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歷代詩詞歌賦的植物概況
第一節(jié) 賦
辭賦出現(xiàn)的時間很早,大約在戰(zhàn)國中期之后即已發(fā)軔,后來產(chǎn)生了《楚辭》。此期被稱作是辭賦時代,又稱為古賦時代。漢代,辭賦繼承《楚辭》的傳統(tǒng)風格,發(fā)展成兩漢四百年間最流行的文體。大部分的漢賦,完成于西漢武帝至東漢中葉這一時期。值得注意的是,賦不止存在于兩漢,漢代以后的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均有辭賦名家。
漢賦作品原本分散于各書,在中國文學史研究中從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近年來,北京大學出版的《全漢賦》,成為研究漢賦最重要的總集。該書收錄漢賦293篇,作者83位,其中僅存目者24篇,內(nèi)容在八句以下的殘篇有43篇,余226篇完整或?qū)儆谏跃邇?nèi)容的殘篇。其中156篇的內(nèi)容提到一種以上的植物,占全部的69%,可見植物在《漢賦》中也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度珴h賦》現(xiàn)存的篇章中,可確定的植物種類有191種,未知所指何物的種類有32種,合計223種。其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植物是竹,共21篇;其次是桑,共19篇;其他出現(xiàn)較多的植物,還有柳(14篇)、松(12篇)、桂(14篇)。全書出現(xiàn)10種植物以上的篇章有16篇,20種以上植物的有8篇。例如,枚乘的《七發(fā)》篇中就有25種植物、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及《上林賦》各有48種及56種植物、揚雄的《蜀都賦》有78種、劉歆的《甘泉宮賦》有20種、張衡的《兩京賦》及《七辯》各有43種及20種。單篇中出現(xiàn)植物種類最多的是張衡的《南都賦》,至少有81種植物。
以下摘錄《南都賦》部分內(nèi)容,以顯示植物名稱如何影響漢賦的文體和內(nèi)容。東漢時,河南的南陽稱為南都,是漢光武帝祖陵所在地。張衡用此賦詠頌皇帝此一“龍飛之地”豐富多彩的植物相:
……其木則檉松楔,槾柏杻橿,楓柙櫨櫪,帝女之桑,楈枒荓櫚,柍枳檍檀;……其草則藨苧薠莞,蔣蒲蒹葭,藻茆菱芡,芙蓉含華;……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苧,菽麥稷黍……。若其園圃,則有蓼蕺蘘荷,薯蔗姜韭,菥蓂芋瓜,乃有櫻梅山柿,侯桃梨栗,梬棗若留,穰橙鄧橘……
上述植物有野生,也有栽培者。野生植物,如檉(檉柳)、松、楔(野櫻桃)、楓、櫨(黃櫨)、櫪(麻櫟)等,目前均可在野地找到;栽培植物,如蓼(水蓼)、蘘荷、蔗(甘蔗)、芋、瓜、梨、栗等,大多數(shù)至今仍有栽培。古典辭賦中的記載,不但具有文學價值,也是很好的植物文獻資料。
《南都賦》提到的“檉松楔?”,其中的檉就是檉柳。
櫻桃。
蘘荷是園圃中的栽培植物。
《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的白榆。
第二節(jié) 詩
從中國文學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到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均可看出植物如何影響詩歌內(nèi)容,例如《古詩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戶牖。”柳樹是詩詞吟誦最多的植物,早在漢代之前,就代表著悲愴和憂愁,這首詩中的柳就帶著濃濃的離愁。另《古樂府詩》之《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卑子苁屈S土高原少數(shù)生長的闊葉喬木,人們的用材多取之于此。
