?!蔽艺f:“我都存在他們的佛堂那兒了,我祖父給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寫過多少次信,說是捐獻給國家,不要一分錢。文化部不要,還給我爺爺寫了兩封信?!彼麄冋f:“這個信你有嗎?”我說:“有,明天我給你拿來,你看看。”后來我把這兩封信拿來給他們一看,文化部鑒定這些東西都是仿的[大笑]。人家說:“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捐贈,您先保存,等我們用的時候再去拉。”法院一聽這個,就和我說:“這個決定撤銷了。您回去之后,愛怎么處理怎么處理。您愛在那兒存著也好,您愛賣了也好,我們不過問,這算您的私產(chǎn)?!边€鬧了這么一個笑話[笑]。
?。?/span>您祖父哪年去世的?
常:1952年去世的。[31]
定:去世的時候多大歲數(shù)?
常:實歲年齡69歲[32],我們家的遺傳基因比較好,我祖父這是比較年輕的,你知道嘛。
?。?/span>您祖母呢?
常:71歲。
定:哪年呀?
常:1960年吧。[33]
4.父親和大爺
定:您父親叫常子光是嗎?
常:哎。
定:他念書了嗎?
常:我父親是外國語專科學校的畢業(yè)生,他的日語相當好。要不怎么“文化大革命”時,別人給扣上帽子,說他是日本特務、日本翻譯。其實他一點兒也沒有當過日本的翻譯,也沒有做過日本的事。他什么也不是,就是公子哥兒,在家吃喝玩樂,這個不能提到法律上,對不對?
定:對。
常:你別管他過去怎么揮霍,解放以后不能追究那個,對吧?就是在政治上來說,他沒有多大問題。1947年的時候,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他被保里頭選舉,當上一回保長。[34]但是他很不愿意干,他不愿意干不是在政治上,他并沒有那個看法。他的看法是什么呢?——“我有的是錢,我吃喝玩樂,我給你費這腦子?我得四面八方做群眾工作,我得給你維持,又斂兵役捐,又什么開會……”這事麻煩,所以他不愿意干。但是內(nèi)五區(qū)前任區(qū)長跟我祖父認識,說:“您讓您這少爺,別一天到晚……給他找點活兒干。”所以當了幾天這個內(nèi)五區(qū)第八保的保長。
定:內(nèi)五區(qū)的?
常:哎。表面上是保民選舉,實際上是上邊的指定。還有一個人是大合堂也不知是大德堂的一個中藥店經(jīng)理,假裝跟我父親競選,走了這么一個過程。那個人倒是希望他自個兒當保長,但是保民不選舉他,他的票太少,盡是一些廢票。他叫楊正堃,那“堃”是兩個“方”字底下一個“土”字兒,人家都不會寫這個字,都寫一個“曰”字底下一個“比”字兒的那個“昆”,所以都是廢票,他就落選了。還選出一個副保長來,叫王化隆。我們家里頭成為一個保辦公處,舊鼓樓大街117號門口掛這么一個牌子。
過去呢,我們家給我、給我弟弟妹妹們辦滿月,有一些軍閥來了,帶著這個衛(wèi)隊什么的,給老街舊坊留下印象說“這家有勢力”?,F(xiàn)在門口又掛上第八保辦公處,別人說:“這家始終是跟地面上有聯(lián)系?!彼越夥藕笏溥@么一個污點。但是共產(chǎn)黨在這個問題上也比較實事求是,七保保長盛春榮判了七年,八保保長常子光免于刑事處分,沒有追究。
為什么沒有被追究?因為他跟五區(qū)新任區(qū)長楊敬政見不和,這個“政見”指什么的呢?有很多的具體事,比如開“路條”[35]問題,那個區(qū)長常指責我父親,說:“您不能隨便逮著誰都給開,不了解的情況不要瞎開。上次人家給轉(zhuǎn)回來了,抓著一個共產(chǎn)黨,是不是?人還沒出城,就被抓了,拿出那證明是你給開的。你這叫失職,對吧?”我父親說:“嗨!我根本就不了解情況,老街舊坊的,低頭不見抬頭見,人家求咱們。再說又沒看見人家有什么具體行動,咱們不能隨便亂指?!眳^(qū)長說:“你這玩意兒不行。今后再這樣干,你自個兒要犯錯誤?!彼麄兝鲜菫檫@些個具體事在一起拌嘴。我父親把這個新區(qū)長楊敬給得罪了,后來楊敬給他加了一個罪名,說他“隱匿共匪”,在檔案那兒擱著。解放以后人家一瞅,不要追究他了,給他開脫了。九保的保長是地安門大街的,叫楊振東,立即槍斃。
定:哦!那他干了什么事了槍斃?
常:嗯,不太清楚。橫征暴斂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在“清匪鋤奸自救運動”[36]的時候,向北平市公安局呈報地安門大街商戶里“隱匿共匪”的具體情況,因為這個抓起來了七八十人,所以他罪惡昭彰,解放以后把他槍斃了。這就是說七、八、九保三個保長的處理情況不一樣。其他保長我也知道一些個,不過沒有太多的了解,比如說十保保長也被抓起來了,但是沒有判重刑。
定:差不多保長都沒有好下場,就讓您父親逃出來了。[37]
?。?/span>后海北河沿那院子,后來歸誰了?
常:后來這個院子[38],修地鐵的時候拆了。那時候我們都沒在北京,我在東北,我弟弟妹妹在內(nèi)蒙古,“上山下鄉(xiāng)”嘛。我父親在清河茶淀農(nóng)場[39]當瓦工。家里就是老太太……
定:您父親怎么到那兒當瓦工去了?[笑]
常:解放以后不規(guī)矩,還是抽??!一邊抽一邊賣。
?。?/span>給勞改了。
常:沒有生活出路,他不干那個干什么?可不就干那個嘛!連抽帶賣,抓起來判了二年刑。但是不管判一年也好,判半年也好,十年也好,出來之后必須得在那兒就業(yè),這是一個政策。這個政策始自北京市公安局的副局長。[40]哎,那副局長(的名字)就在我嘴邊上,你看我這……
定:沒關系,不說他,沒事,接著說。
常:他制定的政策就是把北京市所有這些個被改造過的、被判過刑的人都擱到農(nóng)場去,免得北京有風吹草動的時候,這群人興風作浪。哪怕就是判半年,出來之后也得在那兒就業(yè)。還有(的人)根本沒被判過,但在地方不安分,比如說流氓、小偷這些個夠不上刑事處分的,勞動教養(yǎng)完了之后也得在那兒就業(yè)。所以過去是“三類人員”。什么是“三類人員”?第一個是大勞改,在那兒服刑的;第二個就是勞動教養(yǎng);第三個,刑滿就業(yè)分子。這么都給抓在農(nóng)場了。哎,就是這么一種情況。
定:您那個大爺呢?也在那兒嗎?
常:我那大爺,那會兒也是販毒分子,“三毒分子”,連運帶賣帶抽。運毒、販毒、吸毒,就叫“三毒分子”。可是這個人手眼通天,他就比我父親有一套。他一瞅這事不好,洗手不干了,不敢干了。再干得抓起來,是吧?哎,上茶館去說書去!他腦子好,后來在護國寺廟會、白塔寺廟會、隆福寺廟會還有茶館[41]里頭說書,藝名叫常蔭泉,專門說《三俠劍》[42]。這個北京市是有名的。
定:他跟哪兒學的呀?
常:他年輕的時候,就和我一樣看熱鬧看來的,“聽菜”聽來的。[43]
?。?/span>“聽菜”。[笑]
常:你說我這個學單弦也好,學大鼓也好,也都是聽來的,也沒有師父,也沒有……現(xiàn)在不行,現(xiàn)在耳朵聽不見,伴奏都跟不上。
定:您那個大爺解放后就一直說書呀?
常:嗨!“文化大革命”給轟到哪兒去了?——轟到鄉(xiāng)下[44]種地。他能種地嗎?當成“五保戶”[45]了。后來改革開放,“五保戶”也撤銷了,又回到北京,瞎轉(zhuǎn)悠來了,買賣糧票……就干這個。后來也死在瓦窯了,什么也不是,死了什么也不是。
定:唉,那么顯赫的一大家,最后弄這么倆兒子。
常:反正火葬一燒之后就算拉倒了。
定:您母親和您父親怎么樣?您母親還挺好的?
常:嗯,我母親1997年死的。[46]
?。?/span>老太太一直跟著他(指常人春)呢。
定:她后來一直在家是嗎?
常:對,那時候除了我那個大弟弟沒在家以外,都在家呢。(現(xiàn)在)都回來了,所有“上山下鄉(xiāng)”的都回來了。
定:那您弟弟比您小好多吧,還“上山下鄉(xiāng)”?
常:我那個大弟弟比我小7歲,今年66歲,他1933年(出生)。我二弟弟可能是比我小十幾歲,四幾年的。[47]
定:您母親和您奶奶能處好嗎?一個旗人老太太。
常:唉,反正婆媳之間呢,我覺得基本上還是處得不錯。[48]因為我小時候呢,大宅子分著院兒,根本就不接觸,沒有利害關系,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我們這些孩子主要是我爺爺跟我奶奶來關心,因為我母親經(jīng)濟不獨立,她關心也不行。我父親根本就不過問,也不在家。
定:所以您跟您爺爺、奶奶的關系挺好的,也比較近是吧?
常:哎。打扮這幾個孩子,買衣裳、買鞋、買帽子,這都是我爺爺跟我奶奶的事,我父親跟我母親伸不上手。我母親是沒錢,我父親有錢也不給我們,還不夠他那什么的呢……
定:您父親什么時候去世的?
常:我父親1990年去世的。78歲,但是死的時候牙沒掉,頭發(fā)不白,眼不花,耳朵不聾。我有一個妹夫,他家來了一個婦女,跟我妹夫什么關系我還不太清楚。她信天主,信基督教,來這兒進門先問我:“北京有基督教堂嗎?”我說:“有啊,什么事?”她說:“我是基督教徒,明天禮拜,我想做個禮拜,您能給我辦這件事嗎?”我說:“太能辦了,明天我同您去?!币驗槲倚睦餂]底,我小時候上的是私立的崇實小學[49],那時候認識一個校長叫邵鳳元,我在政協(xié)學習的時候又碰見他,假如人家不叫進去,我就說我找邵鳳元,這瞎話就編好了?;浇毯头鸬纼山滩灰粯樱ㄓ校iT找(人)信基督教的信使。我剛奔那兒,坐在旮旯了,有一個老太太過來了,說:“您二位新來的吧?”我說:“對了,今天我們頭一次來。”她說:“我熱烈歡迎二位,您是我們的貴賓,請您到前排坐?!保?span >笑]我一看,好,前排是包廂,就跟戲院的包廂一樣。好嘛,人家可歡迎了。
(那天回到家)我一看這倒劃著門,說:“那不行,把這玻璃砸了?!痹彝赀@里面沒有反應,我就知道(我父親)出問題了,把門一打開,一看,沒有氣兒了。我說:“送醫(yī)院檢查檢查?!?/p>
佟:這說誰呢?
定:他父親。
常:到醫(yī)院一檢查,做心電圖。人家說:“早停止呼吸了。”就那么樣……安安靜靜的。頭一天晚上還說:“打牌不打?”睡了一宿覺,第二天死了。我這妹夫來吊唁的時候還說:“得了,老頭兒挺仁義!這樣死了也沒給后人找事,也沒花醫(yī)藥費,也沒找人陪床,挺好,他自己也沒受罪,不錯?!?/p>
定:折騰了一輩子。
?。?/span>您母親,就是閻寶貞,她哪年去世的?[50]
常:我的母親是85歲,那就慘啦。一方面家道中落,再一方面,大的環(huán)境也不行了。
定:您大爺有幾個孩子?
常:嗨,他這又是一個故事。他那個大太太老不生孩子,所以著急。天天到我們這兒來串門兒,把我接到家去之后,她說:“這就是我的兒子,你就是我的兒子?!睂ξ曳浅L蹛邸o論買吃的也好,做衣裳也好,買鞋也好,帶我外頭逛去也好,都是我大媽。她后來聽別的街坊說:“你瞅哪兒出殯的話,摔完了盆子,那塊磚你把它撿回家來,壓在炕底下,你就有孩子了?!?span >[51]這又是民俗,哎!
(有個)房東老太太的老頭子摔死在外頭,是在家辦的事。出殯的時候我也看見了,事辦得不是挺大,但是基本上走了這么個形式。到末了兒和摔盆的時候,我大媽讓一個街坊老太太把那磚給撿來了,之后就壓在炕底下了,告訴我大爺說這回有希望了。后來果不其然,懷了孕了。有錢呀!去那最大最好的醫(yī)院——協(xié)和,這醫(yī)院還能錯嗎?那時候林巧稚院長沒在,大概是上美國學習去了。檢查了半天,檢查得不對,沒檢查出有子宮瘤。
定:哦?
常:結(jié)果難產(chǎn),動手術之后把孩子取出來了。因為時間過長,大人死了,給我大爺一個打擊,家里落這么個喪事!本來打算給小孩大辦滿月,由我爺爺給出錢,給請人,這回這滿月甭辦了,辦白事了。(他們)就在三座橋[52]那兒住嘛,就這么一個女孩,她媽死了之后,倆人沒有任何依靠。
定:也到你們家住著來了?
常:唉,由我爺爺來救濟吧!我們家那么多孩子,爺爺奶奶照顧不過來,就是我這個大媽來照顧我,這回我失去了一個支柱。我再到我大爺他們家,他還有一個二太太,那對我就不行了,沒有這么熱情。
定:那孩子呢?后來也長大了?
常:這孩子長大了以后呢,跟她爸爸劃清界限。她說:“我爸爸是壞分子?!彼砸膊贿M行贍養(yǎng),讓她爸爸告到東城區(qū)法院,東城區(qū)法院判我這個表妹常瑛月月給他拿多少錢。她在南磨房小學教書,當音樂教師,這是我所知道的情況。
二、老北京的婚喪禮俗
1.幾個研究重點
常:過去我研究這方面的東西有幾個重點。第一個是所謂“人生禮俗”。人生禮俗就是由生到死,比如生下來的時候小孩怎么洗三、怎么辦彌月、怎么抓周,大了以后怎么命名、怎么找工作……然后到了結(jié)婚年齡,男婚女嫁之后,他創(chuàng)了業(yè),有了兒孫,給他辦生日、辦壽,歲數(shù)大了之后就死了,怎么發(fā)送,還有葬后祭。什么叫葬后祭呢?就是死了以后,埋了以后,對他的祭奠、對他的紀念,比如辦一周年、辦三周年、辦十周年、辦冥壽,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歲時節(jié)令”,什么叫歲時節(jié)令呢?就是怎么樣過節(jié)過年。比如春節(jié)什么樣?咱們所說的過大年,這年休是什么樣?怎么樣祭祖、怎么樣貼神、怎么樣順星、怎么樣逛廟、怎么樣拜年、怎么樣逛燈……這是過年這套。然后過節(jié)這套,比如“二月二龍?zhí)ь^”、三月清明、五月初五的端陽節(jié),然后六月六鋪曬節(jié),下邊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中元節(jié)各大寺院搞盂蘭盆會,道教搞中元法會。再下面是什么呢?這里還落下一個七夕,對了,七夕完了才是中元。
定:其實好多我都不懂。
常:然后是中秋節(jié),最后是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完了之后,“十月一送寒衣”,之后就到冬至。在過去,冬至也是一個大節(jié)日,旗人有在冬至祭?祖的。
定:冬至祭祖?
常:嗯。去年冬至的時候,我做了一次模擬表演,在飯莊子里頭搞的。請咱們民俗文化界的去參觀,搞了一次旗人祭祖。就在蘇州街那個白家大院[53],吃餛飩。這兩個重點了。
定:第三個部分呢?
常:第三個重點是咱們的宗教信仰,民間俗信。不是專門的佛教、道教,洋教也不列入,不牽扯到洋教的問題,因為那個沒法跟咱們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但我對洋教非常了解,因為我是洋教學校畢業(yè)的學生,對基督教是了如指掌。我要做一個牧師絕不怯勺[54],但我對這玩意兒不感興趣。我也參加它的活動,12月25日圣誕節(jié),人家也請我參加,而且請我上臺背《圣經(jīng)》,還演節(jié)目。但是我不信這個,當玩意兒看。我還有我的老譜,原來我們家傳統(tǒng)老旗人的那套,對吧?
?。?/span>嗯。
常: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的這種文化不好結(jié)合。都是宗教單位搞廟會,教堂怎么不搞廟會?你聽它這個詞兒,挺有意思,它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不起來。
定:那第四個重點呢?
常:第四個是行業(yè)。百姓的各行各業(yè),有很多牽扯到滿族,尤其是“民俗行業(yè)”。這是我給起的名,原來人家研究的沒有這個詞兒。什么叫民俗行業(yè)?與剛才我說的三項有聯(lián)系。舉個例子——香蠟鋪,過年過節(jié)牽扯到信仰問題,香蠟鋪并不是佛道兩教的東西,都是民間俗信的東西,不管他賣的香、蠟、紙馬也好,錢糧也好。黃錢、錢糧、元寶、蠟這些全都是民間俗信的東西。什么大金錠、小金錠、百子錠,什么福壽高香,都是民間玩意兒。有一些東西牽扯到道教,在佛教來說都很少。我要到香蠟鋪買一個釋迦牟尼佛像,人家說:“沒有?!比思易屇闵洗蠓鹚?,佛像鎦金鋪買去,“我們不賣這個,我們這兒是灶王爺、財神爺、門神爺”。它也有佛道兩教的神馬,年三十兒夜里接的“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叫作“全神馬”,大黃面。
定:大黃什么?
常:大黃面,面子的“面”,意思是一個整張的黃表紙[55]彩印的佛道兩教諸神。上面是釋迦牟尼佛,這邊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下面是阿彌陀佛,這邊是文殊,這邊是普賢,這邊是觀世音……下面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再下面就是碧霞元君、九天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都排上,再下面……
定:我看過您的《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可是您這些關于宗教的東西寫成過書嗎?
?。?/span>有,《老北京的民俗行業(yè)》。

《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書影
常:關于《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跟它連帶的還有一個《近世名人大出殯》[56]。
?。?/span>嗯,對,也挺有意思,我也看過。
常:《近世名人大出殯》下的功夫不小。
2.貧民喪事
常:我老說,會死的,1949年以前死。1949年以后死,那就什么也不是了,也就是一個排(pǎi)子車拉出去而已。你知道嗎?那解放以前,你不管窮到什么程度,住大雜院也好,只要不是流浪街頭的,都得有點舉動,沒舉動的話別人也不干。比如說吧,這個大雜院有一個苦老頭子,生前呢什么也不是,沒兒沒女,啪,死了,那怎么辦呢?——街坊就得發(fā)送了。為什么給發(fā)送?——怕在這兒鬧鬼。
定:哦。
常:周圍有小孩,這一鬧鬼,要是嚇著小孩就不行。天津話講“迎三送路”,北京話講“接三”。不接三不送魂,讓他在這里頭鬧不行。窮的怎么辦呢?大家給拿倆錢,找一個要飯的小孩扮成孝子,系上孝帶子,戴上孝帽子,沒有孝袍子不要緊,有這么一個裝飾就成。房東老太太找個比較熟的棺材鋪,到那兒就告訴:“大哥!您辦點好事吧!這小孩的父親故去了,但我這兒沒辦法呀,咱不能瞅著他臭在炕上啊!咱們得做點好事吧,對不對?我這在街坊當中給他斂了倆錢,現(xiàn)在一共斂了78塊錢,得了!都給您吧!您給料理料理這個事。”那個小孩跪地下,老太太(對小孩)說:“給這個掌柜的磕仨頭!”掌柜的說:“哎哎哎,干什么,這是干什么,起來起來。我說老太太,您這個慈悲為懷做善事,咱們當仁不讓。再說這個小孩他父親,生前我們是一塊發(fā)小兒長大的,我這個買賣還不是靠老街舊坊成全起來的,對不對?我之所以有今天,應當感謝咱們老街舊坊,有什么困難的,該伸手就得伸手。不過現(xiàn)在這話又說回來,年成不好,我這買賣現(xiàn)在不行。要我這買賣好的話,這個發(fā)送歸我了。那怎么著呢?我這些棺材,您看哪個好,您挑一個去。我要是要一分錢,我不地道。”
定:那時候的人還挺有人情味兒的。
常:那老太太能挑好的嗎?就找一個最次的薄皮子材。
?。?/span>“狗碰頭”。
常:用我的話來說是“狗碰頭”,哎。
定:[對佟]你怎么知道?
常:比大火匣子稍微強點。那個掌柜的說了:“老太太,我不能收您一分錢,但您得給那工人兩塊錢飯錢,好把這棺材給您拉家去?。 崩咸湍贸鰝z錢給這掌柜的。掌柜的給出主意,告訴老太太:“您回去之后,到當街廟那兒請五個和尚,到冥衣鋪那兒糊一個驢,再讓他糊一個捎馬子馱在那驢背上,捎馬子上寫著‘西方正路’,里頭擱點燒紙,擱點紙錢。待要‘送三’,就送到十字口那塊兒,把驢燒了就拉倒?!钡酵戆肷蝺?,那老太太出一個八仙桌,擺幾個凳子,五個和尚一入座,讓這懶漢子當了孝子,說:“得了,咱們各位大師父,您多慈悲,本家沒人,我這出面給做這么一件善事,有什么周到不周到的,您多擔待吧!”(和尚)說:“好!”合念《大悲咒》。[唱《大悲咒》]房東老太太再跟裝孝子的那小孩說:“給你父親打著這挑紙錢。”哎,又找一小孩:“你拿那驢,回來給你五毛錢買糖吃?!币娭谝粋€十字路口那兒,驢頭沖西,沖西表示“西方正路”,應該沖墳地方向,但他沒有墳地。和尚說:“您沒有別的事吧?”那老太太說:“引魂幡給寫一下?!蹦呛芎唵?,就寫什么什么府君施恩引魂幡,上面是“金童引路”“玉女扶車”,完了,就叫“送三”了。[念經(jīng)]這叫打七星板。走得挺快的,怕人看見,寒磣!這叫什么玩意兒這叫,這個接三不像?話。
?。?/span>但是,這是不是北京最貧民的喪事了?
常:啊,剛才我說了,是最窮的,沒法再窮了。晚上也不放焰口,這是“光頭三”。第二天早晨起來出殯,大家街坊來,七手八腳把棺材擱到排子車上,扮孝子的那孩子找一塊半頭磚,買這么一個陰陽盆,也不描不畫的,一腳給踩了。他不能跪在那兒摔,因為他不是親兒子,不能摔盆,得拿腳踩。[57]他這兒一踩盆,那兒“啪”地揚一把紙錢,就給拉走了。也許房東老太太想起她自個兒的爺們兒來,在那兒哭一鼻子[模仿老太太哭喪],所有的街坊就都出來說:“我說老太太您這是干什么?這么大熱的天,您扯那嗓子!快回去,快回去?!苯o架回去了,這就出殯完了,這是最慘的了。解放以后不是這樣,解放以后哪兒有這事?說你們這叫搞封建迷信活動!
