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乘
公孫乘,生卒年不詳。
月賦
月出皦兮,君子之光。(1)鹍雞舞于蘭渚(2),蟋蟀鳴于西堂。君有禮樂,我有衣裳(3)。猗嗟明月(4),當(dāng)心而出;隱員巖而似鉤,蔽修堞而分鏡;(5)既少進(jìn)以增輝,遂臨庭而高映。(6)炎日匪明,皓璧非凈。(7)躔度運(yùn)行,陰陽以正。(8)文林辨囿,小臣不佞。(9)
【簡釋】
(1) 皦(jiǎo):明亮,清晰。光:美好的德行。
(2) 鹍雞:一種像鶴的鳥。蘭渚:生長蘭草的水中小洲。
(3) 衣裳:古上為衣,下為裳,衣裳喻為信義,法度。
(4) 猗:亦作“欹”,嘆美之詞。
(5) 員:通“圓”,圓形。修:修長。
(6) 增:一作“揚(yáng)”字。臨:正當(dāng)。
(7) 這兩句又作:“匪明皓璧,非凈琇瑩?!?/p>
(8) 躔(chán)度:日月星辰運(yùn)行的度次。躔:亦作“纏”。陰陽以正:指日月運(yùn)行合乎規(guī)則。
(9) 辯囿:辯士集聚之所。小臣:作者自稱。不佞:無才智。
公孫乘為梁孝王門客,傳梁孝王集諸游士于忘憂館,公孫乘作此賦,文辭清新,被收入《古文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