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燕臺詩①四首·春

李商隱詩 作者:余恕誠,陳婷婷 注


燕臺詩①四首·春

風光冉冉②東西陌③,幾日嬌魂④尋不得。

蜜房羽客⑤類芳心,冶葉倡條⑥遍相識。

暖藹⑦輝遲⑧桃樹西,高鬟立共桃鬟⑨齊。

雄龍雌鳳⑩杳何許?絮亂絲繁天亦迷。

醉起微陽若初曙,映簾夢斷聞殘語。

愁將鐵網(wǎng)罥珊瑚,海闊天翻迷處所。

衣帶無情有寬窄,春煙自碧秋霜白。

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鎖冤魂。

夾羅委篋單綃起,香肌冷襯琤琤佩。

今日東風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

【注釋】①《燕臺詩》共四首,分題《春》、《夏》、《秋》、《冬》,是一組精心創(chuàng)作的愛情詩。燕臺:指節(jié)鎮(zhèn)幕府,因此所詠對象或是貴家姬妓。②冉冉:形容慢慢變化移動。③陌:田間小路。④嬌魂:指所詠女子。⑤蜜房、羽客:分指蜂房和蜜蜂。⑥冶葉倡條:形容楊柳枝葉婀娜多姿。⑦暖藹:春天和煦的煙靄。藹:通“靄”。⑧輝遲:即遲輝,春天遲遲的陽光。⑨鬟:發(fā)髻。桃鬟:桃花繁茂如云鬟。⑩雄龍雌鳳:分喻男女雙方。杳何許:杳遠不知何處。絮亂絲繁:柳絮紛亂,柳絲紛繁,象征思緒紛亂不寧。微陽:夕陽。初曙:初升的太陽,晨曦。鐵網(wǎng)罥(juàn)珊瑚:海底生珊瑚,在初生之時將鐵網(wǎng)先放置海中,待珊瑚從網(wǎng)眼中生長成熟后,一舉鐵網(wǎng),連根獲得珊瑚。這里比喻像搜羅珍奇那樣用力尋覓。研丹擘石:丹可磨而不改其紅,石可破而不變其堅。這里化用其意,喻愛情的堅貞不渝。擘:劈開。冤魂:詩人自指。委篋:放置在箱篋中。季節(jié)將入夏,將夾羅衫放置,換上單綢衣?,b琤佩:琤琤作響的玉佩。琤琤:玉石聲。不勝:不能禁受愁悵之苦。

【評析】《燕臺詩》共四首,分《春》、《夏》、《秋》、《冬》四題,寫隨時間之流逝與四季景物之變化,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由開始的反復尋覓、懷想、企盼重會,到悲慨相思無望、情緣已斷,到最后終歸幻滅。這里選錄的是第一首:《春》。

詩分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第一節(jié)寫在萬物萌生的春天,詩人像蜜蜂探尋最甜蜜的花蜜一樣到處尋找自己的愛人。“嬌魂”,用以統(tǒng)攝女子非凡的氣質(zhì)容顏,也透露出女子與詩人心魂相牽的情誼。然而冶葉倡條,遍皆相識,獨伊人芳蹤,遍尋而不可得,詩人不免焦急萬分,心底悲涼。第二節(jié)忽憶起當年初遇時,正是春光旖旎,桃花灼灼,女子立于樹下,高高盤起的發(fā)髻合著繁茂如鬟的桃花,人花相映,令人難以忘懷。后兩句忽又回到現(xiàn)實,而今兩人卻不知相隔多么遙遠,無處尋覓,詩人心緒迷離如天空中繁亂的絲絮,不知所起,不知所終。第三節(jié)欲借酒澆愁,將離恨沉醉,卻發(fā)現(xiàn)夢醒時分更加難耐,夕陽映簾,詩人錯當晨曦,轉(zhuǎn)而又意識到自己的恍惚,在詩人恢復清醒的同時甜美的夢境也被現(xiàn)實撕扯,唯留下殘言片語。無奈至極,詩人展開聯(lián)想,海闊天空,海底珊瑚尚難尋覓,又從哪里找尋你的蹤跡。第四節(jié)詩人寫自己,衣帶漸寬,不覺人已消瘦,而春景卻依舊爛漫,“春煙自碧”,一個“自”字,仿佛無情。繼而詩人起誓,雖如此,自己卻仍然忠貞不渝。忽又想象,真希望天牢星可以鎖住冤魄,不讓自己在愛恨中迷失。最后一節(jié)懸想女子情狀,春末夏至,女子應(yīng)該換上了輕綃薄衣,香肌襯著琤琤作響的玉佩,也是一片寂寞幽冷,情何以堪。此時春已衰遲,東風無力,再也承受不了這難耐的愁怨,終于化作一道幽光遁入西海了。

整首詩非常夢幻,沒有具體的情節(jié)和邏輯順序,純以詩人強烈而時時流動變化的感情為線索,跳躍性大。隨詩人感情流程,忽而回憶,忽而想象;忽而昔境,忽而現(xiàn)境;忽而此地,忽而彼地;忽而閃現(xiàn)某一場景片段,忽而直抒心靈感受。斷續(xù)無端,來去無跡,卻又表現(xiàn)得極為自然。此外,詩歌意象精彩紛呈,造語華艷朦朧,用以表現(xiàn)詩人具有悲劇美的纏綿癡戀,形成了詩歌整體“哀感頑艷”的美學風格,這也是李義山最具代表性的藝術(shù)風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