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其一 車前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野草離離:角落中的綠色詩篇(自然感悟叢書) 作者:王辰 著;張瑜 繪


其一 車前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車前之葉,聚生若蓮座,卵形而具筋骨,花似細棒,生蓮座間,搖搖可愛。棒端生數(shù)小花,聚若毛刷,產(chǎn)籽無算。車前古名“芣苢”,感春日初雷而生,雷者震也,故而宜男,婦人多采之,以期子嗣眾多,宗族興旺。

不如應(yīng)是欠西施

春光旖旎,草長鶯飛,姑蘇靈巖山之上,吳王夫差日日沉醉于館娃宮中。那館娃宮銅溝玉檻,飾以珠玉,原本便是為了美女西施游息所建,又有玩花池、玩月池與之相伴。為博美人歡欣,夫差更是遣人在山間栽種了蘭惠香草,并異木奇花,任由西施采擷玩賞。百花叢中,有一水直如流矢,舊名“采香涇”,夫差便在這水畔芳草之間,與西施做起了名喚“斗草”的博戲。既是斗草,自然須以草為器——夫差與西施共在溪邊,尋著了幾枝纖細窈窕的草枝,各選一段,彼此交叉了,雙手分握草枝兩端,稍加力氣,使兩根草枝相互拉扯,若是誰的草枝先斷作兩截,便算是負了?!@春日斗草之戲,竟令夫差樂此不疲,也無怪唐人劉禹錫有詩諷之:“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劍戟隨。若共吳王斗百草,不如應(yīng)是欠西施?!?/p>

那所謂的“斗草”,不若后來生出諸多門道,漸變?yōu)槲娜四偷挠螛?,辨識花草,述說掌故,吟詩作賦。在夫差與西施那時,全然不見如此繁復(fù)的規(guī)則——不同于后來的“文斗”,先秦時候的斗草,大約以“武斗”居多,簡單明了。所選的草枝,卻是有講究的,古人所用,皆是“芣苢”之草。非止吳宮深苑,民間孩童亦于春日做此游戲,取了“芣苢”來,彼此較量,相互摩挲拉扯之間,甚至有斗草時的專屬歌謠,和以節(jié)奏,似口訣一般念念有詞:“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圖說:無論在草坪、墻根或路邊的荒地上,都可見到車前草生長。城市中最常見的種類是平車前,倘使將整個植株拔出土來,就會看到一條粗壯的直根,這是平車前的重要識別特征。清明過去幾日,在向陽而肥沃的公園草坪里,平車前已長出穗子般的花絮[上圖],而背陰的荒地上,平車前生長得較遲緩些,僅有貼在地面的一叢葉子[下圖]。

芣苢春來盈女手

用作彼此相斗的“芣苢”,便是如今的車前草了。《詩經(jīng)·周南·芣苢》一節(jié),即為民間有關(guān)于車前草的吟唱:“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比欢煌诤⑼g的斗草玩樂,這篇悠揚規(guī)整的詩歌,卻更多地被后人看作婦姑相喚、同去采摘車前草時吟唱的短句。

婦人們鐘情于車前草的緣由,北宋陸佃稱,車前草籽“善療孕婦難產(chǎn)及令人有子”。男尊女卑,若其籽有利于誕下男嬰,便無怪乎古時婦人們爭相采摘。醫(yī)家以為車前子強陰益精,令人有子,而方術(shù)之士卻有著另一番堂皇的理由——車前草初生之時,恰逢春雷乍現(xiàn),故而《神仙服食經(jīng)》中言,車前子乃“雷之精”,雷者,八卦之震卦也,主“長男”,婦人服食,易懷長男,可保宗族興旺。

相傳《周書·王會》中有言:“芣苢如李,出于西戎。”此后便即傳出芣苢之實形如李子,食之宜子孫之說。東晉郭璞為正名實,作有《芣苢贊》:“車前之草,別名芣苢。王會之云,其實如李。名之相亂,在乎疑似?!惫艜r采食李子,亦有助于生男,車前草和李子只因效用相似,竟在形態(tài)上也一度為人混淆;或曰車前草葉形似李葉,與果實無涉。幸而先秦時的婦人們認得清車前草,白居易稱“芣苢春來盈女手”,因著四海清平,戰(zhàn)火不興,婦人方才希冀生出男嬰,于是那偏愛車前草的“采采芣苢”之句,也被看作了國泰民安的象征。

