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復(fù)傷痛重獲信心

鄧肯(下) 作者:賴春紅 著


紅色的鄧肯

這就是紅色,我也是紅色的!這是生命和活力的顏色!你們過去曾經(jīng)是不受文明社會約束的,現(xiàn)在也仍然帶著發(fā)自天性的感情來欣賞我的藝術(shù)吧!

——鄧肯

平復(fù)傷痛重獲信心

孩子們死了,羅紅林也走了。鄧肯此時非常想了結(jié)自己的生命,以免忍受這日夜折磨她的痛苦。

這時,雷蒙德從阿爾巴尼亞回來了,他還是和從前一樣,充滿了熱心?!澳莾赫麄€國家都需要救濟(jì)。農(nóng)村一片荒蕪,孩子們在餓著肚子。你怎么能安心在這兒只顧自己傷心呢?來幫助我們救濟(jì)孩子們,安慰婦女們吧!”

他的懇求很有效果。鄧肯再一次穿上希臘長衫和涼鞋,跟雷蒙德到阿爾巴尼亞去了。

在那里,雷蒙德采用獨(dú)創(chuàng)性的類似原始人的制度,組織了一個營地,來救濟(jì)阿爾巴尼亞難民。他到市場上去買了一些生羊毛,把羊毛載在自己租的小輪船上,運(yùn)往山地哥倫大,這是那些難民們最重要的海港。

鄧肯問道:“雷蒙德,你如何用這些生羊毛去解決那些難民的饑餓呢?”

雷蒙德說:“等著瞧吧,你很快就知道了。如果我給他們帶面包來,那就過了今天沒有明天;可是我給他們帶羊毛來,就是為了他們將來的吃飯問題?!?/p>

雷蒙德組織了一個中心,購置了一些紡織機(jī),在哥倫大建了一家紡織廠,他在門口寫著:“愿來此紡羊毛者,每天可得1德拉克馬?!?/p>

貧窮、瘦弱、饑餓的婦女們很快就排了一條長龍。她們用掙來的德拉克馬可以買到黃玉米。

然后,雷蒙德又宣布:“誰愿意把紡好的羊毛織成布,一天掙1德拉克馬。”

許多饑餓的人來要求干這種活。雷蒙德讓她們織上古希臘的花瓶圖案,很快在海濱就有了一支紡織女工隊(duì)伍。他教她們和著紡織的節(jié)奏齊聲合唱。當(dāng)這些圖案織成以后,就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床毯。

雷蒙德把床毯送到倫敦去賣,可以賺50%利潤。然后,他用賺來的錢開辦了一家面包廠,賣白面包,價錢要遠(yuǎn)遠(yuǎn)低于希臘政府賣的黃玉米。他就用這個辦法建立起他的村子。

鄧肯他們住在海濱一頂帳篷里。每天早晨太陽升起時,他們就到海里去游泳。雷蒙德不時有剩余的面包和馬鈴薯,因此他們就翻山越嶺到另外一些村子里去,把面包等食物分給饑餓的人們。

阿爾巴尼亞有最早出現(xiàn)的供奉雷神宙斯的祭壇。他們稱宙斯為雷神,因?yàn)檫@個國家無論冬夏都常有雷電和暴雨。鄧肯和雷蒙德等人常常穿著舞衣和涼鞋,冒著雷雨長途跋涉。

在那里,鄧肯看到許多悲慘的情景。一位母親坐在樹下,懷抱嬰兒,身旁圍著三四個小孩子,都餓著肚子,無家可歸。他們的家被燒掉了,她的丈夫被土耳其人殺害了,牲畜被搶走了,莊稼被毀滅了。于是這位無依無靠的母親就帶著她剩下的孩子坐在那里。

雷蒙德分給他們許多袋馬鈴薯。

回到營地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精疲力竭,但是鄧肯在精神上卻感到一種奇妙的愉快:雖然她的孩子死了,但是還有別人的,饑餓和痛苦正在折磨他們,難道自己不能為他們而活著嗎?

