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節(jié)選)
春秋·曾子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解題】
大學是“四書”之一?!八臅敝傅氖恰墩撜Z》、《孟子》、《大學》和《中庸》,本篇選錄的部分提出了“三綱”: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既是全文的宗旨,也是儒家教學的目標。
【注釋】
[1]道:宗旨。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使彰明、弘揚的意思。第二個“明”即光明正大的品德的意思。
[3]親民:使人棄舊圖新、從善如流。
[4]知止:知道目標的所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1];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解題】
本篇選錄的部分,提出了儒家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鞍四俊睘槿寮覟楣艜r知識分子設立的人生追求階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的人格和心理。
【注釋】
[1]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
[2]修其身: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品行。
[3]致其知:使自己獲取知識。
[4]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