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瑪利因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大街上的鐘表店

雅科夫的梯子 作者:(俄羅斯)柳德米拉·烏利茨卡婭


第二章 瑪利因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大街上的鐘表店

(1905—1907)

瑪利亞出生在基輔,她父親本哈斯·凱恩斯于1873年從瑞士西部的小城拉紹德馮[1]遷到那里,二十年后她才來到人世。父親本哈斯·凱恩斯的祖輩和父輩都是鐘表匠,他打算在基輔開一個自家的小鐘表店,類似瑞士國內(nèi)的那種,因為當(dāng)時瑞士鐘表已譽滿全球了。凱恩斯與鐘表廠老板路易·勃朗特私交甚密,勃朗特就是后來創(chuàng)辦的“歐米茄”鐘表廠的老板,他啟發(fā)了凱恩斯開鐘表店的這種想法。本哈斯是位一流的攢表匠,因此憑著他的勤勞和那股認真勁兒,足能夠用瑞士零件在基輔把表攢出來,成為一位在基輔這個新地方的收入頗豐、錢幣嘩嘩的攢表匠。路易·勃朗特甚至還給予他新開的鐘表店以部分資助。

本哈斯?jié)u漸地葬送了自己所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的光榮使命,盡管他在新的地方扎下根來,還娶了一位當(dāng)?shù)氐莫q太人姑娘為妻,生了三個兒子和女兒瑪利亞。隨著時間推移,他學(xué)會了兩種新的斯拉夫語言。他很習(xí)慣同時使用兩種語言,因為在他的故鄉(xiāng)拉紹德馮,德語與法語一樣通用;除了習(xí)慣使用這兩種語言外,在家里還有兩種語言——家庭用的猶太語和猶太人體面使用的“高級”希伯來語——作為補充。

用于搬家和安置的那些瑞士錢幣并沒有完全白費,因為凱恩斯很快就確信,自己經(jīng)商遠不如當(dāng)手藝人,所以他就在瑪利因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大街上開了一家修表店,專門維修一些非名牌鐘表,鐘表的種類各式各樣,多數(shù)為當(dāng)?shù)冂姳斫乘谱?。他高度評價自己的這門手藝,并對經(jīng)商不屑一顧,認為那是變相的騙人手段。盡管在那時馬克思的《資本論》已經(jīng)寫成,可那位世界性天才在這部具有前瞻性的著作里尚未發(fā)揮出自己的全部威力,雖已用奉承的語言提到了凱恩斯的故鄉(xiāng)小城拉紹德馮,將之視為資本主義生產(chǎn)專業(yè)化的范例,可鐘表匠凱恩斯卻從來沒有看過那本共產(chǎn)主義的“圣經(jīng)”。凱恩斯一輩子都是手藝人,別說他成熟到能有共產(chǎn)主義的思維,他甚至連資本主義的思維也不具備……然而他的幾個孩子很早就掌握了人類的一些先進思想,他們雖深愛著自己心地善良、生性快樂、方方面面都優(yōu)秀的父親,可卻經(jīng)常取笑他身上的一些古老習(xí)俗、帶法語口音的德語以及那套幾乎穿了四十年的老式瑞士禮服。

凱恩斯的所有孩子都能嘰里呱啦地講法語,并且這種狀況把他們變成了怪人——同胞的兄弟姊妹說的卻是另一種語言。鐘表匠的后代們雖精通母親說的猶太語,可他們之間卻喜歡說幾句貴族用的法語,盡管在他們的居住之地法語已完全不再時尚。他們都接受了家庭教育,家境殷實的那些時候,給兩個大兒子馬爾克和約瑟夫請了一位家庭教師;家道中落之后,小兒子只能從兩個大兒子那里學(xué)東西了。米哈伊爾稍長大些之后,就幫助小妹妹學(xué)習(xí)。家境好的那幾年,甚至還把音樂教師科薩爾科夫斯基先生請到家來,他從大學(xué)生變成了家庭的一位朋友……瑪利亞對音樂有著特別的興趣。凱恩斯的孩子們相處融洽,小妹妹則是全家的寵愛對象。對身邊人們,尤其是男人的寵愛和信任,使得她在成年后的生活中屢屢深深地上當(dāng)受騙,可在青年時代這種信任只能令她陶醉不已。

按照那些年代的形勢,中學(xué)招生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學(xué)大門對凱恩斯的孩子們是關(guān)閉的。大兒子約瑟夫很早就投入了無產(chǎn)階級的隊伍。二兒子馬爾克由于名額問題未能進入中學(xué),小兒子米哈伊爾根本就沒有去試,兩個人只是作為校外考生參加了中學(xué)考試。

