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柳條箱
(1975)
小家伙初來人世那一刻就看上去很俊。下巴上有個明顯的小酒窩,頭發(fā)也長得很順溜,好像經過了一位高級理發(fā)師之手。他的頭發(fā)很短,像媽媽的一樣,只是顏色稍微發(fā)亮些。娜拉立刻就愛上了他,盡管之前還不大相信自己會這樣。娜拉已經三十二歲了,認為自己已學會憑著人的優(yōu)點去愛他們,而不僅因有什么親戚血緣關系。這個嬰兒完全值得去愛,這種愛無所謂有什么理由——他睡得好,不哭不鬧,吃奶也香,同時還會津津有味地仔細觀看自己那雙攥緊的小拳頭??尚〖一锊皇匾?guī)矩:有時睡兩小時,有時又能一直睡六小時,醒來后就憑空吧嗒著小嘴,于是娜拉趕緊把他抱起來喂奶。娜拉也不喜歡守什么規(guī)矩,因此發(fā)現(xiàn)了這是娘倆的共同特征。
她的乳房發(fā)生了從未有過的變化。早在懷孕期間,乳房就開始腫脹起來,顯得十分飽滿。之前,兩個乳頭總是耷拉在扁平的胸前,可如今乳房充滿了奶水,變得十分壯觀了。娜拉很看重自己的乳房,同時覺得這種變化給她帶來了一種奇怪的感覺。盡管這種變化讓她在生理上并不感到好受,因為胸前經常有一種不舒服的憋悶感。在喂奶過程中,還有一種讓人摸不清的快感,這與喂奶本身毫不相干……小家伙來到人世已經三個月了,她不再稱他是“嬰兒”,而給他起名叫尤利克。
尤利克住的那個房間從前是娜拉的母親住的,自從母親阿瑪麗婭·亞歷山大羅夫娜徹底搬到普利奧克斯科-杰拉斯自然保護區(qū),去丈夫安德烈·伊凡諾維奇那里居住之后,房間就沒什么人住了。分娩前兩周,娜拉草草地把房間粉刷了一遍,尤利克出生后就放在那個房間里的一張白色床上,那張床曾經是《三姊妹》第二場中的一個道具?,F(xiàn)在,這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可在上一個演季,因《三姊妹》一劇停演鬧出的那場風波讓整個劇院不寒而栗。娜拉是那個劇組的舞美設計,導演是坦吉茲·庫吉阿尼。
在飛往第比利斯之前,坦吉茲就曾甩下話,說他再也不會回莫斯科了。一年后,他給娜拉來了電話,告知巴爾瑙爾有人請他去排演《沒有嫁妝的新娘》一劇,說他正在考慮這件事。電話快結束時,他提議娜拉與他一起去當劇組的舞美設計……他好像并不知道娜拉生了孩子。或是裝作不知道?那這就奇怪了:難道這次的幕后電臺出錯了?戲劇界是個骯臟的垃圾堆,人的私生活總會被翻個底朝天,只要出芝麻大點小事,誰愛上了誰,誰拋棄了誰,誰在外省巡演時與誰在賓館偶爾上了床,哪位女演員懷上誰的孩子打胎了,立即就會傳得沸沸揚揚的。
娜拉與這些事情不沾邊,因為她不是戲劇界明星。倘若是的話,那會弄出一場讓人完蛋的花邊新聞,更何況還生出個孩子??蓱騽〗缛耸績炔坑袀€心照不宣的疑問:她與誰有的孩子?關于她與導演坦吉茲的羅曼史那是路人皆知。她的丈夫不是戲劇界的,而是“圈外人”,況且她本人是個年輕畫家,雖然剛開始出道,但好像已結束了藝術生涯……因為這些原因,戲劇界那些小人并不特別關注娜拉,對她既沒有背后的竊竊私語,也沒有當面的仔細端詳。這一切如今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娜拉已從劇院辭職……
尤利克從早八點就不睡了。娜拉等著護士塔伊西婭九點鐘時來給打疫苗針,可時間已十一點了,她依然沒有來。娜拉在浴室洗衣服,當下沒有聽見門鈴聲,等聽到時她趕緊跑出來開門。塔伊西婭在門口就喋喋不休地說起來……她不僅是兒科咨詢診療所的一名護士,而且還是個有使命感的醫(yī)護人員。她培訓不會帶孩子的媽媽,教她們撫育嬰兒的秘籍,順便還與她們分享女人百年來的處事經驗,給她們的家庭生活出主意,還是個處理與公婆以及丈夫其他親朋好友,包括丈夫前妻關系的好手。塔伊西婭是個樂天派,多嘴多舌,好撥弄是非,喜歡散布小道消息。她堅信所有這些嬰兒若離開她的庇護(所以,她的職務就叫做“家庭保健護士”)大概就不會成長得好。任何的育兒方式,除了她自己的以外,她都不給予承認。因此,斯波克[1]醫(yī)生的名字讓塔伊西婭內心失去了平衡……
在所有的“年輕媽媽”中間,塔伊西婭最喜歡像娜拉這種類型的:既是單親母親,又是初次生育,還沒有可依靠的母親。娜拉簡直就是個理想人物:她因產后虛弱需要調養(yǎng)身體,恢復體力,并且也不拒絕塔伊西婭的那套育兒經。況且,娜拉有在劇院工作的經驗,那里有些演員就像孩子一樣,總是爭吵不休,互相羨慕,相互妒忌,而她已學會故意擺出注意的樣子,聽他們的各種胡言亂語,在需要時沉默不語,或同情地點點頭。
娜拉站在塔伊西婭身邊,一邊聽著她沒完沒了地叨叨,一邊觀察落在她的皮大衣上的雪花怎樣在皮毛尖上化成水珠掉到地上……
“請原諒我來晚了,你想我先去了希夫科夫那一家,你認識15號公寓的娜達莎·希夫科娃吧?她有個八個月的女孩,叫奧蓮卡,長得真可愛,將來可能會給你當兒媳婦,我正碰上他們吵架。婆婆從卡拉干達來了,對兒媳有一大堆意見,說她不會照顧丈夫,孩子也看得不好,還說生病是飲食不好造成的。喂,你知道我這個人,在他家一會兒就把所有問題全擺平了。”
塔伊西婭一邊去浴室洗手,一邊還指出了她看不慣的幾件事:
“我對你說過多少次了,給孩子洗衣服要買兒童肥皂,千萬不能用洗衣粉。你要聽我的,我說的肯定都對……”
已經十一點多了。尤利克已經睡著了,娜拉不想把他弄醒,提出先去廚房喝點茶。塔伊西婭隨即便坐到了廚房女主人常坐的位置上。她也適合坐在桌子的主位上:她的腦袋長得碩大,滿頭卷發(fā)用齒狀發(fā)卡攏成一束馬尾,這樣在她身邊就自然形成了一個空間,她立刻置身于茶杯和托盤的中心,茶杯和托盤向她靠攏,就像羊群向牧羊人靠攏一樣。“這個構圖不錯。”娜拉脫口說了一句。
娜拉把一盒繪著飛鹿的巧克力擺到桌上。這是客人們有時候帶來的,娜拉不喜歡吃甜食,人們送的這盒巧克力是“以防萬一”招待來客的,上面已落上了一層細細的灰塵。
塔伊西婭一只手把頭發(fā)上的水珠攏到桌上,另一只手探到遠處,不知挑選那盒價格不菲的巧克力中的哪一塊,可她突然把手懸在空中問道:
“娜拉,你到底結過婚沒有?”
塔伊西婭剛把育兒秘籍告訴我,就想探聽我的隱私,拿一塊兒童肥皂換我的隱私……坦吉茲教會了我應怎樣去理解人們的對話,以及他們的內心活動。
“我結過。”
一句也不能多說,言多必失,這場對話應該由自己操縱,她自己應當發(fā)問……
“結婚多久了?”
