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巔峰回眸

巔峰對話 作者:何慧嫻,李仁臣 著


巔峰回眸

引子

遠征的兒子勝利歸來啦!

母親在盼望他,故鄉(xiāng)——蘇州在歡迎他。

獻花的少年,歡騰的鑼鼓,成掛的鞭炮……早就準備就緒。故鄉(xiāng),熱情的故鄉(xiāng),按照我們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儀式,等待英雄凱旋,迎接游子榮歸。

袁偉民,母親為你驕傲,蘇州為你自豪!

但是,準備好了的這一切,又全取消了。

“不要獻花,不要組織歡迎,不要驚動領導和鄉(xiāng)親,我是來看母親的,我是來看鄉(xiāng)親的……”這是兒子的請求,這是袁偉民的心愿。

他回來了,像許多在外地工作的蘇州人回鄉(xiāng)省親那樣,自己提著行李,走下了從南京開來的311次列車。曾經是他的隊員、現(xiàn)任江蘇省體委副主任的孫晉芳陪著他,蘇州市體委負責人陪著他。

在短暫的旅途中相識的旅客,擁到車門送他,港澳同胞在車窗口探著身子,晃動著一張張港幣,在向他告別,港幣上有他剛剛簽下的名字。

一路歸來,多少人要求合影,多少人請求簽名,本子、書籍、報刊、紙張、港幣……倉促間,人們把手邊能拿出來的東西紛紛遞上來,只求他的三個字,留作邂逅中國女排主教練的珍貴紀念物。

啊,熱情的鄉(xiāng)親爭先恐后地圍上來,從站臺開始,自發(fā)地組成夾道歡迎的隊伍,一直把他送上等在車站外的汽車。

媽媽,滿頭銀霜、年高八旬的媽媽,多少次望眼欲穿、期待著母子相見。她撫育成人的六個子女中,袁偉民最小,是哥哥姐姐們鐘愛的弟弟。

袁偉民離家二十六載,故鄉(xiāng)親人時時在他夢中,卻難得回來住些時日。在這條經過蘇州的鐵路線上,他多少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尤其是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以來,只回家過一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年邁的母親只能偶爾從電視熒幕上看一眼球場邊的兒子,老眼昏花,看不清,看不夠,難解思念之情。

兒子何嘗不思念媽媽!這次在美國洛杉磯,在實現(xiàn)“三連冠”夙愿的那個夜晚,他就想到了媽媽,一定回家住幾天,讓她老人家開心開心。

車過葑門,家門在望。

二姐袁梅珉陪伴著母親迎出來了,蘇州街上這所尋常的房屋里響起了歡聲笑語。母親笑得合不攏嘴,兒子親熱恭敬地攙扶著媽媽,小小的天井里圍滿了聞訊而來的親戚、鄰居。

二姐告訴他,奧運會中美女排決賽那天,看完電視,就對媽媽說:“伲中國女排贏了,弟弟要回來哉!”媽媽高興得笑瞇了眼。

一隊成功,榮及全國;一人成功,榮及全城。

袁偉民回故里,消息不脛而走。親朋好友,街坊鄰里,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他專門安排了一天的時間,在家里接待來客,從早到晚沒離開客堂,親切地和父老兄弟姐妹聊天、給長者敬煙、為青年簽名,雖然累一點,可是大家都高高興興的,他心里格外舒坦。

有一天傍晚,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進他家,一見面就連聲喊:“袁偉民,袁偉民……”袁偉民見她那么天真活潑,有意逗她說:“儂錯特哉,我勿是袁偉民,是袁偉民的弟弟?!毙」媚镎{皮地向他聳聳鼻頭,一歪頭頸說:“不對。儂就是袁偉民!袁偉民大家都認得,我也認得!”但是,當袁偉民說他是蘇州人時,小姑娘又嚷:“不對!不對!”顯然,在她的印象里,袁偉民應該是北京人,他是北京來的嘛,平時在蘇州又看不到他。