本哈斯·凱恩斯與路易·勃朗特的業(yè)務(wù)聯(lián)系老早就陷入了困境,可他還與路易的繼承人,他的大兒子以書信形式保持著友好的關(guān)系。凱恩斯按期還清了自己的債務(wù),還不時地從“歐米茄”鐘表廠購買一些鐘表零件。無疑,本哈斯·凱恩斯的家境一天比一天糟糕。這家人的家境雖然不好,但依然熱情好客,經(jīng)常辦一些茶會和音樂晚會,有身份不同的青年人前來聚會,主要是一些具有自由思想的年輕人……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他們在那套公寓一樓前的小院里擺上茶炊,前來聚會的青年人就尤其多??磥?,貧窮并不妨礙人們的歡樂。

1905年10月,在基輔發(fā)生了一場以緩慢的破壞過程告終的蹂躪猶太人的暴行:凱恩斯的鐘表店被完全砸掉,家庭財產(chǎn)也被洗劫一空;未被搶劫走的東西都被毀壞,就連那個茶炊竟然也被踩扁了。

基輔猶太人的商業(yè)和手工業(yè)都已破產(chǎn),但那場暴行的后果不僅僅在物質(zhì)方面上。猶太人經(jīng)歷了那場暴行后,感到把他們與徹底毀滅隔開的那層薄膜竟是如此脆弱。一些學(xué)者研究猶太教法典,他們雖滿腹經(jīng)綸,對上千年的歷史知識了如指掌,卻也陷入痛苦和悲傷之中。猶太復(fù)國主義逐漸盛行,他們宣傳要把被驅(qū)逐的猶太人集結(jié)在一塊圣地上,以恢復(fù)歷史上的以色列,然而社會主義思想在猶太青年人中間也頗有市場。1905年革命雖遭到了失敗,但關(guān)于一場嶄新的、讓人得到凈化和解放的革命的想法卻鼓舞人心。那時候,政治漸漸成為一種時髦。本哈斯·凱恩斯從小就熱衷于用他懂得的幾種語言看報,可唯獨他自己失去了對記者和政治家們的爭論的興趣,他不再看報紙,而是開始維修被暴徒們損壞的那個老式八音盒。他只是唉聲嘆氣,默默地聽著自己的兒子們及其朋友們沒完沒了地談?wù)撌裁锤脑旆侨说罉?gòu)成的社會,還有什么未來的變革和斗爭。老本哈斯認為,這種斗爭只能帶來一些新暴行和不快,此外,別想期待任何東西。

蹂躪猶太人暴行的那三天三夜,即10月18日到20日,十五歲的瑪利亞被善良的鄰居雅克溫柯一家人藏進自己的臥室里,在最危險的幾小時則躲在地下室,她后來成為基督激進分子步入了社會。在基輔蒙受奇恥大辱的這幾天,她的性格完全變得成熟了,先前親切的世界如今不留任何痕跡地截然分成兩類人:一類人是斗士,他們?yōu)槿说淖饑篮妥杂啥窢?;另一類人是前者的敵人,是剝削者和黑幫分子。在恐怖的日子里,把瑪利亞藏起來,給她飯吃和保全她性命的雅克溫柯一家人,既不屬于第一類人,也不屬于第二類人,她為了方便起見將他們算作親戚,這些人你愛他們是因為有天然的血緣關(guān)系。

在兩個窗框之間擺著一尊圣母瑪利亞懷抱著圣嬰的小圣像,當(dāng)別拉蓋婭·奧尼西莫夫娜·雅克溫柯把它拿下來的時候,瑪利亞盯著那塊涂著顏色的小木板,一種慌亂的感激之情同時對兩個人油然而生:一個是長著小眼睛,頭頂上盤著一圈辮子,身材高大的烏克蘭女鄰居;另一個是懷抱圣嬰、與她同名的猶太女子瑪利亞,是這兩個人保護她免遭那幫自詡基督徒,卻像野獸般嚎叫的家伙的蹂躪。于是,某種離奇的想法由此而生,內(nèi)心一個明確的思想擴散開來,世界已不再是按照好人與壞人分成兩半,而是以某種另外的方式分開的。別拉蓋婭·奧尼西莫夫娜和塔拉斯舅舅是帝制派分子,是兩棟房子和一家小酒館的小業(yè)主,就是說他們屬于剝削者,但他倆是好人,甚至是見義勇為的好人。在蹂躪猶太人暴行的那些可怕的日子里,傳說一幫暴徒把隱藏猶太老太婆的俄羅斯全家人都殺了。雅克溫柯一家把瑪露霞藏在家,肯定也冒著巨大的風(fēng)險……腦海里的一切亂無頭緒,各種想法相互干擾,既理不清,也弄不明,心中只有不安,只有一種必須立即改變?nèi)松母杏X。況且,在尚未做出決定之前,瑪露霞本人也在發(fā)生變化:大哥約瑟夫參加了猶太人自衛(wèi)隊,他就像在蹂躪猶太人暴行的日子拿起武器自衛(wèi)的所有人,被押送到伊爾庫茨克省流放三年。馬爾克離開家更早,他在彼得堡大學(xué)法律系畢業(yè)后留在了首都,在一家律師事務(wù)所謀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職位。這令父親萬分傷心,因為父親認為馬爾克對自己接受的“高等”教育做了廉價的回報:因為他信奉了路德教。對這件事情在家里無人說起,就像人們不去談?wù)撘恍┬哂趩X的疾病。