“十四年了,中學剛畢業(yè)那時候?!?/p>
對話停頓了片刻。一切按部就班往下走。
“那怎么我來你家,家里總是你自己……從來不見他幫你,就連產科咨詢也是你獨自去的……”
娜拉瞬時間有點猶豫不決了:說丈夫是個遠航的船長,還是說他正在獄中服刑?
“我丈夫有時候過來。他與自己母親住在一起。他是個特殊人物,很有才華,是搞數學的,可在生活方面就像個尤利克這么大的孩子。”娜拉說的是真話,但只是真話的一點而已。
“哎呀,”塔伊西婭頓時來勁了,“我也知道一種類似的情況!”
這時娜拉敏感地聽到了某種動靜,于是向孩子那里走去。尤利克醒來了,他似乎用驚奇的眼神看著媽媽。塔伊西婭站在娜拉身后,她的目光又盯住塔伊西婭。
“尤拉奇卡[2],我們睡醒啦?”塔伊西婭滿面笑容地問。
娜拉把孩子從床上抱起來。他的頭扭向護士一邊,期待地看著她。
娜拉家里沒有專門的小桌給孩子換尿布,只有一個帶翻蓋的活寫字板,但尤利克在上面放不下,況且娜拉壓根兒就沒有用過它??p紉店給娜拉做了兩套連衫褲,是那里的小姑娘們模仿外國的某種連衫褲“翻版”的。塔伊西婭對資本主義國家發(fā)明的這種帶橡膠膜的短褲發(fā)了點牢騷,因為這種濕尿布會讓孩子起疹子,她吻了一下孩子的屁股,讓娜拉把一塊干凈的單子鋪在沙發(fā)床上,她去準備注射疫苗……
她從另一個小藥瓶里又摻和了某種藥水,之后把藥液吸入了針管,輕輕地把針頭插進孩子的臀部。小家伙的臉抽搐了一下,本想大哭一聲,但又改變了主意。之后,他看了媽媽一眼,臉上露出了笑容。
“真乖,他什么都懂。”娜拉夸獎兒子說。
塔伊西婭本來要去廚房扔掉藥棉,突然站在門檻上喊了起來:
“漏水了!娜拉!水管漏水了!水漫金山了!”
浴缸的水滿后溢出來流到了走廊,又向廚房流去。娜拉趕緊把尤利克放到小床里,但顯然動作太猛,有點過分匆忙,因此小家伙嚇得哭了起來。娜拉先把浴缸的水龍頭擰緊,往地上扔了幾塊毛巾,開始收拾地上的積水。塔伊西婭麻利地幫著她。這時候,傳來一陣電話鈴聲,都蓋過了扔在床上的孩子的哭聲。
“肯定是水把幾個鄰居家也給淹了?!蹦壤南胫?,趕緊向電話跑去,要告訴鄰居自己正在收拾水的殘局……
但這電話不是鄰居打來的,而是娜拉的父親打來的,是亨利·雅科夫列維奇。
“總是這樣,電話來得真不是時候?!蹦壤€來得及想到這點。尤利克在小床上委屈地哭喊,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這樣號啕大哭,還有浴缸溢水淹了鄰居家……
“爸,我家發(fā)大水了,我待會兒再打電話給你?!?/p>
“娜拉,我媽走了,”他嚴肅而緩慢地說,“今天半夜……死在家中……”隨后,他完全用正常的聲音補充了一句:
“你趕快過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娜拉光著兩只腳,把擰干的一塊抹布摔到地板上:總是這樣,死都不是時候,自己的親戚為什么就連死都選擇這么不合適的時間?
塔伊西婭一下子就全都明白了:誰死了?
“祖母?!?/p>
“她多大年紀?”
“我想有八十多歲了。她向外人隱瞞了自己的一生,總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輕,又經常換護照……你放我一兩個鐘頭好不好?”
“你去吧,我在?!?/p>
娜拉又洗了一遍手,這事做得很荒唐,因為她的手已經反復洗過多次了,她趕緊跑過去給尤利克喂奶。起初,小家伙委屈地推開了奶頭,娜拉用奶頭蹭蹭他的嘴唇,他才一口含住了奶頭,安靜了下來。
塔伊西婭這時脫了裙子和短上衣,手腳麻利地把地上的積水舀進一只桶里,再倒進廁所,她那粉紅的襯褲和白色的襯裙不時地在走廊里閃來閃去,一縷濃發(fā)從散開的馬尾辮掉了出來。看著她麻利、優(yōu)美、準確的干活動作,娜拉臉上無形中露出了一絲微笑……
“是否需要很長時間,那我說不準……我會給你打電話。她就在附近住,廚師大街?!?/p>
“去吧,你走吧,我推掉兩個預約就是了。只是要弄清情況以防萬一。你在那里一旦抽不開身。這種事情……”
“真沒想到,”娜拉心里想著,“這個人似乎是萍水相逢,可立刻就來幫你……真是個不錯的女人……”
十分鐘后,娜拉已經穿過了一條林蔭道,在尼基金大門廣場處拐了彎,又走了十分鐘就到了一個掛著“奧謝茨基家族”小銅牌的樓門口,她按了門鈴。在門口的一個普通紙板上,寫著其余七家住戶的姓名……
父親嘴角叼著一個咬痕斑斑的煙嘴,煙火已熄滅了,他用一只無力的手抱了她一下,同時哭了起來。隨后他停下了哭泣,說:
“你瞧,我給奈曼打了電話,本想告訴他媽媽死了,誰想到他也去世了!還有,急救車來了,醫(yī)生給開了死亡證明書,現(xiàn)在還需去醫(yī)院開一份文件,還要決定怎么下葬。母親曾經說過,她葬在什么地方都無所謂,只要不與父親葬在一起就行……”
這些話都是他跟在娜拉身后,走在那條長走廊里說的。一個滿臉橫肉的鄰居從一個門口探出頭來,那是祖母的仇人科洛科里采夫,身材矮小的賴莎也開門出來看了一眼,走廊里迎頭還碰見最初的住戶卡佳大嬸。她就是這樣稱呼自己的,因為從這棟樓始建起她的母親就在這座樓里當女仆,卡佳生在一家人的廚房里,她知道這棟樓居民的全部歷史,直到如今她還經常寫一些文理不通的密信告鄰居,鄰居們對此都心知肚明。不過,她這個人倒是沒什么心眼兒,因為她總預先警告大家:你們要知道,我要寫信告你們所有人!
祖母那個房間里積滿灰塵,彌漫著煙草(父親抽煙)與三合花露水混合在一起的味道,祖母一生都在用噴子給自己房間噴這種花露水,并且用這種辦法代替了房間的清掃。此刻她躺在自制的沙發(fā)床上,身著一件白色睡衣,領口有幾處打著補丁。她身材矮小,兩眼并沒有完全合攏,似乎高傲地向后仰著頭。她的頜骨微微松弛,嘴稍張著,臉上現(xiàn)出了一絲微笑……
因可憐死去的祖母,娜拉喉嚨說不出話來。她突然間仿佛看到了祖母這輩子生活得多么辛苦,可又生活得多么值啊。只是她的意識形態(tài)太貧瘠了。按照她的看法,裸窗、帷幔是小市民的標志。一套從前的穿廊式公寓里,有兩扇門帶著裝飾,更像是堵成的街壘,一扇門后是餐柜,另一扇門后是書櫥。書櫥里積的灰塵并不比書少。娜拉從小起就在那里過夜,于是患上了灰塵過敏癥。她在那些年代叫祖母為瑪露霞[3]·穆爾雷卡,并以一種小孩的熱情崇拜祖母。她對書架上的所有書都如數家珍,有看過的,也有熟讀過的。就是到今天,娜拉也以自己對文化的深刻了解讓一切無知之徒刮目相看。她的全部文化知識就是從這兩百多本書中來的,她把它們挑選出來,好像要拿到一個無人居住的孤島,那些書的空邊上用鉛筆密密麻麻地標滿了各種記號。從《圣經》到弗洛伊德[4]的作品都有。是的,那是一個渺無人煙的孤島。不過,這個孤島完全有生命的存在——那里有成堆的臭蟲。娜拉在小時候挨過它們的叮咬,可祖母從未注意到它們,或是它們沒有注意到祖母的存在?
