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認準了就是一輩子
1964年,陳光威22歲。在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農(nóng)村,這個年紀的小伙子都該成家立業(yè)了。陳光威長得高大魁梧,臉部棱角分明,一身小麥色的皮膚下藏著結實的肌肉,無論什么農(nóng)活都干得嫻熟利落,每次出門上工,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緊緊跟隨著他。附近十里八鄉(xiāng)很多有閨女的人家都看上了陳光威,到處詢問他的家庭情況,有的直接托媒人上門說親。
看到兒子如此出眾,陳光威的母親驕傲不已。為了給兒子娶一個好媳婦,她發(fā)動所有親朋好友一起幫忙尋找合適的人選,再安排陳光威去相親。從小到大,母親一直是陳光威心里最敬重的人。對于母親的安排,孝順的陳光威不敢違背,老老實實地聽從安排相了一次又一次親,但每次相親歸來,當母親問起他的想法時,他卻只是低頭沉默,一語不發(fā)。原來,陳光威心里早已認定了一個姑娘,但他知道母親絕不會同意兩人的婚事,于是打算“曲線救國”,慢慢說服母親支持自己的選擇。
被陳光威放在心上的姑娘名叫王言卿,這年剛剛18歲,她外表靜美秀氣,性格溫柔賢淑,還讀過初中。但是,王言卿的父親在1949年之前是王家欽村有名的富人,坐擁幾百畝土地,還經(jīng)營著漁行、磨坊等副業(yè),“土改”時被劃為了大地主。在那個年代,作為大地主的女兒,王言卿在村里飽受歧視,沒有人敢娶她。
王言卿與陳光威是在生產(chǎn)隊集體勞動時認識的,王言卿力氣小,陳光威就經(jīng)常幫她干些重活兒,還主動幫她洗衣服。有一次,王言卿正在打麥場上學騎自行車,車轱轆突然不轉了,一旁的陳光威趕緊走上前,雙手靈活地在軸承上搗鼓了幾下,就將車修好了。就這么一來二去的,王言卿對陳光威的印象越來越好,最初的感謝也變成了隱約的好感。其實陳光威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嫻靜少語的姑娘。午飯休息時,她總是一個人坐在遠處,似乎和所有人都有距離,也沒人主動去搭理她。每每看到她孤單的背影,陳光威都會心生一股莫名的憐惜之情。
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所以才更加投緣,隨著陳光威與王言卿的接觸越來越多,兩顆心也越靠越近。村里有人發(fā)現(xiàn)了端倪,紛紛勸說陳光威:“你怎么敢找一個地主家的閨女,難道不知道以后要受多大的拖累?”在外地工作的姐姐也擔心王言卿的家庭成分會影響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她甚至威脅陳光威,如果和王言卿結婚就與他斷絕姐弟關系。
陳光威一面承受著來自家庭和外界的巨大壓力,一面溫言開導王言卿:“你別怪我家人,他們也是為了我考慮。給我些時間,我一定能說服他們接受咱倆的事。等結了婚,我一定好好待你?!蓖跹郧潆m然心里委屈,但也非常理解陳光威的難處,同意陪他一起等待陳光威家人回心轉意。
3年后,陳光威已經(jīng)25歲,卻仍然孤身一人,母親終于拗不過他,答應了他與王言卿的婚事。獲得母親的同意后,陳光威很快就和王言卿結了婚。兩個年輕人都明白,他倆這段姻緣來之不易,于是更加用心意經(jīng)營自己的小家。
在王言卿眼中,陳光威是一個溫柔體貼的好丈夫,對于自己的一些缺點和不足,他都能包容與諒解。王言卿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母親因為疼愛她,很少讓她干家務活兒。剛結婚時,王言卿會做的只有餃子。有一天,她不小心放多了面,包出了一大盆餃子,兩個人根本吃不完。陳光威回家時看到這么多餃子,不僅沒生氣,反而樂呵呵地說:“好啊,你做這么一大鍋餃子,看來咱們得發(fā)財?!边@盆餃子他倆吃了好幾天,等快吃完的時候,餃子都發(fā)酸了。
