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唯一沒當(dāng)過官的詩人
孟浩然的《春曉》,很多人從小就背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俗話說“春困秋乏”。按照科學(xué)的解釋,是因為從冬入春的時候,人體機能也會做出反應(yīng),從血管到毛孔的各種活動都變得更活躍,這樣一來,大腦的供氧量就會相應(yīng)下降,使人容易產(chǎn)生疲倦感。
唐代人,肯定不懂得什么供氧量,但是沒關(guān)系,又不影響大家理解“一覺睡到自然醒”的美好心情。
對現(xiàn)在的工薪族來說,“自然醒”這件事是很奢侈的。其實在唐朝也是這樣,真正可以做到“春眠不覺曉”的人,肯定不用天天上班。
唐代著名詩人幾乎都做過官,有大到宰相的,像是李嶠、張九齡、元稹;也有大到節(jié)度使的,如高適、李紳;當(dāng)然也有很多只做到小縣尉的,像駱賓王、王昌齡、王之渙。而孟浩然卻是唯一一個什么官都沒當(dāng)過的詩人。
不過總的來說,孟浩然雖然一輩子沒當(dāng)上官,但心態(tài)確實不錯。李白就很佩服他這一點,還送他一首詩,夸他格調(diào)高雅、逍遙自在,讓人高山仰止—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明月夜喝醉也沒人管,反正不用早起上班;平時賞賞花自得其樂,比侍奉皇帝更自在。
孟浩然和王維同為“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人物,但兩人的風(fēng)格又有所區(qū)別。王維是官場中人,又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寫“山水”比較多;而沒當(dāng)過官的孟浩然更喜歡“田園”,詩也總寫得那么“家?!保畹湫偷木褪恰哆^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要說孟浩然真的不想當(dāng)官,那是自欺欺人。就連他自己都承認(rèn),在這么好的時代,不出來做官干點兒事,簡直就是一種恥辱。
有詩為證—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云夢澤”是洞庭湖的古名?!皻庹粼茐魸?,波撼岳陽城”用十個字寫出了洞庭湖的浩瀚遼闊,被認(rèn)為是歷代描寫洞庭湖的詩里最出色的名句之一。
從字面上看,站在波瀾壯闊的洞庭湖邊,乘船也好,釣魚也好,都是很自然的想法。但這首詩并不是簡單的寫景,而是寫給張丞相的;也不是普通的唱和,而是一首自薦詩—我想渡河,希望找條船;我羨慕別人釣魚,只能看著干著急。
言下之意,就是想讓張丞相提攜一下自己,給個一官半職。“端居恥圣明”一句,意思表達(dá)得最直白,就是說自己不甘心待在家里無所事事。
這首詩在流傳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其他的版本,比如標(biāo)題里的“贈張丞相”幾個字居然被刪掉,變成了《臨洞庭》,結(jié)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很多誤讀。
“張丞相”指的是張九齡,是唐玄宗時期一位很關(guān)鍵的宰相,同時也是一位著名詩人。每到中秋節(jié),大家就會想起他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對同時代的很多詩人是很照顧的,比如王維能當(dāng)上五品官御史中丞,就和張九齡的推薦有很大關(guān)系。
張九齡有一段時間被免去宰相,做了荊州刺史。襄陽正好是在荊州的管轄范圍之內(nèi),所以孟浩然就進(jìn)入了張九齡的智囊團(tuán),《臨洞庭湖贈張丞相》也是這個時候?qū)懙?,希望有朝一日張九齡再次被重用,順便拉自己一把。
唐朝很多宰相都經(jīng)歷過幾進(jìn)幾出,張九齡也是如此。然而,張九齡此后再也沒有回到相位,孟浩然的希望也再一次落空。
其實在此之前,孟浩然也有過一些很不錯的機會。
