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
有一天,希瓦吉
在塞達(dá)拉堡門前
清晨里忽然望見——
拉姆達(dá)斯,他的師傅,
像窮人一樣可憐——
正一家家挨門化緣。
他想:這是怎么一回事!
師傅竟拿著乞食的缽盂!
他的家境一點也不貧寒!
一切他都擁有,
國王匍匐在他腳前,
他的欲望竟無法填滿。
好像日夜把水倒在破碗里
要消滅他的干渴
全都是白費氣力。
希瓦吉說:“倒要看看
究竟給多少東西才能
裝滿他行乞的缽盂?!?/p>
于是他拿起筆
不知寫了些什么,
吩咐大臣巴拉吉:
“如果敬愛的師傅
來到堡前行乞,
把這封信獻(xiàn)在他的腳底?!?/p>
師傅走著,唱著歌,
在他的面前掠過了
多少行人、多少車馬。
“??!商羯羅,啊!濕婆,
你賜給每人一個家,
卻只許我走遍天涯。
安那普爾那女神
擔(dān)負(fù)了哺育宇宙的重任,
使一切眾生皆大歡喜;
喂!毗利卡!你永恒的乞士!
卻把我從女神身邊
搶來做了你的奴隸?!?/p>
唱完了歌曲,
洗過了午浴,
師傅才在宮門外出現(xiàn)——
巴拉吉一旁侍立
恭敬地向他行禮,
把書信放在他的腳前。
師傅滿心好奇地
從地上把它撿起,
仔細(xì)地讀著那封書簡——
希瓦吉,他的徒弟
在他蓮花般的腳底
獻(xiàn)上了自己的國土和王冠。
第二天,拉姆達(dá)斯
來到國王面前,
說:“孩子,告訴我,
如果你把國土獻(xiàn)給我,
噢,你聰明能干的人啊,
那么如今你將如何?”
希瓦吉頂禮師傅說:
“把自己的生命獻(xiàn)給你
愉快地做你的奴隸。”
師傅說:“好吧,
背上這只口袋
和我一同求乞?!?/p>
希瓦吉陪著師傅
手捧著乞食的缽盂
沿門挨戶乞求供養(yǎng)。
孩子們看見國王
驚懼地跑回家去
叫出了他們的爹娘。
無限財富的所有者,
他發(fā)愿做個乞丐,
真是石頭在水面上漂搖。
人們羞怯地給了布施,
手簌簌地發(fā)抖,
心想,這是大人物在開玩笑。
碉樓上午炮響,
停止了生活的熙攘,
人們?nèi)嘉缢菹ⅰ?/p>
拉姆達(dá)斯虔敬地
高唱著頌神曲,
歡樂閃爍在淚水里——
“嗨!你三界的主宰,
你的心意我不明白,
一切歸你所有毫無不足,
你卻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
伸出求乞的手,我的主,
乞求那一切財富中的財富?!?/p>
天色已晚,師徒們
在城盡頭堤岸邊
河水里洗過晚浴。
煮熟了討來的粥糜
師傅愉快地吃著,
也分了一些給徒弟。
希瓦吉笑著說:
“你曾把國王的驕傲殺死,
使他變成乞丐街頭行乞;
我永遠(yuǎn)是你的奴隸,
如今你還有什么愿望,
受盡辛苦愿使師傅滿意?!?/p>
師傅說:“那么聽我說,
你既作了堅定不移的允諾,
如今且換個樣子將擔(dān)子負(fù)起。
我這樣吩咐
把獻(xiàn)給我的國土
你且重新收回去。
現(xiàn)在我任命你
做乞丐的代理——
國王原是卑微的托缽人。
你要盡國王的責(zé)任,
但要記著這是我的職務(wù),
你做國王要像沒有國土的平民。
“孩子,拿去我的
這件赭色衣服
帶著我的祝福,
苦行者的破布衣
當(dāng)做神圣的國旗
插上你的國土?!?/p>
身為國王的弟子
坐在河邊默默不語,
深深的思慮簇上眉頭。
牧童不再吹笛,
牛羊成群歸去,
太陽漸漸落在西山背后。
師傅拉姆達(dá)斯
用黃昏的曲調(diào)
編唱著歌曲——
“把我裝扮成國王
留在塵世,你是誰
卻想暗中逃避?
嗨,我心中的國王啊,
我只坐在踏腳凳上,
寶座上放著你一雙舊履。
黃昏已經(jīng)來臨,
再要我等待多少時候呢,
你還不回到自己的國土去?”
1898年10月
- 希瓦吉(1630—1680):馬拉塔聯(lián)邦的盟主,曾統(tǒng)治印度西海岸全部馬拉塔地帶。他號召人民“為祖先的骨灰,為宗教的廟宇”起來反抗莫臥兒王朝的伊斯蘭教統(tǒng)治,力圖恢復(fù)祖國的獨立。他是虔誠的印度教徒,但他對于一般的伊斯蘭教徒并不歧視。
- 商羯羅:印度教大神濕婆的另一稱號。
- 安那普爾那女神:濕婆的妻子難近母的另一稱號。
- 毗卡利:即濕婆。
- 三界:天堂、人間和地獄。
- 舊履:據(jù)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十車王年老時受王妃要挾放逐了嫡長子羅摩,立庶出的兒子婆羅多為太子,心中憂傷,不久死去。婆羅多不滿母親的所作所為,誓不繼承王位,他將羅摩穿過的鞋子放在王座上,一切典禮祭祀先在鞋子前舉行,表示他的統(tǒng)治國土只不過代理他的長兄,羅摩的鞋子是王權(quán)的標(biāo)記。在這里是替神行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