定:那也沒見解放以后滿世界都是鬼魂?。?/p>
常:解放以后,這個拉倒唄。沒有火葬場之前,弄一薄皮子材拿車拉,當時就拉走了,什么事沒有。不用說沒錢的,有錢的也不敢辦,為什么呢?辦的話,怕將來讓買公債,“你不是有錢嘛!”[大笑]我在鼓樓東大街住的時候,我們租房給一家冥衣鋪,還有一家成衣鋪。成衣鋪那掌柜老太太死的時候,在他家里辦事,求冥衣鋪那邊糊一個接三車。我上那兒看熱鬧去了,聽見冥衣鋪掌柜的問成衣鋪掌柜的:“籌備好了?”成衣鋪掌柜的告訴:“別提了!街道上找我兩次:‘哎!你搞的什么名堂!你注意影響!現(xiàn)在移風易俗你不知道嗎?你有錢的話,應該支援國家建設,支援抗美援朝,你搞什么名堂!又搭棚子又糊燒活兒,搞的什么玩意兒!’”成衣鋪掌柜的還說:“養(yǎng)活兒子干嗎?養(yǎng)活兒子就是干這個的。兒子不干這個的話,誰將來還……”
定:誰還養(yǎng)活兒子。
常:對,誰還生兒育女,誰還扯這個淡,對不對?雖然說咱們知道這是為活人的,但是也得表示表示態(tài)度,對不對?因為現(xiàn)在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表示態(tài)度,開追悼會咱們開不起來,家里一共就三個半人,咱們能開追悼會嗎?那個不切合實際,咱們還是按照老辦法辦。不管街道他怎么說,咱沒犯法,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這個不是政治活動,對不對?冥衣鋪掌柜的說:“嗨!真正政府不見得干出這事,小腳老太太自個兒冒充積極?!?/p>
定:后來您祖父去世的時候就沒辦,是嗎?
常:什么也沒有,嗯,這給我的打擊不小。[58]要我的意見來說呢,咱們在南順城街不要招搖,住院之后拉到嘉興寺[59]去,嘉興寺是殯儀館,專門應白事,就是現(xiàn)在平安大道的北海旅館。
?。?/span>停靈的。
常:而且應的都是大的,比如齊白石、梅蘭芳、攝政王載灃。解放以后,任弼時也在那兒辦的事。我學徒就是在那兒學的。
3.關于高闊亭
定:您還學過徒?
常:我就這么說?。?span >笑],那個管事的叫高闊亭。高闊亭專門主持這個喪禮,都是大喪禮,擱七七四十九天的那種。七天一“送庫”[60],送庫就燒30張桌子。接待吊客,擺他百八十桌的宴席,都是這樣的事,你想想。我就是看熱鬧的時候跟著他。我每逢寒暑假到那兒去看熱鬧,就認識了他。他說:“這小孩,你老到這兒來干什么?有什么事嗎?你哪兒的人?”我說:“我舊鼓樓大街117號姓常?!彼f:“什么?舊鼓樓大街117號姓常?常曉茹是你什么人?”我說:“常曉茹是我爺爺?!彼f:“喲!你來來來。”他把我叫到客堂里去了,把那老當家的崇輝老方丈給找出來。他說:“這個人你認識嗎?”我說:“不認識。”他說:“這個是咱們廟的住持,給這師父磕頭?!?/p>
后來我回家一查禮賬,過去給我辦滿月、給我妹妹辦滿月,崇輝親自出份子。崇輝老方丈交際很廣,解放以后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崇輝就跟高闊亭說:“趕明兒他來的時候,不要讓他回去,就在這兒吃飯?!边@高闊亭很會辦事,就跟那知賓[61]說了:“到時候您讓座的時候,給這小孩留個位置??!”按人家總知賓的話說:“敢情人家是高闊亭的孩子啊!”就問:“高先生,這是您的少爺?”高闊亭也不言語。每回吃飯讓座的時候,坐席的時候,總知賓就說:“來,來!”所以我到哪兒,不管是誰家辦事,都是白吃一頓。還有的就是我爺爺帶著我出份子。我是專門干這個,要不怎么學了這么一套玩意兒?我就凈看那大的(白事),沒法再大了,比如吳佩孚的國葬、公葬我都參加了。所以我這學的東西不少。
定:您怎么會對這種東西感興趣呀?
常:因為我小時候接觸的就是這些東西。我在那兒看完以后,回去還要模仿,比如說老道怎么念經(jīng)、和尚怎么念經(jīng)、怎么送疏[62]、冥衣鋪糊的紙盒都什么樣……到家我也糊他一套[大笑]。寫的那玩意兒,所有的文書,我都能跟您背。比如說訃聞怎么寫——“寒門不幸”,對不?對?
?。?/span>對,對。
常:什么“禍延先考,不孝某某某……”
定:您就對喪禮這一套特別熟是嗎?
常:特別熟。
定:您小時候的志愿是不是就當那總提調(diào)?
常:我小時候就想干這個。
定:哦,真的?
常:我想跟高闊亭學這個玩意兒。所以那時候,學校一放暑假,或者每到禮拜日,我的心都撲在這個上,就學這個。你要知道,民俗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他只是懂得他自個兒的那一攤兒。比如說彩子局,他就知道怎么樣掛彩子、怎么樣搭牌子、怎么樣做靈櫬,懂得這套。但是你要問紙活兒,那個他不太懂;你要問僧道,那他也不太懂,對吧?我這不是因為是總提調(diào),那全都得懂。不管是棚帳也好,彩子局也好,冥衣鋪也好,和尚、喇嘛、老道、姑子、吹鼓手……這你都得懂。還有杠房的這套,怎么叫“四十八杠”、怎么叫“六十四杠”、怎么弄黃杠、皇家用杠怎么用……比如說,皇帝跟妃子怎么分、皇帝跟皇后怎么分、親王怎么用、郡王怎么用、貝勒怎么用、貝勒有郡王銜兒的怎么分,下面的話,“公侯伯子男”這個怎么分、怎么用,比如有“入八分”的、有“不入八分”的[63],這個怎么分、怎么用。
定:那您這些是從書上看的,還是跟高闊亭學的?
常:《大清會典》里的東西。
定:您是看書看的?
常:我既跟高闊亭學,又跟他們那個從業(yè)的大杠房學。比如說,像日升杠房孟瞎子,那過去給孫中山出殯。還有地安門有一個杠房,叫信成杠房[64],它那個少掌柜的狄恒業(yè)現(xiàn)在死了也就兩三年,沒事就和他聊。
定:是不是還有個價錢的問題?
常:對,有個條件問題,就是口頭合同。舉個例子來說,人家必須要問:“您有什么條件?”本家必然說了:“我這個早上鼓?!本褪巧衔?點鐘開始,你在門口給我擺上大鼓鑼架,開始奏樂。有的時候問:“您是要花吹,還是官吹?”
定:花吹、官吹?
常:官吹就是吹吊唁固定的曲子,就是一對號子,四面堂鼓,一個大鼓,有一個跟鑼——“咣”,一吹——“嗚!嗚……”這個先響,然后“咣!”,這個叫官吹官打?;ù稻褪谴蹈鞣N曲子,什么都可以吹,不規(guī)矩的話,隨便吹點淫詞浪語都可以。
?。?/span>民間的。
常:規(guī)矩的話,得吹一些傳統(tǒng)戲曲,你比如說吹河北梆子《雙吊孝》,當然我要學的話,就得唱[唱《雙吊孝》]?;ù颠@隨便瞎吹——《三娘教子》。
定:還有《百鳥朝鳳》。
常:[演唱《百鳥朝鳳》]
定:您也會。
常:比如唱《珍珠汗衫》,是評戲的玩意兒[演唱]。但不能吹本家忌諱的東西。我跟您說實在的,紅白喜事是最低的行業(yè),都讓人看不起,民俗行業(yè)沒有讓人看得起的東西。比如說搭棚子、掛彩子、當吹手、當茶房、糊燒活兒的,到哪兒去,逢人就是爺,就我是孫子。當然了,我不能去糊燒活兒,起碼要像高闊亭似的,指揮喪禮,當總提調(diào)。所謂總提調(diào),就相當于建筑的施工員。
?。?/span>嗯,導演。
定:您說高闊亭那種總提調(diào),他在社會上的地位高不高?
常:提調(diào)要比這各行業(yè)高上一頭,但是比作家、學者,那他是零分。你明白我這意思吧?拿我來說,人家說我是作家、學者,是恭維;假如說我是總提調(diào),什么也不是。但是提調(diào)比糊燒活兒、吹鼓手、和尚、喇嘛、老道高一籌,所有的民俗行業(yè)見了面都得:“喲!高大爺,您多照應,您多照應,咱沒的說。”不然的話,發(fā)一道話。比如上了鼓了,擺架大鼓挑來了,擺上了,門口要奏樂,要上祭了,他那兒:“哎,把你們頭兒找來。”那頭兒:“喲!高大爺,您有什么吩咐?”他說:“這不行!這叫什么呀?把它挑回去!告訴你要新的嘛,要是人家本家不答應的話,扣咱們錢,扣誰的錢?扣你的扣我的?”那人說:“您多擔待,多擔待?!瘪R上告訴他底下的人:“快啊!快??!把這挑回去?!北热缢蜔顑旱膩砹?,必然要問:“這個東西擱哪兒?”他說:“您擱這兒,把當間兒落上??!不落上可不行,我告訴你,落好之后,我讓本家來驗收?!北炯揖吐犓痪湓?。他這個總提調(diào),每一次下來之后能買一所房子。
定:哎喲!
常:嗯,他應一檔子停靈暫厝[65]的買賣,廟里頭拿70%,他拿30%。他怎么掙那么些錢呢?舉個例子,和尚給吳佩孚念那個經(jīng),七七四十九天,做一個水陸道場,給他倒拿一筆錢,知道吧?這個買賣不白應。比如拿現(xiàn)在的錢來說,25萬塊錢應的水陸法會,人家廟里給他5萬,吹鼓手給他5萬,糊燒活兒的給他15萬,公墓那兒給他24萬,賬房給他15萬,都加一塊,可不能買一所房嘛!
我就是沒趕上那個時代,要趕上那個時代,我早就從事那個行業(yè)了?,F(xiàn)在房地產(chǎn)這么值錢,假如說要是還在那個社會,我現(xiàn)在早稱好幾座別墅,稱好幾輛汽車。高闊亭跟我說:“小伙子,你跟我學,沒有虧吃?!焙髞砦腋鷦e人一打聽,這高闊亭稱7所房子。哎喲!我說:“這多大房?”他說:“你甭問多大,反正每一所房子也得值個四五條金條,一條值10兩,四條值40兩,你要是能把這個拿下來……”
?。?/span>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禮儀公司。
常:不解放的話,他還得繼續(xù)那什么。解放以后他當了殯儀館的館長,但是就有一樣,殯儀館的館長不掙錢?,F(xiàn)在一個月給他三五百, [大笑]這不是他媽逗悶子嘛!所以這不行。
定:高闊亭最后應的是任弼時的葬禮,是嗎?
常:那是解放后,當了殯儀館的館長以后。他當了殯儀館館長辦的第一個事情是清代攝政王載灃的葬禮,而且是請示了周總理,特別照顧,擱了21天。
定:那是用的什么?舊禮兒還是新的?
常:舊禮兒。
定:任弼時呢?用的舊禮兒還是新禮兒?
常:新禮兒。他什么也沒有,但是出殯的時候也是六十四杠。
定:任弼時?
常:嗯,六十四杠。那誰,齊白石,知道吧?梅蘭芳,知道吧?
定:都是六十四杠?
常:都是解放以后在那兒。
定:都是舊的?
常:新的,嗯,半新半舊的。
定:您見過最大的喪事是哪個人的?

原北寧鐵路局局長陳覺生葬禮路祭棚(1938)[66]

大型葬禮的游行隊列[67]
常:吳佩孚[68]的。吳佩孚在家擱了52天,但說是49天,而且末了兒在拈花寺蓋了個吳圣祠[69],在那兒暫時停靈。因為他在北京沒有塋地,他是山東蓬萊人。國民黨來了以后呢,說他沒有投降日本,沒有做偽事,是讓日本給害了,所以他是“為國殞歿,正氣長存”,為他公葬,蔣介石親自給他寫的匾——“正氣長存”。
定:這個您寫過啊。
佟:有。還有照片。
常:還有萬民旗、萬民傘,那東西都擺滿了,那門口搭的五座牌樓。
定:那時候的喪禮在老北京也是挺獨特的一道景觀,是嗎?
?。?/span>有好多記者。
常:雍和宮的喇嘛、白云觀的老道、拈花寺的和尚、北平華北居士林[70]的居士,全都參加這個。
?。?/span>僧道番尼四大家。
常:都參加送殯。
定:您也看見了?
常:嗯,那何思源親自去,所有國民黨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末了兒就公葬。
?。?/span>我再問您一個問題,就這燒活兒,如果現(xiàn)在有人請您給糊,能糊嗎?有請您給糊的嗎?
常:這分糊什么。要糊簡單的可以,要糊復雜的,咱們糊不了。過去那個糊燒活兒,文房四寶、古玩陳設,那都是細活兒。像過去焦菊隱當人民藝術劇院總導演的時候,所有的道具都是糊的。那個咱們干不了,那得內(nèi)行。要是簡單的,比如說糊一對靈花兒,糊個幡兒,糊個接三車,糊一個四合院兒都可以。
?。?/span>都能?
常:哎,糊一個房子,糊一套陰宅,糊箱子,糊點什么普通的擺設那都可以。
4.婚禮及其他
?。?/span>有一年您在北海給崔家主持過婚禮,我看過錄像。
常:哦,他還有那個呀。[笑]那叫“贊禮”。
?。?/span>古裝的,在北海公園里頭。
常:崔什么濤,舉行傳統(tǒng)婚禮,我當主持人。
?。?/span>對,對。
常:嘿嘿,那是2005年1月9日,西城區(qū)旅游局、西城區(qū)政協(xié)都表示支持。我還怕他們干涉呢!因為咱們這個影響交通,要是說搞的這個叫典型的封建迷信活動,那是不允許的。所以事先我和崔家說了,這個東西要先和區(qū)政府說,咱們不要捅出婁子來。結(jié)果那旅游局局長不但不制止,而且還說:“太好了,您給我們增加旅游項目了?!北焙9珗@的那個主任來后,也伸出大拇指說:“太好了,我們這兒冬天是一個淡季,您要有這么一檔子事,給我們招買賣,我們太歡迎了?!边B《人民日報》都登出來表示歡迎,您沒瞅嘛,就是《北京晚報》……
?。?/span>沒敢登。
定:《北京晚報》提出質(zhì)疑。
?。?/span>我還想聽聽過去茶房的事。
定:什么叫茶房?
常:茶房這個事啊,你可以錄錄音,這個挺好。茶房在飯館子里頭叫“喊堂”,不叫“喝禮”。什么叫“喊堂”呢?你比如來人了:“兩位您嘞!樓上請吧您哪!樓上雅座!”哎,這個叫“喊堂”。人家點幾個菜,他向那灶上喊這個,好比說熘魚片、炒肉絲兒、干炸小丸子,“喲!馬上您哪!”就是要快。算賬的時候,兩塊三、七塊二、七塊八毛五、九塊六,您一共十塊五,他得會這個,這叫“喊堂”。紅白事的叫“喝禮”,什么叫“喝禮”?就是“贊禮”,司儀叫“贊禮”,他叫“喝禮”。
?。?/span>單弦的岔曲是滿族的嗎?
常:?。〉湫偷臐M族曲。滿族曲有這么幾種:第一個是單弦。單弦包括岔曲,包括牌子曲,知道吧?牌子曲那個曲頭就是岔曲曲頭,中間的雜牌子是按照故事情節(jié)加進去的。第二個是什么呢?是梅花調(diào),梅花大鼓[71]。
佟:對,金萬昌[72]。
常:第三就是蓮花落,就是今天我給你們唱的那個。再一個,太平歌詞,這都是滿曲。漢曲就比較多了,比如京韻大鼓、樂亭調(diào)、西河調(diào),過去一般的藝人都會唱,都是很簡單的東西,不用彈弦兒。找一大正琴[73]隨便扒拉扒拉,我也能給你唱一段。只要是過門兒過好了,底下不管你怎么唱,那個伴奏也是這玩意兒。這個東西隨便唱,[唱曲]就這玩意兒。
三、佛與道
1.我與道教
常:咱們先說說與道教的關系,然后再說與佛教的關系?;浇痰牟徽?,那個沒什么可說的。我小的時候,地安門外火神廟有一個叫田子久的住持[74],他是華北道教總會的副會長,說是副會長,實際上來說呢,比總會會長的權(quán)力還大。
?。?/span>就在你們家門口?
常:為什么呢?在日偽的時候,“興亞院”[75]授意要組織華北道教協(xié)會和華北佛教協(xié)會,讓那個下野的國務總理靳云鵬[76]當?shù)澜虆f(xié)會的會長,但還得走一個選舉的過程,好欺騙輿論。但是靳云鵬不愿意接受這個任務,不愿意往里面摻和,因為靳云鵬是佛教徒,不愿意腳踩兩只船,這是第一。第二來說,不愿意當日本的走狗。第三來說,他知道道教界不團結(jié),爾虞我詐,都在爭權(quán)奪利,所以不要介入這個旋渦。他在選舉那天沒有出席,稱病,就說在天津住院了。在選舉那天就選了田子久,就是地安門外火神廟的住持,為道教協(xié)會會長,名義上是副會長,但是代理會長,就是一身兩任。
我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好,經(jīng)常有病,我祖父常帶我到火神廟去看中醫(yī)。每到禮拜一,袁壽臣在火神廟里頭坐堂。這個中醫(yī)大夫袁壽臣不是他的道士。星期二跟星期三呢,是崔紹晉大夫。禮拜四、禮拜五、禮拜六呢,是楊振東。就是每天各有一個人坐堂,所以我常上那兒去看病,時間長了,就跟田子久認識了。[77]
定:去了多少年?
常:最少也去了七八年。
定:怪不得。
常:我爺爺常帶我到田子久方丈室里頭去串門兒。田子久便問:“這是您什么人???”——“這是我小孫子?!薄笆裁床“??”——“沒什么真正病,就是身體不好?!碧镒泳谜f:“那許個愿吧!在神前許個愿吧!我給加持一下。”我爺爺就說:“給師父磕頭。”
?。?/span>就認了師父?
常:哎,就預先讓我給這個田子久磕了頭,讓田子久收我為記名弟子,不是真正的出家道士。什么叫記名弟子呢?過去咱們民間管他叫“跳墻老道”,知道吧?佛教管他叫“跳墻和尚”。[78]這么樣,我們就找了一個好日子,在神前上了一堂供,請他這廟里的和尚念了半天的經(jīng),然后擺了幾桌素席,田子久就成了我的師父。但是我不必上那兒去住廟,因為我不是正式的出家人,只是到了節(jié)日的時候,到那兒去“隨喜”,不叫“上廟燒香”,這叫“隨喜”。比如說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誕辰,夏至靈寶天尊誕辰,冬至元始天尊誕辰,這些主要的日子你必須得去,不是這些主要的日子你可以不去,在家待著,愛干什么干什么,上你的學,這就是“跳墻老道”。但是“跳墻老道”“隨喜”的時候也得穿上道裝,打扮得跟《西游記》里五莊觀那道童似的,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到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人家翊教寺通知我爺爺了,說:“讓孩子還俗吧!”就是“跳墻”。弄一條板凳,上面擱一塊紅布,表示寺院的紅墻,讓徒弟邁過這個板凳,表示還俗了,回家之后就可以不再來了,就這么個情況。這個東西不入法。

火神廟東牌樓(1901)

火神廟正門(蘇柏玉攝于2016年)
2.我與佛教
常:底下咱們再簡單說兩句佛教的事。
定:好嘞!行。
常:潭柘寺有一個老方丈叫茂林[79],是華北佛教協(xié)會的會長。溝沿兒翊教寺[80],就是現(xiàn)在趙登禹路,現(xiàn)在叫育教胡同,過去叫翊教寺街,這翊教寺是潭柘寺的下院,這個下院的住持是誰呢?是德福,他俗家姓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恢復他的俗姓叫王德福。德福就住持這個翊教寺,應當是香山八大處香界寺的住持。這個老方丈每年到我家來串門兒,就跟我爺爺說:“告訴您這個小孫子,讓他認個師父,這樣的話,保佑他沒災沒病健康成長,這不是好事嗎,您做這么一件善事吧!”其實他就是為了讓我爺爺在廟里頭給他捐點錢,家里掛的那大匾——“福緣善慶”。
定:怎么誰跟您爺爺要錢,您爺爺都給???
常:“見義勇為”“樂善好施”“慈善為懷”,全是這個。這一瞅,這家是為善最熱的家,嗯。我爺爺那時候無所謂,花倆錢就跟咱們現(xiàn)在花五毛錢似的,無所謂。當時他一說,我爺爺說:“好吧!”他也不能說他小孫子已經(jīng)在地安門火神廟認過師父了,對不對?佛道本來是一家,民間俗信不分佛道,你知道吧?
佛道分家就是解放以后。我跟白云觀說,北京辦白事,番道禪尼四棚經(jīng)[81]伴送庫,白云觀所有的道眾都說:“你記錯了。”我說:“為什么?”他說:“這個和尚跟老道念不到一塊?!蔽艺f:“對,念不到一塊,它是分著念,各自念各自的。”他說:“那也不行,老道是東方接引,和尚是西方接引,這是不同的兩個方向,神佛也不一樣,這樣道場就亂了?!蔽艺f:“你要知道,北京過去來講,佛道不分。拿你全真派的丘祖來說,也是佛道原來是一家,都有這詞兒,對不對?你自個兒好好看看這經(jīng)典,有沒有這詞兒?我不會記錯,我看了不是一回了,這個事你可以問問劉之維[82],劉之維是老人?!彼麊柫藙⒅S,劉之維告訴說:“老常沒有記錯,是這么回事,是這么回事?!?/p>
定:我看您寫的書里講那個梵道什么一塊念經(jīng)的那段,是您寫的嗎?
常:嗯,念的什么都有。和尚念什么,老道念什么,對不對?
定:喇嘛念什么。
常:對,喇嘛念什么。
定:尼姑念什么。
常:嗯,尼姑應該念什么,居士應該念什么。
定:佛經(jīng)您跟哪兒學的?
