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建安七子”之一。
雜詩(二首選一)
巖巖鐘山首
巖巖鐘山首,赫赫炎天路。(1)高明曜云門,遠(yuǎn)景灼寒素。(2)昂昂累世士,結(jié)根在所固。(3)呂望老匹夫(4),茍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獨(dú)能建功祚。(5)人生有何常?但患年歲暮。幸托不肖軀,且當(dāng)猛虎步。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厝(6)?由不慎小節(jié),庸夫笑我度。呂望尚不希,夷齊何足慕(7)?
【簡釋】
(1) 巖巖:高而險峻貌。鐘山:傳說中的北海盡頭的山,是無日極寒的地方。赫赫:盛貌。炎天:傳說中的南方極熱之地。
(2) 高明:高貴者。云門:與“天路”相映。遠(yuǎn)景:指“高明”者對寒者所遠(yuǎn)照的光影。灼:熏,威逼。
(3) 昂昂:氣節(jié)高昂。累世:指世間。結(jié)根:指操節(jié)之根。
(4) 呂望:呂尚,號太公望,世稱姜太公。老匹夫:猶老平民。相傳呂望九十歲以布衣遇周文王,輔周滅殷,為天子之師。
(5) 管仲:齊相,輔齊桓公成霸業(yè)。在輔齊桓公前,曾佐公子糾,公子糾在與桓公爭位中失敗,管仲因此被囚過。祚(zuò):福;君主的位置。這里指霸業(yè)。
(6) 舉厝:指行為。厝:同“措”。
(7) 夷齊:伯夷、叔齊,商朝孤竹君二子。孤竹君死后,夷、齊互相讓位,后因周亡不食周粟而死。或說“夷齊”為“夷吾”,夷吾是管仲的表字。
孔融性剛直,有異才,寧死不屈,此詩正是其性品的寫照。這是成熟時期的文人五言詩,與此前的民歌樂府相比,格調(diào)更高,抒情性更強(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