漢代以前的詩集,搜集最完備的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共收錄9,747首詩,由近人逯欽立纂輯。全書一共出現(xiàn)256種植物(表2—1),這個時期出現(xiàn)的植物多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藥用植物,以植物起興或暗喻的詩篇較少,大都為詠植物詩,如梁·簡文帝的《詠薔薇詩》:“燕來枝益軟,風飄花轉(zhuǎn)光。氳氤不肯去,還來階上香?!?/p>
表2—1 現(xiàn)存歷代詩總集或別集詩之數(shù)量及植物種數(shù)概況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出現(xiàn)最多的植物,依次為蘭、荷、柳、松、竹(表2—2)。蘭是古代的香草,用以佩帶驅(qū)邪及沐浴,和古人生活息息相關。后代詩篇使用很多的梅樹,全書只出現(xiàn)九十五首,在詩中首數(shù)尚非前十位,僅屬第十四位。當時栽植梅樹當果樹用,而非如宋代以后專以賞花為主,如鮑照的《代挽歌》句:“憶昔好飲酒,素盤進青梅”和《代東門行》句:“食梅??嗨?,衣葛??嗪??!眱墒自娝灾罚鶠槊穼?。梅實為當時極重要的食物調(diào)味品,功用有如今日之醋。
這期間有一則著名的故事,說晉時的大司馬齊王聘請張翰到洛陽做東曹掾(官名)。后來張翰“見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鲙”,感嘆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官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毕肽钇疠徊说燃亦l(xiāng)味,因此作詩歌吟誦,立即辭官返鄉(xiāng)。此歌即《思吳江歌》:“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p>
唐代以前,詩文中所言之梅,大都指梅實而不是花。
晉代張翰“見秋風起,思吳中菰飯、莼羹、鱸魚鲙”,遂而辭官返鄉(xiāng)。這是莼羹的原料莼菜。
唐代是詩的極盛時代。《全唐詩》原收錄48,900多首詩,作者2,200多人。后來根據(jù)《全唐詩逸》、《補全唐詩》、《敦煌唐人詩集殘卷》、《全唐詩補逸》等書,完成了目前53,000首的《全唐詩》。比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唐詩》的植物多了142種,共398種。柳樹是《全唐詩》引述最多的植物,一共出現(xiàn)3,463首(表2—2)。王維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即其一例,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竹、松代表氣節(jié),在唐詩中也占重要地位,《全唐詩》引竹和松的詩篇各有三千余首,分居二、三位。菊和苔開始進入最多的前十種植物,梅的地位也開始攀升(表2—2)。
表2—2 中國歷代詩總集出現(xiàn)植物之統(tǒng)計(括號內(nèi)為植物出現(xiàn)首數(shù))
唐代版圖擴大,文化燦爛,中西文化交流密切,也反映在詩句所引的植物種類之中。例如,桄榔、沉香、龍腦香、婆羅蜜,原產(chǎn)熱帶亞洲的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而黃瓜、棉花、罌粟、胡麻、波斯棗等,則是產(chǎn)自印度、西亞或非洲的植物。中國境內(nèi)的熱帶植物,如榕樹、橄欖、刺桐等,也開始在詩句中涌現(xiàn)。
唐代詩文提到的桄榔,原產(chǎn)熱帶亞洲,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而引進中國。
