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27年,剛度過嚴寒冬季的南京,并未立即迎來溫暖和煦的春天。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下,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席卷東南半壁河山,北伐軍一路高奏凱歌,以破竹之勢向富庶的長江下游地區(qū)挺進。孫傳芳為鞏固陣地,在南京四處戒嚴搜捕。一時,南京城內崗哨林立,暗探密布。然而,這卻未能阻擋他節(jié)節(jié)潰敗的步伐。3月24日,南京光復。
國民革命的浪潮波濤洶涌,而陣營內部的階級分化卻在暗中加劇。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在擴張軍事實力的同時,加緊了與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的聯(lián)系,摩拳擦掌,醞釀著伺機與中國共產(chǎn)黨和武漢國民黨集團的決裂。
在利益和野心的驅使下,國民黨右派磨刀霍霍,悄然叩開了對革命者的血腥殺伐之門。
4月10日晚11時,中共南京地委、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南京市黨部和各革命團體負責人在南京市大紗帽巷10號召開緊急會議,會場被市公安局偵悉。次日凌晨2時,偵緝隊長趙笏臣帶領便衣警察50余人破門而入,與會者除劉少猷越墻脫險外,陳君起與侯紹裘、謝文錦、劉重民、張應春、文化震等10人當場被捕。
這是陳君起第二次被捕。上一次是六個月前,當時抓捕、囚禁她的還是孫傳芳當局;而如今形勢陡轉,國民黨右派搖身一變,成為了新的劊子手。
三天后,在一片朦朧夜色中,實施這次抓捕的公安局偵緝隊隊長趙笏臣帶著隨從,驅車行至通濟門外的九龍橋。他們下了車,隨后從車上拖下幾個沉甸甸的麻袋。只有他們知道,麻袋里裝的并不是普通貨物,而是已經(jīng)喪失氣息的生命。
在寂靜的深夜中,橋下的秦淮河水靜靜地屏住了呼吸。只聽數(shù)聲“撲通”,幾個麻袋被相繼扔到了河水中,沉入河底。伴隨著汽車離開的馬達聲,一切又恢復了靜謐與沉默。
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南京四一〇反革命事件。這次事件,也成為國民黨右派四處武力“清黨”、殘忍毒殺革命者的前奏。
在同期犧牲的革命者中,陳君起是唯一的女性。作為中共南京早期黨組織成員,她的思想演變和人生經(jīng)歷深深鐫刻著時代的烙印,更凸顯出女性在探索個人獨立和社會解放道路中的堅定信仰和頑強意志,映射出一代先驅在中國革命征程中不屈不撓的光輝事跡和偉岸身影。
讓我們沿著陳君起的足跡,看看這樣一位女革命者,是如何在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刺破封建的桎梏,在黑暗中尋覓突圍的方向,迸發(fā)出響徹時代的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