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一 一個吃貨和他的人生旅程

饞是一枝花:優(yōu)質(zhì)吃貨的修行札記 作者:菜饃雙全 著


序言一 一個吃貨和他的人生旅程

朱映曉

我和菜饃君“認識”了很多年,卻并不“熟悉”——我斷斷續(xù)續(xù)地讀他的文字,感受著他越來越開闊的思想和越來越灑脫的筆調(diào),卻不很清楚現(xiàn)實的世界里,他具體是如何生活著。大概知道他輾轉(zhuǎn)過數(shù)個城市,更換過不同的工作單位,當然也應(yīng)該有過比較豐富曲折的感情經(jīng)歷,卻沒有一個清晰的印象在指著他的人生軌跡——在讀到這本書稿之前。但現(xiàn)在我大概是看出點線索來了。那就是:吃。

吃,是出發(fā)。打開這部書稿,第一章(故鄉(xiāng)吃不盡)——撲面而來的,便是菜饃君對魯西南的童年與故鄉(xiāng)的回憶。野天野地里的各種偷吃:偷西瓜,偷水果,偷地瓜,偷南瓜,偷花生,偷毛豆,偷玉米。熊孩子們還想打獵,專找野兔和黃鼠狼。獵物肥,膽兒更肥,“專在小伙伴眼皮底下亂晃悠,一副‘來啊,打我啊’的欠揍模樣”,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在菜饃君寫來,那舉手可得的香椿、槐花、榆錢……這些現(xiàn)今人們都稀罕得不得了的“精品菜”固然是令人神往,然平常如豆腐、羊肉、茄子、蘿卜、梨、杏、柿子、核桃、紅棗……也是相當?shù)赜凶逃形丁8心沁^年時蒸的“十幾二十屜”的饅頭,“四屜菜饃饃,三屜豆囤子,兩屜花糕”——讀來仿佛感覺到了那騰騰的蒸汽與麥香,那種豐足的喜悅(是的,童年時我們的精神是很容易知足的,許是因為那時代物質(zhì)相對匱乏)。故鄉(xiāng)的吃食是一個人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更何況它們在迅速經(jīng)歷了工業(yè)化和城市化變遷之后,正漸遠去甚至消失?

吃,是旅途。這部書稿的第二章(美味在路上)和第三章(101場飯局)所展現(xiàn)的,有作者游走各處,盡嘗美味的經(jīng)歷,更有呼朋喚友,推杯換盞,青春做伴的快意與豪情。作者與我們分享美食:西安、重慶、貴陽、成都、濟南、廈門、廣州、南京……的美食,尤其對現(xiàn)正混跡的北京的美食(無論是烤鴨、豆汁、鹵煮火燒、爆肚等傳統(tǒng)名吃,還是各國料理、小資小清新食飲),都有極為細致生動的描述;也分享著他的人生:正是從這些文字中我知道了他上大學的城市,他的涉世初練之地,知道他“換過的工作單位,有八九十來個”,知道他既曾“心血來潮,一個人跑到大西南,四處游蕩”,亦曾組織過多達十幾人的“飯友團”,行樂盡歡。是的,從中我看到了一段繽紛多彩、五味雜陳的青春人生——生命旅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吃,是品味。這部書稿的第四章(孤獨美食家)和第五章(吃貨的哲學),是“吃”之文化談,也是“吃”的思想錄。各種關(guān)于吃的人物、八卦(好聽的說法是“掌故”),作者信手拈來,如數(shù)家珍,如魯迅大先生和蘇東坡的八卦,頗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之境——顯然這二位是作者偏愛的人物,“因為愛,所以八卦”,對此我是不能認同更多。

我喜歡這部書。而我最喜歡的部分,當然是第一章,童年與故鄉(xiāng)的部分。我喜歡這樣充滿文學意境的描寫——北方的河與少年,“小英雄雨來”似的,雖然我是個南方長大的人可還是覺得無比親切:

……河水漲起來,河面異常開闊,那時候水清,清得幾乎可以看到河底,水草在陽光的照射下異常碧綠清透,隨著河水輕輕搖擺。

兩岸的蘆葦蕩,綠油油地往上冒,直到?jīng)]了人頭,風一吹,簌簌聲沒完沒了,里面不時傳來或尖厲或悠長的鳥鳴。

光屁股的小孩子,排著隊挨個兒站在橋上往水里跳,一個個猛子扎下去,“撲通撲通”,跟下餃子似的,濺起一簇簇大水花,人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幾分鐘后,才見從遠處露出頭,大口喘著粗氣,有人手里還舉著一條魚。

一個人的人生是從吃開始的。正常情況下,他也將在吃過最后一餐之后離世。不管對飲食趣味深或淺、胃口大或小,每個人都不能擺脫他是吃貨的身份。對吃的追求不息,則生命不止。正如一位朋友所說,“人都會回到想吃的地方”。愿每一個人都終能落腳于想吃的地方。愿這本書帶給你會心的笑,和深深共鳴。

2017年6月10日 深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