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此詞約寫于詞人居青州時。上片寫春晨,初春景象引起女主人公無限思念。描寫失神,暗襯著纏綿曉夢,品茶重溫夢境,可稱“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下片寫春夜,直抒胸臆。先以三句寫初春月夜之幽美恬靜,再以“二年三度負東君”作鋪墊,已是二年三度辜負大好春光,嘗夠了離別的苦味,因此詞末兩句充滿對離人歸來共享春光的期望。全詞以花晨月色為背景,抒發(fā)惜春盼歸的主題。詞中四次重用“春”字,煉字造句大膽。以“壓”、“鋪”形容花影、月光,無比貼切,不愧大家手筆。
春到長門春草青[1],江梅些子破,未開勻。碧云籠碾玉成塵[2],留曉夢,驚破一甌春[3]?;ㄓ皦褐亻T,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4],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翻譯】
春天已到長門宮,
春草青青,
梅花才綻開,
一點點,未開勻。
取出籠中碧云茶,
碾碎的末兒玉一樣晶瑩,
想留住清晨的好夢,
咂一口,驚破了一杯碧綠的春景。
層層花影掩映著重重門,
疏疏簾幕透進淡淡月影,
多么好的黃昏。
兩年第三次辜負了春神,
歸來吧,
說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溫馨。
注釋
[1]長門:漢宮名,在長安城。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后,幽居此宮。她聽說司馬相如擅長寫文,于是送給他黃金百斤,司馬相如因而為她作《長門賦》,感動了漢武帝,陳皇后復得寵幸。詩中借長門故事,比喻詩人閑居獨處?!按旱介L門春草青”原為五代薛昭蘊《小重山》詞的首句,李清照借用得非常恰當。
[2]碧云:指碧青色的團茶?;\:茶籠。碾:就是碾茶。宋人飲茶,先將茶團碾碎后煮。本句描述碾茶過程。玉成塵:即指碧云團茶經碾碎成細末狀。
[3]甌:杯。
[4]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時間而言是兩年或兩年多,就逢春次數而言則是三次。東君:原指太陽,后演變?yōu)榇荷?。詞中指美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