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版前言

昆山之路:從窮山惡水走向小康 作者:楊守松 著


再版前言

楊守松

《昆山之路》問世25年了。

這部作品曾經(jīng)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個人文藝大獎和中國作協(xié)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人民日報》、《新華文摘》、《上海文學》等無法統(tǒng)計的報刊選載和轉(zhuǎn)載。

河北省委書記高揚在《河北日報》親自撰文,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讀一讀《昆山之路》。1991年春,湖南省委組織全省干部學習《昆山之路》,一時買不到,就讓省委機關印刷廠在春節(jié)期間自行排印發(fā)送全省……

同時,海內(nèi)外一些投資者聞訊前來考察,全國各地無數(shù)年輕人和各類人才,因為看了和聽了《昆山之路》,來到昆山就業(yè)、打拼……

時間的流逝并沒有淡化作品的影響。調(diào)研的,參觀的,寫論文的,還有商界、政界、文化界的人,或者到昆山或者通過朋友,也往往會問到這部作品,希望能夠看一看,最早的“昆山之路”是怎么走的?

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在25年以后,依然不斷地被人提起:上至高層,下達百姓,都說“昆山之路”。

“昆山之路”已經(jīng)是一個“成語”。

2008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評選改革開放30年30篇報告文學,包括《哥德巴赫猜想》在內(nèi)的30篇作品獲獎,《昆山之路》赫然在列,這是華東三省一市唯一一篇入選的文章。

2011年3月31日,《文學報》通欄標題“影響中國文壇的那些作品”,《昆山之路》在列,江蘇僅兩篇作品入選。

2014年春天,受央視委托,蘇州電視臺拍攝紀念鄧小平的一個大型紀錄片,主題是“中國夢”,他們找我采訪,當然是說“昆山之路”,為此我回頭再讀這本書,忽然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昆山之路》寫的就是中國夢——

正文第一句就是:“中國是一個夢?!?/p>

結尾一句:“中國夢,永遠屬于你!”

貫穿全書的議論、思辨,都圍繞“中國夢”展開,其理念,其觀點,如今看來,依然光鮮。

其實,當年稿件抄送《雨花》雜志時,就寫了兩個題目,另一個就是《中國夢——關于社會主義是不是烏托邦的思考》。

真理不受時間的制約。

于是決定再版。

除了極個別涉及到具體人的地方做點技術處理外,全書不做任何改動。

因為——

在那個年代,以吳克銓為代表的昆山人,為實現(xiàn)中國夢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昆山之路”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的尤其是精神的財富,不但激勵今人,且將永遠載入史冊。

所以,請讀《昆山之路》。作品會告訴你,堅持改革開放,廉潔奉公,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新常態(tài)”發(fā)展,社會主義就不是烏托邦,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xiàn)!

最后,真誠感謝當年為《昆山之路》的發(fā)表、出版和宣傳付出心血的周桐淦、山谷、姜琍敏、陸建華,還有潘震宙、蔡玉洗、黃小初、芮從東等人,而同樣盡力的《雨花》主編葉至誠、江蘇省委宣傳部代部長王光煒、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張鍥、省委宣傳部韓祝鵬,已經(jīng)離開人世,在此特向他們的英靈致敬!

感謝他們——

相信感謝他們的不僅僅是作者本人,也不僅僅是昆山……

2014年8月初稿

2015年6月改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