常:你甭管是這個往生普佛[83]也好,是咱們正式的念一個《白條經(jīng)》也好,都可以拿得下來。所有參加白事來說,都是念的佛教經(jīng),都是和尚經(jīng),所以聽聽,耳朵里都有耳韻了。怎么張嘴,儀式什么樣,你會不會念,這個問題小。你得會穿,穿上他那衣服會行禮。人家都跪著行禮,你站著不行。動作得一樣,他那個行禮你得會。還有一個就是什么問題呢?法器打不出點兒來不行,你打得亂七八糟,打亂了不行。那個板點怎么打?那東西很有關系。要怎么打,上次那道教協(xié)會會長來的時候,他說:“這個七星板點您會打嗎?”我說:“過去辦白事,比如說送疏,這個本家大爺拿茶盤端著這個黃表,后面跟著13個和尚,這13個和尚得打扮,得宣著圣號出去。”[念經(jīng)]這叫接贊,這個就非常隆重。那好!這本家大爺往那兒一跪,頭上擺著那錢糧盆,鋪柜把黃表接過來之后,擱在這盆里頭一燒,就開始。你比如說什么呢?。?span >念經(jīng)]這一鳴號回去了,趕緊到那靈前頭轉(zhuǎn)咒,念一遍《心經(jīng)》《大悲咒》,有的時候“交功”,什么叫“交功”呢?就是交代一下今天到場都做了些什么功德,為誰做的功德,誰請的這堂佛事,齋主兒是誰,就是全體孝主兒的名字。[念經(jīng)]
定:您可真行,您都能記下來,真棒??!
常:就叫《薦亡文疏》,“交功”的時候念這個。把那死人的生辰八字兒都得念出來,什么時候生的,什么時候死的,現(xiàn)在多大歲數(shù),是哪兒的人。這叫《薦亡文疏》,必須得念這個。佛教不管它叫《薦亡文疏》,叫《三寶式》,三寶是佛、法、僧[84],也叫《三寶證盟》。
定:是這個“交功”嗎?
常:對!這個字在古文當中跟“冥”字是通的。
定:證盟?
常:共產(chǎn)主義聯(lián)盟,南斯拉夫共產(chǎn)主義者聯(lián)盟,對不對?這個同盟,攻守同盟都是這個“盟”字。但是在佛教界用“明”字,說:“你給開一張證明?!弊C明就是證盟。
定:就是《三寶證盟》。
常:這是佛教用語,《三寶式》。道教也是這樣。那個樓庫原來也得寫一個《三寶式》的證盟,也得寫。[念經(jīng)]這個《文殊宗教盛傳》,也是民俗性的。底下拿這紅筆“啪”畫一鉤。
?。?/span>有一點,不多。我當時見過這樣的東西。
常:這叫《三寶式》。喇嘛念的跟和尚念的是一樣,但是它念的那東西是按照葬禮念的,它那個都是橫的,藏文不是橫寫的嘛,是不是?它舉行的全盤的道場儀式跟佛教不太一樣,念的時候不吹不打,吹打的時候不念,這佛教是一邊吹打一邊念。你比如拿佛教來說[念經(jīng)],打一串兒完了之后再念,念完了之后再吹。但是有的時候,它那個笙管笛簫是給托腔伴奏,就跟咱們曲藝唱歌似的,得有人給伴奏。喇嘛不是,喇嘛吹的時候是吹,打的時候是打,那完全不同,不一樣。念的時候咱們誰也不知道念的是什么,因為咱們不懂這藏文。[念藏經(jīng)]就好像咯痰一樣,這末了兒一拉長聲,鋪柜馬上“啪”這么一立。[念經(jīng)]
佟:吹那個大號。
常:就這玩意兒。但是有時候還加上嗩吶,和吹鼓手吹的那個不一樣。[念經(jīng)]喇嘛,這叫《西梵樂》,其他的錄音帶我都有,就是沒有《西梵樂》的。為什么?我買不著。我上雍和宮門口那個新式的香蠟鋪,他說:“您要什么?”我說:“我要這《西梵樂》的音帶?!彼f:“什么叫《西梵樂》?”
定:哦,都不懂。
常:我說:“就是你對過兒那喇嘛廟雍和宮吹的那個。”他說:“哎喲!那可沒有,我倒有這個佛教的音樂?!蔽艺f:“佛教什么音樂?”他說:“您可以聽聽吧!”他往那兒一放。[念經(jīng)]我說:“你別放了,你這什么啊這是?你這是廣播音樂,這曲子叫《平湖秋月》,你這不是逗嘛!”[大笑]但是還加了木魚和引磬。我說:“這才是佛教的音樂呢!你那個不行?!?/p>
佛教(樂曲)分各種牌子,比如說《望江南》,它都有牌子的。比如說《曹溪水》,比如說《靈前歌》,吹得慘著呢。道教吹得沒有那么慘,佛教吹得慘著呢!那個《萬世通》換了六盤錄音帶的樣口,我這兒有一份。法源寺放這個錄音,有一個老太太,一邊聽一邊在那兒哭,那個和尚就問她:“哎喲!老太太您這是干嗎?哭什么???”她說:“我媽死的時候就是吹的這個?!保?span >模仿老太太哭]哭得更厲害了,她說:“我媽死的時候吹的就是這個,我一聽就想哭。”哦!我這么一聽,我說:“她說的是實話,是這么回事,我小時候聽的就是這玩意兒。”
定:您說特別慘的那個?
常:嗯,老道吹的那個不行,那沒有這么慘。佛教的《嘆骷髏》能把人給吹哭了,道教的《嘆骷髏》就當作一種唱歌來聽?!段鹘隆穼Π??[念經(jīng)]還拍一下鎮(zhèn)壇木,然后就開始吹[念經(jīng)],就這個玩意兒。
定:唱得跟歌似的。
常:[念經(jīng)]這是道教的,佛教沒有這個。
定:佛教特慘的那個您能哼哼嗎?
常:它主要吹的《靈前歌》,那都是比較慘的東西,但有的時候也是佛道兩教混用的,你比如說上和寺有一個怯和尚,他吹得那就不慘。[85]還念個《二十四孝》,就和唱曲一樣,不太慘,但是非常嚴肅,比如說,[念經(jīng)]這個不算太那什么,就是吹的《靈前歌》。[念經(jīng)]佛教,你必須得五音配好了才能好聽,咱們學的是一音,人家是五音。它有高低音的配合,就像咱們唱歌似的,有高低音。
定:和聲似的?
常:嗯。[念經(jīng)]我說:“你這個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們北京人聽了之后啊,會笑話你,笑掉大牙。北京地方音跟你那詞是一樣。”你比如那兒開壇了,[念經(jīng)]它一板一眼都體現(xiàn)了。[念經(jīng)]參禮佛、法、僧三寶,你知道吧?
?。?/span>上香設拜。
常:所謂“瑜伽焰口”就是澄心觀想。就是正座的法師,戴了佛冠之后他就代表神、代表佛,就可以號令鬼神。通過他腦子的澄心觀想,就把九幽十八獄的眾孤魂,什么屈死鬼、吊死鬼、冤魂怨鬼全拘了來,給他們滅罪,滅罪之后給他們施食,讓他們各得飽滿,然后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佛——不入地獄,皈依法——不墜餓鬼,皈依僧——不墜畜生”,這叫“不墜三途之苦”,讓他們各得其所,該托生的托生,該轉(zhuǎn)世的轉(zhuǎn)世,該升天的升天。請這堂齋主兒的這個人,給他增福延壽,他得善利的70%,其他眾鬼魂得30%。做了這么一件功德事,就把亡人生前所做的罪惡一筆勾銷了,所謂“為亡人免罪”就指這個說的。但是咱們一般都說“免罪”,講道理講不出來,要講“瑜伽焰口”這個東西能講兩個小時,不是剛才我這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這也是一門學科,現(xiàn)在沒人講這個,因為這個都是封建迷信的事。道教不叫澄心觀想,道教叫“存神”,實際上說了半天,都是腦子里頭想象的。
定:您腦子已經(jīng)非常好了。我特別驚訝您怎么能記那么多的事。
常:[笑]凡是我經(jīng)過的事,我都有點印象。不會有多大錯差。我從東北回來之后,到北京居士林去了一個時期。因為那兒有我一個同學,是現(xiàn)在的北京佛教居士林的林長,姓夏,原來叫夏佛念,現(xiàn)在叫夏法圣[86],是我一個小學的同學。夏法圣的姑父,就是夏蓮居[87]。夏蓮居原來是創(chuàng)建居士林的五個發(fā)起人之一,有這么個因緣,所以我在道教、佛教也好,用一句糙話來講就是什么呢?——是結(jié)過緣的。用咱們俗家的話來講,我是在佛道界“走平道的”。
定:走什么?
?。?/span>“走平道”,就是認識很多人。
常:所以居士林的居士也好,佛教界的佛教徒也好,跟我是有來往的,道教界更不要講了。關于我這個宗教的歷史就講到這兒。
【定宜莊記】常人春先生在口述中提到,他曾拜地安門外火神廟的住持田子久為師父,常家與田子久之間的關系也維持了多年。常人春后來撰寫的多篇文章都談到了這個人物和與他相關的故事,如《地安門外火神廟》《白云觀活燒老道案始末》《地安門瑣記》等等。從中可以看到,田子久這樣一位道士身上,竟然存在諸多與民國年間北京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相關的線索。把這些碎片連綴到一起,就會使隱藏于當年京城社會,但如今已經(jīng)鮮為人知的歷史一角浮現(xiàn)出來。現(xiàn)節(jié)選部分內(nèi)容,供讀者參詳。
《地安門外火神廟》(節(jié)選)
地安門外火神廟,全稱為火德真君廟,它是天師正一派的道觀,封建時代,是正一派大宗師張?zhí)鞄熡山鼾埢⑸饺刖┯P見的駐蹕之所。據(jù)《帝京景物略》等古籍對火神廟的歷史沿革均有所記載。認為該廟始建于唐貞觀六年(632),距今已有1370余年的歷史。但北京文物管理局編《北京名勝古跡辭典》之說是“傳為元建”,不知其根據(jù)為何,待?考。
元末至正六年(1346),火神廟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繕……清代,火神廟雖被擠占了不小的面積,其建筑、神像尚稱完整,有在此長住的道士十數(shù)人,儼然還保持著當年古觀的體制,清規(guī)(太上家法),循例有法事活動。每年舊歷六月二十二日火德真君誕辰之日均有盛大法會。清代沿襲明制,命欽差大臣前往致祭,并進獻各種法物。從清內(nèi)務府的檔案中可以看到,雍正年間命養(yǎng)心殿造辦處給火神廟特制了銅質(zhì)鍍金掐絲琺瑯五供和填漆錢金供桌等供器供物。清末,慈禧太后曾多次到此進香,并于每年舊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jié),在廟內(nèi)祈禱“資度道場”,在廟的山門外焚化巨型法船,此是當年京城的一大盛事。
民國期間,火神廟的法事活動,僅是向民間“十方善信人士”撒帖、張榜。今人朱家溍先生在《燕都》撰文《什剎海夢憶錄》說:“我記得當時每年六月二十二日,我家照例接到火神廟主的請?zhí)?。?jù)說這一天是火德真君的誕日,我家并不迷信,但習慣上所謂‘有以舉之,莫敢廢之’,所以也照例應酬?!?/span>
民國期間,火神廟方丈為田子久,法名田存續(xù)。據(jù)說,他是鐘樓豆腐池胡同田家的后人,田家是清代官宦之家,官至閱海。田子久本人極喜交際,上至政府要員,前清遺少,八大宅門,下至紳商各界,均有程度不同的往來,因此,在北京很有名氣,他與二郎廟住持、長春堂藥店東家張子余等,統(tǒng)稱“北京四子”。
田子久與北京各界知名人士結(jié)成“金蘭之好”的盟兄弟有二十二人,其中主要有:
徐子才,系地安門外大街平易銀號經(jīng)理,他與什剎海河池、冰窯東家白煥亭是田子久進行道務活動在經(jīng)濟上的堅強后盾。
張子余,系永定門外二郎廟住持,綽號張老道。早年以經(jīng)營長春堂中藥店賣避瘟散起家,后相繼辦起長春東號等木廠、億兆百貨商店等大商號。致富后,辦理道教事業(yè),收容、組織貧苦青少年參玄學道、學經(jīng),有所建樹。
筆者祖父常旭升,曾在京兆全區(qū)偵緝處任職,后任東北軍閥張作霖督戰(zhàn)隊司令副官長,后為古玩商,號稱“常四爺”。因信奉道教,故與田子久是莫逆之交,經(jīng)常用自己的社會關系支持田子久的道務活動。據(jù)說曾與張、徐等盟兄弟共同上書南京政府,懇請立道教為國教。
鮑鏡如,大豪紳。系河南省省長胡玉昆的老丈人,他的兒子鮑振武亦在胡玉昆的手下任職。
魏子丹,北京西單元昌厚茶莊經(jīng)理,日偽時為北京茶葉同業(yè)公會會長。
高壽峰,系北京內(nèi)一區(qū)首席署員,職務不大,但結(jié)交甚廣。
郭子玉,人稱“郭七爺”。在北京開設有七個大飯莊子。
傅俊山,系北京電車公司總交涉員。此外,還有關路天、金俊恒、朱紹武等多人。
田子久有四個徒弟:大徒弟趙心明、二徒弟劉心亮、三徒弟張心知、四徒弟李心坤,均是精明強干的青年道士。除大徒弟趙心明是解放前被一齋主索去還俗外,余者都是解放后還俗的。
田子久是華北淪陷期間道教界的風云人物。日偽時,日寇企圖利用道教為其侵略、統(tǒng)治服務,于民國三十年(1941)由“興亞院”下令,成立華北道教總會,日寇請出下野的官僚陸宗輿做會長。鑒于田子久在北京道教界及社會各界久孚眾望,請他當副會長。這本來是由“興亞院”授意,經(jīng)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批準的,但為了欺騙輿論,還要走“選舉”的過場。據(jù)說,選舉是在偽內(nèi)務總署監(jiān)選下進行的。開會那天,陸宗輿因病住院,未能到會,所以,只好臨時改選天津佛教居士林林長、前國務總理靳云鵬為華北道教總會會長,田子久為副會長。但靳云鵬推而不就,只是掛名而已,實權(quán)仍落在田子久的手里。
田子久本是正一派的道士。其不知北京正一派的勢力根本無法與自元朝以來就廣泛傳播的全真派抗衡,況且兩派在歷史上積怨頗深,讓一個正一派的道士當華北道教總會的副會長,而且有著實權(quán),當然做“十方叢林”全真派的白云觀新任住持安世霖不會服氣,于是對一百多名常住白云觀的道士下令,誰也不準加入道教總會,否則立即予以“啟單”(驅(qū)逐出廟)。與此同時,安世霖還千方百計地拉攏張子余等,企圖從中打開豁口,破壞二十二盟兄弟的關系。另外,他將白云觀大批古物盜出,送給曾為日偽維持會會長的江朝宗,以為靠山。
對此,田子久毅然采取了對策,借口白云觀是華北道教祖庭,經(jīng)呈請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批準,以白云觀為道教總會會址,規(guī)定日期由道教總會接管,并下達公事,讓警察局局長余晉和命令西郊警察署派人去彈壓。不料,事先有人向安世霖泄露消息,安馬上哭求江朝宗給做主,江大為震怒,說:“有我江老頭在北京一天,任何人休想動白云觀一指頭!”當即找來余晉和,強令不準配合道教總會接收白云觀的行動,余被迫收回成命。及至接收人員田子久、孟廣慧(鼓樓前煙袋斜街廣福觀住持)、張修華(天津天后宮住持)等人去白云觀接收時,安世霖、白全一聲稱沒有見到公示,根本不予接待。事后得知此次變故乃江朝宗從中作梗,王揖唐又研他不過,對田子久顯屬愛莫能助。田子久急氣交加,回到火神廟就病倒了。
田子久羽化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秋天,當時北京市民盛傳田子久到南京開會,見到了偽南京政府主席汪精衛(wèi),見田子久儀表、談吐不凡,謂“可惜出了家,不然真夠個省長的資格”。田子久一動心,從此坐了病,以致一命赴“南宮”,“朝禮無上虛皇尊”去了。當然這僅是傳言,權(quán)且姑妄聽之。
田子久發(fā)喪舉動可謂大矣!長春堂老道張子余有自辦的材廠,主動送來了柏木棺材。東岳廟、和平門內(nèi)半壁街呂祖閣與本廟聯(lián)合起來,以三十七位道士為他辦了“無上資度升天道場”,借用俗禮,舉行了隆重的送庫儀式。發(fā)引時,用的是西黃城根信成杠房的四十八人大杠,靈盒(柩)上扣著青云白鶴的大罩。觀者如潮,萬人空巷。當時成為北京城內(nèi)的一件大事。
據(jù)當時火神廟派出所的民警王應生(20世紀80年代為新街口派出所所長)回憶說:“從1950年起,道士們即開始陸續(xù)離廟還俗,到1956年廟產(chǎn)公有時已為數(shù)不多。記得有個在齋堂做飯的道士(遼寧人)老鄭頭被送到清河鎮(zhèn)社會救濟院養(yǎng)老去了?!彪S后,公安局交通大隊也搬了進去。
據(jù)筆者了解,還有一個火神廟經(jīng)班的老道士張元壽,80年代還在白云觀燒鍋爐。1993年羽化。
田子久結(jié)交極為廣泛,涉及京城眾多重要人物。而他的出身,也是一個被人注意的問題。田子久在淪陷時期曾出任(偽)華北道教總會會長,并與白云觀結(jié)怨。很多人都認為1947年發(fā)生的白云觀火燒老道(前文中提到的安世霖被焚)一案與田子久有關。針對這些問題,有張雪松所撰《北京火神廟住持田子久(存續(xù))小考》[88]一文可資參考,內(nèi)容除了提到白云觀火燒老道事件與田子久有關之外,還懷疑常人春在《地安門外火神廟》中列舉的所謂“北京四子”,應該就是“太監(jiān)四子”,即徐子才、張子余、田子久和魏子丹。[89]他經(jīng)過考證推斷,與白云觀住持安世霖積怨頗深的田子久,幼年時應為太監(jiān),晚清民國之交時出宮,在火神廟出家為道,為正一派道士。由于其太監(jiān)身份,應與全真龍門岔派霍山派有一定的關系。在此附上這些非常有趣的線索,意在提醒讀者注意常家在民國時期社會交際的復雜性。
四、我的人生經(jīng)歷
【定宜莊記】常先生在解放后的經(jīng)歷,按他自己所述大致如下:1952年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在小學教書,以后到中學當音樂教師。1960年被勞改,到黑龍江興凱湖農(nóng)場;1985年回到北京?;鼐┖笳夜ぷ鞑蝗菀?,最后在東岳廟當“特別顧問”,每月1200元。共寫了13本北京民俗方面的書。2009年時,退休金每月800元左右。
定:咱們今天還接著昨天的開始好嗎?
常:還接著昨天談?
定:嗯,就是我昨天跟您說的,從您打小兒的事開始談。
常:行,把我小時候的事都談談,咱們從頭兒說起。我們家,雖然我父親跟我大舅都不是“闖業(yè)”的人,但我自個兒給我自個兒評價——我是一個“闖業(yè)型”的人,探索、開拓、進取、拼搏、奮斗一輩子!
?。?/span>不容易。
常:這不是給自個兒戴一個高帽兒夸自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才不合時宜,我常說:“這是我的事業(yè)?!比思艺f:“你說得不對,這不是你的事業(yè),這是黨的事業(yè)。”我一聽,人家這語音高。我這還當正面話來說,“當作自個兒的事情來干,當作自個兒的事業(yè)來干?!比思艺f:“錯了,這是人民的事業(yè),這是黨的事業(yè),你這觀點就不對?!?/p>
定:得?。?span >大笑]
常:所以我凈往里頭掉。咱們先別說這個,還是揀小時候說起。我生在這個家庭里頭,我就看不慣我父親跟我大舅搞的那套。你們一天躺在炕上,蜷腿帶弓腰,大蝦米炒雞爪似的,在那兒抽大煙,完了之后打八圈,一打就是半宿,干什么你是!對不對?關鍵是這個也不要緊,你得做個買賣,做個事業(yè)呀!那明兒指什么活著???咱們不用把話說得更高,就是你自個兒怎么給自個兒找生活出路啊?沒有這個認識。唉,我祖父是什么呢?養(yǎng)不教。《三字經(jīng)》不是“養(yǎng)不教,父之過”嘛,他這就是。
定:養(yǎng)不教。
常:養(yǎng)活孩子,不懂得教育;有了錢,不懂得計劃開支,不懂得儲蓄,不懂得積攢。
1.童年
常:哎!咱們不能凈說這個,還得說我自個兒這點臭事。我這個小孩啊,跟別的小孩不一樣,有一種癖好。過去古人說“無癖者而不利”,你知道嗎?癖好是對某種事物的過分追求和愛好,“癖”在某種程度上應當說是病態(tài),但是學者不承認這個。我從小就有癖好,要是在市面上看見什么了,回去我準模仿這個東西。比如說我今兒聽唱大鼓了,回去之后,沒事弄一個板兒或者弄一個什么玩意兒,在這屋里就學上了,也沒人指點。
我第一個學的是北京的地方蓮花落,那時候才多大歲數(shù)?六七歲。我們那管事的姓李,叫李連柯,抱著我上鼓樓后頭那個小市場,那是鼓樓第一社會教育區(qū)民眾教育館[90]布設的。抱著我上那兒去看玩意兒,聽大鼓,聽一些個曲藝什么的。有一個叫白玉山的,在那兒拉個場面,唱地方蓮花落?,F(xiàn)在沒有會唱這個的,這個是“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我還是喜歡這個玩意兒,但是沒地方看去了,我唱一段,也沒人聽我這個,這叫什么玩意兒?
定:您現(xiàn)在還會唱嗎?
常:怎么不會唱???這個東西都得有那個節(jié)奏板兒,也叫“什不閑”[91]。就像咱們數(shù)快板兒,沒有那個不行,這樣一拉[口技],就像拉鑼、鼓、镲三件一樣,它打的那點跟咱們現(xiàn)在一般給戲劇伴奏的點不一樣[口技]。它打那鼓是悶著打,按著打,不讓它響,[口技]不是這樣的,是這樣[口技]。一般都是唱的比較多,連唱帶曲藝,對吧?比如,[口技]就是這個玩意兒,那一般唱大段的,單唱的,一個人唱的話,比如《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鏡架》)。[演唱]這頭一段。
現(xiàn)在沒有唱蓮花落的,沒有唱那個《十里亭餞別》的,這都是名段,我都能隨便唱兩句,現(xiàn)在你唱兩句沒人聽那個,現(xiàn)在青年誰聽那個?舊的流行歌曲吧,你唱一段現(xiàn)在都沒人聽,對吧?現(xiàn)在的流行歌曲只有節(jié)奏感,強烈的節(jié)奏感,沒有優(yōu)美的旋律,沒有很好的耐人尋味的歌詞。
過去那流行歌曲,剛才我說都是三者俱備的,一個是歌詞,一個是旋律,再一個是節(jié)奏。所謂歌詞得結(jié)合現(xiàn)實的生活,那也有相當好的了。幾十首甚至上百首流行歌曲我都能唱,而且彈著琴給你唱。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有那音樂老師請假不來的時候,學校里指定學生會的人到那兒去,不叫代課,叫輔導大家溫習舊課。有一個小四門[92]的課,老師不在的話,我就給輔導去。時間長了,學生都說:“不讓正式老師,還是讓常老師來教我們?!睂W校說:“哪兒來這么一個常老師?”說:“學生會那個?!薄澳莻€不行,那個不合法,人家教育局不承認這個,學生教學生那不成?!蔽夷苊笇W生的心理,知道他們愛聽什么,愛學什么。
您看過去,我不但聽,就是聽了什么,回來日久天長,都能自個兒唱一段。不是說就學這舊的,也學時髦的東西。比如上次我到吃飯的飯店卡拉OK,一翻本子,有《五月的風》[93]。我說:“我唱一段,你們聽著?!蔽覄傔@么一唱,所有的服務員都跑到這個單間來了,說:“我們以為是哪個女的來唱了,怎么是一老頭兒??!”[大笑]我拿它當口技來學,我給你唱一個《瘋狂世界》你聽聽。[唱歌]
定:這是40年代的歌???
