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曰:“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睆]山:天下馳名的奇山之一,在江西省。只緣:只因。這兩句承上而來,意思是:看不清廬山的整體面目,只因?yàn)樽陨硖幵谒闹軐訋n重疊的山谷之中,視野受到限制,不能高瞻遠(yuǎn)矚。全詩借景說理,用形象思維,把抽象的道理生動地表述出來,是宋代有名的哲理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了說明“當(dāng)局者迷”的道理的警句,久傳不衰。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說明自身處在局部的境遇中,不能縱觀全局;或說明當(dāng)事者容易被一些錯綜紛紜的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而不能全面地、清楚地認(rèn)識事物的本質(zhì)。
例如
①水霧連天,渾渾一片。再摸索上天橋去看看,哎,我的天,到此我要每步彎下腰桿才能下腳,半天不知摸去半里沒有?正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窘境時,忽然聽聞水聲,壓住潺潺的雨聲。(摘自黃福林《霧海拔峰壯山河》)
②作者對往昔生活理解的過程——反思,也是完成這篇小說的契機(jī)。這種思考,除去主觀能動性,還需要時間和距離。我們的古人曾把這高級思維的過程概括為優(yōu)美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拉開了空間,就能識別“廬山真面目”。(摘自夕風(fēng)《生活的反思》)
③這可能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xiàn)象,近在咫尺的珍寶,或視而不見,或見而無動于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摘自胡思升《待開掘的寶庫》)
④好在廬山有“白司馬花徑”,有《大林寺桃花》,總算是不枉此行;縱然“不識廬山真面目”,能識得春天的真面目,也是好的。(摘自王豐江《會行走的春天》)
⑤我們常講“不識廬山真面目”,如果把琵琶比作“廬山”的話,那我現(xiàn)在就是要跳出琵琶再來看我的琵琶是什么樣。(摘自劉德?!端囆g(shù)與哲學(xué)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