在一扇門上掛著一幅繡花彩幔,自打掛上就從未清洗過。一盞沒有燈罩的電燈,是伊里奇牌的,祖母對伊里奇既深深崇拜又有些懼怕。是啊,她認識克魯普斯卡婭[5]、盧那察爾斯基[6],研究過文化,她曾說過怎樣為流浪兒童組織戲劇社的事……一個多么神奇而古怪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卡爾·馬克思和弗洛伊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7]和葉弗列伊諾夫[8],安德烈·別雷[9]和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0],拉赫瑪尼諾夫[11]和格里格[12],易卜生[13]和契訶夫[14]同時并存,毫不沖突。當然,還有她喜愛的作家漢姆生[15]。一個饑腸轆轆的新聞記者[16],他已經在啃皮繩充饑,因饑餓產生了美妙的幻覺,直到一個睿智的想法進入了腦際——是否該去找個工作?于是,他去當輪船的見習水兵。
祖母曾練過一些神秘兮兮的舞蹈,后來又從事過被人遺忘和遭科學迫害的兒童學研究,在人生晚年她自稱是“特寫作家”。她一生就是靠著精神生活支撐下來的……這種生活就像侏羅紀時代一樣距當今的生活是那么遙遠……娜拉站在徹底離開人世的祖母遺體面前,還沒有脫掉外衣就一股腦地想起來這一切。
娜拉從祖母身上學到的東西太多了……祖母彈著這架鋼琴,娜拉在樂曲伴奏下“跳出了情緒”……在這里,她坐在桌角畫了一匹藍馬……祖母對她的畫贊嘆不已,因為想到了康定斯基[17]的《藍騎士》……她倆一起參觀過普希金博物館……去劇院看過戲……娜拉那時對祖母的愛是多么深……后來又對她大為失望,并冷漠地離開了她。祖母深惡痛絕一切資產階級現(xiàn)象,也對市儈行為嗤之以鼻,她自稱是“黨外布爾什維克”……她與祖母八年前狠狠地吵了一架,是因一些政治觀點的分歧,現(xiàn)在都恥于啟口……真是太荒唐了……簡直是一場胡鬧……
她和父親一起把那具僵硬的尸體搬到一張拉開的桌子上。祖母的尸體并不沉。父親去廚房抽煙了,娜拉拿起一把剪刀,剪開祖母身穿的那件破舊的睡衣,睡衣在她手中綻了開來。隨后娜拉把涼水倒進一個小盆里,開始給祖母洗身子,她的身體就像一只細窄的小船,娜拉奇怪祖母的身體怎么會與自己的相像:纖細的長腿,高高的腳面,前凸的長腳趾,指甲很久沒有修剪了,干癟的乳房,粉紅的乳頭,頎長的脖子,尖尖的下巴。她身上的皮膚白皙,沒有毛發(fā),比臉要顯得年輕……父親在大廚房里抽煙,那里按家庭的數目擺著各家的餐桌,他不時地到走廊里的那臺老式懸掛電話前給親戚們報喪……娜拉聽到了他那悲戚的聲音,還有翻來覆去的那幾句話:母親今天半夜去世了,安葬事宜隨后通知……
洗干凈了祖母的身子,又用從被套撕下來的一塊布擦干,這時娜拉感覺到有一股暖乎乎的奶水沿著胸前流下。她此刻好像才醒悟到自己把尤利克忘了,他要吃的奶水也自然地白白流出來了。她想坐在沙發(fā)床上,但發(fā)現(xiàn)床單上留下了一攤污跡,那是從死者身體里最后流出來的糞便。娜拉一把扯起了床單,攥成一團扔到屋角去了。她找到了另一個地方,那是靠窗戶的一張沙發(fā),祖母通常就坐在那里,總在看書柜里已有的那些書,因為在娜拉的記憶中,書柜從沒有增加什么新書。她把一個把柄已壞的大杯子(她從小就知道有這個杯子)放在跟前,很快地就把奶水擠出來,幾乎擠滿了杯子,然后把奶水倒入一個盆里。她心想不能把這三百克奶水從這里帶回家里……她用自己的背心擦干凈乳頭,覺得房間里的所有東西似乎都染上了一種死亡氣息,就連那個無辜的杯子也一樣。
娜拉穿好了衣服去到走廊,父親穿著一件純毛嗶嘰大衣,頭戴餡餅式帽子,還在廚房里抽煙。他已從離這里不遠的、位于阿爾巴特大街上的診所回來了,取回了需要的證明。
“我給火葬場打不通電話,總是占線。我想去那里一趟,把這一切很快地了結……”——他用一只手畫了一個不太確切的圓圈,意思是盡快結束這件事。之后,又開始給某個地方打電話。
隨后,娜拉撥了自家的電話,塔伊西婭立刻拿起了電話:
“別著急,娜拉奇卡,別急。我已給家里打過電話,謝廖申卡自己能應付得了,所以我一直能待到傍晚……睡著呢,尤利克在睡著?!?/p>
娜拉爬到了放衣服的地方,那是餐柜后面的一個角落,三個衣架掛著祖母的全部衣服。天哪,多么簡陋的赤貧生活!一件羊羔皮長領的冬大衣已經磨得破舊不堪,一件藍色上衣還是用男式舊西裝改的,還有兩件女襯衫,每件都是娜拉從小時候就記得的破爛貨。根據樣式看,還是二十年代末的款式……娜拉選了其中穿得不太破舊的一件。根據衣服的這些殘跡就可以研究服裝史……因為衣袖上還留有某種仿埃及圖案裝飾的痕跡。
尸體已經發(fā)僵了,就像石膏漸漸硬化一樣,因此只好剪開那件女襯衫的背部,攤開在尸體的旁邊。
“要好好地把祖母入殮,”娜拉心想著,“但現(xiàn)在先要給她穿上衣服,不能赤裸裸地躺在這里?!?/p>
她突然感覺到房間里很冷。她真想給祖母穿得暖和一些,于是把衣架上的夾克取下來。裙子就不需要剪開了,穿過兩腿拉上來就行。祖母是白銀時代[18]的孩子,也是那個時代的產品和犧牲品。一個美女的兩張倩影掛在鋼琴上方的墻上,由于落滿灰塵已模糊得看不清。祖母長得漂亮,真的很美。
娜拉從推到沙發(fā)床下的手提箱里找出一雙舊鞋,這件老古董都可以當作博物館的收藏物:皮扣上還有個皮套包,高跟就像小高腳杯。祖母還是在實行新經濟政策[19]那些年代穿過這雙鞋……到了腿彎不了的時候就不能穿了。
娜拉這一切做得很麻利,就像她一生就是從事這種職業(yè)的。其實,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干這種事。外祖母吉娜伊達是怎么死的,娜拉已經記不得了,當時她才六歲。自己的祖父和外祖父她也根本不記得……全家都是女人,唯一的男子漢是亨利。他與她們在尼基金大街生活了沒有多久,他與阿瑪麗婭離婚的時候,娜拉才十三歲……
瑪露霞做事從不反悔。娜拉也未能趕上與祖母和解,可如今得給她凈身,穿衣服……于是,對整個世界秩序,對這個曾深愛過的人躺在這個討厭的匣子里從心底產生了一種久遠的怨恨……一具石棺。每具尸體都是石棺……真可以排演這樣一個?。核兄魅斯荚谑桌?,臨死的時候,才從那里爬出來……意思是,一切生物都已是僵尸……應當把這個想法告訴坦吉茲……
奶水又開始脹滿了乳房,背心上洇出來黑乎乎的一片。當然,這是十分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告訴她這點的第一個人是瑪露霞。這是女人生理的不幸……她可憐而怯懦地為女性的尊嚴和公正而斗爭,是個女——革——命——者!當年娜拉被學校除名時,她怕得要死!她不讓娜拉回這個家!她還擺出一副洋洋得意、盛氣凌人的樣子!后來她與孫女和好了。但三年后兩人又惡吵了一架:蘇維埃政權就像一只黑貓[20]在她倆中間跑過,從此就再沒有什么相互信任、什么親近感了……后來又出了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如今想起來只能讓人一笑而已。多么荒唐啊……
娜拉瞅了窗外一眼。窗上的玻璃很臟,已有些年頭沒有擦洗了。但看得出來,戶外灰蒙蒙的雪花已變成蒙蒙的細雨。我之前為什么沒有為她做任何的事情?生老太婆的氣多么荒唐……我真是個鐵石心腸的壞蛋……
可要知道,她對祖母的愛勝過愛世上的任何人!幾乎每天放學后,她都要沿著放映舊影片的電影院附近的那條熟路飛奔,在尼基金大門廣場那里橫穿馬路,然后經過罐頭商店,穿過幾條縱橫交錯的胡同——怕冷人小巷、桌布小巷、面包小巷和猩紅熱小巷——之后,突然躥到了廚師大街,向祖母住的那座樓跑去。當沿著樓梯跑著登上三樓后,便一頭撲到祖母瑪露霞懷里,幸福得好像心跳都要停下來……
皮膚多么白皙啊……她的眼皮微張著,眼睛似乎還冷漠地看著娜拉。娜拉把那件襯衫從背部剪開,襯衫的右半從祖母的右臂套上去,左半從她的左臂穿上去,之后稍微抬起她那沉甸甸的腦袋,再從背后把剪開的領子接在一起??磥?,瑪露霞在近二十年來就連一件新衣服也沒有買。是日子窮嗎?是由于性格偏執(zhí)?還是因為某種無法理解的原則?
