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艱辛與功名博弈
趙翼是有清一代著名的文史大家。20世紀(jì)初,胡適在一個偶然的機(jī)會,讀到趙翼的《論詩》(之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就對他的“歷史的見解”驚嘆不已,稱贊他“很有好詩”,“是一個史家,又是一個大學(xué)者,故做出詩來自不落凡俗”。這就是學(xué)人眼中的趙翼。
趙翼,字云崧,一作耘菘,號甌北,晚自號三半老人。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農(nóng)歷十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常州府陽湖縣鄉(xiāng)下一個名叫西干里(今戴溪橋)的村落,乃塾師趙惟寬長子。趙翼出生之前,其母丁夫人已生有三女,年近30,又得一子,自是喜出望外。封建時(shí)代,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惟寬公家驟生貴子,闔家稱慶,樂而忘憂,將這個家庭的全部希望,都傾注在這個新生兒身上,以“翼”給兒子命名,未嘗不含有深意。屈原《離騷》謂:“高翱翔之翼翼?!边@里無非是希望兒子飛出農(nóng)家小院,展翅于萬里長空,飛黃騰達(dá),青云直上。且配以“云崧”之字,其含意更為顯豁。至于另一字“耘菘”,耘,刈也。菘,即白菜一類的蔬菜,顯然寄寓有勿忘根本之意。趙翼在京供職時(shí),并非以甌北為號,而是寫作“鷗北”。他在題為《舊簏中偶檢得在京時(shí)所畫鷗北耘菘小照,戲題卷后》的小詩中寫道:“灌園閑與白鷗親,四十年前舊寫真。只有老妻還認(rèn)得,兒孫俱不識何人?!睋?jù)此可知,與鷗鷺為盟的恬淡生活,在趙翼心目中早就占有一定分量,故別署鷗北,后來才改“鷗”為“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