熱帶植物榕樹已在唐代詩句中出現(xiàn)。
刺桐是分布在華南的熱帶植物,唐詩中引述甚多。
宋代以后,各朝代的詩均屬于文學的主流地位,詩作很多?!度卧姟肥珍浻?4萬首詩,為《全唐詩》的四倍多。連北方的遼金等非漢人為主的地區(qū)和政權,也產(chǎn)生不少詩篇,《全遼金詩》就收有11,662首詩。唯北方的植物相較單純,詩人所吟詠或引述的植物種類都較同期的宋詩、元詩為少。宋代,特別是南宋時代,政治、經(jīng)濟中心南移,文人的見識和引用的植物種類不但較前期北宋多,也比同期的北方文人多,共有632種?!端卧娾n》選錄11,289首詩,植物出現(xiàn)361種,以竹、柳最多,梅則躍升到第三位(表2—2)。
歷代詩總集的植物中,竹是出現(xiàn)首數(shù)最多的植物之一。
梅大量出現(xiàn)在宋詩,與宋代蒔花藝草的風氣有關。茅(白茅)自宋代開始在詩文中就被大量引述,從此歷久不衰,元、明、清詩都名列在出現(xiàn)最多植物的前十位。茶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僅出現(xiàn)四首,尚未當成飲料,如晉·孫楚的《出歌》詩句:“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薄度圃姟酚胁柙?56首,雖然未在前十多之內(nèi),但已相差不遠。由于《茶經(jīng)》作者陸羽為唐時人,足見茶作為中國人的飲料在唐代已逐漸普及。茶在宋詩已進入植物總出現(xiàn)數(shù)的第七多(表2—2)。
元詩據(jù)估計有十三萬余首,以目前搜羅到的元時詩人別集,合計詩作70,987首中,引用植物種類466種,較《全宋詩》有所增加?!对娺x》收錄元詩10,071首,亦以柳、竹、松出現(xiàn)最多,荷、梅、桃次之,苔、茅、茶、菊又次之,但仍居前十名(表2—2)。
全明詩估計也有二十余萬首。依明代詩人出生年,從公元1400年每隔五十年選取代表詩人別集,統(tǒng)計詩句內(nèi)容引述的植物種數(shù)。1400年以前,選取王恭、楊士奇、薛瑄等30人;1401至1450年,有沈周、陳憲章、程敏政、李東陽等39人;1451至1500年,有楊一清、李夢陽、王廷相、何景明等55人;1501至1550年,有李開先、茅坤、李攀龍、于慎行等32人;1551至1600年,有胡應麟、徐熥、謝肇淛、袁宏道等35人;1601年以后,為陳子龍、余懷等13人,合計177,118首詩,共引用507種植物?!睹髟娋C》選錄明詩10,132首,全書植物334種,仍以柳、竹、松出現(xiàn)最多,荷、茅、桃次之,菊、梅、桑、苔又次之,僅順序和《元詩選》稍有不同(表2—2)。
全清詩數(shù)量很多,有學者估計清代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一百萬首至四百萬首之多。經(jīng)審慎挑選清代各時期的代表作別集,和明代一樣,也依詩人出生年,從公元1600年每隔五十年選取代表詩人別集,統(tǒng)計詩句內(nèi)容引述的植物種數(shù)。1600年以前,選取錢謙益、陳洪綬、丁耀亢等6人;1601至1650年,有傅山、吳偉業(yè)、施閏章、王士禎等72人;1651至1700年,有納蘭性德、湯右曾、厲鶚、汪由敦等30人;1701至1750年,有全祖望、袁枚、蔣士銓、洪亮吉等25人;1751至1800年,有張問陶、舒位、鄧湘皋、何紹基等25人;1801至1850年,有李慈銘、王闿運、樊增祥、黃遵憲等31人;1851至1900年,有陳三立、范當世、易順鼎、趙熙等52人,合計得275,368首詩作,統(tǒng)計植物543種。《清詩匯》選詩27,420首,共有植物427種,松、竹、柳出現(xiàn)首數(shù)占前三名,分別為2,275、2,146、2,025首,差異不大。荷、梅、苔、桃、桑、茅、茶分居第四至第十名(表2—1)。
詩文多以松樹喻德明智,是歷代詩文中引述最頻繁的植物之一。
