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愛德華·蒙克。說來平生憾事之一就是迄今沒到挪威看看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國家美術館以及卑爾根的拉斯穆斯·邁爾畫廊所收藏的蒙克作品。不過這里所寫的各位畫家中,我最早見到原作的卻是蒙克——一九八三年在北京舉辦了“挪威蒙克繪畫展覽”,展品均來自蒙克博物館,可以說我對西方現代繪畫產生興趣即始于那次觀展。查舊日記,當年十月七日和十六日都有去看展覽的記載。以后我在法國、德國和美國也看到過蒙克的一些畫,前不久更在東京都美術館參觀看了規(guī)模頗大的“蒙克展:靈魂尖叫的共鳴”。
蒙克有兩幅描繪女性形象的作品,見于他的各種畫冊,也常被論家放在一起作為對比。一幅是《青春期》(1894—1895):一個尚未發(fā)育好的女孩光著身子坐在床邊,雙腿雙腳緊緊閉攏,兩臂交叉護住陰部,兩眼圓瞪,神色在緊張與麻木之間。她的巨大黑影投射到身后的墻上,整幅畫的光線與色彩也都有點兇險。另一幅是《圣母瑪利亞》(1894—1895):一個體格強健的女人占據了畫面的大部分,上身赤裸,雙手背向身后,以至胸部顯得特別突出,給人一種“君臨天下”之感。她揚著臉,閉著眼睛,表情淡漠,像在享受,又像在受難;頭上戴一頂紅帽子,據說是妓女淫蕩的暗示。她那張過于骨感的臉和有點僵硬的姿勢,甚至讓人想到木乃伊。蒙克的女人大致分成這樣兩類,其一作為人生的載體,承受著無限的驚嚇與痛苦,在這一點上與畫家筆下的那些男人性質相仿;其一作為命運的化身,在愛或兩性關系中,她們將給予男人以誘惑、折磨和徹底毀滅。而這里所有男人無疑都代表著蒙克本人。
![](https://img.dushu.com/2022/04/22/09075469882789.jpg)
愛德華·蒙克
《青春期》
1894年—1895年
布面油畫
151.5cm×110cm
挪威國家畫廊藏
挪威
![](https://img.dushu.com/2022/04/22/09075495043422.jpg)
愛德華·蒙克
《圣母瑪利亞》
1894年—1895年
布面油畫
151.5cm×110cm
蒙克博物館藏
挪威
但是如果再參照一下畫家的其他作品,上述對比也許會變得不那么明晰,其間有很多混雜和遞進的成分?!读鴹l椅邊的女模特兒》(1919—1921)中低頭不語的女人,《哭泣的裸女》(1913—1914)中掩面痛哭的女人,都像是《青春期》里那個女孩長大之后的樣子,不僅被這個世界給嚇壞了,而且實實在在地被它給壓垮了。這時她們身上的寫實意味要大過象征意味。
如果在《圣母瑪利亞》中引入男人的形象,那就變成了《吸血鬼》(1895):一個頭發(fā)鮮紅、皮膚紅潤、面容略顯怪異的成熟女人,擁抱著一位紳士打扮的男人,并將嘴湊向他的后脖頸處。她的動作以及發(fā)色和膚色使人聯想到“血”與“吸血”。而那男人顯然對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依戀的,享受的。這恰好又與《少女與死神》(1894)合為一體,在那里,一個壯碩的裸體女人正無比投入地擁抱、親吻著一具骷髏。所以那被死神所糾纏的,或許本身就是糾纏對方的死神。
在《嫉妒》(1895)中,當一位丈夫似的角色無法面對放蕩不羈的妻子時,他的內心糾結與隱忍令人倍感凄涼。那女人身披一件紅色長袍——這使我們想到《圣母瑪利亞》里紅色的帽子和《吸血鬼》里紅色的長發(fā)——性器官卻盡皆袒露,一手高舉,另一手背在身后,與一位衣冠楚楚的男人交談正歡。她顯然是包括自己丈夫在內的男人所渴望的對象,但《吸血鬼》卻預示著她的愛撫將同時是摧殘,于是對愛的渴望也就成為對愛的恐懼。
《男人與女人Ⅱ》(1912—1915)、《女人與裸體男人》(1932—1934)和《馬拉之死Ⅰ》(1907),構成了蒙克心目中男女關系變化的必然序列:即使女人暫時為一種冷漠所隔絕,兇兆也是顯而易見,而且她們總是冷漠于其行將進行或已經進行的殺戮行為;面對她們的男人則希望沖破這種隔絕,盡管已經知道了那個必然的結局。三幅畫中,每一幅都畫著一對男女,我們始終只能看見女人的臉,而她始終面無表情。在第一幅中,二人大概初次見面,都穿著厚重的深色衣服,男人雙手插在衣兜里,女人做出打算解開上衣的動作,背景則是帶點血腥氣的紅色。他們像是為某種情感或欲望所暗暗驅動,但彼此的關系仍是疏遠的,那男人多少抱著點警惕之心。在第二幅中,男人已經脫得一絲不掛,女人還穿著衣服,但裹得不再那么嚴實,雙手的姿勢與第一幅一樣,屋里的氣氛顯得柔和了幾分。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至少在男人一方是如此——顯然已經接近多了。在第三幅中,兩個人都是裸體的了,這似乎說明他們之間已經發(fā)生過某種事情。然而現在他變成了床上的一具沾滿血污的尸體,她則直面觀者而立,仿佛是向公眾宣示自己做了什么。然而在蒙克的世界里,當女人最終戰(zhàn)勝了男人,只剩下她——而不是她們——自己時,大概就又回到《哭泣的裸女》所描繪的那副樣子了。
《女人的三個時期》(1894)則對這一切有所總結:并排站著的四個人中,如果說左邊穿白色長裙和右邊穿黑色長裙的兩個女人分別代表將被施與和已被施與痛苦者,那么,中間的裸體女人——她的身姿使人想到《圣母瑪利亞》,頭發(fā)使人想到《吸血鬼》——就是痛苦施予者,她們正是同一個人。同樣,《青春期》和《圣母瑪利亞》其實也是同一個人。而站在最右側的那個垂首而立,緘默不語,有如正在祈禱的男人,除了是被施與痛苦最多的人,也是這種施與關系中必不可少的媒介。
回過頭去再看看《青春期》和《圣母瑪利亞》,一方面,稀薄的性欲在無來由的恐怖的壓抑下畏縮不已;另一方面,性欲又強大到足以帶來死亡的地步?!肚啻浩凇防锘\罩在全人類頭上無法逃避的厄運,完全都體現在這位“圣母”身上了。蒙克的女人有一種“要命的美”。畫家始終被這樣的異性魅力所吸引,但他顯然更害怕她們。在他眼里,美好只是虛幻,而黑暗則是永恒。
![](https://img.dushu.com/2022/04/22/09075530998490.jpg)
愛德華·蒙克
《女人的三個時期》
1894年
布面油畫
164cm×250cm
蒙克博物館藏
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