袁偉民鄉(xiāng)音不改,講得一口純正的蘇州話,是道道地地的蘇州人,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

在江南這片沃土中,有他生長的“根”。

1939年,他出生于蘇州近郊的一個菜農之家。

房前屋后,阡陌縱橫,河網(wǎng)交叉。在四季常青的菜畦旁,在彎曲的河灣里,在狹窄的田間小路上,留著這個農家子弟最初的歡樂,留著他孩提時代的夢……

爸爸是個純樸厚道的農民,辛勤勞動是他的本分,從早到晚忙碌在菜畦間,往來于木船上。他有一雙粗大而靈巧的手,自己結網(wǎng)捕魚,用魚叉叉魚。成年累月風里來雨里去,皮膚曬成了古銅色,大冷天也袒露著胸襟。他一生只知干活,連近在咫尺的上海,也僅在年輕時去過一次。他寡言少語,可是孩子們誰都不敢在他面前怠慢。

媽媽慈愛、爽朗,個性剛強。挑擔上街賣菜,回來操持家務,養(yǎng)雞、養(yǎng)豬,這些事已經夠她忙的了,就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料理自己。

不識字的雙親用辛勤的耕耘養(yǎng)育著自己眾多的子女。最小的袁偉民是這個和睦家庭里的寵兒。他天真、活潑、調皮、惹人喜愛,哥哥姐姐們遇事都讓他三分。

只要做完功課,他可以由著性子玩樂,毫無顧忌地嘗試從搗蛋到創(chuàng)造的各種樂趣,沒有人呵斥他,沒有人打擾他。梅雨季節(jié),他穿上小蓑衣,赤著腳,撐著船,跟爸爸去捉魚,這是他最開心的了。夏天,他到自家的桃樹上去摘桃子,忠實的“阿黑”跟著他。這條狗,一身純凈的黑毛,是他從小養(yǎng)大的,高大兇猛。有時媽媽差他去買東西,他卻想到外邊去“野”一會兒,就把籃子往“阿黑”頭頸上一套,沒有哪一個敢動,讓它代勞,萬無一失。后來,“阿黑”死了,小主人為它大哭一場。

離他家不遠,就是過去的東吳大學,后來改成江蘇師范學院。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使原來的地盤顯得太小了,學校要征用他們家所在的那塊地方蓋圖書館,這樣,他們就遷到現(xiàn)在的住所。

少年袁偉民,生活在一群辛苦勤勞的農民中間,勤勉、樸實,正直的家風熏陶著他,父母對孩子,不像知識分子家庭約束得那么緊,沒有死板的那一套,他可以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機。這個自由的天地,使他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養(yǎng)成了鮮明的個性,干任何事情都很有主見,很自信,不依賴他人。

他成長的環(huán)境,是農村與城市的結合部,既不是花花世界,又不像偏僻的農村那樣閉塞。他既有農村孩子的單純,又有城里孩子的見識。小學、初中、高中,上的都是蘇州第一流的學校,這對不識一個大字的夫妻,這戶沒有一個大學生的家庭,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小兒子讀上大學。

漫步蘇州,山水風煙,石板小橋,幽園處處,新樓棟棟,熟悉中有陌生,陌生處有熟悉,令袁偉民生發(fā)無限情思。

9月1日,當又一個新學年開始的時候,他來到蘇州中學,探望闊別多年的母校老師。他感謝母校,感謝辛勤的老師。當年他是高三(6)班畢業(yè)的學生,班主任殷老師現(xiàn)在是教導主任。老師們陪著他繞學校走了一圈,受到了學生們的夾道歡迎。

是這里的學校,培育、輸送出來一個棟梁之材。

是這座城市,孕育、造就了一個有為青年,使他在未來的奮斗中成為一個對祖國排球事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的人!

一個菜農的兒子,成了世界體壇聞名的人物。

一支普通的排球隊,在他的麾下變成一支榮獲“三連冠”的英雄隊伍。

成功者走向世界的腳步,是這樣開始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