柳樹是歷代詩詞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植物。
由表2—1及上述資料得知,自先秦至清代,歷代詩作所出現(xiàn)的植物種類,每個朝代大都較前朝為多,說明了各代利用及引用植物的種類均有逐年增加之勢。歷代詩總集的植物統(tǒng)計,以竹、松、柳出現(xiàn)詩首數(shù)最多。自《全唐詩》以來,宋、元、明、清各代的詩總集莫不如此,而《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則以蘭、荷出現(xiàn)最多。歷代詩出現(xiàn)次數(shù)多的植物為荷、梅、桃,自唐代進入前十以來,梅在詩的地位從來沒有消退過,《宋詩鈔》更達到前三。苔自從在唐詩被大量引述后,也一直出現(xiàn)在詩篇中,僅在《宋詩鈔》居第十一,其余各代總集均在前十之列。蘭(澤蘭)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位居首位,《全唐詩》退至第八,宋詩以后則光景不在,排名在十一至十七之間。茅自《宋詩鈔》以來,歷代均出現(xiàn)在前十。菊和桑也是歷代詩總集、全集最常引述的植物,大部分文獻都在前十之內(nèi)。另外,茶在詩中出現(xiàn)的頻率雖不如上述其他植物,但穩(wěn)定成長,各詩集均在前二十之內(nèi),《宋詩鈔》、《清詩匯》甚至進入前十。
第三節(jié) 詞
詞起源于唐代,盛于宋代。唐代寫詞的文人都是詩人,作詞大都只是茶余飯后偶一為之,如張志和、韋應物、王建、戴叔倫、劉禹錫、白居易等有名詩人均有好詞傳世。宋太祖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方式削弱武將權力,鼓勵官員“廣治莊園、田產(chǎn)、舞榭歌臺,蓄歌伎、養(yǎng)樂工,縱情聲色”。城市呈現(xiàn)鶯歌燕舞的繁榮景象,與宴飲歌舞相關的詞曲藝術得到長足發(fā)展。其后的元、明、清各代,詞的成就雖有高低,但每個朝代均出現(xiàn)不少詞作。清代以前的詞總集有《全唐五代詞》、《全宋詞》、《全金元詞》、《全明詞》,但是論創(chuàng)作成就,宋代被公認最高。
《全唐五代詞》收錄詞作共2,637首,植物130種。柳樹獨領風騷,出現(xiàn)341首。其余各植物均出現(xiàn)在百首以下,荷有98首,居第二位;桃、竹、梅、杏分居第三至第六,唯篇首數(shù)相差不大。此外,蘭(澤蘭)、梧桐、木蘭、松等植物,都是本期詞篇常出現(xiàn)的植物(表2—3)。
表2—3 歷代詞總集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前十種植物
《全宋詞》共收錄20,330首詞,有植物321種。其中亦以柳樹引述最多,出現(xiàn)3,760首詞;梅次之,2,883首詞中有提到;荷、竹、桃、菊又次之,出現(xiàn)詞篇數(shù)1,539至1,024;其他出現(xiàn)百首以下的植物,則有桂、蘭(澤蘭)、松、杏(表2—3)。柳樹用來敘說離情別緒,自來詞章用得極多,如周邦彥的《蘭陵王·柳》:“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笔褂煤?、松的名句、名詞也不乏其數(shù),如柳永描寫杭州句:“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毙翖壖驳摹段鹘隆で才d》:“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范仲淹過的是軍旅生涯,所展現(xiàn)的詞作內(nèi)容,具有沉郁蒼涼的風格,如《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鼻锛緷M山遍野的黃葉,說的是梧桐、銀杏等植物。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葉色金黃的銀杏是秋季黃葉的代表植物。
