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

千秋寂寞心 古典詩詞感發(fā) 作者:龍平 著


推薦序

有一次書法課后,我的學生鴻羽拿一本打印的小冊子給我看,我當天晚上就看完了。就這樣認識了他的朋友龍平。雖然到現(xiàn)在還沒見過面,但似乎已是久違的故知。

這樣的感覺確實久違了。無論對于中文詩話的書寫傳統(tǒng)來說,還是對于我個人生命的閱讀感懷來說,都是久別重逢的感覺。一個未曾謀面的陌生人帶來一些自幼就熟悉但又久已不覺的生命感受,正如在龍平的詩話書寫中,每每能由外語文學的名字喚起熟悉的中國詩心。

這樣的寫作是舊的,又是新的,因為它是正在生長中的。在舊典和新文之間,用生命去感受和化育,豈不正是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詩人共同的事業(yè)?豈不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文化生成,總是詩人走在最前列?以及,無論哲學、宗教、藝術(shù)、科學還是政治,在其最精微、最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部分,總是有一顆詩的靈魂,無論他們寫不寫“詩”、是不是“詩人”。

在這個意義上,“詩學”絕不僅僅是“文學”“美學”或“文藝學”,而且是人類的基本學問、原初學問、普遍學問。為什么讀詩之余要寫詩話?寫詩之外要有詩學?遠不是“幫讀者提高鑒賞能力”或“抒發(fā)一下自己的讀后感”所能涵括。此外還能有什么?相信讀者在龍平的這本書中可以找到很多。

乙未之夏于古典書院精舍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柯小剛(無竟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