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浩然

錢鍾書選唐詩:上下(套裝共2冊) 作者:錢鍾書選,楊絳錄 著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陽(今屬湖北)人。早年隱于故鄉(xiāng)鹿門山,閉門讀書。開元十二年(724)曾入京求仕無果。隨后有吳越之游。十六年再入京,次年春應(yīng)進(jìn)士試,不中。二十三年,襄州刺史韓朝宗約浩然同赴京,欲薦之于朝,約期至而浩然因正與朋友劇飲而爽約。二十五年,張九齡貶荊州長史,辟浩然為幕府從事,未久辭歸。二十八年,王昌齡來游襄陽,浩然與之相會(huì)甚歡,不料食鮮疾動(dòng),病逝。浩然除短暫在張九齡幕府外,一生未入仕途而以布衣終老。其田園詩最負(fù)盛名,與王維并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

秋登蘭山寄張五[1]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2]。
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td>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shí)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td>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3]。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td>

夏日南亭懷辛大[4]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td>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5]。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6]。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7]

宿業(yè)師山房期丁大不至[8]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9]
 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10]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td>
 之子期宿來[11],孤琴候蘿徑?!?/td>

夜歸鹿門山歌[12]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13]。
人隨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14]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15]

望洞庭湖贈(zèng)張丞相[16]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17]
 氣蒸云夢澤[18],波撼岳陽城?!?/td>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19]。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20]。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21]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td>
建德非吾土,維揚(yáng)憶舊游[22]。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23]。

初出關(guān)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24]

 向夕槐煙起[25],蔥蘢池館曛?!?/td>
 客中無偶坐[26],關(guān)外惜離群?!?/td>
燭至螢光滅,荷枯雨滴聞?!?/td>
 永懷蕓閣友[27],寂寞滯揚(yáng)云[28]

與諸子登峴山[29]

 人事有代謝[30],往來成古今?!?/td>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td>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31]。
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32]

晚泊潯陽望廬山[33]

 掛席幾千里[34],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35]
嘗讀遠(yuǎn)公傳,永懷塵外蹤?!?/td>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36]

         1983年十一月中旬書

過故人莊[37]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td>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38]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39]。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40]。

1983年12月19日識(shí)。出國前后未習(xí)字二月

歲暮歸南山[41]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42]。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43]。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44]。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45]。

舟中曉望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46],來往接風(fēng)潮?!?/td>
問我今何去,天臺(tái)訪石橋[47]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biāo)[48]

閨情[49]

一別隔炎涼,君衣忘短長[50]。
 裁縫無處等[51],以意忖情量?!?/td>
 畏瘦疑傷窄[52],防寒更厚裝?!?/td>
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誰將[53]。

歲除夜有懷[54]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td>
漸與骨肉遠(yuǎn),轉(zhuǎn)于奴仆親。 
那堪正飄泊,來日歲華新。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td>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揚(yáng)子津望京口[55]

 北固臨京口[56],夷山近海濱[57]
江風(fēng)白浪起,愁殺渡頭人?!?/td>

宿建德江[58]

 移舟泊煙渚[59],日暮客愁新?!?/td>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td>

[1] 蘭山:即萬山,在襄陽西。張五:襄陽隱者。

[2] “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zèng)君”(《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兼寫實(shí)景。

[3] “天邊”二句:化用薛道衡“遙原樹若薺,遠(yuǎn)水舟如葉”(《敬酬楊仆射山齋獨(dú)坐》)詩句而兼寫實(shí)景。薺,薺菜。樹若薺,狀低矮。

[4] 南亭:詩人居處澗南園的亭子。辛大:名辛諤,“大”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5] 散發(fā):古代男子蓄發(fā),散發(fā)是無拘無束的樣子。閑敞:開闊寬敞。

[6] “欲取”二句:用伯牙、鐘子期故事。伯牙鼓琴,獨(dú)有鐘子期知音能賞,鐘子期死,伯牙毀琴。見《呂氏春秋》。

[7] 中宵:夜半。

[8] 業(yè)師:浩然詩中亦稱業(yè)上人。丁大:名丁鳳,浩然另有《送丁大鳳進(jìn)士赴舉呈張九齡》詩。

[9] 倏:忽然。暝:昏暗。

[10] 風(fēng)泉:風(fēng)中傳來的流泉聲響。清聽:清越之聲。

[11] 之子:指丁大。宿:夜來住宿。

[12] 鹿門山:在襄陽城東,孟浩然隱居處,漢代龐德公也隱居此地。今已辟為以孟浩然為主題的風(fēng)景區(qū)。

[13] 漁梁:漢水中洲渚名。又為渡口名。

[14] 龐公:龐德公?!逗鬂h書·逸民傳》:“(龐德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返。”

[15] 幽人:詩人自謂。

[16] 張丞相:張九齡。

[17] 虛、太清:均謂天空。虛,指天在湖水中的倒影,為湖水所包涵?;?,謂水天一色。

[18] 云夢澤:指洞庭湖。

[19] 端居:平居,包含有閑居的意思。恥:有愧于。圣明: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

