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浙江杭州人,現(xiàn)代詩人、翻譯家。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8年后成為水沫社和其后的《現(xiàn)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早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講究音樂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朧,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雨巷》發(fā)表時,他年僅23歲,此詩引起轟動,為他贏得了“雨巷詩人”的稱號。1932年留學法國、西班牙。期間翻譯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回國后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chuàng)辦《新詩》月刊,這是中國近代詩壇上最重要的文學期刊之一。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次年春被營救出獄。抗戰(zhàn)勝利后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qū)。1950年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