陳光威天生一身傲骨,從不輕易向命運妥協(xié),他也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活得有尊嚴。對于那些欺負妻子的人,無論對方身份高低,陳光威都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反擊。有一天,生產(chǎn)隊組織婦女們?nèi)サ乩锔疃棺?,隊長告訴大家,每人都要負責一壟地,誰割到頭誰就可以收工。王言卿干活麻利,不一會兒就把自己負責的那壟地割完了,于是收拾好豆子準備和其他人結伴回家。誰知隊長攔住她不讓走,非讓她幫自己的老婆割豆子。王言卿回頭一看,隊長老婆沒干活,正在那兒磨洋工,她質(zhì)問隊長:“我按你的要求把活兒干完了,你憑什么不讓我回家?為什么別人能走就我不能走?”隊長說:“你是地主家的閨女,你就是不能走。”王言卿聽到這話氣憤不已,就和隊長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隊長看她硬著脖子就是不肯低頭,就把她帶到書記家里進行批評教育。陳光威晚上回到家發(fā)現(xiàn)王言卿沒在,四處去找,有知情人就告訴了他原委。陳光威聽完,二話不說就往書記家走。進了書記家,他瞪著書記問:“怎么回事?我聽說隊長老婆割不完豆叫我老婆幫忙,不幫他就把人拖你家來了。誰慣的他這臭毛?。俊闭f完他轉頭看向王言卿:“老婆,咱回家?!狈蚱薅司瓦@樣回家了,留下書記和隊長愣在原地,說不出話來。
俗話說,過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陳光威偶爾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家也會發(fā)脾氣,說幾句狠話。每當這種時候,王言卿就默默等著丈夫把心里的火氣發(fā)泄出來。有人問她為什么這么忍讓,王言卿說:“當初我是大地主的女兒,誰敢娶我?但陳光威就敢,他不僅娶了我,還待我這么好。僅憑這一點,我就該多體諒他?!?/p>
人到中年時,陳光威奉命接手了鎮(zhèn)上的幾家困難企業(yè),后來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繁忙的工作讓他經(jīng)常顧不上回家。想到妻子辛苦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日子富裕了,卻連丈夫的面都很難見到,陳光威很內(nèi)疚。為了盡量多陪伴妻子,無論去公司查崗、到車間加班,還是和員工開會,他都不忘叫上王言卿。
有一年,陳光威要到北京采購玻璃球。他興沖沖地回家告訴王言卿:“你一輩子沒出過遠門,沒見過火車,這次我領你坐火車去北京看看?!钡搅吮本?,京郊一家玻璃廠的廠長請他們吃飯,當?shù)乜h長也在旁邊作陪。相互介紹完畢,縣長與大家一一握手,輪到王言卿時,她緊張得直發(fā)抖,陳光威就握著她的手腕,幫她伸出手,把那位縣長都逗樂了。在北京待了一個星期,事情還沒辦完,陳光威對王言卿說:“走,我?guī)愎涔涫锥??!眱扇司妥卉嚾チ斯蕦m,在售票亭購票時,得知每參觀一個宮殿就要3塊錢,王言卿心疼壞了,對陳光威說:“咱不看了吧,3塊錢都抵得上咱倆一天的飯錢了?!标惞馔α诵?,堅持買了票。他們出了故宮后在大街上走馬觀花地看了看,就急匆匆地回到住處。離家好多天,王言卿惦記家里的兩個孩子,于是陳光威給她買了票,提前把她送上了火車。由于時間太晚,當天的公交車已經(jīng)收班,陳光威舍不得花錢住旅館,準備就在火車站找個角落湊合一夜?;疖嚲従忨偝稣九_,看著窗外那個熟悉的身影被籠罩在一片黑暗中,顯得那么孤獨和寂寥,王言卿的眼淚奪眶而出。
從青絲到白發(fā),陳光威和王言卿相依相伴走過了一個個清晨與日暮,直到陳光威因積勞成疾猝然離世,兩人才放開牽了50年的手。對于陳光威來說,愛就是一輩子的責任與擔當,他用一生兌現(xiàn)了當初對妻子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