老本哈斯雖說一輩子都在跟蹤報紙,可并沒有成為宗教狂熱分子,但他常去猶太教堂,并與一些教友保持著聯(lián)系。他不贊成大兒子的所為,但沒有公開表示反對,而是默默地承受著痛苦。馬爾克做了許多努力,想讓弟弟米哈伊爾來彼得堡念書。確實,米哈伊爾不久就離開基輔,成了彼得堡大學(xué)的一名旁聽生。

全家人都在那次蹂躪猶太人的暴行中幸存下來,倘若把這件幸事不算在內(nèi),那么家庭的情況很慘。不過,生活自然地做了自我調(diào)整。從“為蹂躪猶太人暴行受害者募捐委員會”寄來了錢和衣物,衣服雖有點舊,但狀況還好,只是所有衣服的尺碼都大。母親坐下來把那些衣服拆開,重新裁剪,或把長的部分折起來?,斅断紡膩頉]有過這么好看的連衣裙:面料是栗色毛絨布,四周還鑲著綢邊。大人又給她買了一雙帶扣皮鞋,第一次買的不是童鞋,而是帶高跟的?,斅断妓坪踝兂闪艘粋€公主。

瑪露霞被來她家的許多青年人給寵壞了,她已習(xí)慣于聆聽有文化內(nèi)涵的交談和熱烈的爭論,也習(xí)慣了家庭玩笑以及家里舉辦的娛樂活動和游戲。當(dāng)三個哥哥各奔東西后,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過的是他人的生活,自己什么都不是。如今,誰都不登她的家門了,光顧的只有令人感到乏味的幾個遠親,米沙的同窗學(xué)友伊凡·別洛烏索夫,還有昔日的音樂教師、如今在歌劇院樂隊里吹單簧管的鮑戈丹·科薩爾科夫斯基。

苦惱,真苦惱?。∪缃裨谒麄兗依镌僖猜牪坏揭魳返穆曇?,那架舊鋼琴已經(jīng)被暴徒們砸成了一堆碎木片,而現(xiàn)在的家庭狀況根本談不到去買一架新的。往日快樂的節(jié)日歡宴已不復(fù)存在,代之的是哥哥們偶爾的來信,還有米哈伊爾的許多明信片,上面附著簡短留言,還描繪著色彩斑斕的彼得堡生活。那些明信片把瑪露霞的心情搞得更是一團糟。

父親把鐘表店和寓所里被毀壞的窗戶重新裝起來,粉刷了墻壁,修好裝著一些精制彈簧和金屬配件的鐘表箱,把它掛在自己工作臺的一旁。父親大半天時間在鐘表店,但不是接待顧客,因為幾乎沒有顧客,而是在修理那個音樂多寶盒。本哈斯毫不惜氣力,把那個已被弄扁、起著樂譜作用的圓柱盒恢復(fù)了原狀,這可是件精細的活兒,因為要重新讓那些復(fù)原的樂譜齒與一個也有破損的“拾音”梳狀器匹配。

瑪露霞一向喜歡少言寡語的父親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母親,她在父親的鐘表店里給自己找到了蝸居的角落,把身子團在一張舊沙發(fā)上,一本接著一本地看書,那些書是以奇特的方式落到哥哥米哈伊爾手里的。全部藏書由二百本書構(gòu)成,那是一份禮物,作家科羅連科得知在蹂躪猶太人的暴行期間這位猶太大學(xué)生的全部藏書均被撕破和焚燒,便把那批書寄到家里來了……

有誰能預(yù)見到這些書將伴隨米哈伊爾走到生命的盡頭,并且成為一套著名全集的基礎(chǔ),那套全集迄今還保存在他的孫女柳芭(娜拉·奧謝茨卡婭的表妹)在莫斯科特維爾大街的寓所里。