[20] “坐觀”二句:抒寫無計(jì)進(jìn)入仕途的遺憾。垂釣者,指垂釣磻溪而得到周文王重用的呂望,見《史記·齊太公世家》。羨魚,語出《淮南子·說林訓(xùn)》:“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wǎng)?!?/p>

[21] 桐廬江:即桐溪,位于浙江。廣陵:揚(yáng)州。

[22] 建德:唐代睦州屬縣有建德,此指詩人漫游所至的睦州。非吾土:不是故里,語出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本S揚(yáng):揚(yáng)州。

[23] 海西頭:指揚(yáng)州。隋煬帝《泛龍舟》:“借問揚(yáng)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p>

[24] 出關(guān):指出潼關(guān),長安東大門。旅亭:客舍。王大校書:王昌齡,行大,時(shí)官秘書省校書郎。

[25] 槐煙:夾道槐樹上籠罩的煙靄。

[26] 偶坐:二人對坐。

[27] 蕓閣:秘書省的別稱。

[28] 揚(yáng)云:揚(yáng)雄字子云,又稱揚(yáng)云。與王莽打擊的劉棻關(guān)系密切,因怕牽連,從校書的天祿閣跳下,幾乎摔死。京師傳語:“惟寂寞,自投閣?!?/p>

[29] 峴山:又名峴首山,在襄陽城南,當(dāng)?shù)孛麆佟?/p>

[30] 人事:世間事。代謝:新舊更替取代。

[31] 魚梁:同“漁梁”,見前《夜歸鹿門山歌》注[2]。夢澤:云夢澤,詩中為想象之辭。

[32] 羊公:西晉羊祜,曾官尚書左仆射,都督荊州諸軍事。性樂山水,常登臨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曾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dá)勝士,登此遠(yuǎn)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yīng)登此也?!毖蚬砗?,百姓為建功德碑于峴山,俗稱“墮淚碑”。事見《晉書·羊祜傳》。本篇前四句亦包含了羊公故事。

[33] 潯陽:今九江市,位于廬山下。

[34] 掛席:揚(yáng)帆。幾千里:詩人游吳越后來至潯陽,行程數(shù)千里。

[35] 香爐峰:在廬山西北部,為廬山著名風(fēng)景。

[36] “嘗讀”四句:遠(yuǎn)公即東晉僧人慧遠(yuǎn)。來至潯陽,見廬峰清靜,足以息心,遂住于此。刺史桓伊為其于山東建立房殿,名東林寺,亦為廬山名勝。

[37] 過:拜訪。

[38] 郭:本指外城,此指村莊外圍。

[39] 面:動(dòng)詞,面對。場圃:園地。桑麻:指農(nóng)家事。陶淵明《歸園田居》:“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p>

[40] 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有登高賞菊的習(xí)俗。

[41] 開元十七年(729)冬,詩人進(jìn)士試落第歸襄陽后作。

[42] 北闕:指朝廷。南山:襄陽峴山。敝廬:簡陋的居室。

[43] “不才”二句:《新唐書·孟浩然傳》載,浩然在長安時(shí),王維邀其“入內(nèi)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于床下,維以實(shí)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詔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不才明主棄’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此事應(yīng)屬虛構(gòu),但反映了浩然求仕遭遇的多舛。

[44] 年老:當(dāng)年浩然四十一歲。青陽:春天,此指時(shí)光。歲除:一年將盡。

[45] 虛:空寂。

[46] 舳:船尾。艫:船頭。利涉:順利渡越。

[47] 石橋:天臺(tái)山著名景觀石梁飛瀑。

[48] 赤城標(biāo):赤城山,又名燒山,石皆霞色,望之如城堞,因以為名。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赤城霞起以建標(biāo)?!睒?biāo),此指高高的山尖。

[49] 此詩為閨中女子代言,傳達(dá)其對夫君的關(guān)切思念之情。

[50] “君衣”句:語出王筠《行路難》:“猶憶去時(shí)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長?!蓖涕L,即“不知今日身短長”。

[51] 無處等:無法得到等身的尺寸。

[52] “畏瘦”句:擔(dān)心夫君瘦了,故把衣服裁窄,但反過來又害怕裁得太窄了。

[53] 寄誰將:意為“寄往何處”,即不知夫君今在何處。

[54] 此篇又作崔涂詩,載《全唐詩》卷六七九?!段脑酚⑷A》亦作崔涂詩。

[55] 揚(yáng)子津:在長江北岸江都縣(今揚(yáng)州市邗江區(qū))。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鎮(zhèn)江市長江之濱。

[56] 北固:北固山,在鎮(zhèn)江市北,下臨長江,其勢險(xiǎn)固,因以為名。

[57] 夷山:在鎮(zhèn)江東的大江中,又稱松寥山、海門山,兩山分峙于浩渺水波之中。

[58] 建德江:新安江流經(jīng)浙江建德的一段。

[59] 煙渚:暮靄籠罩的江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