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子·《道德經(jīng)》篇

中國成語故事:諸子智慧 作者:周玉潔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時期楚國苦縣歷鄉(xiāng)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

老子的思想體現(xiàn)在《老子》一書中,這本書又叫《道德經(jīng)》或《道德真經(jīng)》。《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和《論語》被認(rèn)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三部思想巨著。

本篇成語均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一書。

大音希聲 最美的聲音

學(xué)成語

“大音希聲”(dà yīn xī shēng)出自《道德經(jīng)》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大音:美而宏大的音樂,比如天籟。

希聲:老子曾說“聽之不聞,名曰?!保@里的“希聲”和“此時無聲勝有聲”中的“無聲”類似。

大音希聲:那種宛如天籟一般美好宏大的音樂,總在似有似無、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里。

讀故事

老子把音樂和聲音的美,劃分為三個檔次。他把這三個檔次的聲音之美分別稱作“人籟”“地籟”和“天籟”。

老子認(rèn)為,“人籟”就是人類使用竹笛和簫管吹奏出來的樂聲;“地籟”是大地上的山川河谷與樹洞、山洞、墻洞等洞穴被風(fēng)吹拂或河水流經(jīng)其中所發(fā)出來的聲音;而“天籟”是這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它不僅包括人籟之聲、地籟之聲,還包括自然界萬事萬物所發(fā)出的和諧之音。比如,海浪的翻滾之聲,溪流的淙淙之聲,樹木和草葉被風(fēng)拂過發(fā)出的窸窸窣窣之聲,以及野獸的咆哮、昆蟲的鳴叫和婉轉(zhuǎn)的鳥啼等。天籟之音包容天地萬物的聲音,匯成世間最美的音樂。

然而,天籟之音卻總在似有似無中,需要用心去聆聽和感知,那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大自然的合唱。

有人聽不見天籟之音,專程跑去問老子:“請教先生,天籟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聲音?”老子答道:“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包裹六極?!?/p>

老子的意思是說,你聽天籟,卻聽不見它的聲音;你看天籟,卻看不見它的形狀。可它卻在天地之間存在,無所不容,無所不包。

那人又問:“既然天籟之音如此博大寬廣,那為什么我聽不見呢?”

老子笑答:“大音希聲。”

老子的意思是說,最博大寬廣的聲音,往往難以捕捉和把握,需要用心靈去聆聽,因為它處于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里,已經(jīng)超越了我們慣常對音樂和聲音的感知,需要特別用心才能感受到。

成語小提示

學(xué)過這個成語后,不妨經(jīng)常到大自然中,閉上眼睛,用心聆聽和體會大自然所發(fā)出的天籟之音——鳥鳴、蛙叫、犬吠、雞啼,在現(xiàn)實中去體會、感悟什么叫大音希聲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