常:40年代的歌?!斗蚱尴嗔R》[94]《三輪車上的小姐》[95],還早一些的,《可愛的早晨》《討厭的早晨》[96]。我這人什么都學。
定:您后來上小學跟哪兒上的?
常:我慢慢說,關于小時候,這不是到處逮什么學什么嘛。比如糊燒活兒也是這樣,我看完接三、送庫的,回來就糊這么一盒,但是沒有像現(xiàn)在這個這么細。氣得我母親說:“你要再糊這個的話,我給你送北邊冥衣鋪學徒去,你也不用上學了?!蔽夷顷噧哼€不懂事,還無所謂闖業(yè)不闖業(yè),沒有什么政治追求,我覺得你送我到冥衣鋪更好,我還愿意去呢,實際上她說這話是氣話,她不可能送我上冥衣鋪學徒,對吧?那時候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這個行業(yè)不行了。時代在進步,人民腦筋在開化,這個東西是落后的玩意兒,早晚被時代淘汰,買賣一天比一天蕭條,不行了。我寫的“民俗行業(yè)”你們可以好好看看,對冥衣鋪描寫得很細致。真正從業(yè)人員他也寫不了,他寫不了那個,他文化程度不行。這個你還得有寫作能力,還得有記憶,還得對這行了解得特別通才行,才能寫這個玩意兒。
我在家不好好上學,因為我學齡前準備工作做得好。那時候也不興念蒙學,但是我們家住著一些“住閑的”。我說:“八奶奶,我要上學的話先學什么呀?”她說:“先學《百家姓》《三字經(jīng)》?!蔽艺f:“那省得明兒我挨打、罰站,您教我《百家姓》《三字經(jīng)》。”她說:“那行。”她給我找出一本,我天天背這個玩意兒。人家三十兒晚半晌兒熬夜,打牌的、放炮的、點燈籠的,我坐屋里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wèi)、蔣沈韓楊……背這個玩意兒,寫字。我毛筆字寫得相當漂亮,但是就有一樣,漂亮可是漂亮,按照書法來說不夠條件,為什么?因為書法是藝術品,咱們這是實用品,你說要是開會寫一個動員大會,我給您寫這個,掛在那兒保準漂亮,30分鐘完成了,這我有特殊的方法,所以過去“文化大革命”所有開會的那些玩意兒全是我的玩意兒。但是我不敢說我是從冥衣鋪學出來的,不敢說那個。什么動員大會,什么斗爭大會都可以,不用拿毛筆寫,就拿粉筆在咱們破報紙上畫上,然后拿大頭針別在那黃紙上一剪,30分鐘就齊了。
定:這我也會。
常:這是我的特殊玩意兒。你比如過年糊點燈籠什么的,這都是我的事。我小時候就弄這玩意兒,到我上五年級的時候,不干這個了。家里很看不起我,家里說:“你一天到晚不好好學習,不務正業(yè),糊這個弄那個,一天到晚弄這套玩意兒。要不你就唱大鼓,你學的這玩意兒能要飯去!這回要飯甭發(fā)愁了,能找到門兒了,餓不死了。”
定:您父母他們不愿意您學這個是嗎?
常:那當然是了,那叫什么!
定:哦!那您到五年級的時候,您就知道這些東西都是下九流的,就不愛了?
常:對,我就有這個想法了,學這個不行,學這個沒有用。不能說一點用沒有,但是這個東西叫人瞧不起。別說大的,當一個小學教師也比它強,當一個小事務員也比它強,雖然說掙錢掙得少。小學教師不會一個月掙一所房子,對不對?但是他可以跟別人說的,講的。人問:“干什么的?”“我教書的,我教育界?!边@是句整話,對不對?這是句整話。
定:嗯。
常:所以我認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有實際情況。到了五年級,上高小了,學校里有學生會。我這個人有一個缺點:個人英雄主義比較強,好出風頭。這個學生會表面上也是選舉的,實際上是學校方面指定的。因為我當時在學生當中比較活躍,有一些課程別人沒有學到的,我比他們學的東西多。你比如說唐詩宋詞,那陣兒小學的學生會這個的很少。
北京一光復[97],學校老師說:“你們誰會背《國父遺囑》[98]?我聽聽?!背宋覜]有一個人敢舉手。我說:“我背給您聽聽。[背]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jīng)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現(xiàn)在革命尚未成功……”背完那老師就說:“看見沒?你們都應該向常人春學習,中國人不會背《國父遺囑》不行?!边@就給我種下一個因,所以學生選舉的時候把我弄到學生會了,當學習干事。那時叫學術組,不叫學習組。出墻報,組織一些關于學術方面的活動,就是干這個。所以我興趣就轉(zhuǎn)移了,我說:“我得爭取當這個學生會主席?!保?span >大笑]這野心多大,你知道吧?沒當學生會主席之前,我自己有我自個兒的玩法兒,自個兒組織了一個社團,這個社團叫“國花社”。為什么叫“國花”呢?國家之花,用現(xiàn)在的話說,祖國的花朵,還寫了一份章程,這份章程第一個宗旨是什么呢?——“嚴于行樂,鼓勵學業(yè)”。你聽這個詞兒。
?。?/span>嚴于行樂?
常:那個旗人老師一看就樂了。旗人老師把這東西拿給校長一看,告訴:“我們班里出了這么一個人?!毙iL說:“好??!”當時就獎給我100張白報紙,這么1令白報紙,說:“你拿著這個去畫,去寫吧,給咱們學校出墻報?!?/p>
定:那是什么小學?
常:郎家胡同小學。后來遷到琉璃寺去了,就叫琉璃寺小學[99]。那陣兒它不叫這名,按照保來說,內(nèi)五區(qū)第十三、十四保國民學校,是這么個詞兒。
定:郎家胡同不就是那滿蒙高等學校,就是后來的一中[100],安定門那個嗎?
常:所以我這興趣就完全都集中在這地方了。第一個,搞歌詠晚會,給學校排節(jié)目。排什么呢?就排黎錦暉的《月明之夜》[101]。[大笑]趕那起,再不糊燒活兒。哪兒顧得上糊那玩意兒?提也不提那個。按說家里應當懂得這個,這不是我埋怨我們家的父母,他們不鼓勵這個,讓你上學沒讓你去當官。我去就是當官,什么和尚念經(jīng)也好,什么什么一概不看,就是搞自己的社團。你在我這個學校,在我這班里頭,你必須得加入我這個社團,你是我的人。那就等于是黨派一樣,你不入我這個黨,你是在野的,那不行,那不受到我的庇護。所以那陣兒學生不管哪一班,都向我們這兒靠攏。所以我很快就成了學生會主席,而且自稱是“國花社”的社長,別人給我起的名字叫“國花少主”?,F(xiàn)在我出的一本詩集就寫著《國花少主詩詞》[102]。
還搞各種展覽,比方說書法繪畫展覽、標本模型展覽。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叫“走入正道”了,研究自然科學,不搞封建迷信活動,再不搞過去的那套玩意兒。唱大鼓,這個不行。唱單弦,不唱這玩意兒,只唱學校里規(guī)定的那些比較進步的歌曲。但是家里不鼓勵我,老說我不好好學正經(jīng)功課,沒事一天到晚搞這些活動那些活動?!澳氵@當什么去了?當官去了?”還有這個話:“我可告訴你,在學校里可不準說共產(chǎn)黨好,也不準說國民黨好,因為咱們是老百姓,不要介入政治?!彼f這些話說得太早了,我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共產(chǎn)黨?什么叫國民黨?我根本不懂。我就懂得我今天要搞歌詠晚會,我今天要演一個話劇,我要出第二期墻報,反映附近學校的情況,就這些玩意兒。我那個時候搞的還是非常狹隘的。但是呢,隨著年齡大了之后,多少有一點開化了,知道什么叫共產(chǎn)黨,什么叫國民黨了,但還是不介入這個,不談這個。那陣兒學校里也舉行所謂“清匪鋤奸自救運動”,知道嗎?
定:知道,能不知道嘛。
常:那都不行了。也教一些政治性的歌曲,你比如像《保衛(wèi)東北》《還鄉(xiāng)曲》,這都是反對共產(chǎn)黨的東西。
定:哦,反動歌曲。
常:對,這是國民黨的政治教育。但是它的政治教育比起共產(chǎn)黨來說弱得很,音樂老師到那兒去,寫上今天教什么呢?教《還鄉(xiāng)曲》,說這是張蔭梧[103]的作品。大家問:“什么叫‘豬崽茅房’呢?”他說:“就是毛澤東和朱德?!?span >[104]把這就寫在黑板上,有的學生就舉起手來了,他問:“你有什么事?”那學生告訴老師:“您把這給擦了吧!”所以當時給我很大的啟發(fā),哦!我說可能這里面有共產(chǎn)黨。小學里就有共產(chǎn)黨,不是他本身是共產(chǎn)黨,是他們家里有,或者他爸爸,或者他爺爺,或者他哥哥或者他姐姐。我說:“這個復雜得很。”學校里禁止唱流行歌曲,比如《夫妻相罵》《三輪車上的小姐》……
?。?/span>《漁光曲》[105]。
常:抓得很緊,比如就我們搞歌詠晚會,雖然不審查,但是假如牽扯到市面上的流行歌曲就不行。我到小學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教育局有密令:“北平市教育局密令,違密令示:查本市各中小學,居然有不法之徒在學生中公開教唱《三輪車上的小姐》《夫妻相罵》,殊為不法,飭令該校校長嚴加舉提,以絕亂源,令到之日,令遵勿違,治安未變,切切此令?!?/p>
定:您還能背。[大笑]
常:“局長王記高,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七月?!蹦憧次疫@腦子。
定:行,您這腦子真行。
?。?/span>太棒了。
2.“兒童教育館”
常: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我搞歌詠晚會,搞什么周會表演什么的,校長為什么特別囑咐不要唱市面上的流行歌曲,這我才印證上。還不說歌曲問題,就說我的思想發(fā)展,后來有的比我稍微高一級、大一點的孩子呢,看著我搞這個活動也說:“您搞這個‘國花社’,不如干脆就自個兒建立一個‘兒童教育館’?!惫臉蔷褪潜逼绞械谝蝗嗣窠逃^,我經(jīng)常到那兒去串,也學了不少東西。比如它搞各種展覽,搞陳列室啊,搞圖書館哪,搞一些個演出呀,搞一些群眾問事代理處,現(xiàn)在叫咨詢,那時候叫問事處,搞什么兒童讀書會啊……那搞得也挺花哨,我們常常上那兒去。
所以后來呢,我們也打算仿照那個人民教育館的形式,搞一個“兒童教育館”。但是這個想法非常幼稚,你有錢嗎?你有這個設備嗎?當局是不是干?第一,你沒有那個設備;第二,就是有那個設備,這不是你小孩在那兒隨便玩兒的,你管不了,對吧?比如說搞“國花社”也好,搞一個歌詠晚會也好,這是玩兒,這與你沒關系,與你學校也沒關系,這是我們個人的玩意兒,既是給學校搞,又是我們自個兒玩兒。那時候?qū)W校的管理也沒有像現(xiàn)在那么嚴格,你愛搞什么搞什么。但是你要說是搞共產(chǎn)黨,當然是不行的,這個要找你家長。你只要不搞政治上的東西,沒有關系,你愛說什么說什么,所以我是越搞越大。
簡單說吧,我們家把舊鼓樓大街的房子賣了,賣了這個活動就完了,為什么?因為那個凈是套院,有的是空房,在我們家就搞起來了,不用在學校里搞。有的能在學校搞,學校不說什么,有的就不能在學校搞。比如說今天禮拜日休息了,你在學校搞的話,人家工友就不干,妨礙人家休息?;蛘呷思曳艑W下班了,你不回家,你在學校鼓搗起來了,一直到晚上,那哪兒行???那不行,所以就在自個兒家里搞。這把房子一賣呢,院子也沒有了,空房也沒那么多了,這就不行了,你再想搞展覽,你搞不起來,你再想搞什么歌詠晚會也好,又演這個演那個不行了。
正好是1948年,賣了房子之后,下半年我就到中學去了。那當然人家對我是不了解的,我什么也不是,是個白丁兒了。可還有一樣,白丁兒是白丁兒,原來那群小學的學生雖然散了,但是還常常到我家來一塊聚會。又找一個同學家里,門口就直接掛上牌子寫著“兒童教育館”。這個挺有意思的,哎!
這個“兒童教育館”沒少捅婁子。搞了幾次集會,都是抄襲來的東西,比如“清匪鋤奸自救運動”,這是什么問題?當然了,當時搞這個沒有人管,而且學校還說好,派出所也說好。派出所還有好幾個人背著槍到這兒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瞧:“喲,這群小孩不錯,還懂得‘清匪鋤奸’,不錯!不錯!”還要表彰這件事。解放以后可麻煩了,這個事要調(diào)查,這個“兒童教育館”是干嗎的?什么人成立的?都搞了一些什么活動?這個“清匪鋤奸自救運動”誰組織的?
定:后來呢?
常:嘿,好,凡是“兒童教育館”的成員,那麻煩大了。那個組織也非常健全的:館長、副館長……哪個科都有名目的,誰管什么的,都有名目,而且還有證書、聘書啊,聘書也有草簽、公章什么的,都有。所以解放以后找我。
定:您是那教育館的什么職務啊?
常:館長。[大笑]解放以后呢,北平市第一人民教育館就在鼓樓,就是那個兒童圖書館,他們對我了解,因為都還是舊人,說:“您到這兒來吧!”忽然間(我)認得了一個姓黃的,叫黃為勤,也是一個失學的兒童。他說:“您搞這個(指人民教育館)是一方面。再一方面,咱們這個‘兒童教育館’不能放棄,我想?yún)⒓幽@個‘兒童教育館’的工作?!蔽衣犃送Ω吲d,時間長了,我對他也多少有點了解,他會畫,我就利用他這點,給我畫點東西。他就跟我要了一份聘書,這聘書也沒有寫什么,就是:“茲聘請黃為勤同志為某某兒童教育館館員。館長某某,公元1950年4月28日?!?span >[106]就那么個玩意兒。
唉,他也不知是怎的,拿著這聘書上別處去詐騙去了,實際上就是募捐去了。沒錢啊!沒有錢能辦事嗎?他拿這個募捐去了,結(jié)果讓刑事警察隊第四中隊抓著了:“你拿這個來滿處斂錢,那不行?!眴査@個聘書哪兒來的,就把這個事全都供出來了。本來那陣兒我有學校、有家庭,應該找家庭或者找學校,可這是怎么檔子事?把我直接找去了。我在那第一人民教育館,就是那“兒童教育館”閱覽室上班,剛走到那銀錠橋,把我叫住了,弄到小金絲套[107]胡同的派出所,就問我這是怎么回事。我跟他這么一說,他說:“那不行!你跟主管部門立案了嗎?你私刻印信,濫發(fā)文件!”[大笑]
?。?/span>罪過還挺大。
定:把我送到劉海胡同內(nèi)五分局,內(nèi)五分局沒怎么審,刑警隊就把我弄到第四中隊去了,第四中隊那會兒的中隊長跟我爺爺是朋友,我爺爺過去不是搞這個的嘛。他說:“呀,你這什么事?。俊蔽乙桓f這情況,他說:“你這個小孩又可愛又可憐,你認識我嗎?”我說:“不認識?!彼f:“常旭升是你什么人呢?”我說:“是我爺爺?!彼f:“回去之后想著問你爺爺好,你這個事沒有什么了不起,我跟你說白了,這叫貓肏狗的事。”[大笑]
定:什么?
常:你聽著,貓肏狗的事。他說:“這沒有什么了不起,我這是沒有辦法,誰給飯吃我管誰叫媽,這不共產(chǎn)黨來了嗎?咱們沒有轍呀!人家要愿意留這么句話,咱們只好給人家服務,是不是?這是跟你說實在的,這話可不能跟任何人講,咱們的關系也不跟任何人講?!闭f完了之后他就叫:“來人!”來了四個,說:“你知道這是哪兒嗎?這是偵緝隊!嗯,到這兒來要老實點,我們的首長今天審訊你,你知道嗎?”那個中隊長說:“你們都出去?!本妥吡诉@么一過程。其實審訊什么?。渴裁匆矝]問就完了。
在那兒待了好幾天,就轉(zhuǎn)到鷂兒胡同指導大隊去了,到了鷂兒胡同大隊,那大隊長更有意思,說:“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抓著土欄桿子撒尿和泥呢,你比我強,不錯!你們小孩在一塊玩兒這個沒什么問題,你就是不應該刻這么一個公章,還弄這么一個聘書,你這是私刻印信,這個不對。小孩在一塊聚會,玩兒,這都沒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個我們也了解了,學校我們也去了,你家里我們也去了,關你的派出所我們也去了,你這個情況大家都知道,沒有什么,你走個手續(xù)吧!留保打個保,你就回家吧,回學校也成。”等我回學校,學校當然不能不要我,可是我回到第一人民教育館,第一人民教育館可不要我了,認為我受刑事處分了,不能要了。但是我本身有這種意愿,將來搞一個“兒童教育館”,用解放以后的話來說是“少年之家”,北海那個就叫“少年之家”,對不對?
定:對,對。
常:那就是我們那個教育館的性質(zhì)。不是我發(fā)牢騷,他們就是不會看人,不會用人,不知道誰有什么長處。因為搞這個,他有他的正面思想,對不對?他首先沒有搞政治活動,你要是(把他)拉過來之后,完全是你的有生力量,這不挺好的事嗎?哪有這樣的少年???這樣的青少年是很少的,對吧?(別人)都是在那兒混的。哎,這是我這兒說實在的,不是我自個兒表揚我自己,這樣的青少年來說是很少的,對吧?你不能只看著小時候搞封建迷信活動。[大笑]
定:您真夠熱鬧的。[大笑]
常:當然咱們也說咱們自個兒的缺點——沒有正確的人生觀。說我這是為了革命,沒有這個意思。這完全是我自個兒的事業(yè),就是文教事業(yè),對吧?搞社會教育,搞青少年教育,嚴格說起來沒有多大問題,這有什么呀?這有什么毛病呀,對不對?
?。?/span>嗯。

北平市第一社會教育區(qū)民眾教育館(鼓樓)[108]

北京市少年宮(蘇柏玉攝于2017年)
3.任小學教師
常:(后來)我就上了師范學校。
?。?/span>什么學校?
常:北京師范學校,在恭王府夾道。[109]這個師范學校有勞動實習,指著學生在外面搞一點零活兒什么的。實際上就是給學校掙錢。過去舊社會就是那樣,學校不能白養(yǎng)活我們啊。因為學校也不收學費,也不收膳宿費,還是繼承過去通州師范、女子師范那套。1951年的這個春天,大概是4月底,我被調(diào)到沈陽的新華印刷廠,在裝訂車間干活兒,告訴說是實習。我到那兒不好好干活兒,一天跟工會里瞎泡,工會不是搞這套的嗎?——搞文教、搞搞車間宣傳。我想當個車間宣傳員,又想當車間統(tǒng)計。到年底,人家不干了,人家說叫你到那兒直接參加勞動,你不好好在那兒勞動,你一天到晚往工會跑,老搞這個,你不是盡扯淡嘛!人家跟學校指名,說誰誰誰表現(xiàn)不好。但是(名義上)不叫開除,反正就是不要了,解雇了或者怎么著。但是學校對我比較了解,回去之后并沒有怎么責備。說你不是愿意干這個嗎?這回好了,你不是回來了嗎?利用你這積極的一面,你當我們師范學校學生會的總主席,先是當副主席,半年以后是正的。
定:那還上學嗎?
常:就是在師范學校繼續(xù)上學,剛才那是兩三個月的義務勞動,給師范學校掙倆錢,就這么回事,我在那兒不好好干,人家那工廠不要了,給退回去了。學校不能說什么,學校也了解我的情況,也知道我過去的那點臭事,學校也說:“你當學生會主席是當學生會主席,但有幾個問題得跟你談清楚了。第一個,你得受咱們學校黨委的領導,不能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要先請示后匯報,這是至要的。第二個,還是以你的學業(yè)為主,不是到這兒來當官,不是到這兒來當領導,不能對教職員工指指畫畫,不管怎么說,你現(xiàn)在是這兒的學生,不是這兒的領導。對學生只能組織號召,也不能夠當你是他們的上級,這是不對的?!笨晌揖褪且旑I導,就是要指指畫畫,就是要指揮,甚至連工友都要指揮:“你干這個,你干那個?!苯裉扉_會了,告訴工友:“你去布置會場。”我告訴你怎么布置,這國旗掛哪兒,這主席像掛哪兒,這標語貼在哪兒。我發(fā)揮高闊亭那套,我當總提調(diào)。我這不是白事總提調(diào),我是學校開會的總提調(diào),最后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呢?授獎大會,校長講話的稿我來擬,授獎名單我來開,學生代表的發(fā)言,也是由我來一個字兒不差地寫上,讓他去念去。
定:共產(chǎn)黨就打擊這個。
常:嗯,就打這個。
?。?/span>您就快了,已經(jīng)埋下問題了。
定:快了。
常:咱們簡單說。畢業(yè)了,把我分配到北京市總工會文教科,我?guī)е膫€女學生一塊到文教科報到,剛一進去,那科長就說:“你們今天來了,我們表示歡迎!但是有一樣,你們必須得把自個兒的歷史交代清楚,有政治上沒有交代的問題要跟我們說清楚?!蔽揖透杏X這個風不對,我們才多大歲數(shù)呀?(當時)十八九歲,在國民黨時候還是十四五歲的小孩呢!歷史是個零,是個白點兒,這有什么可交代的呀!我就覺得這個東西不對頭。那時候我對政治問題就比較敏感了,究竟什么時候開始敏感的?就是那次抓起我以后,我對這事非常不滿,要按照現(xiàn)在,我非搞行政訴訟不成。那時候沒有這種制度,那時候我要告,我就告刑事警察四中隊:“你憑什么拘留我十天?你根據(jù)的是哪條法律?你說我私刻公章,那是國民黨時代留下的那么個戳子,不是解放以后的事?!?/p>
佟:那罪過更大。[大笑]
定:然后呢?
常:我回來之后,就跟學校的領導談這個問題。我說:“我們到那兒報到,要我們交代歷史問題。我們的歷史問題很簡單,就是1949年以前上小學,1949年以后上中學,完了。我們有什么問題可交代的?”我還有什么歷史?日偽的時候我還是幾歲的小孩,國民黨的時候是十幾歲的小孩,還是小學學生,這不逗嘛!
