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思秋
唐·李白
題考:《詞綜》收錄此詞,調名曰《桂殿秋》?!盾嫦獫O隱叢話》中載《桂花曲》云:“仙女侍,董雙成,桂殿夜涼吹玉笙?!贝藶椤豆鸬钋铩芬幻蓙?。《詞綜》引述吳虎臣的說法,曰此詞為李白所作。而《詞苑叢談》則謂其為晚唐人之詞作。然而此調與《菩薩蠻》確為詞中最古者,鄭樵《通志》云:“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贝苏{別名甚多,計有《玉交枝》、《碧云深》、《雙荷葉》等,而《秦樓月》和《憶秦娥》這兩個名字都來源于這首詞的第二句。
作法:本調為46字,“秦樓月”、“音塵絕”二句皆為上句末三字之重復?!板薄薄皾h”二字必用仄聲,而名家則多用去聲,音調更為流暢。第一句為平平仄。次句為轆轤體,第一字必須用平,否則兩秦字不能轆轤。第三句即上句之末三字,第四、第五句均四字,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下片改首句為七字,句法與《菩薩蠻》首句相同,其余的句法與上片無異。
簫聲咽⑴,秦娥⑵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⑶傷別。
○⊙▲ ○○ ⊙●○○▲ ○○▲ ⊙○⊙● ●○ ○▲
樂游原⑷上清秋節(jié),咸陽⑸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⑹。
⊙○⊙ ●○○▲ ⊙○ ⊙●○○▲ ○○▲ ⊙○⊙● ●○○▲
注釋:
⑴ 簫聲咽:暗用蕭史弄玉之典。據(jù)劉向《列仙傳》記載,秦穆公有女名弄玉,愛聽蕭史吹簫。后來弄玉嫁給了蕭史,日日學習吹簫,作鳳鳴聲。過了幾年,蕭史弄玉夫婦的簫聲引來了鳳凰,于是秦穆公作鳳臺使兩人居住。有一天,蕭史弄玉夫婦隨著鳳凰一起仙去了。
⑵ 秦娥:泛指秦地的美貌女子。娥,揚雄《方言》卷二云:“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
⑶ 灞陵: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因有漢文帝墓而名。附近有灞橋,是唐人折柳送別的地方。
⑷ 樂游原;即樂游苑,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是唐代的游覽勝地。
⑸ 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漢、唐時期,從長安西去,咸陽為必經之地。
⑹ 漢家陵闕:漢朝皇帝的陵墓都建在長安四周。闕,陵墓前類似宮門牌樓的建筑。
評析:兩宋之交邵博的《邵氏聞見后錄》稱《憶秦娥》為李白所作,南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亦錄于李白名下,但是《李太白全集》中并無收錄此詞。明代以來對此詞為李白所作屢有質疑者,大多認為此詞牌為晚唐宋初時期詞人所創(chuàng)。俞平伯即認為這首詞“蓋中晚唐時人傷亂之作”。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痹铝潦枪诺湓姼柚斜磉_思念的意象。秦娥的美夢破碎,如今只能將思念寄予明月,以嗚咽的簫聲來抒發(fā)心中的悲慨。樓外的明月圓缺相循,灞陵之上的柳色每年都會新綠,不知道送別了多少行人。如今在樂游原上,正是清秋時節(jié),秦娥所思念的那個人、秦娥的夢卻在咸陽古道之外,杳無音信。明月圓缺、柳色榮衰,時間就這樣無情地流逝著,而秦娥站在秦樓之上舉目望去:西風衰颯,紅色的殘陽浸染了漢代的大片陵墓。詞到這里,所要表達的已不僅僅是思念之情,更是由清秋而引發(fā)的對歷史的感懷和強烈的宇宙生命意識。這首詞境界闊達、格調蒼涼,極富感染力,特別是最后兩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之曰:“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