孟浩然曾經(jīng)機緣巧合,見到了唐玄宗本人。只可惜沒有把握住機會。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有一次王維值班,把孟浩然也帶到宮里,想讓他開開眼。沒想到恰好唐玄宗路過,孟浩然一緊張,連忙鉆到床底躲了起來。但孟浩然是個瘦高個兒,不太擅長藏貓貓,很快就被玄宗發(fā)現(xiàn)了。王維趕緊解釋,床下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
玄宗一聽是孟浩然,不但沒生氣,還很高興地說,我也聽說過他的大名,正想見見他。
于是孟浩然從床底爬出來,正式參見玄宗。玄宗問起他最近有什么新作,孟浩然就念了自己的一首《歲暮歸南山》。
北闋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主要說的是孟浩然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本身無所謂好壞,但壞就壞在“不才明主棄”一句上,“因為沒什么本事,所以被皇上拋棄”。
唐玄宗這個皇帝,雖然后半程干了很多糊涂事,但前半程政績斐然,一手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所以唐玄宗對自己的用人、識人也是很自負(fù)的,一聽到“明主棄”當(dāng)然不高興。玄宗的臉色馬上就沉下來:是你自己不想當(dāng)官,又不是我要拋棄你,你這不是誣陷好人嗎?
孟浩然暗暗叫苦,自己特地來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就是為了能有個一官半職,怎么就成了“不想當(dāng)官”了?但皇上這句話一說出來,孟浩然心里明白,這算是把皇上得罪了,當(dāng)官這事十有八九是沒戲了。
孟浩然的心態(tài)實在不錯,當(dāng)不了官,他就回到襄陽,繼續(xù)做個普通老百姓。
但孟浩然畢竟不是個普通的老百姓,而是一位“隱士”。就在他那首惹得唐玄宗不高興的《歲暮歸南山》里,還透露出別的重要信息。
“南山”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位于襄陽東南方向的鹿門山,這座山可是很有來歷的?!短撇抛觽鳌防锝榻B孟浩然,提到一句“隱鹿門山,即漢龐公棲隱處也”,強調(diào)鹿門山“是漢代龐德公隱居的地方”。
龐德公是誰,大家不一定知道。但他有一個弟子和一個干兒子非常有名,就是三國時期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和“鳳雛先生”龐統(tǒng)。就連“臥龍”和“鳳雛”這兩個稱號,也是龐德公給他們起的。
弟子和干兒子都這么厲害,龐德公當(dāng)然也不是一般人。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三顧茅廬,荊州刺史劉表想請龐德公出山,請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
所以,把孟浩然和“龐德公”放在一起比較,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
《唐才子傳》還形容孟浩然“少好節(jié)義”,是說他很重義氣,大家當(dāng)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比如孟浩然有位朋友叫袁瓘,曾經(jīng)在洛陽做官。孟浩然去洛陽訪友,不巧袁瓘被貶官到了嶺南。回到襄陽,孟浩然放心不下,又出發(fā)前往嶺南,到達(dá)之后又得知袁瓘已經(jīng)遇赦回到長安。兩次長途跋涉都沒見到袁瓘,孟浩然卻絲毫沒有抱怨,還在詩里對袁瓘遇赦表示祝賀。
還有一次,襄州刺史韓朝宗約孟浩然一起前往長安,要向朝廷舉薦他。但到了出發(fā)的時間,有人提醒正在和別人喝酒的孟浩然,他卻很不耐煩地說了一句“喝得正高興,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就這樣,為了陪朋友盡興,孟浩然錯過了這次重要的旅行。
總的來說,孟浩然被公認(rèn)是盛唐詩人里人緣最好的一位,就連從來沒見過他的杜甫都在詩里提到過他。而對沒有任何官職的孟浩然來說,“朋友遍天下”這樣的優(yōu)勢,顯然對他的作品傳播非常有利。
后來,大家一提起襄陽,就會想起孟浩然。中唐詩人張祜還寫了一首詩,把孟浩然定位為襄陽的“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