有人在怯生生地敲門,這是父親,他生怕看到自己母親的裸體。他手臂上搭著大衣,帶著一副干練、高興的樣子走進來。
“娜爾卡[21],我把棺材訂好了。明天早上十點前拉來。連死亡證明都沒要!只是問問亡者的身高。我告訴身高是一米六。”
“是一米五八,”娜拉準確地說出祖母的身高,“你今后別這樣叫我。人們都叫我娜拉。你母親也叫我娜拉。易卜生的小說你讀過嗎?”
太陽瞬間閃了出來,房間和祖母的臉立刻被照亮了,還在領口下面用珠母做的按扣上映出了一個光點,之后太陽躲進灰蒙蒙的小雨中。
娜拉把翻領上別著黃銅圓胸針的那件夾克衫剪成兩半,掖到祖母尸體下的一側?,斅断荚┲@件夾克去某個(新聞記者的或是戲劇工作者的)工會委員會參加會議……
“你留在這里過夜嗎?”娜拉問父親。
“不能,我要回家去,”他生怕留下來,因此趕緊說,“我明天早九點前來這里。你來嗎,女兒?”他并不十分自信地又問了一句,“我還要去火葬場……明天能把一切辦完就好了?!?/p>
“后天辦完也可以嘛……”
“我想盡快辦完。我試試吧。今晚我給你打電話?!?/p>
亨利·雅科夫列維奇表現(xiàn)了自己辦事的麻利。
“我九點鐘到這里?!蹦壤浔攸c點頭。她覺得不能把已亡人獨自留在房間里。但也不能把尤利克抱到這個房間里過夜。
娜拉走到走廊里,沿著從童年起就熟悉的走廊拐了兩個彎。在廚房里,最早的住戶卡佳背對她站著,兩只胳膊肘猛烈地扭動著,她在餐桌上切著什么東西。
“卡佳大嬸,想跟你商量件事……”
卡佳全身都轉了過來,看不見她的脖子,因為腦袋直接穩(wěn)穩(wěn)地安在肩膀上。
“什么事,妞拉?”這位可愛的傻瓜從來就這樣稱呼娜拉。
“你能在瑪露霞的房間里陪一宿嗎?”
“你應當陪,你就陪她一宿吧,干嗎要我去陪呢?”
“我的孩子還小,我該把他丟給誰呢?”
“你生孩子了,是嗎?”
“嗯?!?/p>
“我的女兒寧卡也生了!那根尼卡[22]干嗎不能陪一夜呢?”
“他急著回家。我付錢給你?!?/p>
“妞拉,那我就要拿你家的餐柜了。我很喜歡那個餐柜。”
“行,”娜拉同意了,“你拿去用吧。只是它搬不進去你家?!?/p>
“那我就把房間也租下來。我搬進去住,誰能對我說什么呢?寧卡在丈夫那里住,可戶口在這里呀!”
“好了,好了?!蹦壤瓱o所謂地點點頭,已想象到卡佳將在房間里怎樣搜尋東西發(fā)財了。
“十盧布,妞拉!少了不干?!笨岩蜃约旱暮耦仧o恥也皺了一下眉頭。
“要是十盧布的話,那就要包括陪住一宿和打掃房間!”娜拉明確地指出。
一場交易就這樣決定了。
塔伊西婭主動提出第二天來照看尤利克,這樣娜拉就無須費腦筋去找人了。能叫來的女友只有兩個,一個是娜達莎·弗拉索娃,另一個是瑪琳娜·齊普科夫斯卡婭,她的外號從戲劇學校那時起就叫齊芭。這兩個人都可靠,但娜達莎有個五歲的男孩,而齊芭發(fā)瘋似的干著三份工作,她要養(yǎng)活自己的殘疾人母親和小妹妹……
在停放著祖母遺體的房間里,娜拉見到了幾個人——父親,他的助手瓦列拉·別茲波羅德科,卡佳和女兒寧卡,女鄰居賴莎,還有一位來自房產管理處的頭戴棕色大花假發(fā)的大嬸。女人們都在忙于交談,聲音雖小,但談性很濃。娜拉猜想大概是如何解決一些物質的問題。
“瑪露申卡[23]死得真可惜,”賴莎輕輕搖著頭說,“要知道我們相處差不多快五十年了,住得就隔一堵墻。我一輩子也說不出她有什么不好……我希望銘記……”
“賴莎,您究竟想說什么?”亨利猛然打斷她的話。
“沒什么,根尼亞,我只是想說,我們和睦相處幾乎有五十年了……”隨后她就退到門口那里。
“瞧,一幫烏鴉聚在一起了……”娜拉很快地就把她們所有人毅然地攆走了。父親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他從小就住在這套公寓里,記得這些老太婆還是年輕媳婦的時候的樣子,但一直沒有學會與她們交談,他總平衡不了與她們的關系,時而好像對她們盛氣凌人,時而又討好巴結她們。況且,娜拉也知道他不會與人們平等相處,這個梯子總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一個可憐蟲?!彼蓱z父親,甚至覺得對他有了點溫情。他似乎也明白了這點,于是把一只手搭在女兒肩上,但做得不很自信。他從娜拉小時候起就認為,他是娜拉的父親,這點就讓他高她一等,因此總以一種領導的姿態(tài)與她談話。后來她長大成人了,才把一切關系理順了。十八歲那年,她有一次去他的新家,去他新組建的家庭,他因為離群索居,見到娜拉便開始抱怨,說她很少來看望他,這肯定是受了她媽的影響,因為她媽不希望他們父女來往。娜拉斷然打斷他的話說:“爸,難道你不明白,如果我媽不愿意我就不來嗎……我來與不來對于她根本就無所謂……”
從那時起,他對娜拉就不再提什么意見……
10點鐘,棺材運來了。兩位棺材匠麻利地把棺材抬到桌上,把尸體移動了一下,隨后迅速地、簡直優(yōu)美地抬起了尸體,尸體立刻就咚的一聲落到了應放的地方。父親與兩個棺材匠一起走出去了,娜拉一個人留在屋里。他在走廊里的家門前與他們結算,娜拉聽見了他倆對父親表示感謝。顯然,父親付給他們的錢超出了他們的期望。
娜拉把一堆剪開的散亂東西推到跟前,把祖母稀疏的白發(fā)梳成分頭,那是她常見的發(fā)型,又把掉出來的幾縷頭發(fā)攏到后面,之后開始出神地看著她那稍帶傾斜的高額頭和長長的眼瞼。在祖母身上呈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線條,這條線始于顴骨的輪廓,然后從脖子延伸到肩部,再從肘部下延到指尖……娜拉真想立刻拿起鉛筆畫一下……死去的祖母好像經過這個晚上變好看了。她的臉長得消瘦俊俏,并不漂亮,可很耐看,還有她生前下巴下面那片多余的老年贅肉不見了,因此顯得年輕。很可惜,自己的臉長得不像她……
“娜拉,鄰居們說應當擺一桌,這……叫做酬客宴……”父親以期待的目光看著她。