當時我這心里一動,是不是讓我交代我過去搞的社團活動?知道我在刑事警察隊挨10天拘留的問題?他不知道,我也沒說這事。后來學校領導說:“這樣,你如果不愿意上市總工會不要緊,你到小學去怎么樣?”我說:“可以,總的來說,咱們是搞教育的工作,我一開始就學的這套專業(yè)?!彼f:“我給你開封介紹信,你到前門掌扇胡同文教科那兒報到。”到了這前門區(qū)文教科,他說:“你到東八角小學教五年級吧?!蔽艺f:“行?!钡綎|八角小學那兒我教了20天,校長跟文教科提出意見來了:“新來的這個對業(yè)務也不熟,不能讓他教高年級,得有一個鍛煉的過程。我們學校不缺高年級教師,沒法安置?!?/p>
沒有合適的不要緊,那就上東珠市口小學。有一個校長叫王淑華,是北京市代表,回民,一老太太,人相當好!跟我這一見面就說:“我也調(diào)到東珠市口了,咱們兩人一塊,手拉手去上任。”我說:“喲,您今年也調(diào)到東珠市口?您原來在哪兒?”她說:“我在吳王橋小學,我是二年級跟一年級的低年級教師。您別看低年級,不好教,倒不需要文化多高,但是業(yè)務得熟。你不是幼兒師范的,幼兒園你教不了?!蔽艺f:“對。”她說:“我跟您說實話吧,文教科叫我來培養(yǎng)您。我們看了您的檔案,第一個,思想進步,能夠跟上新的形勢,對新社會有認識,靠近組織,靠近領導,及時反映問題,在學校很有成績,熱心公益。在學生當中、在教師當中還有威信,不錯!在文教科看了您的鑒定,對您的評價很高,讓我來培養(yǎng)您?!彼f了這幾句話,我這么一聽真不錯。她說:“那鑒定你看了沒有?”我說:“沒看?!彼f:“我給你看看?!彼贸霎厴I(yè)的那張鑒定,有我自個兒的,第一欄是自檢,第二欄是小組意見,第三欄是領導意見。我一看確實寫得不錯,缺點只有兩條,一條是個人英雄主義較強,第二條是聯(lián)系群眾不夠,沒提別的缺點。當時一看,我是非常樂觀的。
就這樣到了東珠市口小學了。我一看哪,很多都是青年教師,女的比較多,男的比較少。給我一個任務:“你來到這兒,首先要抓建隊?!蔽艺f:“什么叫建隊?”她說:“建立少年兒童隊。”后來叫少年先鋒隊,知道嗎?我說:“這都做哪些工作呢?”她說:“第一個要摸清學生的老底,哪些夠隊員的條件,哪些不夠隊員的條件,您按這隊章可以看一看。先搞這個,這個完了之后,團市委少年部要下聘書,來請各中隊的中隊輔導員和總輔導員,您應當爭做總輔導員?!蔽艺f:“好?!?/p>
哎,我這興趣又轉(zhuǎn)移了,轉(zhuǎn)移到少先隊的工作。少先隊的工作政治性挺強。我在學校的時候,低年級的學生當中有少先隊員,但都是由高年級學生中的團員來代理輔導員。他們有時候也說:“您是不是可以擔任個中隊輔導員?”我說:“我就不愿伸這個手?!币驗楫敃r我雖然在學生會,但一方面是沒有時間介入這個;一方面是這個時候,我在政治上還不進步,沒有這個概念。我要是有這個概念的話,我就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了,但是他們動員了我好幾回,我始終就沒有申請。他們說:“您這夠條件了?!蔽倚恼f夠什么條件,不就是想讓我擔任低年級的少先隊輔導員嘛。因為他從外面請一個人的話,他得給人開工資,要找一個學生的話,一分錢都不給,對不對?道理很簡單。當時我是明白這一點,我知道這套玩意兒,所以我心說:“我到你這兒是上學來的,沒有到你這兒來工作?!?/p>
定:您不就是到那學校當老師的嗎?
常:那是我畢業(yè)以后。
佟:他這是又說回去了,講的是前面(在師范學校的時候)。
定:您后來在東珠市口那兒也當輔導員嗎?
常:對呀!在東珠市口,建隊建成了,全區(qū)工委批準了,給全體隊員授巾、獎旗,給輔導員也發(fā)聘書,還給輔導員戴上紅領巾,你知道嗎?
定:對,我知道。
常:(輔導員)也跟學生穿著一樣,女老師也穿上花裙子白襯衣,戴上紅領巾。男老師也穿藍色褲子白汗衫,戴上紅領巾。我那時候年紀特別輕,穿上這身衣服不像是輔導員,像個學生。曾經(jīng)為這個事發(fā)生過誤會,在北海過隊日的時候,打門票,我就拿著學校的介紹信到售票處那兒,我說:“我打一個團體票,多少多少人。”他說:“叫你們帶隊老師來?!蔽艺f:“我就是帶隊老師?!彼舷逻@么瞅著說:“您有工作證嗎?”我說:“沒有工作證,我們現(xiàn)在沒有工作證,我有工會會員證。”他說:“那也行?!彼豢次医o他工會的會員證,這才給開了團體票。隊日散了,挨著那兒的文津街1號不是有一個圖書館[110]嗎?那兒寫著有“從猿到人”的展覽,我想看看。剛一進去,那門衛(wèi)就攔我了,告訴:“我們這兒招待成年人,非成年人我們不招待。”我說:“我就是成年人?!边@不是逗嘛!他又不好說別的,他也不能問有什么證明沒有,結(jié)果我就沒有進去。什么原因呢?我后來檢查出來了,我就是跟學生打扮得一樣,穿了一身所謂“隊服”,還戴了一個紅領巾,你?看這叫什么玩意兒這叫,這叫什么?我這就是面嫩。[111]

“工裝代童裝”——常人春在新華印刷廠時的裝扮(《國花少主詩詞》書前圖)
在新華印刷廠的時候也是那樣,我打扮的話也是一個小孩,尤其穿上與小孩差不多的衣裳?!拔逡弧庇涡?,我穿著一套藍制服。“出來,出來,站在外邊。”把所有穿得不對的人都叫出來了,說,“不行!你跟我們車間的工人得穿得一樣?!彼麄兡莾憾即┑氖前缀股浪{工裝褲子,就像墻上畫的那個似的。我說:“我沒有這樣的打扮?!彼f:“上工會借去!”我穿上這一套衣服后,照鏡子一看,這哪像個青年人,這完全是少年,我又回到幼兒園了。
定:您在東珠市口小學待了多久?

常人春與家人的合影(左起:常人春、常人春的外甥女、閻寶貞、常人春之妹常春明,常壽春提供)
常:待了大概有三年多吧。我給你慢慢說這個思想發(fā)展過程。就是這個王淑華,這個老太太,回民校長啊。我老說那院子是個兇宅,按照封建迷信來說,凡是到那兒去的沒有一個得好的,有一個死一個,有一個病一個。
定:真的?
常:有一個抓起一個。這老太太一年多就得了子宮癌了,老姑娘,我和她相處的時候她有50多歲了,沒有結(jié)婚。正好那年暑假,文教?科派來了一個新校長。你要知道,我的缺點也相當多的,就是當官當慣了,一天到晚,在人家學校里指手畫腳。因為有(王淑華)校長的支持?。”緛砦沂裁匆膊皇?,可是校長讓我到各班去聽課,那都是教導主任的事,那陣兒沒有教導主任,所以我就去(扮演)了這么個角色。學生寫大字,寫的“中美英蘇四大強國”。我跟校長這么一說,校長就把這個老師找去了,說:“你的學生用的這帖,你自個兒得好好檢查一下,‘中美英蘇’,‘中美英’這三個字不能并排寫,現(xiàn)在就是中蘇。”把那老師好一頓剋,那老師就知道是我到那兒去,看到這個東西了。我檢查學生的作業(yè)本,比如說造句時寫了:“志愿軍在前線,給美帝國主義打得落花流水。”我說:“這句話不對,那‘給’字兒不對,應該改成‘被’字兒。應該是‘志愿軍被美帝國主義打得落花流水?!?span >[112]這句話說反了?!毙iL說:“你這覺悟性真高,你要注意這個事,要抓他們這樣的問題?!彼晕业米锪瞬簧偃?。
4.“胡風反黨集團”
常:唉,趕等這一換新校長,完了!別的老師都起來攻擊我,首先就是在一些個細節(jié)上,比如說春季旅行,有的學生交不起車費,找我來哭來,說:“常老師,我們家庭經(jīng)濟生活困難?!蔽腋覌屨f,我媽說:“咱們哪兒有錢交這車費呢?”我一想,要不讓孩子去,這情緒多少日子緩不過來,對學習方面必有影響,我就這么一說。
再加上我給胡風辯護,給《人民日報》的“讀者來信”寫了個稿兒,是關于“胡風問題”的討論,把信給我轉(zhuǎn)回來了,這封信成了證物了。這回行了,“反革命集團”!我這個案子就是“組織反動黨派”。審查以后,人民法院覺得這個,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證據(jù)不足、事實不清楚、證據(jù)不確鑿,所以這事不予審定,免于刑事處分。就把我放回去了。不幾天的工夫,《人民日報》就公布了——“胡風反黨集團”,公布了他和所有黨羽的密信。又過了幾天,說是“反革命集團,蔣介石的特務,美帝國主義的走狗”。但還是沒有抓我,為什么呢?——還不到運動。哎,趕等到了8月份,就是反對胡風的肅反運動,知道吧?
定:哦。
常:先請孫國梁來做了“關于肅反工作的報告”。
定:哦,他是北京市教育局局長。
常:是呀,教育局的宣傳部部長,我提這人,您都知道?
定:“文革”時我斗過他。[大笑]
常:哎,“關于肅反工作的報告”,由8月1日開始討論,討論到十幾號,然后就是面對面的揭發(fā)檢舉,都誰在這個“反胡風運動”中說過什么玩意兒。第一個斗爭的是一個老頭兒,那老頭兒叫徐延齡[113],過去在北京市地政局當丈量員,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就是他沒事好開玩笑。但是他在政治上,要按我說,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腦筋太舊,解放以后缺乏學習,對新事物不太了解,隨便瞎說,說到點兒上了。招生的時候他遲到了,在暑假里頭,人家說:“喲,徐老師今兒怎么來晚了?”他說:“別提了,今天中南海開會,我走到新華門那塊兒過不來,那兒堵車了。我還沒有趕上過這樣的事,看起來明兒還是入黨好,這入黨可以當官,等多早晚兒共產(chǎn)黨招生的時候,我第一個報名?!彼压伯a(chǎn)黨當成學校了,這個毛病不大,所以我沒有向我們領導談這個事。但是有的那積極分子、黨員、團員向那個新校長就反映這個問題。肅反的時候,第一個就把他揪出來了,有人說:“我揭發(fā)一個,就是咱們這徐延齡?!彼野l(fā)的就是這句話。旁邊還有另外一人說:“他啊,不單說過這句話。”說他問一個代課老師:“你入團沒入團?”那人說:“沒入團?!毙煅育g就說了:“干脆你入我這個團吧!我這團專門要落后的,專門要反動的?!?/p>
佟:不要命了。
定:完了。
常:說到這會兒,大家就說:“讓徐延齡站起來!前面來!”
【定宜莊記】常先生講到這里時,訪談者因換帶而漏錄了一小段,而這段正是口述的關鍵所在。而且由于疏漏,在訪談時沒有特別追問事件發(fā)生的準確時間,事件發(fā)生的過程無法判斷,只能靠回憶了。
據(jù)常人春說,“群眾”在把徐延齡揪出來之后,便把矛頭指向了他。而他的主要“罪狀”,就是給《人民日報》的“讀者來信”所寫的為胡風辯護的稿子。隨著對“胡風集團”從批判到斗爭的一步步升級,最終定性為“反革命集團”,常先生的“罪行”也逐漸加重,下面的敘述,便是從群眾批判到進入法律程序之后,被判刑12年的過程。
為使讀者能夠看懂常先生所經(jīng)歷的此事的背景,茲將所謂“胡風反革命集團”案的情況簡單陳述如下:
1955年的“胡風反革命集團”案,是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發(fā)生的一場從文藝爭論到政治審判的事件。在事件中,30年代著名的左翼文藝理論家胡風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獄,從作家到讀者,從家屬到朋友,株連甚廣。從此,大規(guī)模的肅反運動開始。次年,文藝界開展反對“丁陳反黨集團”的斗爭;又次年為反右派運動,知識分子成為主要的打擊對象;越十年,“文化大革命”對“反動學術權(quán)威”乃至一般知識分子的迫害,也都未嘗不可以看作是“胡風集團”案的一種符合邏輯的延伸。
胡風,原名張名楨,后改名張光人,又名古因、谷音。1902年生于湖北蘄春。在20世紀30年代就投身左翼文藝運動,曾任“左聯(lián)”宣傳部部長、常委書記。30年代他提出“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引發(fā)“兩個口號”的論爭。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又發(fā)表《置身在為民主的斗爭里面》等文,從現(xiàn)象上看明顯抵制毛澤東在延安整風運動中關于反對主觀主義的指示,所以中共南方局當時就已奉命組織人力開展批判。
1952年6月8日,《人民日報》轉(zhuǎn)載舒蕪文章《從頭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并在“編者按”中指出胡風的文藝思想“是一種實質(zhì)上屬于資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文藝思想”,這是批判胡風的開始。1954年7月,胡風寫出了《關于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所謂“三十萬言書”。同年12月毛澤東明確提出“希望文藝界和《文藝報》的讀者群眾公開討論,然后根據(jù)討論的結(jié)果做出適當結(jié)論”。緊接著,在195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便批發(fā)了《中央宣傳部關于開展批判胡風文藝思想報告的指示》,此后全國報刊展開了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也就是說,這時期還僅僅停留在批判的階段。
1955年5月上旬,毛澤東把胡風等人的來往活動提升為反黨集團的活動。撰文稱:“胡風和他所領導的反黨反人民的文藝集團,是怎樣老早就敵對仇視和痛恨中國共產(chǎn)黨和非黨的進步作家。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當剝?nèi)?/span>”,“胡風應當做剝面的工作,而不是騙人的檢討。剝?nèi)ゼ倜?/span>,揭露真相,幫助政府弄清胡風及其反黨集團的全部情況,從此做個真正的人是胡風及胡風派每一個人的唯一出路。”同時把舒蕪提供的材料標題改為《關于胡風反黨集團的一些材料》,指示刊登在《人民日報》,并要《文藝報》轉(zhuǎn)載。
5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關于胡風反黨集團的一些材料》全文。5月16日,毛澤東將胡風等人的來往聯(lián)系又提升為反革命的性質(zhì):“如果不把他們的破壞活動加以制止,讓他們一天一天發(fā)展擴大下去,他們就要用‘幾束手榴彈’給我們的革命事業(yè)以嚴重損失?!?/p>
5月17日,公安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擬將胡風拘留。
5月18日,全國人大第十六次會議批準逮捕胡風。中央指定宣傳、組織、監(jiān)察、公安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五人小組,負責領導清查“胡風集團”的工作。
5月20日,中央經(jīng)毛澤東批發(fā)電報《中央對處理胡風集團的指示》中,“胡風集團現(xiàn)大體判明是一個反革命陰謀集團”,指出這個集團的“陰謀活動”,“實際上老早就是蔣介石匪幫和國際帝國主義的反革命陰謀活動的一部”,并要求各級黨委(黨組)提高警惕領導全黨為肅清“胡風集團及其思想而斗爭”,“徹底清查胡風集團在各地的組織和活動情況,并堅決加以處理”。此后連續(xù)發(fā)表了“關于胡風反黨集團”的三批材料。毛澤東稱,“胡風和他的一伙是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匪幫有密切聯(lián)系的一群反革命分子”,“他們已經(jīng)混進我們的某些政府機關,某些軍事機關,某些教育機關……他們混進了中國共產(chǎn)黨,有的還擔任了相當重要職務”,“務必注意清除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必須堅決地有分別地對于清查出來的這些分子給予適當?shù)奶幚?/span>”。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運動,就在全國范圍迅速擴展起來。
在全國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運動中,共牽連2100余人(包括所謂骨干分子、一般分子、影響分子和有過接觸的人),其中逮捕92人、隔離審查62人、停職反省73人。
在1956年底,對“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預審工作基本結(jié)束。正式定為“胡風分子”的78人(其中共產(chǎn)黨員32人),劃為“骨干分子”的23人。這78名“胡風分子”中,經(jīng)過審查于1958年前陸續(xù)處理的61人,分別給予了勞動教養(yǎng)、下放勞動、撤銷職務等處分。剩余的17人,當時認為問題較嚴重,情況復雜需繼續(xù)審查,直至1965年經(jīng)中央批準判刑的3人、另案處理的1人,所余13人均免予起訴但給予撤職降級另行安置工作,其中是黨員的則開除黨籍。1965年判處胡風有期徒刑14年,剝奪政治權(quán)利6年。
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平反。1988年6月18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發(fā)出〔1988〕16號文件,“胡風反革命集團”得到官方徹底平反。1985年6月8日,胡風在北京逝世,享年 83歲。
由此可知,“胡風集團”一案歷時數(shù)年,經(jīng)歷了一個從對“資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文藝思想”的批判,到“宗派活動”,再到“反黨反人民的文藝集團”,再到“反革命的陰謀集團”,直到被批準逮捕,并展開清查的過程。最終牽連的人數(shù)有2000之多。而常人春先生是否也在其間,不得而知,甚至,他是否就是受到胡風一案的牽連,或是關涉其他案子,因他語焉不詳,我們也不得而知。但隨著對胡風一案的上綱上線,他的“罪行”也在一步步加重。我們在訪談常壽春時,再次問詢了這段歷史,發(fā)現(xiàn)常人春還有一些隱情未表,留于下篇再述,此處不贅。
常:那個審判長叫趙席倫,那個書記官叫張永純。我回來之后,跟我父親講,我父親說:“這都跟你爺爺是朋友,你這張判決書上有兩個是你爺爺?shù)呐笥?。”哦!這么回事,我就明白了,大概和這個有關系,免于刑事處分。
定:護著您了?
常:哎!第二次換了一個姓許的,叫許午潘,不認識。那個書記官是個女的,叫洪霞。審了之后說:“這個高級法院和檢察院公訴員所提的東西,有一些是事實,但有一些我們認為還不是實際情況。因為這些都是明擺著的,無所謂坦白與不坦白的問題。你是在大會上發(fā)的言,你寫的東西也是公開寫的,也不是秘密的玩意兒,經(jīng)過領導啟發(fā)教育呢,你也交代了全部問題,所以說是‘被迫交代’這句話,不切合實際。運動就是推動人的,不用運動中交代,你就是現(xiàn)在交代的話也得算坦白,也不能算隱瞞?!彼f得還是比較客觀。他說:“據(jù)此呢,按照本條例第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這個被告人對所判罪行,第一是在運動中全部據(jù)實交代,這個問題也是比較輕微的,所以判處有期徒刑5年,從第一次開始算。”實際上呢,判了還不到5年,因為到1957年下半年,就剩個2年了,就是這么個象征性的,對吧?
唉,我呢!很不搭時務,我還要辯護這個事。我辯護的理由是什么?我說:“中級人民法院判得非常正確,沒有錯,對吧?高院和這個檢察官所提出的不對?!蔽疫@么一駁,這要上訴。那時候上訴的沒有不加刑的,你比如說5年,上訴的話,加你10年,改判15年;你要是8年,上訴馬上改判無期;你要10年以上的,一上訴馬上死緩或死刑。報紙上也好,雜志上也好,那個雜志名字叫《人民司法》,大標題叫什么呢?“不得加重對被告人上訴是資產(chǎn)階級的霸權(quán)觀念”,就是嚴厲打擊上?訴的。
定:看你服不服!敢不服!
常:我上訴以后,馬上就批回來了:“原判過輕?!蹦堑谝淮问?,第二次是5,這5我上訴還過輕,再重的話,我看你還往哪兒判!1958年6月的時候又開庭了,也沒審,因為他已經(jīng)知道了,審什么?就是這點事,就又判了,判12年。
定:哎喲!
常:剝奪政治權(quán)利5年。但是我就是擰到底,你不是判12年嗎?我又上訴了,我說:“我沒有重新犯罪,這是第一。第二,你沒有查出新的問題,那為什么一再加刑,這是什么意思?有這法律嗎?”按照現(xiàn)在,這可以說說,要請個律師辯護的話很有理由,那時候不行,那時候沒有你說話的份兒。第一次我也請律師,人家律師說得很好:“這個事就是應當免于刑事處分,這不算個案子,這個不能起訴,這叫什么呀。”哎!就為這個事,我在東北轉(zhuǎn)了24年!哎,興凱湖農(nóng)場、營屯農(nóng)場、嫩江農(nóng)場、六三農(nóng)場,這都轉(zhuǎn)遍了。
定:最后給您判了24年?
常:不是24年,是判了12年。上次我不是跟您說嘛,不管判了多少日子,出來之后必須得在那兒就業(yè),跟勞改毫無二致,管理方法、所參加的工種,以及物質(zhì)待遇都一樣。原來勞改的時候沒有工資,這個時候是低薪待遇。
定:這可是一輩子??!
佟:24年的……
常:我最后這次上訴呢,批回來了:“維持原判?!蔽艺f時機不對,再上訴也沒用,再上訴完了之后還是“維持原判”,因為不會再加了。這不是個玩意兒,說不出什么理由來。后來就趕上十一屆三中全會,咱們再說說這個。
到了1979年,三中全會剛開過嘛,1978年開的三中全會,鄧小平對老干部提出平反,對凡是被改造的、戴著帽子的“四類分子”進行平反。所以我又給人民法院寫了一份東西,這回“落實政策”了,唉,但是我已經(jīng)46歲了。
定:一輩子。
常:唉!在黑龍江省嫩江縣九三農(nóng)管局落實的政策。這會兒倒是不拿我當“四類分子”來看了,轉(zhuǎn)變身份為正式職工。但是你要知道,這個臭底兒在那兒待著了,你(身份)轉(zhuǎn)變了,九三農(nóng)管局也不拿你當正號人,還是老眼光來看,明白這意思不?所以我不能不申請回北京,但申請回北京沒有理由啊!我說什么呢?我說我有病,在北京找一個醫(yī)院的熟人給我開了個證明……梅尼埃病。
定:耳朵的?
常:哎,這么著病退回來了。
5.回京之后
(1)白云觀
常:三中全會以后,我回到了北京,恢復了我的戶口?;貋砹伺沙鏊际抢厦窬。疫@么一說,那個所長說:“嗨!我們都了解,你那點事!告訴你,我啊跟你一樣,我也剛從農(nóng)場回來。”[大笑]他說:“得了,也別提那事了,咱們該干什么干什么?!?/p>
定:后來就上白云觀?