《全金元詞》收詞7,293首,其中金詞的創(chuàng)作者大都是滯留北方的宋人,有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如宇文虛中、蔡松年、元好問等人;又以王惲、劉敏中、許有任、張翥等人的著作較豐。本期的詞植物總數(shù)253種,亦以柳出現(xiàn)最多,竹、松、梅、桃、荷次之,也多菊、桂、茅、靈芝等(表2—3)。
明代的詞量傳世亦多,《全明詞》共收詞22,412首,引述植物的種類數(shù)較宋、元時期大增,共有植物451種(表2—3)。出現(xiàn)數(shù)柳樹一枝獨秀,共有4,105首;竹、梅、荷、桃、松次之,出現(xiàn)1,884至1,208首;菊、茶、桂、梧桐更次之,有873至683首(表2—3)。
清代詞創(chuàng)作數(shù)量龐大,流派眾多,名家輩出。據(jù)估計清詞總量多于20萬首,可能十倍于宋詞。詞在全清一朝,又以順治、康熙兩朝最為鼎盛,重要作者有吳偉業(yè)、朱彝尊、納蘭性德等。清代中期詞人的代表有厲鶚、蔣士銓、黃景仁等;后期亦人才輩出,鄧廷楨、龔自珍、朱孝臧等都是佼佼者。
歷代詞總集中,柳樹是出現(xiàn)最多的植物,而且出現(xiàn)頻率遠高于其他植物。梅、竹、荷、桃次之。松在歷代詩是出現(xiàn)前三多的植物之一,在詞則多退居第六到第十位。其余歷代詞總集中出現(xiàn)較多的植物,還有菊、桂、蘭(澤蘭)、梧桐、杏、茶等,其中杏在詞使用的頻率遠高于詩。
第四節(jié) 曲
散曲源于詞,所以散曲又稱“詞余”,元曲有許多曲牌出自于唐宋詞牌,可以為證。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小令是獨立的曲,原是流行于民間的詞調(diào)和小曲,有時被稱為“街市小令”,其句調(diào)長短不齊,而且?guī)缀趺烤涠家喉?。散套又稱“套數(shù)”,起源于宮調(diào),是由兩首以上同一宮調(diào)的曲子(小令)聯(lián)成的組曲,要一韻到底。
元代是中國戲曲史上的黃金時代,由于取消科舉,使得眾多文人參與散曲創(chuàng)作,散曲得以蓬勃發(fā)展。眾多才華橫溢的劇作家,寫出許多回腸蕩氣的不朽篇章,奠定了戲曲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至尊地位。元曲和唐詩、宋詞、漢賦,并稱為中國文學上最絢麗的四大文體。
植物常在曲中起興、隱喻、暗示情節(jié),歷代曲作內(nèi)容引述植物的情形甚多?!度⑶房偳鷶?shù)4,464,引述268種植物,柳樹仍是元曲出現(xiàn)最多的植物(表2—4)。元代散曲的著名作家,有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張可久等人,作品豪放清麗,音律優(yōu)美,意境高超,并充分利用植物寫實或抒情。例如,馬致遠的《越調(diào)·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枯藤和老樹構(gòu)成一幅蕭瑟的畫面,也是作者凄涼心境的寫照。白樸的《雙調(diào)·沉醉東風》:“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秉S蘆即蘆葦,白蘋是南國田字草,綠楊為垂柳,和紅蓼都是水邊湖岸的植物。關漢卿的《雙調(diào)·碧玉簫》則寫紅葉、黃菊的秋景:“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
表2—4 歷代散曲總集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前十種植物
南國田字草就是古詩文中經(jīng)常提到的蘋或白蘋。
紅蓼常生長在湖岸、渡口等水域,秋季開紅花。