娜拉考慮了片刻,祖母一生都無法忍耐女鄰居們來她的房間串門。但現(xiàn)在一切都無所謂了。
“告訴卡吉卡[24],把錢給她,讓她準備一桌飯。就在廚房吃這頓飯吧。只是伏特加酒別買多了,否則人們要喝得爛醉如泥??磥聿怀赃@頓酬客宴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父親同意了。
“戰(zhàn)前很少擺酬客宴,但要擺總是在廚房里。那時候很多老頭住在公寓里。他們都去世了。我從來不參加酬客宴,媽媽也不參加。可奇怪的是,父親總來參加那些酬客宴……”
這幾乎是有生以來亨利第一次提到父親的名字……娜拉發(fā)現(xiàn)了這點,并感到奇怪:其實,家人從來沒有對她講過有關雅科夫·奧謝茨基的任何事情。從兒時起,她就覺得有某種東西很模糊……盡管她記得,有一次他來過他們住在尼基金大街上的家里,還記得他的某些特征:滿臉長著密密麻麻的胡子,兩個長長的大耳朵,還有他自己用整塊木頭制作的那根手杖,手杖一頭的彎處正好用作手柄。她之后再沒有見過他。
父親去找剛被攆出去的卡佳了。她很高興這件差事,也高興拿到手的錢,說她會到那座高樓的商店里把東西全都買回來。父親點點頭,他覺得誰辦這件事情都無所謂,可卡佳心里可美得不得了。娜拉和卡佳幾乎同時從屋里走出來,一個去阿爾巴特的花店,另一個向起義廣場方向走去。卡佳興奮不已,因為拿在手中的錢是她養(yǎng)老金的一倍半,因此她盤算著怎樣精打細算買東西,好節(jié)省出來留給自己點……
在阿爾巴特一家花店里,娜拉碰到一件吃驚的事,她生平第一次看見這么絢麗多彩的風信子,整整有一大桶。她買的花色各異,有藍紫色的、白色的,還有幾支藕荷色的。娜拉把自己兜里的現(xiàn)金全都拿了出來?;ǖ晔圬泦T給她買的花裹了幾層報紙,之后還白送給她一只木桶。于是,她提著那桶花先沿著管子工巷走了一小段路,這條巷子沿著一條新干線通向老阿爾巴特街,隨后穿過新阿爾巴特大街,重新來到管子工巷,又走了一段比較長的路。下的是蒙蒙雨還是雪,真辨別不清,因為顏色有點像灰珍珠母,那只桶很沉,皮靴全濕了,她開始覺得乳房的奶水又脹起來,可卷成團的尿布已經塞在乳罩里,還用舊手帕裹住那團尿布,這是大清早急忙跑來的塔伊西婭用找碴的聲音告訴她的,若不用手帕裹住尿布,就不放她去參加葬禮。娜拉笑了一下,用手帕裹上了。
她與靈車同時到達。她趕在葬禮服務人員之前上了樓。房間里站著幾位神情沮喪的遠親,還有一些記不太清楚的熟人,他們吻了吻娜拉和亨利的臉頰,說了幾句這種場合的套話,讓人感到程度不同的溫暖。一個圍著白圍巾、頭戴貝雷小帽的矮個老太太在輕聲地痛哭,在房間一角有人往祖母的那只“小酒杯”里倒了幾滴纈草汁遞給她表示安慰。這個老太太真的沒有見過。
娜拉把風信子撒到棺材里,那些花無須特別擺弄就攤開了。神奇之處還在于,那些花改變了周圍一切的情景——貧窮一下子變?yōu)樯萑A,就像童話故事中的灰姑娘一樣。看來,娜拉是個有經驗的人,不愧是戲劇舞美設計師,這種人的全部本事就在于,用一些技術手段去改變舞臺的藝術空間,她見狀都驚喜得呆住了。這就像一盞神燈,很久以前就用在莫斯科藝術劇院排演的《青鳥》[25]一劇中。在舞臺上,蒂蒂爾和米蒂爾來到死人國,去找自己的祖父和祖母。當然,正是瑪露霞領著五歲的她去看的這個劇……她似乎覺得,祖母未閉緊的眼瞼中間露出一條細縫,從中閃出一絲贊許之意。風信子花具有某種難以置信的力量,讓房間充滿了一陣濃郁的清香,無論花露水,也無論灰塵和纈草汁的氣味全都被蓋了下去。娜拉甚至還想到,假如用魔棒一點,整個房間就會變成一座宮殿,而可憐的、躊躇滿志的祖母就會變成她一生都想成為,卻沒有成為的那種人……
后來,四個男子漢把棺材抬起來搬到戶外。大約七個親戚坐進了靈車,父親開著自己那輛“莫斯科人”牌汽車尾隨其后。
去頓斯科依火葬場的時間并不長,比預定時間早到了,因此在原地又磨蹭了半小時,排隊等著火葬。之后,把棺材裝到一個車站用的那種推車上,娜拉和亨利先于其他人進去了。娜拉重新擺弄那些風信子花。她覺得風信子自從買回來后似乎變得蓬松了,也全都開了花?,F(xiàn)在她不是毫無次序地將之隨便攤開,而是有意地要表現(xiàn)出一種想法:讓幾枝粉紅色的花放得靠近祖母那張蠟黃的臉,而雪青色的幾枝花在腦袋周圍密密地擺成一圈。親戚們剛送來的所有那些不太起眼的石竹花,娜拉決定把它們扔到兩腳底前。
后來,送葬的人都走進來,大家全都清一色穿著黑色的厚大衣,胸前插著一朵紅石竹花,親戚們馬蹄狀圍在棺材的周圍,在娜拉眼前輕輕地閃來閃去,看得相當清晰。娜拉透過這種清晰突然發(fā)現(xiàn),所有親戚的長相能分成兩種:父親的叔伯兄弟都長得像刺猬,額頭上方長著硬撅撅的一縷濃發(fā),長鼻子的鼻尖翹起,短短的下巴,而祖母的侄兒男女都長得細條臉,大眼睛,還有三角形的魚嘴……
“我的長相也屬于刺猬型這種?!蹦壤睦锵胫?,同時心中感到一陣熱乎乎的惡心。這時候響起了肖邦的葬禮進行曲,破壞了她的這種奇怪的幻覺。這首葬禮進行曲早就變成了一種不倫不類的聲音,只適用于喜劇舞臺……
“給我拿住帽子?!闭驹谝慌缘暮嗬p輕說了一句,把自己那頂羊羔皮“餡餅帽”塞到她手中,隨后伸手到公文包檢查是否把自己的護照忘在家里了……娜拉頓時聞到了帽子里散出來他的頭發(fā)味,她從小就覺得這種味道很難聞。況且,即便是她自己的頭發(fā),如果每天不洗,也會散發(fā)出這種把劣等油脂與某種難聞的植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那位身穿制服的房產管理處的婦女照稿念完了一篇胡亂擬好的正式公文。隨后父親說了幾句更加平淡無味的話,娜拉的心情讓這套平庸而俗氣的做法搞得郁悶不已。突然間,屋里那位身材矮小的老太太的失聲痛哭打破了這種枯燥憂郁的氣氛。她走到死者的頭跟前,用突如其來的聲音清晰地發(fā)表了一席真正的講話,不過,她是從套話開始的:“今天,我們與瑪露霞告別……”可她隨后的講話令人感到意外,并且充滿感情……