常:在我們那一塊改造的有個叫杜俊普的,他是吳化文[114]、于學忠[115]部隊駐濟南辦事處的處長,職位不高,但是他認得國共兩黨的主要人物,跟中央級的所有干部都認識。他到北京干嗎來了?——給所有他認識的人平反,建立中國文史書畫協(xié)會。我跟他說:“你給我找個工作?!彼f:“我考慮考慮?!焙髞砦业桨自朴^逛了兩次,看那個環(huán)境不錯,跟他說了。他說:“你要愿意到白云觀去,我給你說一聲你就去,這個問題不大?!蔽艺f:“那行!”他說:“你要知道這個分誰,明天讓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江平陪你一塊到白云觀去,馬上他們就得要?!蔽艺f:“那當然是啊!你找的這個官太硬?!边@個事呢,我跟白云觀的住持,就是原來前門老爺廟[116]的住持劉之維一說,他說:“江平要來訪問的話,那我們熱情接待?!钡覜]跟他說什么內(nèi)容……
定:嗯,您接著說。
常:還接著說呀?到了第二天,江平把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的汽車開出來三輛,連我那朋友杜俊普,就是國民黨那個高級將領駐濟南辦事處處長,一起到了白云觀的客堂。白云觀的所有頭頭腦腦都參加了,你這個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的人來訪問,人家能不接待嘛!
定:您怎么那么大面子呀?
常:不是我的面子,是我那個朋友杜俊普的。他幾乎誰都認識,什么胡耀邦,什么趙紫陽,那時候他都能說上話,所以托他辦事的人很多。他就住在釣魚臺那個宋慶齡兒童公園。來了主要是為什么?杜俊普就指著我說:“我給你介紹個人?!备嬖V我:“把你寫的自傳拿出來?!苯讲块L說:“你把自傳交給這位主管的干部?!敝鞴艿母刹堪堰@個拿下來。雖然是個道教的公館,但是它主要是什么呢?三種人。第一種是干部,第二種是道眾,第三種是職工。實際上是干部說了算,道眾說了不算。所以就讓我把這個自傳交給干部,那個黨委書記叫黃明[117],黃明就接過了這個東西說:“我們研究研究,我們考慮考慮?!卑?,這事就算擱下了,后來我又串了幾趟門,我問那個什么“八大執(zhí)事”,其中有一個叫李明陽的:“我這個事怎么樣了?”他說:“正在研究,你頂多也就是當個居士,到那兒轉(zhuǎn)正不了。”我說:“為什么呀?”他說:“你的歷史不對頭,你不是我們宗教界的人?!迸?!后來我見著劉之維了,他是白云觀的總頭兒,說了算。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可沒少受沖擊,讓他抱著小雞跪在鐘樓底下,這雞子要一叫就斗他。
定:為什么讓他抱小雞?。?/p>
常:哎,這是個被斗的對象。這劉之維很各(gě)[118],得罪了不少人。我跟劉之維一說這個情況,劉之維就不大愿意了,說:“你們背后搞這個,事先就沒有跟我說,我也不了解情況,我拿什么主意?行了,黨委說了算?!秉S明是個正經(jīng)人,黨委還拿他當作部隊里面的首長,拿道士當作戰(zhàn)士這么看待,你知道吧?黃明人非常和氣,非常講道理,通情達理,他跟我說:“來吧,我歡迎!到這兒來好好跟明陽——就是“八大執(zhí)事”之一的李明陽——學習學習。跟明陽好好學習學習,您在這里頭,也能為我們做一點貢獻?!?/p>
佟:明陽后來是中國道教協(xié)會的會長。
常:黃明跟他那些個干部就決定,我作為白云觀的正式道士。
定:這是哪年?。?/p>
常:1996年哪。
定:1996年您就當了道士?
常:哎,1996年就成為白云觀的正式道士。劉之維不太同意,為什么?劉之維有這么個思想:“這是反客為主!”我聽他說這個“反客為主”說了不是一回。我說:“反不了客也為不了主,因為人家黨委說了算,知道吧?不是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說了算,‘縣官不如現(xiàn)管’。我來之后,不能把我擱在您的上面,這點您放心,我也不會出這風頭,您是老爺廟的住持,我什么都不是?!?/p>
定:那您就當?shù)朗咳チ耍?/p>
常:哎!
定:當了多少年?
常:當?shù)朗堪?,這劉之維有辦法。劉之維說:“好,你不是來了嗎?我不能說不要,對不對?你給我搞修建去?!蹦莾河幸粋€外找來的臨時工,有一個修建專門搞瓦工。我沒有學過瓦工,我要到那兒去是力工、小工,所以我就不太愿意。我說:“我要當瓦工的話,在社會上到哪兒不能干?在外頭的話,我一天掙十五塊,我在你這兒是一天掙一塊二毛五,對不對?”我就不愿意,但是心里不愿意嘴上又不能說。我說:“好啊,我愿意修廟做這個功德?!钡睦锊皇悄敲椿厥?,后來時間長了,我就跟劉之維提出來了。我說:“我有三點要求。第一點,我必須參加你的道眾會議,因為我是你的正式職工正式道士。第二個,我要參加早晚壇上殿念經(jīng),因為我是你的正式道士。第三個,在你的開放日子,我要參加值殿?!蹦菚r候一個禮拜就開放一天,后來才長期的。劉之維說:“你提出來的三點問題不存在。”我說:“要是不存在,我就不提這三點了?,F(xiàn)在每次道眾會議也不讓我參加,每次值殿也沒有我,好像我不是你這圈里的正式成員,所以我才提出這個?問題來?!?/p>

常人春著道袍
我這兒正說著,黃明來了,黃明說:“什么事?。俊蔽乙徽f這三點,他說:“這提得非常正確啊!非常好!就是這樣,按你提的意見辦?!秉S明說:“我們完全接受你的意見,這是對的、正確的,正確的我們一定支持?!蹦悴聞⒅S說什么?劉之維說:“我說老黃?。∧阒朗裁词聠??你插什么口啊!這里有你什么事?你往那兒一插,整個全亂了,要不你來做這個住持,我不干了!你來!黃明你這起的什么作用?你這個!”黃明說:“你瞧我也沒說什么,你跟我發(fā)這么一頓牢騷,你看,你瞧,招誰惹誰了,你瞧……”趕快就走了,走了之后劉之維說:“就按照我現(xiàn)在這個布置做,不愿意做的話你走?!蔽艺f:“那不客氣,我就跟您告辭了?!?/p>
定:哦,您就沒當?shù)朗浚?/p>
常:我說:“可有一樣,我提出來讓你注意,你們現(xiàn)在想合謀偷盜這里邊的文物賣給外國人,有這么回事沒這么回事?”他一聽就像貓不吃食,耳朵往后一背[常人春雙手插頭,做出貓頭的樣子]:“怎么了?”我說:“怎么的你還不知道,首謀主犯就是你!”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怎么檔子事?”我說:“杜俊普上次來了,同著人,你們一塊到這個祠堂院把趙孟的《老子道德經(jīng)》的拓本拓下來沒有?那個拓下來,賣給誰了?有這么回事沒這么回事?”他這一聽, (心道):“我肏,這事麻煩了!這要是,說什么算什么?!蔽疫@越說越深,他是越聽越別扭,馬上就站起來說:“得了,常師父喲,我算服了。咱們雖然說事不成,今后還是朋友,何必較真兒呢,不要旁生枝節(jié)。我的意見,您來到這兒,待幾個月,我給您開幾個月的工資。”我說:“我啊,一分錢都不要,我來到這兒是學經(jīng)學道,不是掙錢來了。掙錢的話就不在這兒掙了,上外面去掙去,我要是在外面干小工的話一天15塊錢,在這兒干一天一塊二毛五。我在這兒干什么?一個月35塊錢的基本工資,這不是逗嘛!你給我開這35塊錢的基本工資??!”他也不敢言語。就這么樣,退出來了。
(2)寫民俗
常:我回來之后呢,我也不想待著,我這個人還是開拓進取型的,得自個兒找個職業(yè),找個活兒干。我就讓街道辦事處介紹我到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119]秘書處當秘書。那里有一個叫李澤厚,還有一個叫季羨林,還有一個叫什么,我這腦子不好,那些老教授都在我嘴邊上,因為我跟他們一天到晚打交道。他們也講課,我也講課,我由教小學到農(nóng)場教中學,現(xiàn)在又教大學了,都教遍了。
后來呢,因為“八九事件”以后,那個文化書院機構(gòu)不太合法,遣散了,我找西城區(qū)政府,西城區(qū)政府說:“你先到政協(xié)去學習學習?!闭f(xié)給我安了個名兒,叫什么呢?叫“社聯(lián)人士”,“社聯(lián)人士”干嗎?天天學習。我是希望通過學習安排個活兒,不行,單有這么個名兒,就讓寫,寫你的生活經(jīng)歷,就是剛才我和您說的這套,就寫這個,要不就寫北京的文史,不是你自個兒的事也可以寫寫。寫來寫去,我就對這個感興趣了。干脆,我就寫吧!我懂過去那北京的民俗,糊燒活兒,咱們寫也是白事這點事。
定:那就是說,您回北京來的時候,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想主要寫這些東西呢,是吧?沒有想開始研究這些東西呢?
常:我啊,在九三農(nóng)管局的時候,“落實政策”以后,干什么呢?沒有正式恢復我的干級[120],但是我在工會里還是搞我這套:搞宣傳、搞寫作、搞演出,就搞這個。什么省里頭職工會演、局里頭職工會演、農(nóng)場職工會演都是我來做計劃,招幾個人來組織,來搞這個玩意兒。搞來搞去,我就偷著干我自個兒的事??倓湛频目崎L那個人很開明,他發(fā)現(xiàn)我寫這個,就說:“干這個的是有心人,我得支持你,你盡管寫你自個兒的東西,沒有事?!蔽覍懳易詡€兒的《老北京的風俗》[121],就是在那兒偷著干的。我寫《舊京風俗概要》,先寫了這么一個東西,起了一個草。
定:那您在那兒的時候,是不是也特別想北京呀?
常:對,對。因為我家還在北京。
定:母親還在是吧?
常:嗯,所以還是想我小時候、年輕的時候在北京的情況,對不對?我回到北京以后,在中國文化書院秘書處的時候,沒有活兒干,我就寫我的著作,寫《老北京的風俗》,寫《老北京風情記趣》。后來因為我寫的這個,燕山出版社得了獎,所以對我這個感興趣了,就說:“紅白事方面您寫得挺好,那個出色,您專門寫寫這個?!蔽艺f:“我寫寫《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彼f:“好,我們給您出版,您去寫去?!蔽覍懥?0萬字,拿去出版,出版又得了一回“北京市文教書類特等獎”。他說:“您還繼續(xù)寫?!蔽艺f:“我寫一個《近世名人大出殯》,行嗎?”他說:“太好了!您對這行有特長,您了解情況?!蔽倚恼f,我是高闊亭的徒弟,我能不清楚嘛!當然,我不能和他說這個。
定:對。
常:我一寫這個,市政協(xié)馬上找我要這個東西,要發(fā)表在市政協(xié)的《文史資料選編》上,一個字不差地登了,說:“這個資料不好找。”公私合營以后,張官鼎是北京壽材廠的廠長,寫那棺材鋪,寫那杠房。[122]他寫的東西根本不行,你看我寫的那個玩意兒,我一寫完,政協(xié)馬上跟我要了去,問我:“你跟這個行業(yè)有聯(lián)系嗎?”我說:“沒有聯(lián)系,看熱鬧看來的?!彼f:“不承認這個,什么叫熱鬧?這有什么熱鬧可看?”寫完了這個《近世名人大出殯》,各大出版社的稿約就都來了,旅游教育出版社、城市出版社,還有高巍的這個?什么……
佟:學苑?
常:要不怎么跟高巍認識了呢。所以干脆,政協(xié)你愛分配我工作不分配我工作,我也不找你了。你有活動請我去,我就應酬應酬,沒有活動我也不去了。因為我也不掙什么了,我在家里寫我的著作。我寫的時候,我們老爺子還在世,批評我,就說:“你又寫那東西,你這一生還不接受教訓!你說,你寫的那東西能發(fā)表嗎?你說,夠電錢嗎?”他說的這套也實際,確實不夠電錢,要是不能發(fā)表可什么也不是,但是不會抓起來了,這個時代和那個時代不一樣,你寫的也不是政治問題,這我心里還是有底的。寫這個雖然是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是與政治掛不上鉤,你又沒有說現(xiàn)在的政權(quán)如何如何。
(3)東岳廟
常:我與道教結(jié)緣,不止火神廟和白云觀這兩回,第三回是什么?是東岳廟。與道教這緣還沒結(jié)完。
定:嗯。
常:東岳廟恢復[123],所謂“騰退管理委員會”也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出來我的歷史,把我找去了,問我:“您看這個塑像怎么樣?”他已經(jīng)塑了,我這個人的毛病就在這兒,我是什么呢?——你已經(jīng)塑完了,我就得說好;你要是沒塑,我就告訴你哪點地方不對,哪點地方應該注意,怎么塑,神像是什么樣,我瞧見是什么樣,對不對?你現(xiàn)在塑完了,我要說不好不是給你添麻煩嘛!他就是要討這句話,意思是說我們塑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也請專家鑒定了,這個東西完全正確,就讓我在這鑒定書上給他簽字。
這館長馬上就拿出一個封套來,就是現(xiàn)在這個朝陽區(qū)圖書館的黨委書記,叫何放。告訴:“得了,我們這小意思?!蔽乙粩?shù)是2000塊錢。他說:“請您明天到我們這兒來上班?!蔽艺f:“那我這算什么名頭?”他說:“特別顧問!”哦,我說:“好吧,我也不見得能夠使您滿意,我懂的東西也非常有限。就是比現(xiàn)在沒有真正接觸過道教的人,或者比現(xiàn)在的青年有一些個基本常識,不能說是學問。”他說:“那就行,我們還沒有道教的基本常識,聽說您在道教界待過?”我說:“在道教界待過。”他說:“還能上殿念經(jīng)?”我說:“對,我會怎么樣開光,怎么樣重新揭幕?!辈邉澚说谝粚玫膹R會,1999年的廟會就是東岳廟的首屆廟會。趕等到了3月份了,他說:“您啊,不必每天來,您一個禮拜來個一天兩天就成,有事我們拿汽車來接您。第二個問題呢,就是您看這兒吃飯這屋,假如不合您的口味的話,您可以說話,給您單做。再一方面,單做不行的話,我們同您下館子?!?/p>
佟:當時有食堂。
常:我心說,我沒有那么高的條件,我只要能抱著飯盆去到食堂買飯去??墒俏颐看我槐е埮栀I飯去,人家那辦公室主要的頭頭就說:“哎,哎!常老您這怎么了?這兒給您準備好了飯了。三種酒——色酒、啤酒、白酒,您愿意喝什么喝什么。八個菜您愿意吃什么吃什么,不行的話給您單做?!边@待遇挺高。說:“一個月給您開1200塊錢。如果說(有)廟會的話,多給您開1000塊錢;(有)夏令營,也是多給您開1000塊錢。您原單位退休多少錢我們不問,給您100萬也好,沒給也好,我們都不過問,這不算補差。”
定:您這些都是當年從火神廟學來的?
常:就是在火神廟聽來的?;鹕駨R每次中元法會也好,每天早晚壇也好,我都參加。雖然說我張不開嘴,我坐在那兒聽,慢慢就張開嘴了。在白云觀我給他們指了多少次,我說:“你念這不行。”他說:“為什么?”我說:“你這叫平韻,得上韻?!彼f:“什么叫上韻?”就是你比如說這樣念[念經(jīng)],人家不知道你念的是什么,沒有人愛聽。我說:“第一個得有板有眼,也像唱歌、唱戲、唱曲藝一樣,它得有腔有調(diào)?!眲偛盼艺f的《開經(jīng)玄蘊咒》[124],北京地方韻的話,那得這樣念。[念《開經(jīng)玄蘊咒》]他說:“那樣時間就長了?!蔽艺f:“不管時間,念經(jīng)還論時間?”
定:火神廟和白云觀念的經(jīng)不一樣?
常:這個都是全真韻,全真派的道韻?;鹕駨R常出去應法事,寫“全真言教總壇”,我就問在白云觀燒鍋爐那老頭兒,我說:“您是火神廟的?”他說:“對?!蔽艺f:“這個火神廟是正一派的,怎么寫‘全真言教總壇’,什么意思?”他說:“嗨!您不知道,那教經(jīng)的陳聾子啊,他教的完全是全真韻,所以他對外稱的全是‘全真言教總壇’?!迸?!我說:“那我明白了!”
定:什么叫“全真言教總壇”?
常:它那個道白都是北京的。南方人的道白那口頭不對。你比如這個“焰口”[125]放完了,最后叫凈壇,這是:“來則來,去則去……”它是:“來則來,處則處……”那就不對。[念經(jīng)]“來則來,去則去,此處不是留魂處……”
定:這個是火神廟正一派的?
常:哈哈!我就跟那火神廟里學來的。我跟白云觀這么一說,白云觀它不識貨你知道吧?我跟劉之維一說,劉之維更加害怕,劉之維不會念經(jīng),他跟別人說:“這還了得!他要來的話……連我都不會念,他能拿得起來,這小子,這哪兒弄來的!”[126]
定:他不會念經(jīng),他當什么道士?
常:他也不應佛事?。∷@個廟里頭兒,用我的話來講就是一個普通的廟祝,沒有道士。所有前院的事,前廟后館,那全是由我來干。比如說有人到這兒來上表,有人到這兒來許愿、上供。
佟:掛匾。
常:全是我的事,我在那兒焚表[127]。
定:您說的是哪年啊?
常:就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這幾年里頭。凡是到這兒搞宗教活動的人都是由我來接待,但是我不敢說自個兒在道教里有什么職務,也不敢穿道裝。有的人在廟會上還穿上道裝,讓那個文化局提出意見來。因為你那兒不是宗教單位,你那個做法不行,本人不會受批評,但是東岳廟的領導受批評。所以我就跟東岳廟的領導說:“我頭里接待是可以,但是你們對上面得有一個說法。”那個領導說:“這個您放心,責任不會推到您身上去?!蔽艺f:“還有一樣,人家給的供養(yǎng)全給廟上?!彼f:“不是,給您個人,我們不要。我們要,沒法跟上面交代,人家給多少錢也是您的。比如他上表完了之后,給您封個封兒——1000塊錢,那1000塊錢就是您的?!?/p>
?。?/span>嗯,對,當成知客?