明代散曲作家大都兼擅詩文,詩人幾乎都寫曲?!度魃⑶饭彩珍浨?2,670首,植物種數(shù)321種(表2—4)。傳世的散曲作家,有李東陽、祝允明、文徵明、王世貞、湯顯祖、馮惟敏、梁辰魚等,都是著名的詩人或畫家,全都擅長在曲文中引述植物。例如,馮惟敏的《北雙調(diào)折桂令·焚柏子》寫“焚香”:“翠巍巍柏子浮煙,清似雞舌,潤比龍涎。蕓草窗中,芝蘭砌畔,椿桂堂前?!本渲刑岬降陌刈?、雞舌(雞舌丁香)、蕓草(蕓香草)、芝(靈芝)、蘭(澤蘭)、桂均為香木香草,或古時常用的熏香材料,單看文字敘述就能感受到廳堂里滿室的馨香。梁辰魚的《南雙調(diào)孝南歌·庚午初秋悼亡改定舊曲》,用植物寫秋、寫凄涼心境:“梧桐清影涼,人孤夜長。鞋拆金蓮,鏡破菱花樣。香冷萸囊,被卷芙蓉帳。掩綺窗,倚繡床,思憶雪衣娘、在何方?!庇邢笳髑锾斓奈嗤⑤牵ㄊ耻镙牵?,也有閨房內(nèi)代表悲愁的植物名稱器物菱花鏡、芙蓉帳等。
雞舌丁香是古代常用的香料植物。
蕓香草是古代用來驅(qū)蟲的香草。
清代曲作多模仿元、明作家作品,《全清散曲》收有4,380清曲,內(nèi)中植物253種(表2—4)。著名的曲作家有沈自晉、朱彝尊、沈謙、徐旭旦、厲鶚等人,都精于以植物寫景、借喻,實例有朱彝尊的《北雙調(diào)·沉醉東風》:“香茅屋青楓樹底,小蓬門紅板橋西。雖無蔗芋田,也有桑麻地,野薔薇結(jié)個笆籬。更添種山茶綠萼梅,這便是先生錦里。”厲鶚的《北雙調(diào)清江引·曲院風荷》,寫西湖景:“風漪四圍深院宇,荷氣銷炎處。斜明柳外虹,亂點萍間鷺,來看翠盤高下舞?!?/p>
表2—4歷代散曲總集的植物種數(shù)統(tǒng)計,顯示歷代散曲的植物仍以柳樹出現(xiàn)頻率最高,且總出現(xiàn)曲數(shù)遠多于其他植物。荷、桃、梅、竹次之,茶、松、菊又次之。比較歷代詩、詞、曲的植物引用,種類大同小異,但出現(xiàn)的頻率不同。歷代詩中常引述的苔和茅,在曲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明顯減少;竹和松是詩出現(xiàn)前三多的植物,在曲中則退居第五之后。歷代詞常見的杏,曲中也出現(xiàn)較少。
第五節(jié) 歷代詩人對植物的認識
從前面所列舉歷代詩詞的內(nèi)容可知,植物的名稱內(nèi)涵與寓意組成中國文學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梢哉f,沒有植物就沒有詩詞。歷代詩人大都對處于周遭的植物具有感情,常常形之于詩、詠之以情。著名詩人對植物的認識,常較同時代的其他文人深入,對植物隱喻的掌握度較成熟,所引述的植物種類也比較多。
表2—5為唐代詩人傳世的別集中,所引述植物種類與數(shù)量的簡單統(tǒng)計。根據(jù)這個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似乎有傳世詩首數(shù)越多,所提到的植物種類也較多的趨勢。例如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共收錄詩2,873首,為唐人中數(shù)目最多者,共引述植物208種,植物的種數(shù)也居冠。杜甫則在兩方面都次之,其總集《杜少陵集》有詩1,448首,植物有166種,都僅次于白居易。除上述的白居易與杜甫外,全詩引述植物百種以上者,均為唐代詩文成就很高的名家,如王維、李白、柳宗元、韓愈、元稹、李賀、溫庭筠、李商隱、劉禹錫、貫休、陸龜蒙等。值得注意的是,韓愈傳詩不到500首,引用的植物種類卻有129種,為唐人中第四高者;柳宗元的《柳河東全集》詩僅有158首,出現(xiàn)植物卻也有105種,是唐詩中引述植物頻率最高者。
表2—5 唐代詩人傳世別集所引植物種數(shù)舉例