“我們所有人,今天站在這里的人,包括許多已經葬入墳墓,即入土的人,都會因瑪露霞在他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而感到震驚,感到一種真正的震驚。我不知道有什么人與她只是點頭之交。她讓所有人都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誰都不像她那么有才華,那么光彩照人,甚至我行我素。你們要相信我說的話。由于她的出現(xiàn)人們開始覺得奇怪,開始用自己的頭腦考慮問題。你們以為雅科夫·奧謝茨基生來就是個有才之人嗎?不是的,他之所以那么有才,是因為從十九歲起他倆就產生了一種只有在小說里才能看到的愛情……”
在一群身穿黑大衣的親戚中間有人在竊竊私語,小老太太發(fā)現(xiàn)后說:
“西瑪,你閉嘴!我早知道你在那里說什么!不錯,我是愛過他!是的,我陪在他身邊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年,可這是我的幸福,而不是他的幸福。因為她丟下他不管了。你們無須知道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就連我本人也不理解她怎能這么做……但我站在她棺材邊想當著眾人說,我沒有對不起她,我甚至從來沒有絲毫偏袒過奧謝茨基,他是位男神,而瑪露霞是個女神。那我是什么?我只是個醫(yī)士!我沒有對不起瑪露霞,可瑪露霞是否對不起雅科夫呢……”
這時候,亨利上前阻止了那位老太太,她講話的熱勁頓時消下去了。起初,她還用自己干瘦的雙手抵擋了兩下,后來她佝僂著身子,快步離開了告別廳。
葬禮的氣氛消沉下來了。管理處的那位大嬸跑過來,重新響起來那段令人無法忍受的音樂,棺材一點點往墓坑里放,直到一團不熄滅的火、灰蒙蒙的雨水和火焰地獄把它吞沒了……應當問問父親,這個老太太是什么人,有一段怎樣的故事……
在這種令人難耐的整個程序結束的時候,娜拉早把酬客宴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了。是父親說“走吧”才提醒了還有這件事。
親戚們規(guī)規(guī)矩矩地上了車。娜拉坐進了父親那輛“莫斯科人”牌小汽車。他眼睛盯著前面的路,在途中問了娜拉一句:
“怎么,你媽認為沒有必要來告別嗎?”
“她在生病?!蹦壤S便撒個謊說。其實,娜拉根本就沒有給她打電話。她終究會知道的。亨利離婚后,瑪露霞就沒有再見過阿瑪麗婭……
公寓的門大敞著,從走廊飄來一股薄餅的香味。祖母房間的門也開著,花露水和清洗過地板的氣味與廚房的香味混在一起。房間里的一扇窗戶也大敞著,穿堂風把蒙在鏡子上的白色枕套[26]刮得晃來晃去……娜拉進屋后,脫掉夾克衫扔到沙發(fā)上。她坐在夾克衫上,從頭上摘下了毛線帽,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就連鋼琴蓋上那層久久未動的塵土都給擦得干干凈凈。祖母曾經用這臺鋼琴教過她彈琴,那年她才五歲,要在琴凳上墊上兩個枕頭。但娜拉那時更多的是想玩那個琴凳,她把琴凳扳倒在一側,坐在琴凳的一條腿上,就像轉動方向盤一樣扭動著琴凳。娜拉動了動那個琴凳,當年漆得锃亮,可如今漆面早已掉光……“要么,把這架琴拿回去給尤利克?”她心里想,但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要雇搬運工,找調琴師,還要移動屋里的家具……算了,別折騰了……
隨后,整個大巴下來的人都進了屋,倆人一對地坐在那里:長得像父親一樣,額頭留著刺猬頭的叔伯兄弟有四對,他們脫掉自己身穿的黑大衣扔到沙發(fā)床上。之后是長著魚嘴形的一群女人魚貫地潛入開著門的房間里。祖母的三個侄女還帶來自己的兩個年輕的女兒,她們是娜拉的堂姊妹,都長著尖瘦的小下巴,真好看。還有兩位不大認識的女士。小時候,娜拉在祖母為自己親戚的孩子們舉辦的節(jié)日活動上見過這兩位堂姊妹。但那時候她倆很小,因此娜拉與她們在一起感到沒意思。娜拉不喜歡比自己年齡小的人,總愿意與比自己年齡大的人交往。在那群女人當中有一個女人特別顯眼,是個子高挑的米卡埃拉,她滿頭烏發(fā),還長著黑色的唇須,年紀六十歲上下。娜拉盡量想回憶起來,她是誰的女兒或妻子,但是想不起來,忘了……總的說來,所有這些親戚她每隔十多年才見一次,一般是家里發(fā)生某些大事的時候。父親最后一次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是為慶祝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成功……柳霞、妞霞和薇拉奇卡叫來了自己的堂嬸和女兒娜佳和柳芭……還有這位沒有結伴而來的米卡埃拉……
女人們在瑪露霞門前的腳墊上跺跺腳,弄掉沾在鞋上的臟雪。隨后,進門把皮大衣扔到沙發(fā)床上。娜拉這時候發(fā)現(xiàn),從自己鞋底融化的雪水也流到了干凈的地板上……
所有人魚貫而入進了廚房,幾位女鄰居已在招呼大家。席面的荒誕躲不過任何人的眼睛:在公用廚房中央擺著兩張鋪著報紙的桌子,桌子中間高高地堆起一摞烙餅,嘉利婭還在那里用三個餅鐺繼續(xù)烙著,嘉利婭是位老演員,曾是祖母的閨蜜,但最近二十年她倆沒有說過話??寻褱睾鹾醯囊诲伕谷胱婺干坝玫囊粋€布滿小裂痕的洗衣罐里,從一對分居夫婦那里借來的一個小洗臉盆里堆滿了經濟大燴菜,那是用她妹妹拉來的不用花錢的蔬菜親手切碎做成的。除了伏特加外,桌上沒有任何飲料。