常:但是有一個要求是什么呢?就是您搞得不要太煊赫,不要穿道裝,咱們廟上不是宗教單位。他說:“您上次提的開光,上面就沒批準,就是因為咱們現(xiàn)在這意識形態(tài)抓得挺緊?!?/p>
佟:農(nóng)歷三月十八東岳廟,東岳圣誕,誕辰開光,給“pass”了。
常:我說:“為什么沒批準呢?”他說:“行政干預?!本瓦@四個字:“行政干預”。
?。?/span>行啦!今兒您先歇歇吧,今兒夠累的了。
常:嗯。

東岳廟正門(蘇柏玉攝于2016年)

常人春和佟鴻舉在東岳廟內(nèi)(佟鴻舉提供)
[1]. 常人春:《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常人春:《老北京的民俗行業(yè)》,學苑出版社2002年版。
[2]. 這篇訪談做于2006年,“宣南文化”之說當年曾受到一些政府官員和學者的大力宣揚;但隨著宣武區(qū)一些領導干部調(diào)職退休,話題熱度降低。我的想法也與當時有所不同,開始認為北京內(nèi)外城應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并沒有孰輕孰重之分。這一思想變化具體可見《宣武區(qū)消失之前——黃宗漢口述》(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中的部分章節(jié),以及“北京口述歷史”叢書五卷本(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的總序。
[3]. 常先生認為常瀛生和常林的漢姓都是常,所以姓常的就是愛新覺羅,是對清代皇室姓氏來源不了解所致。事實上,常瀛生姓愛新覺羅,名瀛生,常瀛生是他的筆名。旗人命名,通常是稱名不舉姓,后來仿效漢俗,往往以名為姓,但愛新覺羅皇室與“?!毙詹o任何關系。常林為何姓常,原因不詳,但有可能就是上一輩名字的第一個字。又,瀛生(1922—2013),名文蓬,字瀛生,筆名常瀛生、安吉,是清朝鐵帽子王——順承郡王的后人。其父為奉恩將軍長福,清亡之后曾在當時北洋政府駐日領事館工作。瀛生194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農(nóng)學院,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高等教育出版社農(nóng)學編輯室主任等職,20世紀80年代被北京滿文書院聘為顧問,1986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有《速成自學滿語基礎講義》(1988)、《北京土話中的滿語》(1993)、《滿語雜識》(2004)等著作問世。常林為首都圖書館館長。
[4]. 這里說的坐落在安定門內(nèi)的韃子府,應該就是達爾罕親王在北京最早的王府,當時北京人就稱該府的花園為“達子府花園”。位于安定門大街路西,北邊是安定門西墻根兒。
[5]. 據(jù)常壽春(常人春之弟)在2016年8月4日回訪時所談,常曉茹卸任京兆全區(qū)偵緝處處長后從事了古玩行,然后在朝陽大學進修法律,才當了律師。與常人春所說存在出入。常人春所說之朝陽政法學院,應當是朝陽大學。該校成立于1912年,由法學界著名人士汪子建、江翎云、黃群、蹇念益等創(chuàng)辦,是一所以法律、政治、經(jīng)濟等系為主的著名的法科大學。1930年12月,高等學校體制改革中,該校因只有一個法科而改稱朝陽學院,但一直沿用朝陽大學印信。
[6]. 據(jù)常壽春解釋,“悟賬”是“懂得經(jīng)營”之意。不“悟賬”,即不擅經(jīng)營之道。
[7]. 北海瓊?cè)A島西北側(cè)有一“閱古樓”,閱古樓恰與常人春所描述的方位相仿,“閱古齋”古玩鋪可能正因此得名,但具體地址及存廢情況不詳。
[8]. 據(jù)常壽春說,閱古齋并非常家開的,但是“我爺爺曾跟他們合作過,那個地兒畢竟是好賣東西。掌柜的叫程澤臣,外號‘麻程子’,臉上有幾個麻子,解放后古玩鋪關了,就變成閱古齋茶社,茶社后來又關了,現(xiàn)在那兒封了,沒有了。位置在現(xiàn)在仿膳漪瀾堂那個廊子東頭附近。我們那陣兒經(jīng)常跟爺爺去——‘走,上北海啦!’一進門:‘喲,您來啦!請進請進!’也不用打票,我爺爺一摘帽子一點頭,就進去了”。
[9]. 2015年秋,常壽春看過這篇訪談后,指出常博航并非“拐械潛逃”,應只是冒充軍人。具體細節(jié)還有很多不同,論述詳見本書下篇。
[10]. 實際屬于豐臺區(qū)。
[11]. 捎馬子,可搭于肩頭或驢、馬背上的長形厚布袋,中間開口,兩端皆可盛物。
[12]. 常壽春在此處補記:“八大宅門”有麻花胡同繼家、后馬廠鐘楊家(河道總督)、帽兒胡同義董家(大學士)、秦老胡同增崇家(內(nèi)務府大臣)、福祥寺金王家等。
[13]. 繼祿為清末內(nèi)務府總管大臣,宅第位于西城麻花胡同(西城區(qū)西什庫大街,北大醫(yī)院南側(cè)),民國時期的北京廣播無線電臺設立于此,1949年后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址。
[14]. 轆轤把,指轆轤把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區(qū),東起太平橋大街,西至錦什坊街,因走向形狀得名。岐家指岐元家,岐元曾任盛京將軍[光緒四年(1878)五月署,光緒五年(1879)十一月實授]、成都將軍[光緒七年(1881)六月召,七月調(diào),閏七月命],光緒十七年(1891)十一月解職。參見章伯鋒編:《清代各地將軍都統(tǒng)大臣等年表(1796—1911)》,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45—49頁。馮其利所著《尋訪京城清王府》(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版)中,“西城轆轤把的固爾瑪渾宅”一節(jié)講到了岐家的故事。曾家待考。
[15]. 秦老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qū),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與井兒胡同相接。增家位于該胡同西頭。增家在清朝曾三代任內(nèi)務府總管大臣,這三代是明善、子文錫、孫增崇。史稱:“三世為內(nèi)務府大臣者,道咸以后只此一家?!保ㄍ蹑R翰:《內(nèi)務府世家考》,見《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500頁)并參見《老北京人的口述歷史》(定宜莊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255頁)中對增崇后人的訪談。
[16]. 常人春在訪談中沒有講到他祖父為什么最忌諱抽大煙,我們在訪談中一度也忽略了這個細節(jié)。后來回訪常壽春時,才注意到常家祖父曾為“在理教”成員,“在理教”區(qū)別于其他社會組織的特點就是倡導禁煙。對于這一細節(jié),我們在下篇常壽春訪談中有更深入的追問和分析。
[17]. 張廣建(1864—1938),字勛伯,安徽省合肥人。光緒年間入淮軍聶士成部為軍佐,積功保舉知縣,分發(fā)山東,為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賞識,逐漸成為袁世凱的心腹,累升至布政使。辛亥革命期間,代理山東巡撫。北洋政府時期,任甘肅督軍、甘肅巡撫,銜陸軍上將;還曾被調(diào)為順天府府尹(相當于今北京市市長),在任期間建立了北京第一所女子中學——順天女一中。常人春曾提到張廣建娶兒媳婦時,采用的是新式婚禮,花車樂隊那一套,請常曉茹做證婚人,常人春做拉紗的男童,可見兩家之間的密切關系。
[18]. 湯玉麟(1871—1949),字閣臣,遼寧義縣人。曾落草為寇,稱霸遼西,因救張作霖一命,結(jié)為生死之交,成為張作霖成立奉系的起家勛臣之一。1917年與張作霖反目,率部入京,擁護張勛復辟,后率部北逃蒙古。1918年經(jīng)人調(diào)解,與張作霖言和。1920年,直皖戰(zhàn)爭期間,以奉軍偵探隊隊長的身份入京偵察。1924年,參與兩次直奉戰(zhàn)爭。1928年,湯玉麟率先響應國民政府號召,通電宣布熱河省易幟,服從國民政府、奉行三民主義;后被國民政府任為熱河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熱河省黨部常委兼第三十六師師長,駐節(jié)省會承德。1933年2月下旬,日軍進攻熱河,湯玉麟率部逃到灤平。后被宋哲元收編,委任為第二十九軍總參議。1934年5月,任北平軍分會高級顧問,半年后解職,到天津寓居。常人春曾回憶說:“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娶兒媳婦,在北京飯店辦事。用3乘轎,120對牛角燈,3堂漢執(zhí)事,光那執(zhí)事就走了3里地長。那一回是請我祖母當娶親太太(相當于今天的婚禮主持人)。”常人春則攤上給新娘子提溜蓋頭的差事。
[19]. 關于這段傳奇,常壽春有不同的回憶,詳見下篇。
[20]. 稱,北京土話,意指“擁有許多錢財”。
[21]. 1945年12月,蔣介石下令“北平與天津應嚴禁毒品”,北平市政府開始進行善后禁煙計劃。參見黃儀、方立霏:《從民國檔案看北平的禁煙禁毒》,載《北京檔案史料》2000年第1期,第261頁。
[22]. 常壽春補充:這家飯店為合義齋。
[23]. 常人春在其著作《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中有這樣的記載:“舊傳婦女一生糟蹋水較多,如果到陰間被閻王爺罰喝臟水時,可以讓牛代喝。因此,凡是婦女死亡,尤其是月子?。y產(chǎn))死亡的婦女都要加糊黃牛一頭。有在牛前頭加糊一水盆的。如是家貧,糊不起較多的紙活,就可以將駕轅拉車的驢,改糊為牛,這樣就一打兩用了?!保ǖ?64頁)
[24]. 多前兒,北京土話,意指“不管什么時候”。
[25]. 江朝宗(1861—1943),民國時期的著名政客,北洋軍閥重要人物。這里所說的“九門提督”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tǒng)領”,是負責北京內(nèi)城防衛(wèi)的武官。常人春曾撰《大吹“三定京師”,難掩投敵罪惡》評論江朝宗。文章名稱源于1943年江朝宗死時,偽《新民報》吹捧他“三定京師,遺惠在民”。所謂“三定京師”,“一定”為1912年袁世凱制造“十三鎮(zhèn)兵變”時,江朝宗任步軍統(tǒng)領,負責北京治安;“二定”為1917年張勛復辟,段祺瑞率兵進京討逆,江朝宗仍在步軍統(tǒng)領任上,維持社會秩序;“三定”為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江朝宗出面組織“地方維持會”,做了淪陷時期北平第一任市長。種種史料都表明江朝宗在北京地區(qū)有著極大的社會影響力。在常人春的回憶中,江朝宗1943年因病而亡后,葬禮相當闊氣。發(fā)喪時,光是執(zhí)事就走了東西長安街整整三里路長。但據(jù)老北京人傳說,江朝宗極樂意為人家寫匾,哪怕是給一家小干貨鋪子,他也有求必應。他存有一方印“六日秉國”,即代理過幾日內(nèi)閣總理,每寫匾便蓋上此印來吹一吹。單憑題匾,很難推斷常家與江朝宗的交情深淺。
[26]. 顏玉泰是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清末曾為朝廷內(nèi)務府官員,民國年間為國務總理代筆。京城諸多著名匾額皆為他親筆,留傳至今。
[27]. 曾蔭槐(1910—1981),江西于都人,1930年5月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學員,后任臺灣陸軍裝甲兵司令部少將副司令。
[28]. 舊日城墻根兒的房價是最便宜的,所以是貧民聚集的地方,“城門子底下的人”特指窮人。
[29]. 下篇常壽春口述中也提到了這位工人,他的名字叫李瑞雨,常氏兩兄弟對他的印象都很深刻。
[30].① 據(jù)常壽春說,該佛堂現(xiàn)被衛(wèi)生部占用,改革開放后一度被改為大華衛(wèi)賓館。常壽春親自帶我們前去指認了地方,該照片即攝于此次走訪。但此說未必準確。該佛堂應該是清代醇親王府北府的建筑,北府如今被分為四部分,即宋慶齡故居(原明珠花園)、國家宗教事務局(原醇親王府)、北京市第二聾人學校(原攝政王府馬號)以及北海幼兒園(原小祠堂)。
[31]. 常壽春補充具體時間為1952年8月19日(農(nóng)歷六月二十九)。
[32]. 常壽春補充祖父的出生時間為1883年農(nóng)歷二月二十八。
[33]. 常壽春補充祖母的去世時間為1960年1月6日。
[34]. 保甲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在縣以下實行的行政組織。1932年8月,蔣介石頒布《剿匪區(qū)內(nèi)各縣編查保甲戶口條例》,先后擴大到各省及北平(今北京)、南京市。1937年2月,行政院公布修正《保甲條例》,推行全國。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保甲組織的基本工作是實施“管、教、養(yǎng)、衛(wèi)”,如清查戶口、查驗槍支、實行連坐切結(jié)等。1949年3月,北平市政府提出《關于廢除偽保甲制度建立街鄉(xiāng)政府初步草案》,強調(diào)保甲為敵偽統(tǒng)治壓榨廣大人民的基層組織,必須徹底廢除。
[35]. “路條”即“通行證”。
[36]. 該運動是在“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的指示下,于1948年10月開展起來的。委員會由北平警備司令部設計委員會改組而成,直接領導北平市各基層單位,要求所有機關、學校、團體、工廠、保甲等基層單位都設立“清匪鋤奸自救小組”,執(zhí)行反共任務,監(jiān)視群眾活動。運動實行“聯(lián)保連坐”,對共產(chǎn)黨案件可以采取“人民公審”的方式就地處決,不必經(jīng)過正常的司法程序。參考萬永光:《北平警備司令部設計委員會側(cè)記》,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第二十三輯,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182頁。
[37]. 常子光為何免于刑事處分,常壽春提供了更為完整的解釋,詳見下篇。
[38]. 常人春這里指的院子是常家后來居住的南順城街住宅,并非佟鴻舉詢問的湯玉麟佛堂。
[39]. 北京清河農(nóng)場,位置在天津旁邊的茶淀。雖然農(nóng)場在河北省境內(nèi),但隸屬北京市,是北京市公安局在北京市境外最大的勞改場所,比同樣歸其所屬的黑龍江興凱湖農(nóng)場、吉林白城子農(nóng)場大得多,解放初便是關押犯人的所在。20世紀70年代末,清河農(nóng)場勞改隊各種設施臻于完備,成為名副其實的犯人收容場。
[40]. 常壽春補充:這項政策的制定者應為馮基平、邢相生。據(jù)《北京志· 政務卷·人事志》第87—94頁記載,馮基平于1953年8月—1965年1月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其間兼任北京市副市長(任期1955年2月—1964年9月)。邢相生于1965年1月—1966年5月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長。此二人在1950年曾分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及政治保衛(wèi)處處長,共同組建“500”專案組(據(jù)郭德宏、陳登才、鐘世虎:《毛澤東歷險脫難紀實》,紅旗出版社2015年版,第163頁)?!拔幕蟾锩逼陂g,兩人均卷入北京市公安局“反革命特務集團案”,被捕入獄。
[41]. 常壽春補充:德勝軒茶館。
[42]. 介紹老北京廟會及茶館的文章多會提到常蔭泉和他說的《三俠劍》。《三俠劍》是評書的傳統(tǒng)書目,由藝人張杰鑫在20世紀20年代創(chuàng)作演出。按《中國曲藝志·北京卷》(中國ISBN中心1999年版,第92—93頁)介紹,《三俠劍》講述的是清康熙年間的“三俠”(“神鏢將”勝英、“震三山”蕭杰、“九頭獅子”孟凱)、“三劍”(艾蓮池、紅衣女、夏侯商元)與武門敗類、山寨強人間的矛盾沖突故事。書中高人強手層出不窮,斗爭手段變化莫測,故事情節(jié)驚險奇異,有很大的吸引力。20世紀30年代,《三俠劍》在北京書壇上久演不衰,很多評書藝人紛紛改說《三俠劍》,一些初學評書者也常以《三俠劍》作為首演書目?!度齻b劍》還曾在《新天津報》連載,之后被編輯成冊出版。1958年,政府要求曲藝人“整頓舊書目”,該評書遂被禁演。
[43]. 常壽春認為當時不拜師是說不成書的,常蔭泉不可能是“聽菜”聽來的。在訪談中,他提到常蔭泉曾拜李姓藝人為師。據(jù)查,民國時期,李萬興(藝名李坪興)說《三俠劍》很有特色,往往連說帶打,堪稱一絕。后來李鑫荃向李萬興學了《三俠劍》,主以說功取勝。常蔭泉所拜的師父,可能是這二位其中之一。另據(jù)劉蔭柏對20世紀50年代的回憶,常蔭泉也是白塔寺廟會前殿說書馮姓、“闊”字輩的老藝人的門徒。參見劉蔭柏:《京都瑣憶》,吉狄馬加、張同吾主編:《百年煙雨圖——中國當代作家、詩人及知名學者回首自己在二十世紀最難忘的經(jīng)歷》卷二,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年版,第795頁。
[44]. 常壽春補充:延慶縣三司。
[45]. “五保”供養(yǎng)制度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根據(jù)1956年《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示范章程》規(guī)定,對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疾社員,給予保吃、保穿、保住、保醫(yī),保證年幼的受到教育(保教)、年老的死后安葬(保葬),簡稱“五?!?。享受“五?!钡霓r(nóng)戶便統(tǒng)稱“五保戶”。
[46]. 常壽春指出二人的母親應是1996年去世。
[47]. 大弟弟即常壽春,實際上是1941年出生的,二弟弟為1951年出生的(常壽春更正)。
[48]. 對于家人之間關系的回憶,常氏兄弟二人的印象有很大不同,此處可與下篇對比閱讀。
[49]. 常人春曾撰《我的母?!鐚嵭W》一文,回憶他原在分司廳小學上學,因與位于舊鼓樓大街的家距離太遠,1945年暑假之后,轉(zhuǎn)學至后海鴉兒胡同小學,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將學校發(fā)還鼓樓西中華基督教會,該校改回原名“崇實小學”。這里提到的校長邵鳳元為牧師,其子繼承父業(yè),后為前門外珠市口西南角基督教堂的牧師。見金子成主編:《北京西城往事 西城追憶集粹》第三部,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133頁。
[50]. 常壽春補充:閻寶貞去世的時間為1996年11月22日(農(nóng)歷十月十二)。
[51]. 常人春在《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中對該民俗講得甚為詳細:“一些客居北京的外鄉(xiāng)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綠盆,還有的摔個治喪期間用來燒紙的大砂鍋,有的僅摔一塊兒瓦,意義亦各有說法?!徽f陰間有位王媽媽,要強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湯,使其神志昏迷,以致不能超生。兒子準備這一有孔的瓦盆,可使這迷魂湯漏掉,并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飲。一說人生不免要浪費一些水,如果閻王爺罰他喝臟水時,用這個帶孔的瓦盆去舀,可使臟水漏掉?!瓕τ谒づ栌玫哪菈K磚說法更多。當年,老人說此磚能夠辟邪鎮(zhèn)宅,把它撿回來,放在大門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一避祟,二避妖,三避煞,謂之‘門前三擋磚’。如果是老喜喪的磚,謂之‘借壽磚’。意為借用死者的福壽,墊在水蔥花盆底下,謂之‘水磚長壽’,家宅當獲福、祿、壽三星的庇護,因此說拾此磚放于門前為‘吉星高照’。還有的說,用這塊磚給小男孩壓書,孩子將來……可望‘三元及第’。給小女孩壓活當必心靈手巧,如果給女孩當座位,可保女孩一生富貴、子孫滿堂。如無后嗣者,將這塊兒磚壓在炕席底下,就能有‘獲麟’之喜。因此,有的瞧出殯的老太太往往要撿回這塊兒摔盆的磚?!保ǖ?18—419頁)
[52]. 三座橋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北起前海西街,南至地安門西大街。三座橋胡同北側(cè)與氈子胡同南口之間曾有座單孔石橋,大名“三座橋”,別名“海印橋”“月橋”“海子橋”等。
[53]. 白家大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蘇州街15號,原是清朝禮親王代善后人杰書世襲王爵后,于康熙年間建造的“禮親王花園”。民國初年轉(zhuǎn)給同仁堂樂家,更名為“樂家花園”。解放后由八一學校使用,現(xiàn)為主營官府菜和粵菜的飯館,稱為“白家大院”,據(jù)電視劇《大宅門》中的白家老藥鋪取名。
[54]. 怯勺,北京土話,指不懂、不知、不會。
[55]. 黃表紙是用來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黃紙,在宗教儀式活動中代表黃金。
[56]. 《近世名人大出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該書整理了自清末至20世紀50年代初的名人葬禮,多操辦于北京地區(qū)。
[57]. 常人春在《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中對摔盆兒和踩盆兒有詳細敘述:“摔盆兒有摔盆兒和踩盆兒的區(qū)別。通常在摔盆起杠時,由長子將盆摔碎。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右手摔,摔不碎時忌摔二回。無長子的,例由承重孫摔盆兒。如死者無子孫,其妻若不再嫁,可由她摔盆兒;亦可在非直系親屬中找一晚輩(如弟、侄等)給摔盆兒。但是,必須是死者的財產(chǎn)繼承人。舊時,民間有個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孝屬繼承死者的遺產(chǎn),打幡、摔盆兒是先決條件。有時喪家孝屬在繼承權(quán)上有爭議,甚至打架鬧喪,無法決定由誰摔盆兒,干脆就叫抬杠的將盆兒一腳踩碎,將幡放在棺蓋上就算了。至于繼承權(quán)問題,留待日后再議。有的死者年紀輕,沒有兒孫、侄子,只有個很小的弟弟,當然也無財產(chǎn)繼承的問題。這種情況,也就只能由他小弟弟在起杠時,一腳把盆踩碎(死的哥哥用左腳;死的姐姐用右腳)??傊矊倥c死者平輩,不存在繼承遺產(chǎn)問題的情況下,一律不以手摔盆兒,而是以腳踩盆兒。”(第419—420頁)
[58]. 1949年5月30日,北平市政府通告限令所有城區(qū)寺廟寄存的靈柩,于6月底之前由寄存戶自行移出埋葬或火化(《當代北京大事記(一九四九—二〇〇三年)》,第13頁)。常人春希望為祖父辦一場傳統(tǒng)葬禮的想法,不只限于自家的經(jīng)濟條件無法實現(xiàn),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不允許的。
[59]. 常人春在接受《北京晨報》采訪時提到嘉興寺的特點:“為什么解放前嘉興寺的白事影響很大?因為它不問信仰,比如故宮博物院老院長沈兼士信基督教,去世后就是在嘉興寺發(fā)送的,現(xiàn)場也按洋教規(guī)矩辦,要在別的廟這可不行?!庇痔岬胶髞淼那闆r:“解放后,嘉興寺、夕照寺、三圣庵、法源寺等5家寺廟改成殯儀館,最多只能停靈7天,有了‘官價’,業(yè)務大幅滑坡。那時,大的白事沒人敢搞了,最多請幾個和尚念個經(jīng),晚上燒點紙,所謂‘八個人一桿尺,五個和尚一堆紙’,當時富人都跑了,北京城消費得起的人也不多了。老北京民俗不敢搞了,杠房、紙活、棚匠、吹鼓手、轎房等行業(yè)也漸漸消失。后來嘉興寺成了塑料紐扣廠,古建被拆后,嘉興寺從此消失?!眳⒁姟侗本┟袼鬃詈蟮奶┒贰罚d《北京晨報》2009年12月8日。
[60]. 送庫是指給亡人祈建的道場圓滿時,由喪屬捧著給佛的黃表(《薦亡文疏》)到指定的廣場去焚化事先用彩紙糊的樓庫及其他紙活冥器,這時請和尚誦經(jīng)是必不可少的(“禪經(jīng)誦庫”)。
[61]. 知賓:也稱知客,即知客人。在紅白喜事中,主人把當天的一切事項都交給知賓掌管,大知賓(或總知賓)就是辦事人家的總指揮。
[62]. 疏,系指“疏文”,也叫“文疏”,是以文字形成的章表文函,是溝通仙凡之間的橋梁,不論個人所求還是國家大事都可為之。從疏文類型可分為兩個大的部分,即陽事與陰事道場。疏文的書寫格式、文字編排都有嚴格的規(guī)范,其內(nèi)容語言也比較嚴謹,更須注意寫清神仙的宮闕與圣號,必須相稱。一般在神仙的圣誕日都要祝壽慶賀,上章拜表,或黃道吉慶日為善信做祈福等齋醮活動。送疏文是道教很重要的一個儀式。
[63]. 清朝所列“顯爵”有五,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公爵有鎮(zhèn)國公、輔國公之分,輔國公又有入八分、不入八分之別,均為爵的品級。
[64]. 常人春在《近世名人大出殯》一書中提到了信成杠房,稱:“北京地安門外西黃城根路南,有個信成杠房(兼桅廠),專應旗、漢兩門大喪事的杠罩、儀仗。老經(jīng)理狄琴蓀是北京婚喪用品同業(yè)公會董事會的首任董事長。他的交際很廣,社會上許多頭面人物與他都有往來,所以,他在北京城里也小有聲望?!保ǖ?9—50頁)
[65]. 常人春在一篇采訪中說:“老北京辦白事,是暴利行業(yè)。早年間遇到白事,尸體都要放廟里,這叫‘停靈暫厝’,一般情況下‘停單不停雙’,至少7天,最多49天。廟里收費驚人,比如我大舅的原配生孩子時死在協(xié)和醫(yī)院,在廟里放了15天,管我爺爺要了1萬5,在當時能買3所房。”“到1949年,高闊亭已經(jīng)置了7所房,都是14間帶院的,當年他才40多歲?!眳⒁姟侗本┟袼鬃詈蟮奶┒贰罚d《北京晨報》2009年12月8日。
[66]. 傅公鉞編:《北京舊影》,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張。陳覺生的葬禮可作為民國時期喪葬行業(yè)的暴利佐證,它名義上是由家族操辦,但實際上是北寧鐵路局出面籌措的公葬,倍極優(yōu)隆。陳覺生葬禮結(jié)束后,結(jié)余禮金等錢財成為覺生救濟財團的基礎本金,僅用本金的存款利息即可開設粥廠,施行社會救濟。覺生救濟財團理事人為前文提到的江朝宗,他在淪陷時期曾依托該財團向偽政權(quán)謀求資金,攫取社會資本。參考北京市檔案館藏,檔號J2-6-161。
[67]. 《北京舊影》,第202張。
[68]. 吳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清末秀才,直系軍閥首領。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投天津武衛(wèi)前軍當兵,光緒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測繪科學習。歷任北洋軍第三鎮(zhèn)參謀、營管帶、炮兵第三標標統(tǒng)等職。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勛復辟。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吳佩孚繼承了直系軍閥首領的地位。1939年,吳佩孚患牙病高燒不退,12月4日,日本牙醫(yī)受命于土肥原謀殺吳佩孚,吳佩孚當場身亡,時年65歲。
[69]. 拈花寺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主要建筑為彌勒殿、關帝殿、大悲閣及御書樓。1926—1945年,寺內(nèi)佛堂曾開辦學校。吳佩孚去世后,停靈在拈花寺的東菜園內(nèi),并新建靈房。1949年前,寺內(nèi)有房舍57間,院落5處。1950年后,殿宇、廂房、院落均被占用,佛像相繼拆移。1978年,原殿宇、廂房全部拆除。