許多詩人對植物的生態(tài)、生理性狀了解深刻,適切地引述植物于詩句中,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贝蟛糠值牟蓊惖蚩輹r成黃褐色,稱為“枯黃”,只有白草枯萎時全株白色,所以名為白草。本詩用秋枯的白草和春天成片果園的梨花形容飛雪的顏色和情境,也只有熟悉這兩種植物形態(tài)特征的詩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另外也有對植物所代表的意涵、典故知之甚深,應用于詩句中,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皆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卑亍昂蟮蛴跉q寒”,是《楚辭》重要的香木,自古即代表堅貞。劉備墳前由諸葛亮手植的柏木林,正足以象征諸葛亮的忠心。有些詩中敘述的植物象征意義,一直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力,譬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薄凹t豆”象征離別及相思自王維此詩始,是詩人的創(chuàng)意;此后《紅樓夢》曹雪芹的《紅豆詞》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更以紅豆刻畫深沉的思念之情。又如杜牧的《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倍拍猎诮辖Y(jié)交紅粉知己,以當?shù)厥a(chǎn)的豆蔻花形容心目中的“天人”,臨別的植物句意成為后世“豆蔻年華”成語的典故。
枯萎時全株呈白色的白草,花序亦呈雪白色。
“紅豆生南國”所指的是這種紅豆。
詩人杜牧用豆蔻花形容美人。
宋代文風更盛,詩人更多,詩人認識的植物種類也比唐代多。陸游的《劍南詩稿》收錄詩9,213首,引述的植物種類有281種之多,不但傳下來的詩最多,植物種類也是宋代詩人中最多者。蘇軾流傳下來的詩有2,823首,次于楊萬里及趙蕃(表6),但植物種類卻僅次于陸游,有256種,這與其仕途坎坷、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有關。楊萬里詩4,258首,引述植物亦多達253種,僅次于陸游和蘇軾。宋代其他著名詩人,如梅堯臣、黃庭堅、王十朋、范成大等,詩作中描述植物的種類均超過兩百種。比較之下,唐代僅白居易的詩超過兩百種植物,顯示宋代詩人所知道的植物種類普遍比唐代詩人多。其余著名的宋代文人,如司馬光、王安石、蘇轍、張耒、劉克莊等,別集中的詩作所出現(xiàn)的植物都超過150種(表2—6)。
表2—6 宋代詩人傳世別集所引植物種數(shù)舉例
植物的描述詞句影響后代很深的作品,首先是北宋林逋的《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绷皱徒K生未娶,執(zhí)著于“梅妻鶴子”的生活,他留下的詩作不多,但都清新雋永,如本首詩用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形容梅的姿態(tài),成為梅的代名詞,廣為后世詩文及畫作所引用。其他用植物寫景、寫意的著名詩篇,還有陸游的《春殘》:“苜蓿苗侵官道合,蕪菁花入麥畦稀。倦游自笑摧頹甚,誰記飛鷹醉打圍?”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睏钊f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币约啊堕e居初夏午睡起》:“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p>
元代出色的詩人也不少,方回和王惲傳世的詩分別有3,799首和3,369首,是元代最多產(chǎn)的詩人。方回的《桐江續(xù)集》引述的植物種類有231種;其他引述植物在兩百種以上的詩人,尚有謝應芳、王逢等(表2—7)。元代文人多寄情于山水,寫景的詩很多,如楊維楨的《漫興》:“楊花白日綿初迸,梅子青青核未生。大婦當壚冠似瓠,小姑吃酒口如櫻。”一首七言絕句,卻引述了四種植物,每句一種,分別為楊花(柳)、梅、瓠、櫻(櫻桃),都是古人生活周遭常見的植物。另一首方回的《秀亭秋懷》:“老懷幸無事,何用知秋風。團團烏桕樹,一葉垂殷紅。”一般詩人描寫的秋葉都是楓紅,烏桕是少數(shù)熱帶低海拔地區(qū)可見的秋紅植物之一。倪瓚的《田舍二首》:“映水五株楊柳,當窗一樹櫻桃。灑埽石間蘿月,吟哦琴里松濤?!泵烤湟捕及参镆环N,其中五株楊柳是采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門前栽五柳以明志的典故;聽松濤為隱逸者的象征。全詩表面看起來是寫景,字里行間卻充滿著有志難伸的無奈。
