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王wánɡ復(fù)fù秀xiù才cái所suǒ居jū雙shuānɡ檜huì二èr首shǒu(其qí二èr)

中華優(yōu)秀古詩文誦讀本(初中第一冊) 作者:張朋兵


12 wánɡ復(fù)xiùcáisuǒshuānɡhuìèrshǒuèr

sònɡshì

028-1

lǐnrán[1]xiānɡduìɡǎnxiānɡ,zhíɡànlínɡyúnwèiyào[2]。
ɡēndàojiǔquánchù,shìjiānwéiyǒuzhélónɡ[3]zhī

注釋

[1]凜然:正直可敬的樣子。

[2]奇:奇怪,驚訝。

[3]蟄龍:蟄伏的龍。比喻隱匿的志士。ft

賞析

詩歌以檜喻人,稱揚(yáng)威武不屈的優(yōu)良品德,贊美光明磊落的高風(fēng)義節(jié)。檜樹的枝干筆直地插入云霄,散發(fā)著一股不容侵犯的氣勢。更為奇特的是,根深深地扎入大地,毫無彎曲。恐怕只有潛伏的龍才會知道,它們的根和干一樣筆直。

擴(kuò)展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錢塘秀才王復(fù)的,當(dāng)時王復(fù)在民間行醫(yī)濟(jì)世,口碑很好。詩中的“蟄龍”本是喻指隱士,卻被御史臺說成是不忠于朝廷的表現(xiàn),蘇軾因此鋃鐺入獄,最后被貶黃州。御史臺本是宋代的監(jiān)察機(jī)構(gòu),因官署內(nèi)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又稱為“烏臺”,所以蘇軾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