在祖母的那張小桌(她從不在上面做飯,認為最好用它與人共餐或者吃干面包)上,已經擺著一個斟滿伏特加的高腳杯,杯口用一塊黑面包蓋著。娜拉覺得一股強烈的怒氣涌上心頭:一切都是鬧劇,是胡來。祖母生前從來滴酒不沾,對于她來說,一個人飲酒就如同到了墮落的邊緣……這種荒誕場面的出現(xiàn)還在于:娜拉覺得自己對此負有責任。明確地說一句“不辦,不給你們辦任何酬客宴!”有什么難呢?可現(xiàn)在竟然由幾個女鄰居來導演這個場面,現(xiàn)在還得把這個公共的喪宴進行到底。
女鄰居卡佳覺得自己是這場人生節(jié)日的主人,親戚們似乎是被邀來參加她的慶典活動,亨利覺得悠閑自在,因為一切煩惱都已經過去了。人們自斟自飲,連杯都不碰。愿亡者入土為安吧……
亨利饑腸轆轆,便撲向那些吃的東西。這時娜拉胸中又升起了一種習慣的、對父親的反感,當他為下葬事宜忙碌的時候,這種反感好像已化為烏有了。他嘴里使勁地咀嚼著,娜拉從小就飯量很小且吃得很慢,她回想起父親在家里生活的那些年,觀察著父親貪婪的吃相,心中往往很反感他。
“我對他多么不客氣,”娜拉心里想,“他只不過是飯量大而已。”
她從大雜燴里挑出一小塊甜菜。甜菜做得很香。但總的說來她不想吃什么東西。況且乳房在發(fā)脹,該清理奶水了……
年邁的科洛科里采夫坐在一個小凳上,穿著運動褲的屁股半懸在座位上。賴莎領來了女兒羅拉奇卡,這個老姑娘不知怎么有一副知識分子長相??训呐畠簩幙ㄒ舱剂俗约旱奈恢茫斅断忌霸c寧卡有過一段友好的交往?,斅断甲哉J為是教育兒童的專家,她帶了娜拉總共五年,直到娜拉上小學。寧卡在嬰兒時常穿娜拉穿過的小衣服。但快八歲的時候,她的個子長得超過了娜拉,盡管還小娜拉兩歲。后來,有些壞女孩教她偷東西,她就走上了邪道。寧卡被送到兒童教養(yǎng)所后,瑪露霞可傷心了一陣子,因為她認為寧卡的素質還是不錯的……
素質不錯的寧卡坐在小凳子上,豐滿的胸脯都貼住了桌面。她想與娜拉說說孩子的事情,生了男孩還是女孩,還記得是怎么分娩的沒有。她不久前也生了孩子,但幾乎沒有母乳,只能給孩子喂合成奶粉,小家伙常??迋€不?!?/p>
最終,所有的親戚都在長桌這一邊而坐,而鄰居們則坐在另一邊,雙方形成一種對壘的陣勢。因此,娜拉已看到了一出戲,大概可以在這個地方演出,用的正是這些舞臺布景,還帶著一種意味深長的社會潛臺詞。他們將怎樣突然開始緬懷已故的瑪露霞,會說起什么……想起什么……娜拉還來不及想好究竟要說什么和想起什么,因為頭戴大花假發(fā)的那位房產管理處的女人從身后拽了她一把,她昨晚與幾個女鄰居就來過一趟:娜拉,請出來一會兒,到走廊我有話對你說。
父親已經在那里站著。房產處的女人說,這間房要歸還國家,明天有人來貼封條,若有要拿走的東西,那就今天拿走。父親沒有吭聲,娜拉也沒說話。
“我們走吧,去看看大家?!蹦俏淮髬鹛嶙h說。
大家走進了屋。窗戶已經稍稍關上了,但屋里依然很冷,鏡子罩上枕巾就照不清人,像患了白內障一樣。上面的那盞燈泡燒了,臺燈的光線十分昏暗。
“我馬上換個新燈泡?!备赣H說,這種事情總是他去干,于是他找燈泡去了,他知道燈泡放在哪里。燈泡擰上后,發(fā)出一股刺眼的強光。祖母家的燈從來沒有燈罩——不能沾染小市民的習氣。
“這是一個戲劇環(huán)境?!蹦壤俅蜗氲搅诉@點。
鋼琴上擺的一臺圓形座鐘像大蘋果那么大,父親從上面拿下來,那是鐘表匠外祖父留下的紀念。
“我再沒有什么需要拿的了,”他說,“娜拉,你想要什么就拿吧?!?/p>
娜拉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她本想把所有東西都拿走。盡管除了那些書籍外,這里沒有任何對生活有用之物。慘啊,非常慘。
“難道明天決定不行嗎?要把東西清理一下?!彼q豫不決地說。
“明天片警就來貼封條,我不知道他早晨來還是中午來。我建議你今天把這件事情做完算了?!狈慨a處的那個女人很識相地離開了,娜拉留在那里,心里很難過,她想肯定是這位大嬸與幾個女鄰居密謀串通好了,只花點代價,目的是讓娜拉與亨利盡快離開,之后她們自己抄走那里的所有東西。
亨利憂郁地環(huán)顧了一下房間,這是他自己生下來就住的地方。祖父在基輔大街上的那套公寓,是他出生的地方,可他幾乎記不得了,而這個長形的有兩扇窗戶的房間,是他與父母三個人曾經住過的屋子,他在這里長到十四歲,一直到1931年父親被捕入獄。
亨利不需要這套窮家產中的任何東西。況且,倘若他把這些破爛貨拿回家中,他如今的妻子伊麗什卡也要數落一番。
“不,不,娜拉,我什么都不要?!彼f罷就咚咚地走到廚房,繼續(xù)吃酬客宴了。
娜拉把門虛掩上,甚至還插上那個小銅插銷。她坐到祖母生前坐的沙發(fā)上,最后一次環(huán)顧了房間,盡管女主人已經去世,可房間依然存在。墻上掛著幾幅尺寸像明信片大小的油畫。娜拉對那幾幅畫了如指掌。有祖母的哥哥米哈伊爾的肖像,有卡恰洛夫親筆簽名的肖像,還有一幅肖像尺寸最小,上面的男子身穿燕尾服,“贈瑪利亞[27]”的題詞都壓住了臉頰。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為什么她從沒問過祖母這位先生是誰。要問一下亨利。娜拉看了看表,該回家了??蓱z的塔伊西婭整個休息天都消磨在她家了……
窗戶下放著一個小箱子,是用柳條編的。娜拉把蓋子打開,看到里面有一些舊練習本、記事本,幾捆寫得密密麻麻的信紙。她打開最上面的一封,既不像書稿,也不像日記……還有一沓明信片和報紙上剪下來的東西。
我要把書籍和這個小箱子拿走,這就是要拿的全部東西。她回過頭又看了一看,又把墻上的幾幅畫、放著祖母的幾個發(fā)簪的一個細長銀酒杯、一個孤零零的小瓷托盤(瓷杯讓娜拉在小時候給打碎了)塞進了小箱子。隨后,她又從餐柜里取出一個小糖罐和破塊糖的小鉗子。祖母有糖尿病,卻酷愛甜食,因此她不時地用這把小鉗子摳下像火柴頭大小的一塊糖吃。她又想起來祖母的那個洗衣罐和小臉盆,但這兩件東西已在老廚房里派上了新用場,變成了大家吃飯的器皿。那就去他的吧!
