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贈李白

金圣嘆選批杜詩 作者:杜甫著,金圣嘆選批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

題本贈人,而詩全寫自己胸臆者,蓋古者贈人之法:富者以財,君子以言,皆實出所有以裨益人。若后人信手橫涂而題曰“贈某人”,實是用錯“贈”字也!〇十二句詩,凡十句自說,只二句說李侯者,不欲以東都丑語,唐突李侯也??此靡庵液瘢绱祟惿醵?。〇唐人詩,多以四句為一解,故雖律詩,亦必作二解。若長篇,則或至作數(shù)十解。夫人未有解數(shù)不識而尚能為詩者也。如此篇第一解,曲盡東都丑態(tài);第二解,姑作解釋;第三解,決勸其行。分作三解,文字便有起有轉(zhuǎn),有承有結(jié),從此雖多至萬言,無不如線貫華,一串固佳,逐朵又妙,自非然者,便更無處用其手法也。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飽。

“厭”,足也,熟也。只此一字,供招已盡,猶言被東都教壞了也,于二年中學壞了也。三四,急承上文,寫出厭足機巧人丑態(tài)來:未來東都時,蔬食一飽,頹然自樂;乃今二年,腥膻滿鼻,飫聞足見,先之蔬食,不能復飽。寫盡野人到京師不安分,不自得,無限苦事。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看他憑空用“豈無”二字,忽作一轉(zhuǎn)?!扒嗑垺?,只是脫身歸山尋常蔬食耳,非真用陶隱居法也。七八二句,說出二年以前來東都本意,只因一“資”字,誤盡志氣人,使貧士無力學道者,放聲一哭!夫所謂“大藥資”,豈須多金哉?屋足蓋頭,田足糊口;韭毛竹筍,足可留客;粗紙中筆,足用抄書;則山林老死,人亦不來,我亦不出,誠大樂事也!只為缺此,勉來東都,冀得如許,便疾引去,又豈料一投苦海,更難拔腳,鹿鹿二年,了無成辦。天下滔滔,誰不胸中抱此隱痛哉!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脫身”二字,情見乎詞。蓋其前之苦,其后之樂,皆不言可知矣!結(jié)妙,既已賀其脫身,隨又自求脫身,以見東都脫身之難,以勉李侯不可再來,真是朋友規(guī)勸良式。〇李侯詩,每好用神仙字,先生亦即以神仙字成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