當(dāng)鄧肯的精力和健康恢復(fù)以后,就不能再生活在難民中間了。藝術(shù)家的生活和圣徒的生活有著很大不同。她心中的藝術(shù)死灰復(fù)燃。

鄧肯感到必須離開。于是她與雷蒙德的妻子佩內(nèi)洛普先到了君士坦丁堡。

第二天,鄧肯和佩內(nèi)洛普在君士坦丁堡古老的街上閑逛。在一條又暗又窄的小巷里,她遇到了一位相師,就想:“去算算命吧!”

那是一個亞美尼亞的老婦人,但是能說一點(diǎn)希臘話,所以佩內(nèi)洛普能聽懂她的話。老婦人告訴她們,當(dāng)年土耳其人進(jìn)行最后一次大屠殺的時候,在這個房間里她親眼看著她的兒子、女兒、孫子,甚至最小的嬰兒都慘遭殺戮,從那時起,她就有了一種超人的明見,能預(yù)知未來。

鄧肯通過佩內(nèi)洛普問她:“您算算我的未來如何?”

老婦人在那口鍋冒出的煙里找了一會兒,說出幾句話:“我向你致敬,你是太陽神的女兒。你是派到人間來給人們以巨大的快樂的。在這種快樂之中將創(chuàng)立起一種宗教。經(jīng)過到處游歷之后,在你的晚年,你將在全世界修建很多神廟。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將回到這個城市,在這兒修建一座廟宇。所有這些廟宇都是供奉美神與快樂之神的,因?yàn)槟闶翘柹竦呐畠?。?/p>

當(dāng)時鄧肯正在悲哀和絕望之中,這種詩一般的預(yù)言,叫她好生奇怪。然后她們叫了一輛馬車回到旅館。剛進(jìn)旅館,門房就遞上一份電報。鄧肯打開電報。上面寫著:

梅納爾卡斯病重,雷蒙德病重。速歸。

她們匆匆返回到阿爾巴尼亞。雷蒙德和兒子梅納爾卡斯正在發(fā)高燒。鄧肯盡力說服雷蒙德和佩內(nèi)洛普離開阿爾巴尼亞,和她一起走。可是雷蒙德不愿意離開他村子里的難民,佩內(nèi)洛普自然也不想離開他。因此,鄧肯只好把他們留在那里。

鄧肯在瑞士日內(nèi)瓦湖畔停留了幾天。一個人留在瑞士,鄧肯陷入煩悶憂郁之中。由于焦躁和不安,她坐上小汽車走遍了瑞士。最后,憑著一種抑制不住的沖動,開車直奔巴黎。

她完全孤身一人,因?yàn)樗呀?jīng)不可能和任何人交往。甚至聽到人的聲音都產(chǎn)生反感,而當(dāng)人們到她房間里來的時候,也好像離她很遠(yuǎn),不像是真實(shí)的。特地到瑞士來陪她的奧古斯丁也沒有消除她的愁苦。

在巴黎涅伊的工作室里,鄧肯請來了好友斯金。斯金熟悉的琴聲挑起了鄧肯的萬千思緒,頓時,她淚飛如雨。

孩子死后,這是她第一次哭。她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這場哭泣之中,好比一只小船在波濤洶涌的大海里不停地?fù)u晃。

鄧肯跑出了屋子,她開著汽車,以每小時80千米的速度向前飛馳。她恨不得把一切都碾碎在車輪底下。汽車越過阿爾卑斯山,駛?cè)胍獯罄?。在維亞雷礁,一場暴雨劈頭蓋臉而下,游人四散逃竄,只有鄧肯開著車在水道上狂奔。

忽然,鄧肯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個人在悠緩地走著,視風(fēng)雨如無物。她一襲白衫,長發(fā)飄揚(yáng),其高視闊步的器宇軒昂,宛若天人。車子停在了她的身旁。鄧肯一眼就認(rèn)出來了是埃莉諾拉·杜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