[70]. 即現(xiàn)北京佛教居士林的前身。居士林主要是在家佛教信徒從事宗教活動的團體,居士佛教在民國初年大為興盛。華北居士林始建于1926年,一說由當時社會名流、佛教界耆宿胡瑞霖(字子笏)居士偕同北京在家佛教信眾集資,購置西安門大街129號房產(chǎn),作為固定林址,開展林務活動,并立石碣為證;一說由崔、丁兩位居士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北平毓春園居士林,事務所設于西安門外11號。1929年,該林更名為北平華北居士林,1930年正式得到行政備案。全面抗戰(zhàn)前夕,胡瑞霖移居五臺山潛修佛法。1938年7月,居士林循例召開年度林眾大會,選出周叔迦為理事長,并通過修訂的《華北居士林章程》,仍規(guī)定“本林以佛法救濟眾生為宗旨”?!岸?zhàn)”開始后,中國各地的居士林雖先后停辦,但華北居士林仍在不斷發(fā)展。1945年秋,更名為北平居士林。1958年,林產(chǎn)被改為街道紙盒廠,后為國管局機關宿舍大雜院,居士林活動移至廣濟寺進行?!拔母铩遍_始后,居士林停止活動。1979年5月,在該林名譽理事長趙樸初、導師正果法師的支持下,假借廣濟寺恢復活動,理事長為呂香光。1994年開始漸次收回林產(chǎn),2001年8月8日舉行修復竣工暨佛像開光雙慶盛典。參考《北京佛教居士林歷史與沿革》,北京佛教居士林2010年版。
[71]. 梅花大鼓,脫胎于清代中葉產(chǎn)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華北各地。解放前是老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調(diào),藝人演唱則多見于拆唱節(jié)目中,專演此曲種者很少。唱詞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個基本板式與以這三個板式的名稱命名的三個基本唱腔。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72]. 金萬昌(1870—1942),梅花大鼓演員,代表作有《探晴雯》《寶玉探病》《黛玉悲秋》《摔鏡架》《鴻雁捎書》等。在其后,梅花大鼓分成了“北板”“南板”兩個流派。
[73]. 大正琴又稱“鳳凰琴”,相傳是日本名古屋人森田伍郎于大正年間創(chuàng)制的樂器。20世紀20年代,大正琴傳入我國,因流行地區(qū)的不同,在我國又有“大眾琴”“和平琴”“娛樂琴”“中山琴”“勝利琴”之稱。大正琴構(gòu)造簡單,容易演奏,音色清脆、明亮,可用于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尤其適于一般民間娛樂和彈唱使用。
[74]. 關于地安門外的火神廟和田子久,常人春有《地安門外火神廟》一文,我們摘錄了部分相關內(nèi)容附于訪談后。
[75]. “興亞院”是日本內(nèi)閣設立的專門負責處理侵華事宜的機構(gòu),1938年12月成立,由當時的首相近衛(wèi)文麿任總裁,副總裁四人,由外相、陸相、海相及藏相(財政部部長)四大臣擔任, 1942年11月廢。
[76]. 靳云鵬(1877—1951),字翼青,生于山東省鄒縣。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他兩次出任國務總理,掌握軍政大權(quán),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剛”(其余三人為徐樹錚、吳光新、傅良佐)之一。論資望,靳云鵬在北洋軍閥中僅次于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與皖系、直系、奉系等派系要人都有較深刻的關系。靳云鵬在辛亥革命、袁世凱竊國、抗日戰(zhàn)爭等歷史事件中都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他也擁有豐富的實業(yè)和資產(chǎn),是民國年間政界、商界的一名風云人物。靳云鵬晚年加入居士林,并勸導另一軍閥孫傳芳皈依了佛門。1951年1月3日,在天津逝世,享年74歲。
[77]. 常人春在《地安門外火神廟》一文中寫道:“火神廟從不搞巫醫(yī)活動,無所謂‘圣水’‘爐藥’之說。但有正當?shù)氖┽t(yī)舍藥之舉,從田子久住持時開始,即將二院東配殿客堂開辟為施診室,特請郭萌蕉、張友松、崔紹晉、袁壽臣、楊振東等中醫(yī)大夫來此輪流坐堂施診,并負責介紹到地安門外大街同生堂、濟安堂中藥店去抓藥,按原價70%收費。大夫的車馬費由火神廟負擔,藥費的30%則由平易銀號經(jīng)理徐子才負擔?!?/p>
[78]. 舊時兒童如果沒有大病,只是體弱,但經(jīng)算命的占卜,認為“不好養(yǎng)活”或者“克父母”等,大人便會把孩子送到廟里,當“跳墻和尚”或“跳墻道士”,據(jù)說也有極個別的“跳墻喇嘛”,以達到為孩子消災去病、祈祥解厄的目的。這些“跳墻和尚”“跳墻道士”“跳墻喇嘛”均不是正式出家修行者,也不受戒,只是在廟里掛個名,所以“跳墻和尚”“跳墻道士”又叫“記名和尚”“記名道士”。這種風俗多流行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通常是先讓孩子到廟觀里認一位和尚或道士為師父,成為記名弟子。隔若干年,再舉行一個“跳墻”儀式還俗。孩子認師父后,成了記名弟子,雖然意味著皈依了佛、法、僧三寶,但未必真到廟里修行,也不必到廟里去過與僧人一樣的宗教生活。只是每逢初一、十五,或節(jié)日和盛大法會時,跟著家長來廟里進香、“隨喜”就行了。至于什么時候“跳墻”還俗,并無具體規(guī)定。但凡“記名和尚“,都必須在結(jié)婚前三天舉行“跳墻”儀式,表示還俗。
[79]. 茂林是潭柘寺的第二十代住持,1950年該寺被北京市園林局接管時,他還在寺內(nèi)修行,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才搬到城里的廣濟寺。
[80]. 溝沿兒,指的是西城區(qū)北溝沿,1946年改為趙登禹路。翊教寺相傳最早建于宋代,明代萬歷五年(1577)重修,今已不存,所在胡同于1965年改為育教胡同,現(xiàn)已拆除,并入平安里西大街,與趙登禹路相交。常人春曾在其著作《老北京的風俗》《紅白喜事——舊京婚喪禮俗》中記載了翊教寺承辦停靈暫厝業(yè)務的舊事。
[81]. 四棚經(jīng),指的是番(喇嘛)、道(老道)、僧(和尚)、尼(尼姑),也就是常先生這里所說的番道禪尼,四棚經(jīng)輪換著念,為的是超度亡靈。
[82]. 劉之維,俗名劉純璋,1914年(一說1919)生于北京的一個道教世家,屬正一清微派。自幼隨父劉佑昌在前門關帝廟受箓?cè)氲?,其父去世后,繼任前門關帝廟住持,主要從事廟務工作。解放后,北京市民政局開辦佛道教學習班,并建立了寺廟管理小組,由劉之維任組長,主持寺廟管理組工作。1957年中國道教協(xié)會成立,劉之維當選為中國道協(xié)常務理事。由于天安門廣場擴建,前門關帝廟拆去,劉之維道長移居白云觀中,具體負責白云觀的修復工作。1979年中國道教協(xié)會恢復工作,劉之維道長成為白云觀監(jiān)院,重新住持觀務。他還曾任北京市政協(xié)第一、二、三、四、六屆委員,1984年和1986年兩次當選為北京市西城區(qū)人大代表。1989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仙逝,享年75歲。
[83]. 普佛,就是打坐念經(jīng)。所謂“普佛”,源于隋代信行禪師所創(chuàng)立的三階教。三階教將佛法分為普法和別法。所謂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為“普”。所謂別法,是分別大小乘法和圣賢凡夫,所以名為“別”。信徒認為在佛滅后初500年的“正法”時期,眾生的器只能學一乘法;第二個500年的“像法”時期,唯學三乘法,所學各別,所以稱為“別法”,全稱為“別真別正法”;在佛滅后1000年的“末法”時期,眾生由于根機較鈍,具有空有偏見故,如果偏學大乘或小乘,就會愛此憎彼,必然造成謗法之罪,所以第三階相應的佛法,名為“普法”,全稱為“普真普正佛法”。隨著佛教懺法的流行及儀軌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明清以來,佛教寺院的法事儀軌基本定型,“普佛”也成為一種祝愿、薦亡回向的儀軌,又分為“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
[84]. 佛,是指已經(jīng)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佛。法,即諸佛的教法。僧,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
[85]. 常壽春補充:“當時車道溝的和尚應佛事時,就是‘怯吹’,還吃葷。其吹奏的樂曲多是市面上流行的各種小曲,不怎么規(guī)矩。”
[86]. 夏法圣于1984年3月?lián)伪本┓鸾叹邮苛指崩硎麻L,2000年起擔任林長。
[87]. 夏蓮居居士,本名夏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城人,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長子,1884年4月20日生于新疆于闐,1965年12月14日于北京仙逝,享年82歲。清末曾任直隸知州、江蘇知府、山東團練副大臣等職。民國后曾被聘為山東都督府最高顧問兼秘書長、參謀長等,此后又歷任多種軍政職務,1921年辭職。以后主要投身于文化、宗教事業(yè),在京大宏凈宗。佛法界曾有“南梅(梅光羲)北夏”之號,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一生著有詩抄、文集20余種。擅長金石書畫、文物考古,且收藏宏富、鑒定頗精,在文物界頗具影響。1949年北平解放后,故交李濟深、梁漱溟、陳銘樞、章士釗、邵力子等人先后規(guī)勸其參加社會活動,但被他婉言謝絕。后為表達愛國之心,他將所收藏的300余件珍貴歷史文物分別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和鄆城縣。夏蓮居是夏法圣的祖父,而不是姑父,常人春這里所述可能比較隨意。但常人春生于1933年,夏法圣生于1934年,很有可能是小學同學。
[88]. 載《弘道》(香港)2009年第1期。
[89]. 據(jù)常壽春回憶,徐子才并非太監(jiān),這種說法存疑。似應為“北京五子”:田子久、張子余、徐子才、魏子丹、厲子加,共五人。
[90]. 鼓樓與鐘樓原為古都北京的報時中心,民國時期逐漸失去了報時功能。1924年,鐘鼓樓改稱“明恥樓”,陳列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后屠殺中國人民、搶劫財物的圖片和實物。1925年,鼓樓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館,市民免費參觀,是北京最早設立的群眾文化專門機構(gòu)之一。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鼓樓被粉刷一新,樓圈南門兩旁寫著“社會為學校,教育即生活”的標語,重新辦起了教育館,稱為北平市第一社會教育區(qū)民眾教育館。恢復了原有的陳列室、閱覽室、問事代書處,并增設了兒童讀書會、郵亭。1949年3月,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所屬文化接管委員會接管該館,更名為北平市第一人民教育館,俗稱鼓樓文化館。同年4月,接收了北海公園先蠶壇國貨陳列館的部分展品,在陳列室合并展出。1950年5月,撤銷了五個固定性的陳列室,改為不定期的展覽室;同年10月,改稱北京市第一文化館。
[91]. 由蓮花落發(fā)展而成。蓮花落流行于京、津、冀等地。最早為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清乾隆以后,出現(xiàn)了職業(yè)藝人,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什不閑”合流,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為“什不閑蓮花落”,又稱“什不閑”或“蓮花落”。內(nèi)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什不閑”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diào),作為序曲,然后演唱蓮花落。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采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旦、丑兩種角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92]. 小四門是學校里相對于主課而言的課程,在小學有音樂、體育、美術和常識等。
[93]. 《五月的風》,陳歌辛作詞,黎錦光作曲。
[94]. 《夫妻相罵》,李雋青作詞,姚敏作曲,姚敏、逸敏、吳鶯音合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
[95]. 《三輪車上的小姐》,裘子野作詞,林牧(陳歌辛)作曲,由當時的紅歌星屈云云首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
[96]. 《可愛的早晨》《討厭的早晨》,電影《鸞鳳和鳴》插曲,李雋青作詞,陳歌辛作曲,由主演周璇演唱。
[97]. 指1945年日軍投降,抗戰(zhàn)勝利。
[98]. 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的遺囑,原稱《總理遺囑》。1925年,孫中山病篤,子孫科與汪精衛(wèi)、戴季陶等國民黨要員唯恐總理未留遺囑即辭世,遂商議為總理代擬遺囑,由汪精衛(wèi)于2月24日寫下,一說起草者為戴季陶。遺囑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總結(jié)40年來革命成果,并為后來革命指明重要的方向;第二部分為交代身后家事。一般提到《總理遺囑》時所指的多半是第一部分。1940年4月1日,孫中山正式被尊為民國的國父,因此《總理遺囑》又稱為《國父遺囑》。在國民黨專政期間,“恭讀《總理遺囑》”或“恭讀《國父遺囑》”成為許多集會、會議與典禮開始時的制式程序之一。常人春在此把開頭一段一字不差地背誦了下來。
[99]. 常人春原在私立崇實小學讀書,據(jù)他自述,“由于家里迷信名牌市立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當我上高小時,強行令我報考了郎家胡同的第五區(qū)十三、十四保國民學校(1947年9月遷至琉璃寺胡同)”。見北京市西城區(qū)檔案館編:《北京西城往事 西城追憶集粹》第三部,第134頁。
[100]. 北京一中前身為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創(chuàng)建于清朝順治元年(1644),專收皇族子弟。光緒二十八年(1902)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改為學校,1904年擴充為高等學堂,1912年8月改名為京師公立第一中學。
[101]. 黎錦暉(1891—1967),生于湖南湘潭,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1927年創(chuàng)辦“中華歌舞學?!?,后又組建“中華歌舞團”。1929年組織“明月歌舞社”并到全國各地巡回演出。1949年后在上海電影制片廠擔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兒童歌舞劇《月明之夜》是他的早期創(chuàng)作,音樂語言簡練、明快,富有民族風格,通俗易唱,當時很快在大中城市流傳開來。
[102]. 2016年回訪常壽春時,他為我們提供了這本詩集,上面還就常人春記“國花社”的詩做了一些旁批。據(jù)載,該社創(chuàng)立于1947年春,當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舉辦了“第一屆標本模型公展”,參觀者頗多?!岸埂币圆始埐贾脮?,展品有昆蟲、介貝、礦石標本等,當晚閻福坤以巨石砸門,并糾集一些未被吸納入社的兒童在門外起哄。該社曾一度解散。1948年中秋節(jié),常人春在鼓樓東大街舉辦“故會團圓節(jié)”,秋天在方家胡同5號黃家舉辦“五展”,參加者寥寥。
[103]. 張蔭梧(1891—1949),字桐軒,河北博野人,國民黨陸軍上將。曾任晉軍師長、軍長、北平警備司令、北平市市長等職??箲?zhàn)初期,任河北民軍總指揮,自奉甚值,煙酒不沾,常穿布衣布鞋,與士兵同甘共苦,每日堅持體格鍛煉,還要寫大字1000,且“從無間斷”(王成斌等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六》,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頁)。曾多次與八路軍發(fā)生摩擦,被毛澤東稱為“磨擦專家”[見《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1939年9月16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0頁],與傅作義不睦。抗戰(zhàn)后期,任冀察戰(zhàn)區(qū)總參議兼戰(zhàn)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國共內(nèi)戰(zhàn)期間,任京漢路北段護路司令、華北“剿總”上將參議。張蔭梧還曾任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學校長至1948年,當年年底,北平被圍困,張蔭梧成立“華北民眾自救會”,召集人馬,企圖繼續(xù)周旋。1949年2月,北平市公安局破獲重大反革命組織“華北敵后游擊策動委員會”的陰謀暴亂案,張蔭梧與其他14人被捕,后保外就醫(yī),于5月27日病逝。見《當代北京大事記(一九四九—二〇〇三年)》,第5頁。
[104]. 常壽春在2015年10月15日的訪談中對此段歷史做了補充,茲摘錄于下:“《還鄉(xiāng)曲》是河北‘剿匪’總司令張蔭梧編的詞。這里頭說的‘豬崽’就是朱德,‘茅房’指的是毛澤東,它這為什么叫作《還鄉(xiāng)曲》呢?因為當時解放戰(zhàn)爭初期是流血斗爭、白骨斗爭,把地主全部打死,土地全都沒收,所以很多人的確有流浪的現(xiàn)象,有點像蘇聯(lián)當時的土地改革,后來糾正了。針對這種情況,國民黨組織了‘還鄉(xiāng)團’,反攻倒算。那‘還鄉(xiāng)團’非常厲害,抓到共產(chǎn)黨的干部就槍斃、活埋,也是報仇性質(zhì)的。所以張蔭梧寫道:‘可愛的家鄉(xiāng),可恨的奸黨,我們的祖墳不能祭掃,我們的父母不能教養(yǎng)’,這就是它開頭的詞,罵了半天,后來是‘誰為后臺?豬崽茅房’,但這里頭一句沒有指名?!?/p>
[105]. 《漁光曲》是中國電影在20世紀3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它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獎的故事影片,以該片為代表的中國早期左翼電影關注社會底層,將他們凄慘的生活藝術化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作為中國最早的有聲影片之一,《漁光曲》上映后頗受歡迎,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放映84天的紀錄,該片同名主題曲也成為大街小巷傳唱的流行歌曲。但《漁光曲》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與常先生這里列舉的當年的流行歌曲不可同日而語,插話者在這里提出《漁光曲》,顯然是不合適的,是不懂這首歌曲與其他歌曲區(qū)別的緣故。
[106]. 常人春在此隱匿了一些信息,詳見下篇常壽春對“兒童教育館”一事的評價。
[107]. 金絲套指的是前海北沿和后海南沿的夾角地帶,其得名源于這一地區(qū)的大、小金絲胡同。明代曾在這里設立織染所,故有金、銀絲絳胡同之名,民國時稱為大、小金絲套胡同,1965年改為大、小金絲胡同,共有18條街巷。
[108]. 據(jù)常壽春回憶,這張照片應該攝于1945年后。
[109]. 市立北京師范學校,創(chuàng)辦于清朝最后一年(1911),最初校址在西四南大街豐盛胡同,民國二年(1913)遷到端王府夾道(不是常先生說的恭王府夾道,該夾道位于北京西城趙登禹路祖家街之西200米)。1915年7月該校首屆畢業(yè)生分配在北京各小學工作,以后每年都有畢業(yè)生分配。后來又設女部,1925年7月第一屆女生畢業(yè),隨同男生一律分配在北京各小學工作。這個學校成為北京小學師資的主要來源,一直到解放前夕,都是北京小學大部分教員的來源。
[110]. 指當時的北京圖書館,即現(xiàn)在的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111]. 常人春對于自己的“面嫩”是甚為得意的,在他的《國花少主詩詞》(自印本)一書前,即配上了“工裝代童裝”(原語)的相片,并作詩志之。我們在常壽春家訪談時,還看到他在結(jié)束勞改返回北京后仍做少年裝扮的照片。如果用心理學方法來分析,是不是可以說他對這段時期仍有著無法釋懷的眷戀呢?
[112]. 常先生這里沒有說清楚,“給”應該改為“把”,即“志愿軍把美帝國主義打得落花流水”。如果改成“被”,意思就反了。
[113]. 下篇常壽春口述中,也有一些關于徐延齡的回憶。
[114]. 吳化文(1904—1962),字紹周,山東人,先追隨馮玉祥,后投奔蔣介石,再投靠汪精衛(wèi),又反投蔣介石,最后加盟解放軍。解放后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勛章,曾被任命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廳長,1959年任浙江省政協(xié)副主席。
[115]. 于學忠(1890—1964),字孝侯,山東蓬萊人,東北軍著名將領,抗戰(zhàn)中參加淞滬會戰(zhàn)、臺兒莊會戰(zhàn)、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北省體委主任等職。
[116]. 這里所說的前門老爺廟,即前門(正陽門)關帝廟。北京內(nèi)城各城門甕城內(nèi)都有關帝廟,其中最著名的當數(shù)正陽門關帝廟,此廟建于明朝永樂八年(1410)。廟宇雖然不大,但香火極盛。每年五月初九要舉行磨刀祭,廟中有3口大刀,分別重80斤、120斤、400斤,相傳是嘉慶年間打磨廠三元刀鋪所鑄。該廟在20世紀70年代,因修建地鐵被拆除。
[117]. 黃明時任中國道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
[118]. 各,北京土話,指人的言行古怪,不能合群。
[119]. 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是由我國已故著名學者馮友蘭先生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張岱年、朱伯崑和湯一介等幾位教授共同發(fā)起,聯(lián)合了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及中國臺、港地區(qū)和海外的數(shù)十位著名教授一道創(chuàng)建的一個民間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團體,1984年10月成立于北京。中國文化書院是獨立自主團體,書院經(jīng)費全部通過收費辦學和接受個人及社會資助等方式自籌。季羨林曾任該書院院務委員會的首任主席,李澤厚為書院導師。但常人春先生說該書院于1989年遣散一事,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尚需查明。
[120]. 干級,即干部級別。按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國家領導干部及行政工作人員都有規(guī)定的干級。1971年林彪出逃后,中央對于“文革”的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開始解放和起用老干部,落實共產(chǎn)黨的干部政策。1972年,“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發(fā)表國慶社論《奪取新的勝利》,指出要“繼續(xù)全面地落實毛主席的干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經(jīng)濟政策”。12月28日,北京市委向毛澤東、中共中央報送《關于對統(tǒng)戰(zhàn)對象落實政策的情況報告》,落實政策的對象范圍進一步擴大。見《當代中國的北京》編輯部編:《當代北京大事記(一九四九—二〇〇三年)》,當代中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頁。常人春在九三農(nóng)管局曾經(jīng)做過一些宣傳工作,但他并非真正的公務員,這里他所說的“恢復干級”,可以理解為在普遍“落實政策”的大背景下恢復他的身份和待遇的意思。
[121]. 常人春:《老北京的風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122]. 張官鼎:《解放前北京的葬禮和杠房業(yè)》,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第十四輯,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14頁。
[123]. 東岳廟位于北京市朝陽門外大街北側(cè),原是道教正一道在華北地區(qū)的第一大叢林。保存了大量道教建筑和歷代碑刻,對研究中國古代道教以及道教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中的民間香會碑刻也是社會史研究的一大實物史料。1995年,北京市政府決定恢復東岳廟,將廟中所駐機關全部騰退,隨后建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館。1996年,東岳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正式對外開放。2008年,國家將東岳廟歸還道教,至此,中斷70余年的道教活動在東岳廟恢復。
[124]. 《開經(jīng)玄蘊咒》:道教法事中常用“八大神咒”之一,即準備翻開道經(jīng)奉誦時所念?!靶N”,指經(jīng)中蘊藏著玄妙的義理。早期靈寶派即有此咒,其后各派俱有仿作與演變,其詞不盡相同。
[125]. 此處承蒙故宮博物院職員寧霄幫忙確認,特此感謝。
[126]. 常人春先生在這里所講述的故事,涉及道教正一派與全真派的分歧。自元朝始,兩派逐漸形成了“對峙”狀態(tài),音樂也因道派體系不同而相應產(chǎn)生風格上的差異。正一派承襲唐宋道教音樂發(fā)展,而全真派則借鑒了佛教的一些形式建立了自己的科儀音樂?!氨本┑胤巾崱眲t是清末白云觀方丈孟永才出于擴大道眾考慮,由“全真正韻”改創(chuàng)而成,存續(xù)時間很短。道韻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背后隱藏著很多沖突與矛盾,僅對部分儀式較為了解的常人春,顯然對相關的人情世故不甚通達,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個人性格。
[127]. 義和團的揭帖里有一句:“焚黃表,升香煙,請來各洞眾神仙?!闭f的就是這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