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維崧《迦陵詞》手抄本校讀后記

迦陵雜文集二輯 作者:葉嘉瑩 著


陳維崧《迦陵詞》手抄本校讀后記

《記南開大學圖書館所藏手抄稿本〈迦陵詞〉》是我于1999年為南開大學圖書館八十年館慶所寫的一篇文字,主要在介紹館中所藏的一部珍貴古籍,那就是手抄稿本《迦陵詞》。其目的原只是想向外界研讀清代詞與詞學的朋友們推介此書,希望能引起一家出版者的注意,使此一珍貴古籍得以公之于世。因為此一冊手抄稿本中有極為豐富的研究詞學的資料,那還不僅是手抄稿本的《迦陵詞》而已,更可重視的實在乃是遍布全書之字里行間以及書眉之上的難以計數的三色評點。這些評點者都是與陳維崧同時的一些詞壇精英。能把這些資料公之于世,必能對詞學方面的研究作出極大貢獻,這是可以斷言的。不過我當時的推介雖然也曾引起了一些出版者的興趣,但卻都未能見諸行事,于是我遂又于數年前指導我的博士生白靜專以研讀此一珍籍為課題,寫了一篇內容頗為豐富切實的博士論文。如今她的論文已經完成,而南開大學也已經決定將此一冊珍籍照相按原貌出版。如此則我于十年前所寫的這一篇簡介的文字,就實在早已成為了贅余,本當棄之如敝屣才是。孰知出版者竟欲將此文置之卷首作為《代序》,這實在使我極感惶愧。日前出版社將此文校稿送我校讀,細讀之下,才發(fā)現此文疏漏之處實在甚多。那是因為十年前此一珍籍嚴禁外借,我因為要為圖書館的八十年館慶撰寫此一篇文字,只能利用余暇至館中親加檢閱,而此書既有八大冊之多,而且三色之評點,不僅多為行草,難于辨識,而且寫得參差繁密,諸色間雜重疊,既非短短時日所能詳讀,更非短短文字所能詳述,所以我的這篇文字實在寫得疏漏百出。如今既得此重加校讀之機會,遂想借此一做補救。因之乃在前文的文字中加了一些注釋的標識,而這些標識,就是我要增加的補正和說明?,F在就依前面所標記的注釋次序,分別對之加以補正及說明如下:

1.我當時匆促間計算有誤。據白靜同學告知,按她詳細之計算,稿本所收之詞應不僅為一千三百八十六闋,而實有一千三百九十一闋之多。但其中前后重復出現兩次者有二十七首,因此稿本所收詞實為一千三百六十四闋,其中稿本所有而為康熙刻本所未收者四闋,即為《絳都春·詠雞冠花》《渡江云·寒夜登城頭吹笛有感作》《鎖窗寒·和梁棠村先生寒食悼亡之作》及另一闋《鎖窗寒·夏夕驟涼快作》。但此四詞中之《渡江云》一闋見于乾隆年間浩然堂刊本之《湖海樓詞》,《鎖窗寒·和梁棠村先生寒食悼亡之作》一闋則見于蔣景祁編之《陳檢討詞抄》及《百名家詞抄》本之《迦陵詞》。唯《絳都春·詠雞冠花》及《鎖窗寒·夏夕驟涼快作》二闋,則不見于任何其他刻本,乃稿本之所獨有,是極可注意者。

2.康熙刻本《迦陵詞》最后所附第二篇題署為“乙巳冬杪弟維岳”之一篇跋文,其中“乃獨四弟仔之梓成,寄索跋”兩句,“仔之”二字難求確解,疑當為“梓之”或“任之”之誤,“仔”與“梓”為音近之誤,“仔”與“任”為形近之誤。至于標點,則當作“乃獨四弟梓之,梓成寄索跋”,或者作“乃獨四弟任之,梓成寄索跋”。私意如此,謹記之,以向方家求正。