一小時后親戚們都各自散去了,娜拉與父親兩個人把那只小箱子和書裝進了汽車。他倆把小箱子塞進后備廂,那些書堆在后座上,就像一座小山,堵得都看不見后車窗了。父親把娜拉送到家,幫她把這堆破爛拖到了公寓門口。父親沒有進家,在門口停住了,何況娜拉也沒有請他進屋。兩個月前他曾來這里看望剛出生的外孫……在這里,在這套不大的三間屋子里,他一家四口人——他、妻子、女兒和岳母曾經住過??涩F(xiàn)在這里只住兩個人……
“這套公寓不錯,很適合人居住。好在現(xiàn)在住得也不擁擠?!彼睦锵?。同時有個念頭在腦海邊閃過——還是很可惜,媽媽那間房還給國家了……
之后,他向杰米利亞杰夫卡方向開去,回自己的新家找妻子伊麗什卡去了。
塔伊西婭很快地就收拾好了,親了一下娜拉的臉頰,跨過散放在地上的一堆書,臨出門時猛然想起來說:“哎,有個叫圖霞的給你打過電話,維嘉也打了兩次,還有個亞美尼亞人也來過電話,他的名字我記不清了……”
說完她就趕快走了。
終于,這一切都結束了……
在廚房桌子上三個刷得干干凈凈的瓶子閃著亮光——小家伙吃掉了六百毫升奶水。娜拉向尤利克的房間瞥了一眼,他肚皮朝下,兩條小腿團起來睡著,看不見他的小臉,只是圓乎乎的臉蛋兒和一個毛茸茸的耳垂從一側露了出來。娜拉連帽子也沒摘,馬上抽出一張紙,拿出來鉛筆,寥寥數筆就立刻畫出來一張速寫。這是一張很不錯的速寫畫。娜拉多年沒有過這樣的日子:只要眼睛捕捉到某個令她稍微高興的東西,就馬上把它畫在紙上??蛇@種畫積攢得愈來愈多,最后就干脆扔掉了。但記憶好像需要把這種繪畫的任何瞬間定格下來。
她用鉛筆不假思考、機械地畫著……
后來,她看了一眼堆在門口的書,就明白了不把一切歸置好,今天不會去睡覺的。最討厭的是那堆書的灰塵味。她把一塊抹布浸濕擰干后,開始一本本地擦去書上的灰塵,根本不看書皮和書脊上的字。她一摸就知道是本什么書,因為太熟悉它們了。她把兩個大書櫥里的空格放滿,之后又開始把書一摞摞地堆在她用作畫室的那個穿堂房間里。四點鐘就把書歸整完了,就剩下整理小箱子??涩F(xiàn)在覺得筋疲力盡了,于是她坐到那個吱吱作響的維也納式椅子上喘口氣。這時尤利克翻動了起來,她脫掉那件落滿灰塵的外衣,趁他還在那里哼哼唧唧的時候沖個澡,同時不明白為什么還不給送飯來,她把身子擦干凈后,光著身子,晃著兩個積滿奶水的乳房就向兒子跑了過去。小家伙明亮的眸子閃出了笑容,同時張開了小嘴。他吃奶的時候,娜拉打起盹來;兒子睡著了,她醒來了。她穿上睡衣,便一頭倒在隔壁房間的沙發(fā)床上。
她睡得很沉,就像塊石頭,醒來后就像受了燒傷一樣。她四下一看,自己身上爬著一排臭蟲,它們身后留下一串顯而易見的咬痕。她晃了一下腦袋看看表,已經七點多了。睡了還不到兩個鐘頭。她跳起身來走到門口前,頓時明白了那些臭蟲因遇暖后從那個柳條箱的編織縫里爬出來咬人了。娜拉把箱蓋掀開,里面全是紙,那是幾代臭蟲的老窩,因此她感覺到對臭蟲的一種固有的恐懼。這可得到一份好遺產!真是可惡至極……
她抓住兩個拎手中尚還存留的一個,把箱子拉起來。陽臺在尤利克的那個房間外面,她拖著小箱子從那個樹條編的白色小床旁邊走過,打開陽臺門,一股冷空氣猛地吹進屋來,她把小箱子推到戶外。讓那些人民公敵全都凍死吧!之后她隨手關上了陽臺門。
尤利克醒來了,他伸著懶腰,安逸地笑著。孩子的被褥上趴著一個餓扁的臭蟲,正在那里沉思。娜拉厭惡已極,一下子把它抖到地板上,撿起來立刻扔到陽臺去了。小家伙笑了,他已經開始會玩了,并且明白母親揮動雙手是請他來玩,所以也揮動起自己的小拳頭。
娜拉把從門到陽臺的這段路全都抹上了一層煤油,又反復抖了抖自己的衣服,開始等著是否會有新的臭蟲出現(xiàn)。但后來發(fā)現(xiàn)臭蟲全都在陽臺上找到了自己的死亡歸宿。就這樣,娜拉暫時忘掉了那個小箱子,也忘掉了那些臭蟲。
第二天,先是一陣姍姍來遲的嚴寒,后來又下起傾盆大雨。五月,娜拉搬到在季什科沃村里租賃的一個別墅去住,幾乎在那里閉門待了三個多月。當她回到莫斯科,開始清掃一夏天積滿灰塵的房間,又看到了陽臺上的那個小箱子。箱子的柳條因雨水的沖刷有些微微發(fā)漲,因此樣子看上去甚至比剛拿過來的時候更好些。她打開了箱蓋,發(fā)現(xiàn)全是讓雨水泡漲的一堆文件及其洇開墨水的痕跡,鉛筆寫的東西就根本看不清楚了。
“也好,”她心里想,“這就無須潛心去鉆研這個被泡漲了的歷史了。”她從廚房提來一只臟水桶,把那堆散發(fā)著臭味的紙漿倒了進去。她總共把四桶水倒進了污水池,這時發(fā)現(xiàn)在箱底有一卷東西用一塊玫瑰色藥用漆布仔細地包著。打開包裹一看,那里有幾沓信用一根小細繩認真地捆著。她抽出來最上面的一封,信封上寫著地址:“基輔,瑪利因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大街22號”,還蓋有“1911年3月16日”的郵戳。收信人是瑪利亞·凱恩斯。發(fā)信人是基輔,鐵匠大街23號的雅科夫·奧謝茨基。這是一包多年的通信,仔細地按照年代整理出來。這有意思,很有意思。還有幾個記事本,里面老式的蠅頭小字寫得密密麻麻。她認真地翻閱幾沓信件——不希望讓這個家再次遭受臭蟲的襲擊了。一切都是干凈的。她把那卷東西與漆布一起存放入自己當時已有的戲劇檔案里。之后,這件東西又被遺忘了許多年。
閱讀那些陳年舊信時會產生一些疑問,就在能回答問題的那些人大概還沒有全部故去之前,多年在黑暗中存放的那批文件成熟了……
[1] 本杰明·麥克林·斯波克(Benjamin McLane Spock,1903—1998)是美國著名的兒科醫(yī)師,哥倫比亞大學的醫(yī)學博士。斯波克致力于兒科研究,并教授精神病學和兒童發(fā)展學。斯波克1946年出版的《嬰幼兒保健常識》(亦譯作《斯波克育兒經》)是本暢銷書,影響了幾代父母。
[2] 尤利克的愛稱。
[3] 瑪露霞是大名瑪利亞的愛稱。
[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病醫(y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
[5] 克魯普斯卡婭(1869—1939),全名叫娜杰日達·康斯坦丁諾夫娜·克魯普斯卡婭,教育家,無產階級政治活動家,列寧的夫人。
[6] 阿納托利·盧那察爾斯基(1875—1933),蘇聯(lián)文學家、教育家、美學家、哲學家和政治活動家。
[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俄羅斯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和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創(chuàng)始人。
[8] 尼古拉·葉弗列伊諾夫(1879—1953),俄羅斯導演、戲劇家和戲劇革新家。
[9] 安德烈·別雷(1880—1934),20世紀俄羅斯作家,俄羅斯象征主義的主要代表者之一。
[10]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lián)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主要作品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1]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是20世紀俄羅斯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12] 愛德華·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
[13]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挪威劇作家,被稱為“現(xiàn)代戲劇之父”。
[14] 安東·契訶夫(1860—1904),俄羅斯小說家,19世紀末期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藝術大師。
[15] 克努特·漢姆生(1859—1952),挪威小說家、戲劇家、詩人。192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6] 這里講的是漢姆生的小說《饑餓》的主人公。
[17]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俄羅斯畫家和美術理論家。
[18] 白銀時代,是指俄羅斯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一文學時期。
[19] 1921年3月,布爾什維克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由戰(zhàn)時共產主義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新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20] 俄羅斯諺語。意思是在她們之間有了嫌隙,出現(xiàn)了不和。
[21] 娜拉的愛稱。
[22] 娜拉父親亨利的愛稱。
[23] 同瑪露霞,瑪露申卡是愛稱。
[24] 即卡佳。
[25] 梅特林克的劇作《青鳥》(1908),是歐洲戲劇史上一部把神奇、夢幻、象征結合在一起的杰作。《青鳥》描述蒂蒂爾和米蒂爾兄妹尋找一只青鳥的故事。
[26] 按照東正教的習俗,家中有人死后,要把鏡子用布之類的東西遮起來。
[27] 即瑪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