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語出漢·項籍《垓下歌》。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兮(xī):楚地方音,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騅(zhuī):青白夾雜的馬。逝:行。蓋世:言籠蓋一世。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力大可以拔山啊,勇氣籠蓋一世,天下無敵;時勢對我不利啊,烏騅寶馬也不再前馳了。項羽與劉邦爭天下,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被圍,自刎前唱此詩發(fā)無限感慨。首句夸說自己的體力和勇氣超人,顯示出作者的氣魄之大。后人說到項羽或某人力大氣勇,威猛過人,也常引用前一句詩;或引后一句指命運不濟,大勢已去。有時或用來說明夸張。
例如
①“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逃不脫失敗的命運;帶了幾十萬大兵打進南京的永樂皇帝,對于手無寸鐵的方孝孺卻束手無策。(摘自馮英子《論“造一點輿論”》)
②試想,我方連折兩員大將,那瓦爾德內(nèi)爾余勇可賈,迎戰(zhàn)他的又是承認對他感到怵頭的江加良,怎不叫國人捏一把汗?但正是江加良,力拔山兮氣蓋世,于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擊敗對手,為五星紅旗增添了新的光彩。(摘自張帆《英雄淚》)
③如果說擴大夸張以“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邁氣勢使人“披瞽而駭聞”(《文心雕龍》),那么縮小夸張有時卻以“高射炮打蚊子”式的幽默叫人忍俊難禁。(摘自朱景順等《縮小夸張趣談》)
④彼時叱咤風云,此時階下囚,顯然是時不利兮騅不逝,不可同日而語。(摘自林帆《蒺藜集束》)
⑤項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理想英雄,若在今日的中國,定是少男少女崇拜的對象。(摘自清語《楚漢戰(zhàn)爭之“人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