二千里外寄閑人

唐人張籍亦喜愛車前子,偶染眼疾之時,友人遙寄車前子至,張籍感念遠贈良藥之德,乃作詩記之云:“開州午日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慚愧使君憐病眼,三千余里寄閑人?!北藭r以開州所產(chǎn)車前子為良,又須五月采集,不可誤天時。李時珍稱,前詩所言,足以見車前子可治眼疾,但需與他藥相輔。倒是歐陽修真?zhèn)€得益于車前子之藥效——歐陽修曾患腹瀉暴下之癥,雖有國醫(yī),而不能治,夫人乃購市井偏方一帖,服之而愈,所用即車前子是也。

然而歸根結(jié)底,民間百姓對于車前草的喜愛,依舊是因這常見野草可作時蔬?!毒然谋静荨分性斾浟塑嚽安葜藨B(tài):“春初生苗,葉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長及尺余,又似玉簪葉稍大而薄,葉叢中新攛葶三四莖,作長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結(jié)實如葶藶子,赤黑色?!比绱思氈碌拿枘☆惐龋粸榱钊俗R別無誤,采之而作菜茹。雖自魏晉以來,民間自有食用車前草葉之法,甚至專門栽種了,剪其葉以為食,但每每語焉不詳,唯以“今野人猶采食之”記述而已?!毒然谋静荨穮s說得細致:采嫩苗葉煠熟,水浸去涎沫,淘凈,油鹽調(diào)食?!绱顺苑?,至今民間亦有。

圖說:大車前分布較廣,潮濕處??梢姷健T谂_灣南投縣“忘憂森林”林間濕地邊[左圖],以及香港長洲島人為刻意栽植的花盆中[右圖],都有大車前的身影。

牛遺馬舄最尋常

車前草因常見于路邊車道之間,故而得名。古時驅(qū)車,或馬或牛,沿路踩踏便溺,于是車前草也隨之有了牛遺、馬舄、當?shù)赖葎e名,又因近水濕地之中,別有一種車前草葉片碩大,蛤蟆可藏匿其下,又名蛤蟆衣或蝦蟆衣。如今不只牛馬,城市之間連泥土小徑也難尋見,但車前草卻常以堅忍不拔之態(tài),于瀝青路面的裂痕之中,或石磚相接的縫隙之間,我行我素般拱出頭來。今人所謂車前草,按植物分類而言,需辨車前、平車前、小車前、大車前諸類,識別要點之一,便是看地下根系——有徑直粗壯的主根,抑或僅有散亂細弱的須根,此乃重要區(qū)別特征。于是修習(xí)植物課程時,往往將車前草連根拔起觀看,但生于縫隙中的植株,卻又偏偏不那么容易拔出,于是能否準確識別,便取決于拔草的力道與手法。如今想來,倒是對車前草滿懷歉意。

然而人們對于野草又能懷有何等的愧疚之心呢?于我幼年之時,車前草近乎隨處可見,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頑童的玩具。如古人那般斗草,我們倒是從未嘗試過——并非不斗草,只是不選車前草罷了,通常選用加拿大楊的葉柄,此游戲稱作“拔根兒”——后來聽說華中地區(qū),真?zhèn)€有孩子以車前草直挺的花序斗草為樂,我還著實詫異了一下子,心里默念“古之人不余欺也”。相比之下,我們的游樂更加簡單:摘下車前草的葉片,葉柄斷口處,沿葉脈總能殘留一兩根甚為堅韌的細絲,將細絲向下拉扯,葉片上端便隨牽連而前屈,如點頭狀。由此之故,小孩子將車前草稱作“磕頭草”,閑來無事,揪下兩片葉子迫使其“磕頭”,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懂得的簡易游戲。

如此尋常的野草,反而令我心生倦怠,春日見著一派蓬勃,卻也提不起精神,無心駐足觀望,不愿高看一眼。直至許多年后,除夕正午時分,我正在歸屬于香港轄區(qū)的一座離島上游蕩,忽而望見人家門口,凌亂擺放的許多花盆之中,有一株碩大康健的車前草——那想必是刻意栽種的,與各色花木的待遇相仿,一株車前草獨享整個花盆,于是葉片寬大起來,花序也揚眉吐氣一般,硬挺得理直氣壯。那一刻我驟然在心里涌出些許酸澀:滿眼盡是南國風(fēng)物,偶見此草,恍若他鄉(xiāng)得遇故知。在除夕潮悶濕冷的海風(fēng)中,我與花盆里的車前草相顧無言,我想起小時候“磕頭草”的游戲,卻終究未舍得摘一片葉子下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