表2—7 元代詩人傳世別集所引植物種數(shù)舉例
明代詩作最多的是晚明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別集共錄詩7,062首,所引述的植物種類也是元、明兩代詩人中最多者,總計有286種(表2—8)。其他在詩作別集中提到植物種類超過兩百種的詩人,還有劉嵩、何白、徐渭、湯顯祖、袁宏道、劉基等;著名的明代詩人高啟、李東陽、李夢陽、唐寅、謝榛等,詩中提到的植物種類都超過150種(表2—8)。明人受到前期古人的影響甚深,也多能充分掌握植物的特性以入詩,如汪道昆的《冬日雜詩為仲氏作》:“寧為蘭與芷,溘死有余芳。毋為桃李華,灼灼徒春陽?!碧m和芷都是《楚辭》的香草,夭桃秾李是《詩經(jīng)》顯示華貴艷麗的花木,但開花后花瓣迅速凋落,因此本詩可視為警世詩。劉基的《旅興》:“鳳凰翔不下,梧桐化為枳。傷懷不可道,憂念何時已?!鼻皟删湔f的是《莊子》“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梧桐變成長滿棘刺的惡木枳殼,鳳凰自然不會有棲息意愿。大詩人王世貞不但懂植物,也愛植物,他在《弇州四部稿》四十三卷中有專詩吟誦梅花、桃花、玉蘭、海棠等40種花木,四十四卷詠佛手柑等7種植物,四十九卷題詠凌霄花等6種花草。
表2—8 明代詩人傳世別集所引植物種數(shù)舉例
枳殼全株具刺,古人歸類為惡木。
清代因為印刷技術及書籍保存方法比起前代更精進,詩文佚失較少,詩人及詩作都遠比前數(shù)代為多。加上世界貿(mào)易逐漸發(fā)達,中國和外界接觸機會增多,引進的植物種類也比前朝更龐雜,詩人所認識的植物也多有增加。樊增祥的《樊樊山詩集》共有5,496首詩,植物種類共有351種,大概是歷代詩文中引述植物種類最多者(表2—9)。另外詩集出現(xiàn)三百種植物以上者為查慎行,250種以上者有王士禎、蔣士銓、趙翼、洪亮吉。引述植物種類超過二百種者,都是清代大文豪或以詩文著稱于世者,除上述作者外,還有錢謙益、施閏章、袁枚、李調(diào)元、王文治等(表2—9)。其中蔣士銓的《忠雅堂集》有詩4,869首,植物種類有271種;趙翼的《甌北集》有詩4,831首,引述的植物種類有285種,均僅次于樊增祥、查慎行。詩人的作品成就,幾乎與引述植物種類多寡有極大的相關性,再次印證了上文“沒有植物則無以成詩”的論述。植物在歷代詩詞的創(chuàng)作和詩意的鋪陳上,是無可取代的元素,試舉以下諸例:王士禎的《廣州竹枝》:“梅花已近小春開,朱槿紅桃次第催。杏李枇杷都上市,玉盤三月有楊梅?!焙汀稇蚴纠掀浴罚骸罢Z君種梧桐,君嫌少顏色。莫種薔薇花,歲寒足荊棘。”前詩以植物寫景,每句至少有植物一種,有些句植物三種,共引述植物七種;后者是善于用植物典故入詩的詩例。查慎行對植物有特殊感情,其《留別潤木即次弟送行原韻》詩句:“桐為先世成蔭樹,桂是吾家及第花?!睉涯钕染邮种参嗤?,及鐘愛科舉及第之兆的桂溢于字句之中。趙翼是“有乞詩文者不許通報,惟酒食相招則赴之”的詩人,可見其不拘小節(jié)的一面,其《紀夢一笑》詩句:“卅年屏跡隱蒿萊,夜夢無端見斗臺。”敘述其志趣。句中的蒿萊代表野草,指偏遠無人跡處。樊增祥不但植物種類引述最多,也是當代最熟悉植物的詩人,從《題陳曼生畫冊十二首》詩描述紅梅、繡球、紫藤等十二種花木的內(nèi)容可看出他豐富的植物知識。他的《寄調(diào)爽翁》詩:“玉腕新承櫛,黃綢夙放衙。窗臨交讓樹,屏畫合歡花?!笔沁m切運用植物名稱雙關語的作品。
表2—9 清代詩人傳世別集所引植物種數(shù)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