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歌的“反動(dòng)”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無聲的中國 作者:魯迅


兒歌的“反動(dòng)”

一 兒歌

胡懷琛

“月亮!月亮!

還有半個(gè)那里去了?”

“被人家偷去了?!?/p>

“偷去做甚么?”

“當(dāng)鏡子照。”

二 反動(dòng)歌

小孩子

天上半個(gè)月亮,

我道是“破鏡飛上天”,

原來卻是被人偷下地了。

有趣呀,有趣呀,成了鏡子了!

可是我見過圓的方的長方的八角六角

的菱花式的寶相花式的鏡子矣,

沒有見過半月形的鏡子也。

我于是乎很不有趣也!

謹(jǐn)案小孩子略受新潮,輒敢妄行詰難,人心不古,良足慨然!然拜讀原詩,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為“兩半個(gè)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胡先生夙擅改削,當(dāng)不以鄙言為河漢也。夏歷中秋前五日,某生者謹(jǐn)注。

十月九日。

題注:

本篇最初發(fā)表于1922年10月9日北京《晨報(bào)副刊》,署名某生者。收入《熱風(fēng)》。文中引用的《兒歌》的作者胡懷琛,安徽涇縣人,也是所謂的國學(xué)家和鴛鴦蝴蝶派作家之一。他在1922年9月致鄭振鐸的一封信中說:“提倡新文學(xué)的人,意思是要改造中國的文學(xué);但是這幾年來,不但沒有收效,而且有些反動(dòng)?!彼€曾改編胡適《嘗試集》中的詩,當(dāng)成自己的作品重新發(fā)表。故魯迅作本文予以諷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