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快活
受到邀請,我仔細想了想,身為職業(yè)作者,還真的從來沒有在北方的報紙上開過專欄。也許是緣分不到,也許是我一直生活在南方,總之活動范圍到達北京,便覺得已經(jīng)有些不著邊際。
我不太了解北方的規(guī)矩,編輯對我的猶豫也有些奇怪,大概在他們看來,能寫長篇小說的人寫寫千字文豈不是小菜一碟。但其實真不是這么回事,專欄很是一個活兒,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活色生香、靈動有趣并非易事,最重要的是按時交稿,保質(zhì)保量??梢哉f這個行當里高手如云,寫字多的人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同樣都要認真對待。
南方的專欄有開欄語,有欄題,我曾開過的欄目叫過“張看”“紙博”“圍爐取暖”等。我開的專欄很少,因為知道做一輩子好事難,文章寫多了還能足斤足料著實是一件難事,結(jié)果貓丟了狗丟了,隔壁老王串下門全寫成文章,畢竟有欺秤之嫌。
這一次的欄題就叫“活快活”。大約是在一年前,我和齊欣還有李冰受人之托,要搞一個系列喜劇,劇名就叫《活快活》,是李冰起的。后來因為各種原因,項目下馬,但是這個名字我一直喜歡,用在這里也不錯。我的意思是,專欄都有寫不下去的時候,但只要和讀者相處一天,咱們就快樂一點,輕松一點。
我們這一輩的作家,還是受精英教育長大的,文章無論長短,都喜歡講道理,就連我自己都挺煩的。因為講道理的文章容易舉輕若重,不如隨心隨性隨意,或者只是瞬間的感受,也就行了。一個評論家朋友說,作家應該離理論遠一些,應該比一般的人更感性一些。一個設(shè)計師說,有意識的時候會去思考,只有無意識的時候才會去夢想。莫奈看到別人對他畫作的評價高深莫測,他說我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被當時的光線和色彩打動了。
所以,還是不要講道理,而是有感而發(fā);不要討論幸福,而要活快活。
是為開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