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劉彥采觀雪之句
這是朱熹在看了好友劉彥采的觀雪詩后所作的一首和詩。次韻,也稱步韻,即依照所和原詩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后次序作詩。這首詩在表現(xiàn)手法上,頗能擺脫俗套。作者敏銳地抓住了一些最能傳神的景象,細(xì)致地把它們表現(xiàn)出來。詩中沒有任何靜止的描寫,一切都處在活動變化的過程之中。除了“飛花舞妍姿”這一句外,詩中沒有其他比喻,這是因為下雪前后特有的動態(tài)景象,很難用比喻來表現(xiàn)。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沒有停留在對雪景的觀賞和描寫上面,結(jié)句筆鋒一轉(zhuǎn),突然將人帶入江北戰(zhàn)場,托出一懷憂國之情,將詩意推向更高的境界。
朔風(fēng)吹空林,眇眇無因依。但有西北云,冉冉東南飛。須臾層陰合,慘淡周八維。凍雨不流淵,飛花舞妍姿。翳空乍滅沒,散影還參差。萬點(diǎn)隨飄零,百嘉潛潤滋。徘徊瞻詠久,默識造化機(jī)。上寒下必溫,欲積無根基。漸看谷樹變,稍覺叢篁低。皓然遂同色,宇宙乃爾奇。繁華改新觀,凜冽忘前悲。摛章愧嘉友,佇立迎寒吹。感此節(jié)物好,嘆息今何時?當(dāng)念長江北,鐵馬紛交馳!
【翻譯】
呼嘯的北風(fēng),
吹過空林,無所憑依。
只有西北來的浮云,
慢慢地向東南飛去。
層層疊疊的陰霾,
很快從四處匯集;
凄涼蕭瑟的景象,
頓時遍及各地。
凍雨不會流成積水,
飛舞的雪花妍麗多姿。
剛遮蔽天空,忽又消失,
飄散的雪影參差不齊。
朵朵雪花隨風(fēng)飄蕩,
無聲無息地失去蹤跡;
暗中卻靜靜地滋潤著,
培育百物的大地。
我在雪景前徘徊忘返,
默默認(rèn)識自然的奧秘:
天寒地下必定溫暖,
雪花無根怎能積聚?
望著山谷中的林木,
漸漸改變了顏色;
感到前面的竹林,
似乎已經(jīng)被雪壓低。
四顧一片潔白,
宇宙多么神奇!
看著眼前這全新的壯觀景色,
陣陣寒意使人將悲哀忘卻。
執(zhí)筆抒寫眼前的情景,
慚愧不及朋友的佳句。
一個人久久地站著,
面對著寒風(fēng)的吹擊。
我為這美好的景物感嘆,
轉(zhuǎn)念又想到今日的時局:
怎能忘記長江之北,
多少戰(zhàn)馬正來往奔馳!
- 眇眇:風(fēng)吹動貌。因依:依靠。
- 八維:四維(東、南、西、北)和四隅(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合稱八維。
- 參差(cēn cī):長短、高低、大小不齊。
- 造化機(jī):造化,指自然的創(chuàng)造化育。機(jī),事物變化的跡象。
- “上寒”句:言下雪的時候,天空雖然寒冷,但地底下必然十分溫暖。
- “欲積”句:言地面溫暖,雪花很快融化,無法積聚起來。
- 摛(chī癡)章:抒發(fā)文辭。嘉友:即指劉彥采。
- 佇(zhù注):站著等候。
- 節(jié)物:應(yīng)時節(jié)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