3.第八冊《賀新郎·賀程昆侖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一詞,附有陳維崧題署為“其年自記”之跋語一則,其中“己酉冬過東皋何子龍□”句中末字甚難辨識,以前介紹妄猜為“寓”字,白靜同學根據陳氏有友人何鐵字龍若者因猜測此句或當作“何子龍若”,其義極是,只是與字形不相合,又有書法家以為此字或者當作“竟”字,與下文相連貫,謂“何子龍竟從他處收得”,其義亦通,但字形亦不相似,附記于此,以俟方家指正。至于簡介中于此段記述之前,還曾舉引稿本第四冊《滿江紅》(水榭清幽)一闋后所附之一則評語,謂“用意用字倶出人意表……詞壇能事不得不推我□□陳髯”云云,因“陳髯”二字上有空格,所以當時我曾誤認此一則為陳維崧自我之題署,但觀其口氣及筆跡,又不似出于陳氏自己之題寫。及今細思,此則評語實不應為陳氏之自題,否則豈不過于狂妄。至于“陳髯”二字前之空格,則當是題者對陳氏表示尊敬之意,連讀之,此句實當作“……不得不推我陳髯”。加一“我”字蓋表示對陳氏的親近之意,正與“陳髯”上之空格所表示的尊敬之意相呼應,是對陳氏既親且敬之表現。

4.以前匆促撰寫介紹之文字時,對于稿本封頁上“寓園閱訖”之題簽,曾經推測以為可能是指江蘇華亭之林氏企忠號寓園者,及今思之,此一推想未免舍近求遠,蓋以維崧四弟宗石就曾自號“寓園”,則稿本所題之“寓園”自當為宗石之自題也。

5.關于此一手稿珍籍之流入南開大學圖書館,我當年曾據陳實銘所寫的《水香洲酬唱集·序》推想,以為陳實銘既為陳宗石之六世孫,又曾重新裝裱整理此一珍籍,且常與詩人詞客雅集于南開大學附近之“水香洲”,因而此一珍籍遂得流入南開大學之圖書館。但近年因指導博士生白靜對此一珍籍之研究,據白生相告云,她曾親自向圖書館多方查證,得見館中采編部多年前之登錄賬本,并得與古籍部原主任陳作儀先生晤談,獲知此一珍籍蓋于1957年11月19日自古舊書店以一百八十元購入。陳實銘在世時且曾在南開大學任教,此一稿本蓋在陳氏歿后由其后人售出者。至于水香洲舊址,或者疑為天津舊日之名園水西莊,或者又疑為今日南開附近之水上公園,但水西莊在天津西北方,與《水香洲酬唱集》諸序言所寫之地理方位不合,至于水上公園則此地原為燒磚取土后之窯坑,其中最大的一處名叫“青龍?zhí)丁保?950年才開始在此修建水上公園,亦不能遽指為“水香洲”之所在,不過天津之南開區(qū)一帶原多水塘,據南開大學舊日吳大任校長之夫人陳教授所寫的回憶文章所言,則當她于1928年考入南開大學時,還可以從校內思源堂(舊化學樓)西邊的一個挨近墻子河的碼頭乘船直達青龍?zhí)???傊斈曛阒?,當陳實銘尚在時,已曾對其滄桑之變深致感慨,是以我在前此所寫之文字中,乃特別有感于其“獨文字之流傳于天地間者,橫亙萬劫不滅”之說。夫康熙年間之此一評點稿本,距今雖已有三百年以上之久,其評點文字一旦公之于世,則其必將流傳于后,為詞學研究作出多方面之貢獻,自不待言。今日既喜見此一珍籍之即將面世,雖自慚衰年不能精進,所寫文字不免誤謬百出,然亦樂見其成,因而乃同意南開大學出版社將拙文刊為代序,并為之略作補正如右。

八五老人葉嘉瑩寫于南開大學

2008年11月2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