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倦客新豐[1],貂裘敝征塵滿目[2]。彈短鋏青蛇三尺[3],浩歌誰續(xù)[4]?不念英雄江左老[5],用之可以尊中國[6]。嘆詩書萬卷致君人[7],翻沉陸[8]?!⌒莞锌?,澆醽醁[9]。人易老,歡難足。有玉人憐我,為簪黃菊[10]。且置請纓封萬戶[11],竟須賣劍酬黃犢[12]。甚當年寂寞賈長沙,傷時哭[13]?
[1]倦客新豐:此用馬周事。馬周,唐初人,仕太宗朝,屢言朝事,官至中書令?!杜f唐書·馬周傳》:“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貧好學(xué),尤精《詩》《傳》,落拓不為州里所敬。武德中補博州助教,日飲醇酎(美酒),不以講授為事,刺史達奚恕屢加咎責(zé)。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為浚儀令崔賢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長安,宿于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毙仑S,地在臨潼東十五里。馬周辭博州助教,游于曹、汴一帶,繼而西游關(guān)中臨潼,所至受到歧視,故詞中稱之為“倦客”,即倦游作客之意。
[2]貂裘敝征塵滿目:用蘇秦落魄事。《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碧K秦以連橫諸國之策游說秦王,不被采納,在秦羈留日久,陷于貧困潦倒的地步。
[3]彈鋏:用馮諼(xuān)事?!稇?zhàn)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笥乙跃v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笥乙愿?,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变e,劍名。青蛇、三尺:均指劍。郭元振《寶劍篇》:“精光黯黯青蛇色?!表f莊《秦婦吟》:“匣中秋水拔青蛇?!薄稘h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p>
[4]浩歌:高歌。
[5]江左:指江東。東晉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建康以東為江左。
[6]尊中國:使中國受到四夷的尊重。中國,華夏民族上古活動于黃河流域,以其地處于天下之中心,故稱之為中國,外有四方四夷,遂以中國為我國之稱。《禮記·中庸》:“聲名洋溢乎中國。”岳飛《謝講和赦表》:“蓋夷虜不情,而犬羊無信。莫守金石之約,難充谿壑之求。圖暫安而解倒垂,猶之可也;顧長慮而尊中國,豈其然乎?”皆相對于四方少數(shù)民族而言。
[7]詩書萬卷致君人:指儒生讀萬卷詩書,原本是要使皇帝成為堯舜之君。致君,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p>
[8]翻:反而。沉陸:陸地塌陷,比喻處境艱難,深陷而不能自拔。《莊子·則陽》:“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彼抉R彪注:“當顯而反隱,如無水而沉也?!标懗了?,可以是作者的祖國,也可以是作者本人,兩種說法都通,注者傾向后說。
[9]澆:指飲酒?!妒勒f新語·任誕》:“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贬佱X(líng lù):酒名。盛弘之《荊州記》:“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間烏程鄉(xiāng)有酒官,取水為酒,酒極甘美,與湘東酃湖酒,年常獻之,世稱酃淥酒?!?/p>
[10]“有玉人憐我”二句:蘇軾《千秋歲·徐州重陽作》:“美人憐我老,玉手簪黃菊。”玉人,美如白玉的女人。
[11]且置:暫且放下。請纓:自請從軍擊敵。纓,縛敵人之繩。《漢書·終軍傳》:“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敯l(fā)使匈奴,軍自請曰:‘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wèi),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fēng)塵之警,臣宜被堅執(zhí)銳,當矢石,啟前行。’……上奇軍對,擢為諫大夫。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狈馊f戶:封萬戶之侯,萬戶為封邑。
[12]竟須:就應(yīng)當。賣劍酬黃犢:賣劍買黃牛犢,棄甲耕田意?!稘h書·龔遂傳》:“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jīng)為官。……上以為渤海(郡)太守?!敛澈=纾ぢ勑绿刂?,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裼袔С值秳φ?,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背?,報答。
[13]“甚當年寂寞賈長沙”二句:甚,何以,為什么。賈長沙,賈誼?!稘h書·賈誼傳》:“賈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誼年二十馀,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未能言,誼盡為之對。……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菡x為梁懷王太傅。……是時,匈奴強,侵邊,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擬,地過古制,淮南、濟北王皆為逆誅。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辟Z誼遭讒被逐,經(jīng)歷與屈原相似,以世無知音,過湘水作賦吊屈原,因稱之為“寂寞賈長沙”。這兩句用反問語,意思是,為什么寂寞的長沙王太傅賈誼,要為時局而痛哭?
【點評】
這首詞無題目,作年不易考知,但從全詞感情之激烈震蕩、悲呼憤慨看,應(yīng)當是作者早期的詞作。查辛棄疾于南渡伊始,即將其在同金軍作戰(zhàn)中獲取的經(jīng)驗及分析南北形勢所得出的理性認識加以總結(jié),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秋,向主持南宋軍務(wù)的江淮宣撫使張浚提出建議,要出奇兵攻取山東,進而收復(fù)全部失地。這時尚還在宋孝宗發(fā)動的符離之戰(zhàn)前。宋軍一出潰敗后,他又于隆興二年(1164)秋冬之際作《美芹十論》進獻于朝,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宋金對立以來的雙方形勢,提出加強政治、軍事、經(jīng)濟力量,進而戰(zhàn)勝敵人的各項策略,并重復(fù)了他在兩年前提出的戰(zhàn)略決策思想。但所有這一切進言和上書,都沒有在南宋最高決策階層中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和支持,南宋最終還是在隆興二年(1164)十一月同金人再次簽訂了屈辱的和約,使辛棄疾的全部希望和熱情都化作了一腔悲憤。此詞開篇即以三個進言不從而身處下僚的古人的遭遇相比擬,表明這首詞確實是作于隆興議和之后不久。而乾道元年(1165)辛棄疾江陰軍簽判任滿后,宋廷改派他任廣德軍通判,職務(wù)雖有晉升,卻仍然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下州官吏。這和詞中“不念英雄江左老”(廣德軍在今安徽廣德,正是當時江左之地)的感慨頗相符合,因知必作于乾道元年無疑。全詞激烈悲壯,有長歌當哭之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