瑪露霞的身體消瘦,眼圈發(fā)青,手里拿著1903年出版的一本《大眾新雜志》,封面上蓋著一枚藍色印章,上面寫著“弗拉基米爾·加拉克季昂諾維奇·科羅連科的藏書”。她把契訶夫的小說《新娘》一連讀了三遍。作家似乎不但了解小說中那位女主人公的一切,而且也了解她的一切,因為契訶夫筆下的女主人公想逃離外省茍且偷生的庸俗氣息,去追求一種高尚的新生活,而瑪露霞也希望擺脫這種枯燥而郁悶的環(huán)境,去追求一種自由的、有意義的,說不出有多么美好的生活。

母親叫瑪露霞吃飯,她拒絕了。父親用一塊干凈的抹布揩去手上的金屬粉塵,又一次招呼她吃飯,可她搖了搖頭,因為一看見雞湯她就反胃。甚至從后屋飄來的雞湯味都讓她感到惡心。

“好,那你就待在這兒吧。如果有人來,你叫我一聲?!备赣H待在鐘表店,幾乎足不出戶,生怕漏掉了顧客。

父親前腳剛走,門鈴就響了?,斅断及涯潜倦s志放到一摞書上,那是近幾周收攏到沙發(fā)椅旁邊的。她起身前去開門,進來的是位女士,她身穿一件鑲著絲絨緄邊的呢絨女上衣,頭戴一頂插著羽毛的矮禮帽,無論在基輔還是在其他城市都看不到女人有她的這身裝扮?,斅断及涯俏慌孔屵M來,請她坐下來稍等片刻,自己去叫父親。

在瑪露霞去叫父親,父親洗手的時候,那位女士瀏覽了堆在沙發(fā)椅前地板上的那摞書?!洞蟊娦码s志》并沒有引起她的注意??闪硪槐緯姆饷孀屗信d趣,難道這位嬌弱的女孩在用法語閱讀不久前問世的當(dāng)紅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嗎?

幾分鐘后老鐘表匠走了進來,那位女士把這個問題提給了他。

“這是我女兒,她喜歡看書?!?/p>

女士拿來修的那塊坤表,當(dāng)然是首批生產(chǎn)的“歐米茄”圓形金表,鐘表匠對那批“歐米茄”表記憶猶新。于是,他們攀談起來了。列魯女士原來是瑞士人,她的雙親是上侏羅省人,她就像本哈斯一樣,雖說早就離開了故鄉(xiāng),可只要提起那里的山谷河流的名字就令他們感到親切。在愉快的交談中,鐘表匠打開了坤表后蓋,把一個像單透鏡的鑲著骨邊的鏡片卡在一只眼睛上,之后用鑷子取出了某個報廢的小螺釘,在桌子的抽屜里翻了半天,找出來同樣型號的一個螺釘。表盤蓋上還少了一顆小鉆石,本哈斯問那顆鉆石是什么顏色。

“是紅色的,”那位女士說,“全都是紅色的?!?/p>

本哈斯點了一下頭。鉆石要從瑞士訂購,小紅鉆石在他這里的庫存沒有。

喜歡看書的女兒拒絕了喝可惡的雞湯,之后她像影子一樣不聲不響地溜進了鐘表店。那位顧客忘記了自己修的表,轉(zhuǎn)身與瑪露霞攀談起來。

“您能用法語看書?您喜歡這本書嗎?”她用法語問。

“是的。很喜歡。”

“您喜歡貝多芬嗎?”

瑪露霞點點頭。

從那一刻起,瑪露霞渴望已久的那種新生活開始了。列魯女士是該城福祿貝爾[2]協(xié)會的秘書,一家民間幼兒園的園長,十分鐘交談之后,她就邀請瑪露霞參觀他們的那座獨一無二的幼兒園。1月份,瑪利亞·凱恩斯在自己生日一周之后,謀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幼兒園里當(dāng)助理保育員,這家幼兒園是不久前專門為貧困家長和雇傭女工的子女成立的。就這樣,瑪露霞十六歲就步入成年人的生活中。那年秋天,她考入基輔大學(xué)重新辦的福祿貝爾訓(xùn)練班,成為一名福祿貝爾門徒,那時她們被稱為“兒童的園丁”。


[1] 拉紹德馮,瑞士城市,主要有鐘表制造業(yè)。

[2] 福祿貝爾(1782—1852),德國教育家、學(xué)前兒童教育理論家。他第一次提出“幼兒園”概念。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對世界各國幼兒教育的發(fā)展起到深遠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